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菱小學音樂教案設計

  《採菱》是小學四年級下冊音樂課本上的一首著名的兒歌,經過查詢資料得知,這首歌由郭子徽作詞和慕寅作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音樂關於《採菱》的教案設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採菱》教案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這首歌,瞭解南北方音樂的特點。節奏:複雜、 多變的;旋律:婉轉、五聲調式;歌詞:以一字多音為主。

  2、有感情地演唱《採菱》。

  3、能聽辨出江南民歌的風格。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標記嗎?***出示南北分界線標記***這是位於江蘇淮安,剛剛建成的,我國南、北方分界線的標記。這個建築物的造型就像一個微縮的地球,球體分為南北兩半球,北側為漸變冷色調,南側為漸變暖色調,寓意地球上的南北氣候特徵。其實,南方和北方,除了環境、氣候、風俗、語言的不同,在音樂上也存在著很大差異。

  2、下面,我們就來聽兩段音樂,說說他們哪段是南方的音樂,哪段是北方的音樂。

  二、節奏

  1、學生回答:第一段是北方音樂,第二段是南方音樂。

  問:你是怎樣區分的?***節奏上***

  問:兩段音樂的節奏有什麼特點?

  師講解:第一首是我國北方的內蒙古民歌《嘎達梅林》,它的演奏樂器是蒙古族特有的樂器:馬頭琴。

  第二首是我國的江南民歌《茉莉花》,它的演奏樂器是江南絲竹中最常見的樂器:竹笛。

  2、下面我們來看看這條節奏。***出示採菱的第一句節奏譜***

  老師打一遍,學生跟著打一遍。

  大家說說節奏特點,這條節奏適合用在哪裡?

  小結:節奏的特點——複雜多變。

  三、旋律

  1、出示《茉莉花》歌譜。***這是我們剛才聽過的曲子,大家來唱一唱其中的一句歌譜。***

  2、唱完後請學生說說這首曲子由哪幾個音組成。***1、2、3、5、6***

  這五個音在民歌中運用的非常多,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五聲調式。大家一起來唱唱這五個音。

  3、我國的民歌呀,都是以這五個音為主的。今天我們也要來學習一首江南民歌《採菱》,大家先來欣賞一下。***放視訊***

  4、我們來看看這條旋律,大家一起來唱一唱。***採菱的第一句***

  5、說說這條旋律是由哪幾個音組成的?旋律有什麼特點?婉轉的。

  四、學唱歌曲旋律

  1、下面我們來聽聽這首歌的旋律。聽完後告訴老師剛才我們唱的這句,出現在這首歌的第幾句?***聽伴奏***

  2、下面聽老師來唱一遍歌譜。***出示這首歌的歌譜,師清唱***學生說出現在第一句。

  3、你們來說說這首歌是由幾個音組成的?***6個音***多了一個“7”。

  4、一起來唱一唱有“7”的地方。***間奏的地方師唱,學生唱好弱起***

  5、學生自己來總結,“7”在這首歌中出現得多不多?唱得長不長?所以,它並不是主要的音,而是起到點綴的作用。

  6、下面我們一起來唱一唱歌譜。***清唱一遍***

  7、有的同學覺得節奏太密,唱不過來。那麼我們用“lu”來哼唱,一邊哼,一遍畫旋律線。

  8、大家覺得這首歌的旋律像什麼呀?像不像江南的溪水?江南的園林?小巧精緻、婉轉動聽。一邊划船一邊唱。

  9、下面我們來把歌譜唱一遍。***跟琴***

  10、男、女生唱。***多種形式***

  五、學唱歌詞

  1、下面我們來看看這首歌的歌詞。大家看一看,這首歌的歌詞和旋律是怎樣對應的?***有很多一字多音的地方***

  2、下面聽老師來唱一遍。***邊彈邊唱***

  3、歌詞是不是以一字多音為主?我們一起來把第一句唱一唱。

  ***講解:連音線的地方要唱好,喚氣的地方,比較***

  4、我們再來把其他的一字多音的地方唱一唱。

  5、請同學說說還有哪些地方比較難唱,需要注意的?***小組討論***

  6、一起來唱唱每組說的地方。

  7、完整地演唱歌詞。***跟琴***

  8、身體隨音樂晃動。***跟音樂***

  六、總結江南民歌的特點

節奏 旋律 歌詞
複雜多變 優美婉轉 一字多音為主

  七、欣賞

  通過今天的學習, 會聽辨江南民歌了嗎?下面老師要來考考大家。聽辨以下幾首歌曲,說說哪一首是江南民歌。說出你的理由。

  1、藍花花——陝北民歌***講解:節奏單一***

  2、太陽出來喜洋洋——四川民歌***講解:一字一音***

  3、拔根蘆柴花——江蘇民歌***講解:節奏多變,旋律婉轉,歌詞以一字多音為主***

  再次總結江南民歌的特點,節奏:複雜多變;旋律:優美婉轉;歌詞:一字多音為主。

  八、完整演唱這首歌。欣賞課開始欣賞的茉莉花的視訊,隨音樂走出教室。

  篇二

  教學內容:

  1 、讀譜知識:切分音 .

  2 、綜合訓練***一***節奏練習

  3 、歌曲:《採菱》

  教學目標:

  1 、學習和掌握切分節奏。

  2 、歌曲:《採菱》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採菱》,提高學生感受並表現音樂的能力。培養其對民族音樂的情感。

  教學難點:學習、掌握、運用短時值的切分節奏型。

  [ 歌曲分析 ] :

  這是一首具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歌曲,旋律流暢、婉轉,節奏疏密相間,生動的描繪了從小生長在水鄉的孩子在南湖採菱的情景,抒發了水鄉孩子熱愛生活、熱愛家鄉之情。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發聲練習:強調坐姿

  用“lu"演唱音階

  三、讀譜知識:切分音

  1 、匯入: 節奏在音樂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就像人的骨骼一樣,它可以體現音樂的風格特點。看老師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教師邊讀節奏邊做動作。你知道這是什麼地方的風格,表現什麼情緒嗎? ***新疆維吾爾族、歡快、活潑***

  2 、請學生看圖:思考切分節奏是怎麼變化而來的? 點擊出現節奏

  學生邊看邊拍***學生自己回答:把中間兩音合起來***

  3 、師講解切分音:切分音只是一個音符!這個音符由於所處的節奏位置和時值的長短,而造成不同於其它音符的強弱關係。含有切分音的節奏叫做“切分節奏”。切分節奏包括切分音前面、後面的音符***如果有的話***、以及切分音本身。切分音從弱位延伸到後面的強位,演唱時作重音處理。這種切分節奏的特點是常用來表現活潑、靈巧、機敏的形象。

  4 、出示切分節奏,讓學生按節奏讀成“咚嗒嗒,咚嗒”、拍擊,

  5 、師彈琴,這是一首新疆少數民族音樂,具有熱情歡快的情緒,大家邊讀邊拍手為樂曲伴奏

  6 、請個別同學到前面拿鈴鼓按切分節奏為樂曲伴奏

  四、創編活動 讓我們來當一回作曲家

  1 、請學生分組用 5 個音創編兩小節帶切分節奏的旋律

  2 、分組展示,評選出優秀創作獎

  五、歌曲教學

  1 、匯入 : 大家聽過這首詩嗎?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這是白居易的《憶江南》***唐***讚美了江南的美景

  2 、今天我們來學一首具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歌曲《採菱》

  請大家聽錄音範唱,邊聽邊找出歌曲中的切分節奏

  *** 學生回答,教師強調還有一種切分節奏 ***

  3 、柔美婉轉的旋律縈繞在耳邊,我也有些躍躍欲試想給大家唱一遍,你們想聽嗎?教師範唱,請學生注意聽切分節奏的唱法

  4 、讓我們一起走進江南水鄉,感受嘉興南湖的風光旖旎,湖畔如煙的柔柳,湖中翠綠的菱田,景色迷人。生長在如此美麗的南湖邊,真讓人羨慕,讓我們用歌聲來讚美水鄉,歌唱熱愛勞動的水鄉人。

  6 、看歌詞再聽歌曲範唱,學生做划槳的動作,可以小聲唱

  提問:你覺得那句不好唱? *** 糾正一兩句 ***

  7 、跟琴輕聲完整唱一遍,老師糾正錯誤,可以請學生幫學生糾正錯誤

  8 、***讓學生看圖講解。***看這就是江南水鄉,房屋都建在水上,出門見水,那想他們的交通工具是什麼呢?船 這是嘉興南湖,煙雨濛濛 ,中秋前後,菱兒熟了,水鄉人開始忙著採菱了。看這是人們划著特製的大木桶在採菱,盆裡擱一隻小木凳,人獨坐其中。採菱這活很苦、很累,一天下來,腰痠腿疼,眼花腦漲,那滋味可不好受,其中甘苦,常人極難體會。菱角這東西,嬌氣得很,成熟後,躲在水中,人不容易看見。倘若兩日不採,便落入水底。那樣,採菱人只能望菱興嘆了。看採菱人手捧著鮮嫩的菱角,多高興呀。邊採菱邊唱起了動聽的歌

  9 、聽錄音伴奏再唱一遍

  10 、情境設定:我們現在來到了美麗的南湖,想象著你就坐在大木盆裡邊唱歌邊採菱。歌曲處理:***注意引導學生用自然優美的音色,連貫流暢的氣息,唱出水鄉的孩子對家鄉、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尤其要注意一字多音處要唱的連貫***。

  11 、請一個小組的同學領唱,其他學生齊唱

  12 、請個別學生領唱,其他學生齊唱

  13 、咱班同學多才多藝,“誰認為你可以為大家伴奏”,請幾名學生伴奏,其他學生演唱,可加打擊樂器

  六、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富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歌曲《採菱》,最後我想以自編的一首小詩來抒發我此時此刻的感情,與大家一起來分享。***放《紫竹調》***

  青青菱秧碧波盪

  尖尖紅菱九月香

  歡歌笑語木盆間

  纖纖紅裝採菱忙

  篇三

  教學目標:

  1.學習歌曲《採菱》,掌握歌曲的曲調,重點是讓學生感受江南水鄉民歌的風格,同時也為下節課的附點四分音符的學習作感性的鋪墊。

  2.聆聽《採茶舞曲》,進一步感受江南地方風格的特徵。

  養成訓練點:在學唱過程中學會與人合作

  教學內容:

  歌曲《採菱》、聆聽曲《採茶舞曲》

  教學重點:用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掌握十六分音符節奏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歌曲

  師:大家都已經知道我們今天學唱的歌曲叫作《採菱》,那採菱的“菱”是什麼?***學生回答******展示課件,教師簡介菱***

  師:菱是一種植物,葉子呈三角形狀,夏天開白色的小花,果實的硬殼有角,所以叫“菱”或“菱角”,菱的果肉吃起來香甜可口,有哪位同學吃過菱角嗎?

  師:同學們知道“菱”生長在什麼地方嗎?***學生簡單描述,教師總結***

  師:菱長在池塘裡,根在泥中,葉子浮在水面。

  師:今天就邀請同學們和我一起去江南採菱!***教師有感情表演唱。***

  二、學唱

  1.復聽範唱

  感受歌曲情緒,進一步提出要求。

  師:看來同學們都很喜歡這首歌曲,我們再來聽一遍《採菱》,思考這兩個問題:

  a 這首歌都唱了些什麼?

  b 演唱者帶著什麼樣的情緒演唱的?***播放音樂***

  生答。

  2.輕唱歌譜

  提示:括號裡的是間奏,不演唱。

  3.哼唱歌譜

  4.聽琴唱譜

  要求:基本能隨琴輕唱歌譜,不要求絕對準確。、

  5.學唱唱詞

  a聽琴唱詞,初步做到節奏、音準正確。

  師:我們一起唱一唱歌詞,糾錯。

  b 加前奏演唱歌曲。

  師:採菱的孩子在唱什麼?愛家鄉,帶著什麼樣的心情唱?

  c認識反覆記號D.S.***學生自己說一說演唱順序***

  師:這首歌曲只有一段歌詞呀!怎麼剛才音樂中都唱了兩遍那?

  原來都是因為有了它***D.S.***,這是一個反覆記號,見到它,我們就要從這裡******再唱一遍,一直唱到這裡結束。***Fine******板書***

  d完整演唱歌曲

  師:現在我們就完整的把這首歌曲唱一遍。***教師琴伴奏***

  三、情感啟發,處理歌曲

  1.分句處理歌曲

  師:大家看歌曲的前兩句都唱了些什麼?***創設水鄉情景***

  師:水鄉的孩子向我們介紹了他們的家鄉,帶著什麼樣的心情?

  ***引導學生說一說,並唱一唱***

  師:這一句誰可以來唱唱?***鼓勵同學們演唱,教師請歌唱比較好的同學演唱***

  師:他們用了兩種不同的方法演唱,哪種更適合歌曲的情趣?請大家體會一下。

  師:動聽的泉水,愉快的心情來演唱。

  師:襯托了歡快的心情,使歌曲更生動、形象。***啟發說說,體驗山裡的泉水真香呀!體驗山泉再去品嚐一下菱角的美味。難點拍手提示***

  請大家聽聽老師唱第四樂句,看有什麼感覺。

  ***教師範唱“啊劃呀劃”,並稍加身體動作***

  師:最後這裡又重複了第一句歌詞——水鄉的孩子愛水鄉,前後兩個“愛”字含義一樣嗎?前面高興的介紹自己的家鄉,後面把對則唱出了對家鄉的讚美、熱愛,讚美中多了自豪、驕傲之情。

  2.看採菱的圖片

  師:同學們的歌聲真是太美了!從大家的歌聲中可以感到,今年的水菱肯定是大豐收,讓我們一起看看江南採菱人勞動的情景吧!***教師點選播放圖片,並簡單介紹***

  師:看到水菱大豐收,農民伯伯心情怎麼樣?你自己採的時候是個什麼樣的感覺?

  3.聽音樂演唱歌曲,體驗江南菱角大豐收的喜悅心情。

  師:《採菱》這支歌還可以用什麼形式演唱?***請同學們說一說***

  4.小組合作:女生採菱,男生划船,

  師:為了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我請女同學採菱,男同學划船!***教師引導學生做一做***

  5.師:同學們都很喜歡用樂器演奏,這首歌曲可以使用樂器演奏嗎?你打算在哪兒伴奏?用什麼樂器?怎樣做***請同學們說一說,做一做***

  6.請個別小組上臺表演,師生簡單點評。

  四、聆聽《採茶舞曲》?

  1.用江南山水風景圖匯入。?

  設問:

  ***1***誰到過杭州遊玩?

  ***2***誰到過茶山,見過茶農採茶的勞動?

  ***3***你聽過越劇的唱腔嗎?

  2.欣賞:《採茶舞曲》

  設問:

  ***1***你聽到這種曲調的風格嗎?

  ***2***這首歌曲講述什麼內容?

  ***3***這首歌曲是由哪一個聲部演唱的??

  3.學習採茶時手的基本動作:左採、右採、上採、下采。

  4.復聽《採茶舞曲》:按節奏配上手的動作,並隨錄音哼唱《採茶舞曲》。?

  5.再次復聽,要求學生用即興舞蹈動作表演《採茶舞曲》,用自己的舞姿表現茶農採茶時的歡樂情緒。

  五、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