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哲學貢獻是什麼

  康德是德意志著名的哲學家,他開啟了德國唯心主義和康德主義等其他流派。那麼康德哲學的貢獻是什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康德哲學的貢獻,希望對你有幫助!

  康德哲學的貢獻

  康德哲學貢獻最大的就是他提出的三大批判,也就是《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這三本書中的體系,分別回答了哲學上不同方面的不同為題。

  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回答的主要問題是:這個世界上,有哪些懂事我們是能夠知道,能夠了解,並通過自身弄清楚他的原理。關於這個問題,康德給出的解答是,我們所能瞭解的東西就是自然科學能夠讓我們認識的東西,當人哲學只能作為幫助我們學習知識,並使之成為可能的必要條件。

  《實踐理性批判》則是《純粹理性批判》所闡述的哲學的結果及目的。通常所說的“實踐理性”,也就是認為實踐主體存在的自我意識,對於其理性的“批判”,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所遵循的道德行為的“意志”的本以及所遵循的原則。這本書分為“純粹實踐理性的原理論”和“純粹實踐理性的方法論”兩個部分。其存在的最主要異議就是它突出了人的主體性問題,同時還強調了人格的尊嚴與崇高,表達出了強烈的以人為本的精神所在。

  《判斷力批判》則回答了我們最想要了解的東西,也就是什麼是我們可以抱有希望的?對此他給出的解釋是道德如果是真實存在的,我們就需要假定上帝的真實存在,同時認為生命結束並不是一切事物的終結。

  康德的哲學思想

  康德是著名德意志哲學家,也是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康德哲學理論的一個基本出發點是他認為將經驗轉化為知識的理性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如果沒有先天的範疇,我們是無法理解世界的。康德的這個理論是結合了英國的經驗主義和歐陸的理性主義的成果,對度過唯心主義與浪漫主義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康德哲學在框架上的分析命題是主語包含謂語的命題,綜合命題是主詞不好擴謂語的命題分析命題都是先驗命題,綜合命題大多都是後驗命題,但是存在先驗綜合命題,這也就論證了數學的可能,康德認為這些事可以推演到形而上學的領域的,即在物自體和現象界是存在這樣的調和性的概念的,所謂調和性的概念就是他所謂的純粹理性將之類推在實踐中就是實踐理性,若是將它類推在審美中,就變為了批判力。

  康德的三大批判構成了他的哲學體系,這三大批判分別是純粹領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純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自從柏拉圖以來的形而上學的問題是無解的。純粹理性批判研究的是人類如何認識外部世界,而判斷力批判主要回答的是我們可以抱有怎樣的希望。

  康德啟蒙運動作用

  在這次啟蒙運動中,康德率先提出了給活動的核心的,也是最本質的就是人應當通過自我的獨立思考,從而進行立項的判斷,而不是受外界的影響,被外界干預。當然他還注重強調人的中要想,認為人就是人,不是任何人,任何事物,任何目的達成的工具,也就是現在所說的“人非工具”。另外還有的就是他所說的主權是屬於人民的,是普通大眾的,平等、自由是人類生來就被賦予的權利,在擁有這些權利的同時,還應該要有自律,人們被賦予的平等和自由存在於一個被約束的範圍內,這個約束力就是國家的法律。

  作為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康德的貢獻不僅僅是這三個層面,還有他提出的批判主義,以及自由,作為他哲學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方面的自由,以及道德法則對其自由的認識根據,也就是之前又提到的約束我們的力量等,對於這些思想的運用,以及對其的延伸和探討,對啟蒙運動的展開有很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