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爬樹音樂教案設計

  《猴子爬樹》這段音樂輕鬆、活潑,有利於孩子充分地感受和體驗音樂的趣味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猴子爬樹》的教案設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猴子爬樹》教案設計一: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的上行和下行,能有節奏地做猴子爬樹和下樹的動作。

  2、嘗試用不同動作表現猴子頑皮的樣子。

  3、鼓勵孩子積極參與韻律活動。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猴子爬樹》、小猴子的頭飾。

  活動過程:

  1、模仿活動。引導孩子模仿猴子爬樹時的各種動作,表現猴子頑皮的樣子。師:媽媽帶小猴子去摘桃子,桃子長在哪裡?***桃樹上。***小猴子怎樣爬樹的?***從樹下往樹上爬。***爬到樹頂上看一看,哪裡的桃子長得多。***模仿猴子看的動作。***這邊的桃子多,和媽媽跳過去摘。***模仿小猴子跳的動作。***桃子吃完了,真舒服。我們一起來撓癢癢。***模仿撓癢癢的動作,鼓勵孩子幫同伴和媽媽撓癢癢。***

  2、感受音樂。啟發孩子分辨音樂的上行和下行,根據音樂做動作。師:小猴子爬累了,來休息一下。欣賞一段“猴子爬樹”的音樂。仔細聽一聽哪裡是爬樹,哪裡是從樹上滑下來。注:教師在聽音樂的過程中啟發幼兒配上相應的動作。特別注意爬樹和下樹的部分。

  3、表演活動。幼兒根據音樂模仿動作。

  4、結束活動。

  活動分析:

  “猴子爬樹”是一次充滿童趣的音樂活動,雖然它已經歷經數年,依然深得孩子們的喜愛。如何將舊的活動上出新意,需要的是老師的創新和思考。本次活動,完全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就像一段有趣的故事,小猴子在媽媽的鼓勵和引導下能夠積極地學習爬樹時的各種動作和情態,根據音樂大膽地表演。在傾聽音樂的過程中,孩子們輕鬆地分辨出哪裡是爬樹,哪裡是下樹。在活動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孩子的自主表演不夠,很多孩子雖然學會了根據音樂做動作,但沒有自己的創造。配合表演時,有些孩子不敢幫別的小猴子撓癢癢,更不敢幫媽媽撓癢癢,說明孩子與老師和同伴間存在一定的距離感。當然任何一次活動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重要的是孩子在活動中學習了知識,體驗了快樂,我認為這次活動已經做到了。

  《猴子爬樹》教案設計二: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音樂的旋律,引導幼兒分辨音樂的上行、下行,能做出猴子爬樹及下樹的動作。

  2、遷移觀察的經驗,嘗試用不同的動作表現猴子玩耍、爬上樹和滑下樹等靈巧、頑皮的樣子。

  3、樂意參與動作創編活動,有做出與眾不同動作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有去動物園觀察過猴子。

  2、圖譜,幼兒用書、音樂

  活動重點:

  初步熟悉音樂的旋律,引導幼兒分辨音樂的上行、下行,能做出猴子爬樹及下樹的動作。

  遷移觀察的經驗,嘗試用不同的動作表現猴子玩耍、爬上樹和滑下樹等靈巧、頑皮的樣子。

  活動過程:

  一、匯入,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師:你見過小猴子嗎?你能學學猴子的動作嗎?

  2、師:今天,龔老師來當猴子媽媽,你們當小猴子,我們一起到樹林裡去玩吧。

  3、師幼律動

  二、引導幼兒欣賞音樂,分辨音樂的上行、下行,並嘗試創編動作。

  1、出示《幼兒用書》

  師:小猴子們,樹林到了,瞧!已經有小猴子來了,它們在做什麼?

  2、幼兒完整欣賞音樂***出示圖譜***

  師:有一段好聽的音樂就是講了小猴子爬樹的事情的,我們一起去聽聽吧。

  3、引導幼兒分段創編動作

  ***1***創編猴子爬樹的動作***1~8小節***

  ①師:你們會爬樹嗎?怎麼爬?是一下子就爬上去的嗎?

  它先在什麼地方?最後爬到哪裡?

  ②幼兒創編動作

  ③配樂表演第一段***注意引導幼兒表現出由低到高的空間感***

  ***2***創編猴子玩耍的動作***9~16小節***

  ①師:小猴子們,爬到樹頂了嗎?我們玩遊戲吧?小猴子喜歡玩什麼遊戲呢?

  ②創編撓癢、摘果子、吃果子、睡覺的動作

  ③配樂表演

  ***3***創編猴子滑下樹的動作***17~21小節***

  ①師:玩累了,趕緊滑下樹回家吧。這個滑下樹的動作怎麼做?

  ②幼兒創編動作

  ③配樂表演

  ***4***完整表演***2遍***

  三、結束部分

  1、師:小猴子們,我們趕緊回家去吧。

  2、律動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