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下冊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

  四年級語文下冊《七月的天山》課文選自《天山景物記》,作者是碧野,課文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寫出了獨具丰韻的天山之夏。小編在此整理了四年級語文下冊《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四年級語文下冊《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篇1

  這是一篇寫景物的記敘文。記敘了作者七月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麗的自然風光。表達了作者對祖國邊陲天山風景的喜愛之情。

  課文的寫作思路是:先總述七月的天山是遊人最理想的地方;接著分述了作者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異美景;最後作者抒發了對天山美景的讚美之情。

  前幾天聽了於小冬教師上的一節《七月的天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於是,在我上略讀課文《七月的天山》的教學時,我也依照她的課堂教學中的亮點,就抓住一個問題展開:“七月的天山留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麼?”學生馬上蹦出一個詞:“美!”自然後面就可以接著問了:“美在哪些字裡行間啊?”指名的學生先說到了“雪山”,自然要體會其中的兩處比喻,從中體會了比喻的妙處,再用朗讀體現雪山的壯麗,由雪山的壯美再到雪水的歡快。接著學生找到了“花”、“塔鬆”、“魚兒”三處,都進行了深入理解,並結合句子開展聯想說話,用朗讀表現。學生在理解中感受了美,而且有大到整體的理解,小到一個句子,一個短語,一個詞語,小到一個字“浮”“捧”的深入理解;還從作者角度去理解他的寫作情感,小到從“心愛”感受作者對天山的深情;一字一句都表現出了作者用詞的準確,無形當中,對學生進行了寫法的滲透。最後在讚美天山中結束了一節課的學習。學生明白了這天山美麗、幽靜卻又生機勃勃。正是雪山上的雪水給了這些花草樹木、魚兒澆灌,才會有那些生機勃勃的樹和那些歡快的魚兒。

  一課時完成是略讀課文的要求,但以前我從沒做到,今天做到了,不僅學生理解深入,而且體會深刻。能做到這樣我想主問題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看來要讓課堂緊湊有效,一定要抓好主問題,切中要害,由點及面,由點成線,最後回到一個感情體悟的點,讓課在書聲中結束是比較理想的。

  但也有兩點做得不夠讓我滿意。一是學生在抓住重點語句表達的時候,語言組織得不夠流暢,用詞不夠優美。二是學生在朗讀技巧的掌握上還存在差距。這是我在以後的語文課堂教學中需要努力去培養學生的兩個方面。

  四年級語文下冊《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篇2

  《七月的天山》教學時,我抓住一個問題展開:“七月的天山留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麼?”學生馬上蹦出一個詞:“美!”自然後面就可以接著問了:“美在哪些字裡行間啊?”指名的學生回答後,進行了深入理解,並結合句子開展聯想說話,用朗讀表現。學生在理解中感受了美,而且有大到整體的理解,小到一個句子,一個短語,一個詞語,小到一個字“浮”“捧”的深入理解;還從作者角度去理解他的寫作情感,無形當中,對學生進行了寫法的滲透。最後在讚美天山中結束了一節課的學習。學生明白了這天山美麗、幽靜卻又生機勃勃。正是雪山上的雪水給了這些花草樹木、魚兒澆灌,才會有那些生機勃勃的樹和那些歡快的魚兒。

  一課時完成是略讀課文的要求,不僅學生理解深入,而且體會深刻。看來要讓課堂緊湊有效,一定要抓好主問題,切中要害,由點及面,由點成線,最後回到一個感情體悟的點,讓課在書聲中結束是比較理想的。

  四年級語文下冊《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篇3

  今天的語文課上,我教學了《七月的天山》這篇略讀課文。我先讓學生通過自由讀的方式整體感知了課文,接著,我又讓他們找出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看看那部分寫了什麼景物,有什麼特點。學生經過十幾分鐘的思考、討論,看來都有了結果。於是,我就組織全班交流。可在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回答問題的準確度也差。課下,我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哪出了差錯導致課上的這麼不順利?我思考可能是因為我首先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需求。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有主見的個體,他們在閱讀同一篇文章的時候產生的感受是不相同的,如何讓獲得不同感受的學生都產生強烈的表達慾望就是教師需要動腦筋的了。

  《七月的天山》這篇略讀課文所描繪的景色非常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一定或多或少的感受到了天山的美,所以,我應該從這個角度提出問題,那樣,學生們都會有話可說,有話願說。而最初,我只是為了解決導讀中的問題,進行發問,學生對此毫無興趣可言,因此造成了尷尬局面。我想,我的問題可以改為:讀了課文,天山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是哪些描寫使天山給你留下了這樣的印象?讀出來。結合著讀課文,學生也輕鬆的感受到了天山的美,同時訓練了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