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

  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騎馬上天山。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月的天山》優秀的教學設計以供大家學習。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絡上下文讀懂詞句、積累語言。

  3.從作者的字裡行間感受天山夏天獨特的美景,受到美的薰陶和情的感染。

  教學重點:

  1、掌握組織材料的順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襯等表現手法為講析重點,學習運用貼切、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

  2、培養熱愛祖國邊疆的情感。

  教學難點:

  1、學習如何按照一定的順序把材料組織得井井有條;

  2、體會並學習使用絢麗多彩的語言風格。

  課前準備

  製作介紹天山美景的多幅圖片及相應文字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課前感悟

  1、師:在上課之前,老師先送你們一份禮物,希望你們在欣賞這份禮物的時候仔細觀察,用心感受。請看大螢幕***課件出示***

  2、欣賞天山美景***圖片配音樂:x疆好***

  3、師:我們一起欣賞了美麗的天山風景圖,你有什麼感受?

  4、學生利用資料介紹天山

  二、明確任務

  1、讀課題,解題,瞭解作者,明確學習任務:《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寫山川景物為主要內容的遊記散文,選自於《天山景物記》,作者碧野。***簡介作者***

  “閱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美語句摘抄下來。”——***學習要求──抓住景物特點,積累語言***。

  2、提出學習方法

  三、自學課文

  1、學生根據提示自讀課文;

  2、引導閱讀:

  ***1***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

  ***2***學生朗讀***或配樂朗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主要採用什麼方法寫的?

  ***3***第三段集中寫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導學生思考交流: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4***朗讀四自然段***或放配樂朗誦***

  自讀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點進行描繪的?***學生用筆在書本上做出標記***

  學生邊交流,教師演示。

  四、細品語言

  1、課文主要是由外到裡,由高到低。表現方法主要運用襯托和比喻。

  2、引導學生從描寫景物形態、描繪聲音、描繪動態、描繪色彩、描繪感覺上去找比喻句、體會精妙之處。

  3、積累自己喜歡的字詞和句子

  4、課外閱讀《天山景物記》

  五、拓展訓練

  1、歸納寫作特點、然後進行小練筆:

  ***1***十分講究寫景的順序,全文從總體上說,以遊蹤為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或由遠及近,或自上而下,寫出了景物的變化,顯得繁而不雜。

  ***2***抓住景物的特徵,展開細膩的描寫。作者抓住特徵,用簡練而又形象的筆觸加以描繪,使之活靈活現,躍然紙上,構成一幅幅生動、奇美的畫面。

  ***3***絢麗多彩的語言,飽含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邊疆風情,具有感人的魅力。作者精心運用了比喻、映襯、誇張、對偶、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把景物描繪得淋漓盡致,美不勝收。

  2、小練筆:公園的早晨,抓住景物的特徵,安排明確的線索,採用合理的順序和即景抒情。

  《七月的天山》課文閱讀推薦:

  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騎馬上天山。

  進入天山,戈壁灘上的炎暑被遠遠地拋在後邊,迎面送來的雪山寒氣。藍天襯著高聳的巨大的雪峰,太陽下,雪峰間的雲影就像白緞上繡了幾朵銀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從高懸的山澗、從峭壁斷崖上飛瀉下來,像千百條閃耀的銀鏈,在山腳匯成衝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拋,形成千萬朵盛開的白蓮。每到水勢緩慢的洄水渦,都有魚兒在歡快地跳躍。這個時候,飲馬溪邊,你騎在馬上,可以俯視陽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斕的溪水和石子之間,魚群閃閃的磷光映著雪水清流,給寂靜的天山添上了無限的生機。

  再往裡走,天山顯得越來越優美,沿著白皚皚群峰的雪線以下,是蜿蜒無盡的翠綠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鬆像撐開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丫,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騎馬穿行林中,只聽見馬蹄濺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聲,使密林顯得更加幽靜。

  走進天山深處,山色逐漸變得柔嫩,山形也逐漸變得柔美。這裡溪流緩慢,縈繞著每一個山腳。在輕輕盪漾著的溪流的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錦緞那麼綿延,像天邊的霞光那麼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麼絢爛。馬走在花海中,顯得格外矯健,人浮在花海上,顯得格外精神。在馬上你用不著離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滿懷心愛的鮮花。

  雖然天山這時並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時天山的無邊繁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