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哲學觀點是什麼

  尼采是德國十九世紀偉大的哲學家、語言學家,那麼尼采哲學是什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尼采哲學是什麼,希望對你有幫助!

  尼采的哲學是什麼

  尼采被眾人所熟知,在他所有的傲人的頭銜中,哲學家這個頭銜是最被人所津津樂道的。尼采是德國著名哲學家,他開創了西方現代哲學,尼采的唯意志論哲學價值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尼采繼承了啟蒙運動的精髓,引發了人們對人生意義及人生價值的思考,引領人們重新定位人生,並開啟了現代非理性主義的思潮。另一方面,尼采對理性、對傳統的批判也存在著一定的片面性,而這些正是後現代主義欣賞的一面。

  在尼采發表自己的哲學觀點時,他的觀點只在歐洲幾個較小的的學術圈裡流傳,影響十分的小,所以尼采總是抱怨沒人理解他,他也曾自負的說:“2003年人們才能理解我的學說的魅力和震顫力。”

  然而他還是低估了自己,在他去世後不久,他驚世駭俗的學說就流傳到了全世界,甚至有人說“上帝死了”,不僅僅是歐洲,甚至在古老的中國也受到了他的一定影響。但是隨之而來對尼采的評判也褒貶不一,兩極分化,有人說他是反猶太主義者,有人說他是個人至上主義者,有人說他是一個破壞者,不同的人對尼采的認同也不同。

  雖然褒貶不一,但這並不影響尼采的學說流傳至今。尼采一生不僅留下了許多思想,也留下了許多著作,例如《悲劇的誕生》、《不合時宜的考察》、《人性,太人性的》、《曙光》等等,都給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尼采批判康德

  康德和尼采,兩個人都是哲學家,但是又各有建樹。同時因為兩人所處的時間段不同,所以關於他們兩人,更多的是尼采對於康德自由意志的批判。

  在康德的認知中,自由是最基礎的,舉個例子就是如果人們身邊存在的一切事物只是簡單的因果必然關係,那麼作為事件主體的將不用在負任何的責任,因為所做的一切事都是提前被決定了的,這也就意味著普遍大眾所認為的倫理學的是無法談論的,所以社會將面臨一系列的道德問題。

  所以尼采對於康德的自由意志展開了一系列的批判,他反對基督教的道德,反對人們將道德上對平等、博愛、仁慈、謙虛等良好的情操當做榜樣來普遍學校。這些在尼采看來,是一種弱者的意志的表現,而真正的意志是強勁有力的,是不斷的提升,並且不斷地擴張。他重視的是一種鬥志昂揚的意志力,顯然基督教的道德在倡導和平、慈善,而這些恰恰是將意志力變弱的主力,有違生命求力的意志,這也成為尼采反對基督教道德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的原因則是道德本身就是人為賦予的,也就是說他是認為規定的,不是完全公正的。人們給不同的行為賦予不同的價值,給予一個肯定或者否定的定論,也是基督教用以控制人心的手段。

  康德思想上的情感用事,恰恰迎合了基督教的這些定論,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尼采的對其思想的排斥,從而進行了深層次的批判。

  尼采的成就

  尼采作為十九世紀德國偉大的詩人,哲學家,文化批判人以及語言學家和思想家,主要的成就還是在於哲學思想上。他提出的思想影響了一代代的人,並開創了西方現代哲學,他的思想以及著作延續至今。

  對於尼采而言,他的生活就是哲學思索。他創立了和以前完全不一樣的形態迥異的奇特哲學,並鮮明而高調地展示自 己的哲學思想。他的哲學沒辦法進行推理論證,因為這根本沒有任何科學體系在裡面,純粹是基於尼采的個人生活積累,全部都是他對於人生的感悟,痛苦或快樂。

  所以尼采在他的第一部《悲劇的誕生》中就已經開始了他對於現代文明的批判,他認為在當時這樣一個社會,即使物質上很充足,但是人們依舊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的意義,也無法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這樣的思想到目前為止都被很多學者拿來批判現在的社會,一直延續至今。並且尼采還有一個思想也在現在很為受用,他認為宗教使人束縛,無法讓人隨心所欲,所以他在《論道德的譜系》中高呼“上帝死了”這樣的話語,告訴人們要去尋找自由的靈魂,而不是被宗教鎖住。

  尼采想要建立一個新的哲學,一個建立在理性哲學上的費理性哲學。他對理性哲學發起了挑戰,他充分的肯定生命,並且提出要強力意志取代上帝,激發了人們新的思考,尼采推翻了神,肯定了人的價值,這為後世無疑是一種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