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國建築美學專業畢業論文參考範文

  當代中國建築美學理論體系的探索是建築理論的核心內容,對指導建築創作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建築美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中國建築美學論文篇一:《淺析中國建築美學》

  【摘 要】中國建築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伴隨著中國源遠流長的文明。中國建築的構思、美學價值、豐富的文化是無價之寶,它能陶冶我們的情操,提升我們的審美情趣,豐富我們的視線。

  【關鍵詞】中國建築美學;形式美;中西差異;未來發展

  0 引言

  建築美學以如何按照美的規律從事建築美的創造以及創作主體、客體、本體、受體之間的關係和互動作用為基本任務。“美”是什麼?不同的人有不同見解,其實美一直都存在在我們生活中的各個地方,然而與我們朝夕相處的建築則是對美最好的詮釋。但是,在不同的區域,不同的民族以及不同的時代對建築之美則有不同的看法與總結。建築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如實地記載了人類文明發展的腳步,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和民族特色。

  1 建築中的形式美

  1.1 對稱與均衡

  在中國傳統的建築歷史上有相當一部分建築是採用對稱佈局的形式,這種現象很難用功能的因素去解釋。如故宮所採用的嚴格對稱的佈局形式,沿著中軸線兩側成雙成對的排列建築――東邊放一個殿,西邊也放一個殿;東邊設一個門,西邊也設一個門,於是形成一種極為莊嚴、肅穆的氣氛。而功能要求必須採用這種形式?這很難解釋。不僅古代的建築這樣,今天的建築大多亦是如此。主要還是取決於人們對精神方面的要求――希望獲得莊重、雄偉的氣氛。這也是體現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利的體現。

  1.2 韻律與節奏

  韻律原本是用來表明音樂和詩歌中音調的起伏和節奏感,以往一些美學家認為,詩和音樂的起源和人類本能的愛好節奏與和諧有著密切的聯絡。亞里士多德認為,愛好節奏和諧之類的美的形式是人類生來就有的自然傾向。

  1.3 調和與對比

  人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理,認為缺乏對比的東西會使人感到單調,但若果過分強調對比以至失去了相互之間的協調一致性,則可能造成混亂,只有將對比與調和兩者的關係處理好了,才能達到多樣與統一。對比和調和是相對的,也是統一的。

  1.4 比例與和諧

  在建築中比例與和諧是相當重要的,如果一個建築沒有了比例,整個建築就失去了美感,在最早的古希臘時期就提出了黃金分割比的關係,認為一切美的東西都應該遵循黃金分割比,所以在現代建築中很多建築都遵循黃金分割比。就如凱旋門的建設,整個建築的體量關係完全符合黃金分割比。

  2 中國建築美學特點

  中國建築在世界上分佈地域最廣,有著獨特的傳統風格,各兄弟民族的建築都有自己的傳統和特色,其中漢族的建築是中華民族建築的主流。它的美學特徵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

  2.1 建築的審美價值和它的倫事價值密切相關

  建築的審美標準不僅要求使人感官愉悅,更重要的是恰當地表現形象本身所包涵的倫理的、政治的內容。

  2.2 建築藝術的形式美直接來源於功能內容和工程實踐

  中國建築的形式美首先是它的群體美、序列美。這種總體的藝術氣氛又都以滿足禮儀和生活實用的要求為基礎。即使是一所四合院住宅,它的佈局和體量也都體現了封建家族中尊卑、長幼、內外、嫡庶、期服等不同等級人的生活地位和待遇。

  2.3 重視環境的內在意境甚於單純的造型美觀

  中國傳統建築運用序列設計和環境氣氛,獲得巨大的審美效果,對世界建築美學思想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北京的明清宮殿,在長達3.5公里的筆直的中軸線上佈置了20多座殿宇樓閣,組成10多個不同氣氛的空間,通過節奏的變化,取得了雄偉、震懾的濃重氣氛。天壇以蒼翠的松柏林海為基調,將潔白的圓丘和湛藍的祈年殿襯托得突入晴空,形象極為聖潔肅穆。為了深化環境意境,還很重視運用象徵手法,以佈局、造型形式、形象模擬、匾聯題字等,激發人的聯想。

  3 中國建築美學與西方之差異

  3.1 建築用材上的差異

  從根本上說,中西方建築藝術的差異首先來自於材料的不同:傳統的西方建築長期以石頭為主體;而傳統的東方建築則一直是以木頭為構架的。不同的建築材料,不同的文化與社會,使得中西方的古代建築有了不同的藝術表現。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材料造就不同的建築,展現不同的信念。

  3.2 建築造型上的差異

  與西方的石制建築不同,中國傳統造型特別強調“線型美”,講究線條的婉轉流動,從而構造出多種多樣的飛簷。可以說飛簷的設計是我國古典建築中的璀璨明珠。不同的飛簷形式往往會有不同的藝術效果,或輕靈,或樸實,或威嚴。我國古典建築的四大家――亭、臺、樓、閣都用飛簷來標明自己的身份,表達自己的情感,而且飛簷的高低、長短往往會成為建築設計的難點和要點。

  而西方建築則一般是垂直髮展,建得又高又大。譬如羅馬可裡西姆大斗獸場高為48米,“萬神殿”高43.5米,中世紀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其中央大廳穹窿頂離地達60 米。文藝復興建築中最輝煌的作品聖彼得大教堂,高137米。它們以誇張的造型和撼人的尺度展示建築的永恆與崇高,以體現人之偉力。

  3.3 表達的倫理意識上的差異

  中國傳統建築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古典園林建築,因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文人的追求和喜好左右著造園,因而中國的傳統園林在實際意義上是文人園林,歷來講究“氣韻生動”的美學原則,在本體認識的差異上,重視整體的和諧。

  西方建築的藝術風格則重在表現人與自然的對抗之美。從歷史發展來看,西方視自然為無生命的物質,在中世紀之前,基督教甚至是禁止遊山玩水的,他們更多看到的是自然狂暴、危險的一面,那些傲然屹立的神殿、廟壇,處處皆顯示出一種與自然的對立和征服,從而引發人們驚異、亢奮、恐怖、等審美情緒。

  4 未來的發展

  中西方傳統建築設計中蘊涵了環境觀念、人文主義精神以及先人的理想追求。北京天壇的莊嚴神聖的序列空間和建築型制、蘇州園林的詩情畫意和對意境的追求,表現了“象天法地”“道法自然”的觀念。西方古典建築對人的活動的吸引與接納以及簡潔明晰的構圖,反映了西方古典哲學思想中的人文主義思想與理性精神。

  建築發展的客觀規律使我們不可能脫離傳統的影響,建築師應發掘其中的合理核心,自覺推動建築傳統的延續發展。在近代的中西文化碰撞中,我們需要對自己的文化進行反思,繼承傳統文化優良的一面和西方文化的積極因素,進而重塑屬於我們自己的建築理念,樹立有本國特色的新風格。

  中國建築美學論文篇二:《淺析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美學》

  摘要:文章通過對中國傳統建築的空間美學以及傳統文化對建築的影響展開論述,並通過東西方建築美學的對比,說明我們要更好地繼承和發揚我們傳統的建築美學藝術。

  關鍵詞:中國傳統建築;美學;傳統文化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無處不在,人們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著建築之美。建築有一種獨特之美,她既不同於雕塑之美,也不同於繪畫之美。建築美是一種多向度的美,她反映了一個時代的技術條件、社會特徵和人們的審美需求以及地域、文化、材料等各個方面。她既要滿足人們一定的功能使用要求,又要滿足人們精神感受的需要。因此說,建築不僅具有物質性,還具有其精神性,是精神與物質的有機統一。為此,我們不僅要賦予建築以使用要求,還應該賦予她以美的屬性。

  美學的應用在我國建築史上應用較為廣泛,建築不僅反映了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更體現了美學不斷髮展的過程。

  一、傳統建築美學的特點

  傳統建築美學的第一個特點是“創新”,只有新穎的設計才會邁出成功的第一步。第二個特點是“合理”,從古至今的組群建築都是按這個特點來設計的,我國的傳統建築不管是從整體到區域性,還是從個體到群體都非常重視尺度、體量的合理搭配。

  二、傳統建築之美

  回顧人類建築史冊:羅馬萬神廟內部的完整、文藝復興時期室內的和諧、希臘廟宇神堂的尺度、哥特教堂中庭的運動感以及巴洛克建築;中國清朝的頤和園,西湖三潭映月,以及拙政園著名的小飛虹等,這些建築的詭異變幻說明了傳統建築所蘊含的空間之美。

  ***一***虛實空間之美

  實空間即實體,虛空間即實體的擴充套件。我國的傳統建築一般以虛為主,但區域性又採用了實牆體,則可借虛實的對比而獲得空間的變化。這種虛實空間之美早在計成《園冶》中就有記載:“磚牆留夾,可通不斷之房廊;板壁長空,隱出別壺之天地。亭臺影罅,樓閣虛鄰。”一些構思精妙的佳境常常隱藏起來,使人們在“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境況下,一抬頭,一轉身就出乎意料的發現了柳暗花明的美麗景色。這種虛實相生的模糊感在園林中表現的淋漓盡致[1]。傳統的園林式建築就是通過對隔扇、漏窗、空窗等的精心設計才呈現出步移景異、閤中有開、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小空間大境界,從而達到了空間的交流與溝通。

  ***二***靈動空間之美

  1.空間的不定義性

  中國的傳統建築中,室內的居住空間只有位置上的差異,而沒有明確的功能分工,所以每個房間可以適應多種功能。中國傳統的居住空間是以不變的空間單位組成變化的居住空間去適應各種變化的生活環境。

  2.結構的靈活性

  在古代建築中,分隔室內空間的方式有兩大類:一是完全分隔,即在柱子間砌薄牆;二是半分隔,即在相鄰的空間之間設定屏風、隔扇、博古架等,造成空間若開若閉的變化,使相鄰的空間相互溝通,又彼此分離。

  ***三***序列空間之美

  傳統建築的序列之美體現在縱向排列的庭院上,而樓梯、天橋、臺階等,便形成了連續動態空間的手段。“庭院深深深幾許”,就反映了這種情況。

  最突出的例子就要屬北京故宮了。從大清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到太和殿,在空間順序上是十分壯觀的,其建築規模和體量巨大,院落佈局呈中軸對稱,及其黃瓦、白基、紅牆等莊重色調,都體現著封建宗法禮制的精神,是封建帝王無上地位和權力的象徵。在某種意義上,紫禁城宮殿就是中國封建社會政治文化和審美意識的結晶。

  ***四***流動空間之美

  空間藝術,說起了有點像電影裡鏡頭的時空性,都有流動的畫面。不同的是:觀看電影時,人們坐在觀眾席上不動,而是藉助攝像機的移動;建築則是景物不動,通過人在建築中的移動而產生一連串的連續畫面。

  1.動中有靜 在流動的空間之中,想要感受靜謐幽深的環境,就要在動態的線上串上一個個靜態的點。設計一些長廊、小橋、假山、曲洞等,這樣人們就可以在動態中來欣賞各種景色。而在構思風景主題之前,設計家常常設計一些亭臺軒榭,讓人們流連忘返,靜靜的欣賞,達到一種情景交融的審美高潮。這種時走時停的方式既賞景又抒情,是園林建築藝術動靜結合的一大特色。在我國傳統建築中園林藝術,既要凝集自然山水之精華,在小範圍內呈現自然之大美,又要讓人們欣賞到各種不同的風景,所以動態的、在時間程序中的連續觀賞是必不可少的[2]。

  2.靜中有動 我國傳統園林建築之美不僅在於可居人,使人獲得休息,又可遊、可行、可望,即宋代的郭熙論山水畫,說:“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遊者,有可居者。”可行、可望、可遊、可居,這是園林藝術的基本思想。其中“望”最為重要,一切藝術都是“望”,都是欣賞。而正是這種“望”讓人們的視線有了動感的方向,即站在園中任意固定點,都能感受到空間的流動,視覺的通透。而這種流動的實現恰恰是流動空間之美的真實反映[3]。

  三、傳統文化對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影響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文明歷史,這種代代流傳的文化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對傳統建築的影響也極為深遠。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建築是凝固的哲學,在古代建築中都可以尋找到各種思想學說的烙印。中國的宮殿、歐洲的教堂、伊斯蘭的禮拜寺無不體現著震撼人心的建築美學和建築哲學的魅力。

  我國建築文化與建築藝術的美學品格,是在傳統的儒、道文化的氛圍中形成的,以儒家的影響為最深。蔣孔陽在《孔子的美學思想》中指出:孔子開創了中國第一個顯學“儒學”,其至聖地位兩千年來不僅沒有衰退反而越來越高,真可謂是大聖人,他是中華民族之魂魄[4]。孔子提出“齊之以禮”,一“復禮”為己任,其“禮制之禮”是儒家建房之中心思想。中國傳統建築形制本身就是禮制的化身。

  四、東西方建築美學之差異

  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是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美學風格的基調,尋求寧靜和諧的意境之美。與東方美學不同,人與自然的對抗之美是西方古典建築藝術風格的重在表現,西方美學認為,宇宙和諧的節律是由完善比例的“數”構成的,人們在按照數的原則在尋找體型的比例,並研究發現了黃金比、人體比例,又將形式美的規律描述為均衡、節奏、韻律、尺度、變化、統一等,然後總歸結於和諧。

  結語

  在這個東西交流融匯的時代,我們應當對我們傳統建築文化底蘊進行研究、繼承和發展。法國雕刻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美在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尤其是我國傳統的建築藝術所表現出的靈動的、虛實的、流動的美。要對建築美學全面瞭解,這不僅要建築師全身心的投入,還需要嫻熟的運用設計技巧。我們希望我們能向世人展現更多更好的體現中國特色,體現民族魅力的建築。

  參考文獻:

  [1]侯幼彬.中國建築美學[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2]侯幼彬,李婉貞.中國古代建築歷史圖說[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

  [3]李澤厚.華夏建築美學[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

  [4]蔣孔陽.孔子的美學思想[J].學術月刊,2000,***6***

  中國建築美學論文:《淺析中國建築室內設計發展要點》

  摘要: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室內設計作為建築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的存在發展著。本論文對明清時期中國建築室內設計、建國初期的中國建築室內設計和新時期的中國建築室內設計這三個重要節點,通過對相關資料地查詢、整理、分析和論述,從多方面、多角度地淺析我國建築室內設計發展的軌跡。

  關鍵詞:建築室內設計;傳統建築;中國;設計風格

  中國建築室內設計的發展是對中國傳統建築室內設計的延續和發展,同時也是受到西方建築室內設計發展的廣泛影響而不斷髮展的。雖然近代的中國經歷了侵略戰爭和社會變革,但是中國建築室內設計一直處於緩慢的發展過程中,並在接下來的新中國成立初期和新時期的推移中不斷達到歷史的新高度。

  1明清時期中國建築室內設計

  明清時期是中國古代建築室內設計發展的高潮時期,明清時期建築室內設計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國國力發展全盛的展現。中國傳統建築室內設計風格是中國幾千年歷史文化積累的體現,將博大精深的儒學思想和建築有機的融合起來。在中國傳統建築室內設計注重與建築的使用功能和結構的密切結合。通過對博古架、屏風、沙槅等傢俱的運用,使空間的劃分更具有靈活性,增加空間層次的同時豐富了空間的裝飾效果。根據空間的性質不同選擇不同的風格的傢俱和陳設品。在裝飾圖案多采用寓意美好的花紋圖案***蓮瓣紋、團花紋、龍鳳紋、冰梅紋、回形紋、祥雲紋等***。

  2建國初期的中國建築室內設計

  中國親蘇的政策讓新中國的建築室內設計的風格也在沿襲蘇聯的風格。這一時期的建築室內裝飾設計風格主要是中國宮殿式風格、少數民族式風格和蘇式風格。建築室內設計的風格主要體現在公用建築上,代表的建築有人民大會堂、北京民族文化宮、華僑大廈等。中國宮殿式風格主要體現在祭祀和宗教建築室內設計中,壯麗華貴、氣勢恢弘、高空間、大進深、金碧輝煌、雕樑畫棟,造型講求對稱。在裝飾圖案上多為龍鳳、龜鳥、松竹等寓意美好的圖案。少數民族式風格主要體現在少數民族建築中。在空間佈置上表現了少數民族的內部空間形式,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圖案直接的被運用在空間內部的構件上。蘇式風格的室內設計多以簡潔精煉的顏色為主,空間的整體基調上常以冷靜的基調為主。擅長把金色和象牙白進行搭配,營造色彩明快卻豪華富麗的室內空間。

  3新時期的中國建築室內設計

  新時期我國建築室內設計的風格出現了“百花齊放”的新格局。在接受西方建築室內設計風格的同時也大力發展中國傳統建築室內設計風格,建築室內設計的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更加註重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市場秩序和法律法規都在不斷地完善。《人體工程學》和《環境心理學》兩大學科的形成為設計師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援。大力發展“節能設計”和“綠色設計”成為新時代的主題。新時期中國的建築室內設計並不是把存粹的傳統的元素的堆砌,而是把傳統元素和現代材料進行完美的融合,講求中國風水。

  4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室內設計這一行業也迅猛發展,其專業水準也不斷地完善,中國傳統的室內設計在面對現代社會對也室內設計的需求也在不斷推陳出新。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澱都將成為中國室內設計不竭的力量來源。新時期的“節能設計”、“綠色設計”的觀念和中國建築室內設計的融合讓中國建築室內設計行業朝著健康發展的道路不斷前行。

  參考文獻

  [1]吳為.中國傳統建築裝飾[J].裝飾,1999:55~57.

  [2]鄭立呈.我國建築裝飾行業特點與發展趨勢分析[J].遼寧建材,2011***6***.

  [3]周榮秀.淺談對建築裝飾的幾點認識[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9***.

  [4]黃豔.初探中國當代建築裝飾行業的市場發展[D].南京林業大學,2004.

  [5]於瑛英.科技引領下的建築裝飾行業發展前景[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