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設計專業實習週記範文
對於實習工作,很多大學生是迷茫的,誠惶誠恐的度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
201X年X月X日 X天
通過上個星期對住宅戶型的抄繪,我進一步理解到學校的學的和實際的脫節的,好多東西和你們的學校的設計是不一樣的。
給我了一個組織地下室的樓梯的任務這是一個改造,底下聽成長的專案,就是把樓梯的大樣圖畫出來,我根據我學過了就大概設計了一下,首先用到了我們學的建築構造學的樓梯的排放,和一些規範都要在裡面呢,就隨隨便遍畫了一下。
我自認為還挺快的大概畫出來讓他看了一下,李工看完之後說,雖然合理但好多地方都畫錯了,給我了一份參考圖,我就照著畫了,有的地方我不是很理解,但我那時沒有去問其他設計師,我覺得這麼小的事不需要問他們吧,我就一知半解的,半信半疑的畫完了。都是根據我的理解制的圖。
但我畫完交給他的時候,他看了似乎有點生氣,但還是給我說了又是好多錯誤,對此,我都有點失去信心了,一部樓梯的畫法有那麼難嗎。然後他讓我把踏步抬高了2公分,從原來的150變成170,他說如果覺得空間小的話可以將每步可稍微小一點,只要在規範之內就行了。我就認認真真的再按他說的改了一遍圖,覺得看起來就是覺得其他的地方就空間寬敞起來了,平臺就符合規範了,開始平臺的寬度太小了。由於這是改造的底下停車場,所以條件很限制,梯井的大小不能改變,只能改變樓梯的形式等,是樓梯能為人所用,這就給我上了個難題,當然困難不怕讓你解決的,只要你用心去做什麼都可以解決的。
這個周裡,我沒有白費我的時間,確實學到了不少的東西了。我期待下來的挑戰。
篇2
201X年X月X日 X天
不知不覺第一週的實習完了,對於上週來說,也許是最難熬的一週,枯燥的很,不過我的收穫也是不小的,對於設計圖,施工圖我基本已經掌握了他們的要素了。不過還沒有在實踐中用到呢,我知道這些東西,如果不使用的話,會忘記的。我很期待用到實踐當中去。
第二週則是在熟悉了設計圖和施工圖之後,師傅陳工拿個我一本圖集<<建築設計防火規範圖示>>和一本《建築設計法規》,讓我熟悉設計可能和必須注意的要點,而不是隻要建築外形做得很酷,其它的都不重要,規範為什麼是這樣的,背後的出發點和理論、方法等方面的支撐。規範是很重要,但是規範是死的,是很容易獲得的知識,我認為大學的培養不能以規範為重頭戲,即便是規範要進入教學,也不應是簡單的應用層面。
而應深入到更深層次的變動,我喜歡變動的教學和學習奧,所以我在做設計時總會反向思考,個性就是不要來一個很粗糙的老東西,一點新鮮感都沒有,那就失去了設計的生命力,那對設計界是很可怕的設計狀態。
規範是死的,那你是活的,新規範,新法則那就是人在變化。把握,觀察才是最好的設計法則。
篇3
201X年X月X日 X天
實習第一天,心情總是忐忑的,不知道去了設計院該乾點什麼還是能幹點什麼,去了之後見了所裡的一些主要設計師,做了一下自我介紹等等事,然後所長給我找來了陳小雷陳工來帶我。
陳工現實給我說了一下設計院和所裡的一些基本情況,然後細心的給我講了一些關於設計的東西,如我們常用的繪圖軟體,基本就是天正cad,這是我們設計最重要的,還有建模工具草圖大師,還有方案處理的ps,都是我們設計院的必備技能,幸好我們都學過這些,不然就傻眼了。我就問了,我們用不用做3dmax,陳工告訴我說,我們不用那個,就找效果圖公司做就行了,他們比較專業,也做得快,我們建模只需要用sktchup來粗略的做一下就行了。
陳工是我們設計院機電所主要的創作設計師之一,他給我找來了一些他們做過的專案讓我看,說我來第一天,什麼還都沒準備就讓我看圖紙了,讓我對圖紙先認識一下,雖然我們在學校學了一些關於建築施工圖的識別和畫法,當我拿到他們給我的圖以後,立刻傻了眼。我們學的和平時畫的圖和他們設計院的圖截然不同。我們基本上就是初步構的方案,而他們的圖上密密麻麻的,好多內容。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裡就是識別圖紙了。
我看了圖紙以後就很有體會,我們在學校的東西就是學的很淺,熟話說實踐出真知,我們是實踐才能感到我們的不足。
對於光看圖紙我覺得很煩感,既看不下去又不得不看,因為這是我們設計工作者必經的階段,很是痛苦,我看不懂的地方我就去問別的設計師,他們都會認真的對待我的問題,也都顯得很謙虛,這就是我們建築設計者的素質。我開始以為他們都很煩的,問了才知道,他們很好,很熱心。
就這樣我度過了一個痛苦乏味的一週,也讓我明白了一些道理,人生的階段裡,有很多的事是你必須去做二不願去做的,噹噹看圖識圖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也是我們的基礎,不管多麼的困難都要完成它,都要認真的對待,在設計院的每一項工序都是很有道理的,沒有什麼是可有可無的,因為我們擔負著建設祖國城市的重任,我們都得努力。
對於我實習的第一週,我瞭解到很多關於我們院的情況,我覺得我得在設計院好好表現一下了,認認真真對待我得每一項任務。爭取不給我們學校的建築系丟臉,不給我的老師丟臉。爭取做得事讓學校滿意,設計院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