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七年級生物教學設計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七年級生物上教材分析

  七年級生物學教材是遵循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根據國家“生物課程標準”編寫的教材。從裝幀方面看,就像一本精美的彩色畫報。從內容方面看,它突出了科學性,加強了直觀性,增強了趣味性,注重了靈活性,顯示了實用性。它較好地體現了編寫者的創新意識,展示了近年來教育改革方面的最新成果,充滿著時代氣息。結構體系的目標明確,形式生動活潑,貼近學生髮展的需要,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思維能力;教學內容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改變傳統灌輸式教學,語言貼近學生;同時,注重生物學與不同學科知識的聯絡和綜合,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教材在內容的選擇和組織上有以下特點:***1***突破傳統的學科體系,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2***安排了系列化、多樣化的科學探究活動;***3***注重科學方法的教育;***4***重視能力培養的梯度設計;***5***注重對生物學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適當刪減需要單純記憶的知識;***6***注意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

  下面我就七年級生物學上冊教材的目標體系、知識體系、活動體系、圖表體系、閱讀體系、檢測體系6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目標體系

  每一章的學習目標和章的小結,應該是相互呼應的;在本冊的教師教學用書中都有每一節的教學目標,供參考。教學中要注意落實多元化、多層次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都得到發展。特別是在備課、鑽研教材時,要深入挖掘教材中隱性的目標因素。

  學習目標的確定,要注意不同層次的要求,請參考《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後的附錄“學習目標的說明”。其中,知識性的目標分為了解、理解和應用三個水平的要求;技能性的目標分為模仿、獨立操作兩個水平的要求;情感性的目標分為經歷***感受***、反應***認同***和領悟***內化***三個水平的要求。教學方案中應儘量用行為動詞來表述學習目標。

  ***二***知識體系

  本冊分三個單元,分12章26節內容。建議課時為37課時。主要學習有關生物圈,細胞結構、細胞生活、植物種類及植物與生物圈關係的基礎知識***包括基本事實、概念、原理、規律等***。包括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單元“生物和細胞”,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

  知識要點:本單元分為二章。第一章通過觀察和調查,瞭解生物有別於非生物的共同特徵已經我們身邊的生物。第二章通過較多的科學探究活動,瞭解生物與環境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依存的關係,初步認識生態系統,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認識到保護生物圈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

  第二單元生物和細胞

  知識要點:本單元分為四章。第一章練習使用顯微鏡,製作臨時裝片,通過觀察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從而歸納出細胞結構的共性以及動植物細胞的區別。第二章圍繞細胞是構成生物體功能的基本單位,講述細胞的生活。說出細胞含有的物質,以及細胞各結構的功能,認識染色體、DNA與遺傳資訊的關係,闡述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第三章側重引導學生建構關於生物體結構層次的知識框架。識別動物體及植物體的幾種基本組織,說明其結構層次,形成生物體是一個整體的生物學觀點,說明單細胞生物是依靠一個細胞完成生命活動,認同細胞構成生物體的觀點。

  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知識要點:本單元分六章。第一章讓學生了解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它們的主要特徵、

  生活環境、與人類之間的關係。第二章介紹被子植物的一生,闡明種子的萌發、植株的生長、開花和結果的過程。第三章闡明水是綠色植物生存的必需條件,體會水對植物分佈的影響,認識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已經植物通過根部吸水和蒸騰作用參與生物圈的水迴圈。第四章通過實驗理解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講述綠色植物已經其他生物對有機物的利用。第五章歸納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認識綠色植物在維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第六章瞭解我國主要植被型別和麵臨的主要問題,認識愛護植被、綠化祖國的重要意義,形成愛綠、護綠的意識,積極參加綠化祖國的活動。

  ***三***活動體系

  本冊共安排了各種型別的活動57個,包括觀察與思考9個,資料分析7個,探究6個,實驗8個,演示實驗4個,調查3個,設計1個,模擬製作1個,課外實踐5個,進一步探究5個,技能訓練8個。第一單元從簡單入門,嘗試觀察、實驗、調查以及資料分析的基本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嘗試在科學探究中控制變數和設計對照實驗以及學習測量和處理資料的方法,初步形成養成探究的思維習慣。第二單元通過大量的實驗和一個模擬製作,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拉進與學生的距離。第三單元的學生活動非常豐富,數量大***有30多個***、型別多***每一種活動均有***、有梯度***如探究活動,前3個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制定探究計劃並完成探究活動,學生可從不同的側面獲得科學方法的訓練,且難度逐漸加大,最後一個探究活動難度最大,是在前3個探究活動的基礎上由學生獨立設計並完成探究活動的***。這些活動的安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四***圖表體系

  本冊教材安排了有圖名的圖95幅,加上小圖和其他體系中的圖,共188幅圖。另外,還安排了10個表格。這些圖表是服務於知識和活動的,非常有利於激發七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閱讀體系

  本冊教材安排了課外閱讀資料14篇,以拓展視野,幫助學生認識生物學的價值,滲透人文精神。其中與“科學技術社會”有關的8篇,反映三者間的互動關係,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價值觀;與生物學有關的職業3篇,反映生物學與職業的聯絡,幫助學生認識學習生物學的意義;科學家的故事2篇,反映科學發展的過程,幫助學生認識科學的歷史和本質;生物學與文學的1篇,反映生物學與文學意思的聯絡,滲透了人文精神。

  ***六***檢測體系

  教材的“思考與練習”安排了4類題。其中簡答題62題;連線題5題;判斷題5題;填表題1題,共73題。檢測體系中設定的一系列題目,注重利用生物學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如第18頁第三題解釋夏日雨後蚯蚓為什麼會爬到地面上來?***,有利於引導學生將生物學知識與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相聯絡;體現生物學知識在生活及生產實踐上的運用***如第49頁第二題,公安部門得到一份生物樣品,你如何鑑別它是植物體還是動物體呢?***,讓學生真正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生物學知識來解決一些生活問題,加強引導學生的知識遷移和發散性思維,以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善於利用學生司空見慣的生活現象激發學生深入思考的慾望***如第22頁第二題,鯉魚能產卵幾十萬粒,而一般小型鳥只產幾個卵,這是為什麼?***,提醒學生明白,生物學知識原理無處不在;注重環保知識的滲透,注重體現科學與人文的溝通和融合***如第22頁第三題,飼養山羊對環境有什麼影響?***,有利於學生精神領域的全面發展;體現學習策略的指導,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精心處理,使之條理化,結構化***如第27頁練習題1,生態系統組成圖解***,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歸納和整理。體現“科學、技術、社會”的教育理念,並體現科學與人文的溝通和融合,利於學生精神領域的全面發展。

  本冊教材趨向人本化、人文化、人性化、生活化、綜合化、資訊化、個性化、立體化、

  過程化和主體參與化。突破“以課本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觀念,突出“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體現了基礎性,講究了實效性,突出了時代性和求新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加深對課程理念的理解,提高貫徹課程目標的自覺性,組織好探究性學習並提高其質量,加強和改進生物學實驗教學,努力開創生物教學的新局面。

  七年級生物上冊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標:

  ***1***、學生獲得生物學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基礎知識,瞭解並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生初步具有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3***、學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4***、初步形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二、教材和學生情況分析

  教材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特點,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設計了許多系列化、多樣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協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刪除了部分死記硬背的內容,以靈活應用的知識點為主。在時代性,增加與科技社會相結合的知識,注重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學生剛步入初中,面對繁多複雜的學科,在學習方法和應對上不免有些不適應,甚至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所以,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應付學習。但也存在能較快適應新學習環境,掌握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勁頭十足的學生。因此學生差異較大而且明顯。

  三、教學的措施和方法

  針對教材和學生的總體情況,在備課時,知識的難易程度要控制好,應適應大部分的學生。實施教學時,靈活、應變,既讓基礎差的學生能掌握基本知識,又要讓學習層次較高的協商有發展提升的空間。同時,注意學生的動手及協作探究能力的培養,從學生的現有知識及生活經驗出發開展教學,培養學生以生物學的角度發現生活中的問題,並能對之加以解答或尋得答案。

  四、教學進度及課時安排***共30課時***

  第一章 周圍的生物 3課時

  第二章 探索生命 3課時

  第三章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2課時

  第四章 生物體的組成 4課時

  第五章 綠色植物的一生 10課時

  第六章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7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