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學情分析

    在特別強調“關注學生”的今天,在不斷追求七年級生物教學有效性的現在,所謂的“備學生”也就必須進化到“學情分析”。小編整理了關於七年級生物的學情分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

  自從去年生物中考形式改革以來,生物試題是這樣構成的,判斷題10題,一題1分共10分,單項選擇題20題,一題1分共20分,雙向選擇題10題,一題2分共20分。試卷卷面滿分50分,測試時間為30分鐘。

  本次期中考試試題適中,全年級均分35.7,及格率81.5%,總體情況較好。但從同學們答題的情況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典型錯題分析:

  一、判斷題

  1、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本題應判斷為錯。

  主要失分原因分析: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微生物。而微生物又包括細菌、真菌和病毒等。學生對植物和動物是由細胞構成的容易理解,但對於微生物中的細菌、真菌是由細胞構成的,而病毒是最簡單的生物,沒有細胞結構,對此有部分學生理解不夠,導致判斷錯誤。

  二、單項選擇題

  21、食用沒有成熟的青蘋果時,常感到酸,這種酸性物質主要存在於細胞的

  A.細胞質中 B.細胞膜中 C.液泡中 D.葉綠體中

  正確答案應選C.液泡中

  主要失分原因分析:本題首先根據題意判斷考查的知識點為植物細胞的結構。植物細胞由外到內的基本結構為: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在細胞質中還具有線粒體、葉綠體、液泡等結構。在液泡中含有細胞液,由於細胞液中溶解了一些物質如無機鹽、氨基酸、糖類以及各種色素,特別是花青素等。細胞液是高滲的,所以植物細胞才能經常處於吸漲飽滿的狀態。細胞液中的花青素與植物顏色有關,花、果實和葉的紫色、深紅色都是決定於花青素的。此外,液泡還是植物代謝廢物屯集的場所,這些廢物以晶體的狀態沉積於液泡中。部分學生對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理解不清,尤其是液泡的結構掌握不夠,導致失分較多。

  三、雙項選擇題

  34.在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結構的實驗中,下列操作不當的是

  A.涼開水漱口後,用牙籤的鈍端在口腔內側壁輕輕刮取口腔上皮細胞

  B.將輕刮過的牙籤在載玻片的清水中塗抹一下,蓋上蓋玻片,用稀碘液進行染色

  C.使用5×目鏡比使用10×目鏡看到的細胞數目更多

  D.向左上方移動裝片可將視野中右下方的物象移至中央

  正確答案應選BD

  主要失分原因分析:本題是一道實驗題,考查學生是否能正確製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玻片標本,並正確的使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技能。首先在製作臨時玻片標本時,正確操作應該是將輕刮過的牙籤在載玻片的生理鹽水中塗抹一下,蓋上蓋玻片,用稀碘液進行染色,因此B選項操作不當。而在用顯微鏡觀察臨時玻片標本時,移動玻片標本時,所觀察到的像向相反方向移動,因此D.選項操作也不當,要將視野中右下方的物象移至中央,應向右下方移動裝片。部分學生由於相關實驗技能不夠熟練,導致失分,另外也有同學是看錯問題,要求選擇的是操作不當的選項而選了正確的操作選項導致失分。

  對今後教學的啟示與反思:

  進一步加強教學研究,重視課堂教學設計,探索教學方法;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做好補差工作;提高及格率、杜絕差分率。

  1、從學生答題的情況反應出有些學生基本概念掌握不清,基礎知識不牢固,易混淆。因此今後的教學中繼續加強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教學。

  2、補充課外知識,注重課內與課外知識的聯絡,與生活實際的聯絡,拓展學生視野。

  3、注重知識的前後聯絡,形成完整、系統的生物學知識。

  4、重視學生的心理變化,與學生溝通交流,運用多種評價方式,鼓勵學生細心、耐心學習。

  5、增強課堂趣味性,提高課堂效率。

  6、平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就要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分析問題、分析圖表等能力的培養。

  7、加強習題的訓練,精選精練,多寫多練,鍛鍊解題能力,注重解題習慣的培養,尤其是雙選題,訓練學生仔細、耐心、認真填塗答題卡,由於地理生物合場,合用一張答題卡,特別要注意不能塗反了,這次就有多名學生髮生這樣的錯誤,導致得分較低。

  篇二

  我從事初中生物課堂教學20多年,從事專門的初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也已經三年了,我在學期初,都要了解對本學段的興趣愛好和學生對知識的需求,瞭解社會實踐需求,默契的與學生交流心理動態,瞭解學生個人以後預定的發展目標,針對不同學生,分批進行思想教育,端正學習態度,加強課堂紀律,,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注重養成教育,我不端教師的架子,和學生做好朋友,針對多年的經驗,積極投身新課程改革,總結七年級生物學情情況分析如下:

  

  一、學情總體分析

  1、七年級這段時間正處在小學到初中的過度時期,大多數學生比較遵守紀律,課堂紀律沒大問題。

  2、學生入學第一次接受這門課程,七年級生物課與學生的生活聯絡比較緊密,大多數學生比較感興趣,課堂氣氛比較活躍。

  3、七年級生物課生物學術語和生物實驗技能較多,教師的教和學生學都容易陷入重視記憶,輕視實驗。

  4、知識梯度是漸進,大部分學生能跟上。

  二、存在的問題:

  1、有些學生單純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興趣,自己感興趣的就多聽,積極參與,不感興趣的就少聽不聽。

  2、學習思維習慣不好,很多學生不知道怎樣聽課。

  3、個別學生對副科不夠重視。

  4、一些學生學習不踏實沒有持之以恆的學習精神。5、生物術語多,有些教師無法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課堂上講活,講透,為了提高成績,節省時間,只好縮回傳統的記憶圈。脫離實驗教學這個生物教學的支柱。

  三、解決措施

  1、樹立科學的世界觀,重視養成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2、重視賞識教育,多聽取學生的呼聲,對學生多鼓勵,多指導,少說教,多實驗,少批評。

  3、充分挖掘教材資源,藉助多種教學媒體,教學模型、教學 實體,標本、影象、畫面、報告,故事,千方百計吸引學生注意力,找出學生的興趣點,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開發潛能生。

  4、必須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要質量。

  5、隨時瞭解學生的學習動態,採取相應措施。

  6、隨時與班主任和其他任科老師交流學生情況。

  7、施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能。

  8、杜絕一言堂,關注學困生,做到課堂教學,互相尊重,人人平等,人人蔘與,師生、生生互動,和諧合作,人人進步。

  篇三

  我通過了前幾個階段的聯動,政治思想覺悟和業務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教學的各個環節把握的更好,課堂教學更加嚴謹有序。通過聯動,學生明確了學習目的,比較好的掌握了學習方法,學習的勁頭更足了。

  我擔任的學科是七年級四個班的生物,聯動前的成績是:期終統考總平均分:七***1***班58分、七***2***班63分、七***3***班54分、七***4***班58分。全市排名第六位。五環聯動後學生懂得了生物雖然是不進入中考統考的學科,但同樣重要,是貼近大自然,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生態意識,教育學生珍惜生命的重要學科;是一門貼近自身的學科。通過聯動我充分認識到在教學中應該貫徹如下原則:在再現經典實驗的同時,注意貼近現代實際熱點;增加探究性實驗;重視定性實驗同時,也注意定量實驗;學生不僅參加階段活動,也要參加完整實驗過程;改變封閉單一方式,過渡到開放創新模式;改變由個體獨立進行,實行群體協作互動;從依賴的模仿者,更新為探究的主體角色;改變重結果,延伸到組織交流探究過程和結果。在生物學實驗教學中滲透研究性學習,又通過探究性實驗來學習整個教材的內容。

  積極的情感能調動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實驗教學力求營造一種和諧、民主的情感氛圍。根據初中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激發他們對實驗課的興趣和情感。實驗教學提倡實驗材料降低成本,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厲行節約。例如我們在實驗中要求學生以飲料瓶等稍作加工後栽培植物;收集動物圖片培養學生對動物的情感;在室外進行綠化調查等活動強調愛護生物資源、保護環境。聯動後學生的成績有了很大提高。期終統考成績:總平均提高了,全市排名進入了前三名。

  我校開展的五環聯動,有聲有色,給學校帶來了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