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現代文閱讀題
在考試來臨之前,加強練習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一***
①大地上的河床像一個乾癟的口袋,糧食沒了,口袋顯出寬闊。我在各地見到許多幹涸的河床,它們不是耕地、不是廣場,是從天邊延伸而來的河床,只是沒有水。
②所謂一無所有,說的正是河床。如果有,也只有一些鵝卵石。夏天,不長莊稼不長草的土地是乾涸的河床。乍見白花花的河床,心裡驚訝,它是什麼?它幾乎什麼都不是。你能相信一個寬闊的河流竟然一滴水都沒有嗎?在雨後,在盛水期見到乾涸的河床讓人不安,無法想象當年這裡曾經有過河,可以用洶湧、清澈、波浪和白帆形容的河,它竟然沒了。
③對大自然來說,河沒了,比人丟了錢更痛苦。如果河沒了,魚和水鳥的家也沒了。兩岸的青草沒了,倒映在河裡的星星也沒了,因為星星不能倒映在石頭上。如果河沒了,連同河床一起消失是最好的。沒有水,留下的河床好像是傷疤,是一條長長的乾魚的屍體。是的,乾涸的河床如同屍體。是誰的屍體?是河的屍體嗎?沒聽說河竟然還有屍體,水乾了,白花花的河底只能是河的屍體。
④乾涸的河床好像在回憶,它抱著不應該擁有的沉寂回憶濤聲和蛙鳴。河床回憶什麼是水,它不知道水流到了什麼地方,也不知道水會不會再來。當年水來的時候匆匆忙忙走過河床,帶來魚蝦和泥沙。水沒等站穩腳跟歇息,就被後面的水擠走了,水比車站的人流更擁擠。河床從來沒想過一條叫做河的水流會乾涸,這種驚訝比一個朝代的更迭更讓人吃驚。
⑤河床的悲哀是一個母親的悲哀,她的產床上已經沒有了孩子,她還在等待,並且哭幹了淚水。一家外媒報道,從衛星上觀察,中國境內二十年前約有五萬條河流,現在這些河流中已經失去了兩三萬條。有兩萬多個河床母親手裡失去了孩子,她們懷裡空蕩蕩的,等待人類把孩子還給她們。
⑥人說,人是無所不能的,起初我不相信。當我看到一條又一條幹涸的河床時,我相信了這一點,併為自己作為人類的一分子而感歉疚。人把河都消滅了,還有什麼做不到呢?消滅一條河比建造***請原諒我使用的“建造”這個詞,這完全是人類愛用的詞,而河流無法建造***一條河更容易。把河流上游的樹木和竹林砍光,草原沙化,河就死了,只剩下河床這條斂屍袋。
⑦當大街出現一個帶刀痕的死人時,警察會為這個人的死因搜尋原因,曰偵察破案,人類為此發明了一個詞叫“人命關天”。如果一條河死了,沒人破案,沒人痛哭,更沒人祭奠。所以,當中國死去兩三萬條河流時,人們並沒覺得失去什麼,因為他們不是小鳥不是青草。他們忍受氣候變化並心安理得,卻沒一個人指認殺死河流的凶手。在所有的案件裡,如果凶手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社會的時候,罪行自然會被赦免,我們都不是罪人。
⑧我們都不是罪人,我們勸自己歡樂並製造更多的歡樂。我們保持著正常情感。而河床敞開空蕩蕩的懷抱,她的孩子沒有了,她以為人們會驚訝會替她找回孩子。先前的人類離不開河流,人類所謂的“文明史”都誕生於河流的兩岸。看地圖,人類的城市多建造於河邊,中國有多少城市的名字帶著水字邊。古時候,人祭祀河、景仰河,誰能想到後來竟殺死了河。這何止於狠,是把事做絕了。
⑨我們應該派人到河邊告訴河床,河已辭世,水利術語叫斷流。我們理應為河床獻上一些祭品表達歉意,因為河的消失畢竟不是小事。或者,在河邊裝一個高音喇叭,日夜播放河水流過的聲音和鳥啼聲。總之,人應該為河的隕滅略微表示一點態度。
***選自2015年5月22日《光明日報》,有改動***
【註釋】河床:河流兩岸之間容水的部分。
17.請根據文意填空。***3分***
面對河的“辭世”,作者的情感是複雜而富有變化的。開始,作者是 與 ;後來,借大自然和河床之口,說出了自己的 和 ;最後作者是 和 。
18.結合上下文,具體說說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19.根據要求賞析第④段畫線的句子。***3分***
水沒等站穩腳跟歇息,就被後面的水擠走了,水比車站的人流更擁擠。
***1***從修辭手法的角度:______
***2***從表達情感的角度:_______
20.體會第⑨段畫線句子的深刻含義。***4分***
總之,人應該為河的隕滅略微表示一點態度。
21.本文以“河床開始回憶河流“為題,有何好處?***3分***
答案:
17.“驚訝” “不安”***1分,只要答對其中一種即可***“痛苦”“悲哀”***1分.只要答時其中一種即可***”憤怒” “無奈或歉疚”***1分,必須要答出“憤怒”方可得分***
18.承七啟下;***1分,答“過渡”亦可***既具體概括了境內河床乾涸現象的嚴重,***1分,意思對即可***又以“等待人類把孩子還給她們”一句引發對人類***或“人們”***行為的反思。***1分,意思對即可***
19.***1***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1分,若答“對比”亦可***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往昔河水的湍急***或洶湧***、喧鬧,充滿著生機活力。***1分,意思對即可******2***強烈表現了河床對往昔河流的喜愛和懷念之情。***1分,意思對即可***
20.①對於河流的隕滅,我們人類負有主要責任,應該有表達歉意的行為***意思對即可***;②在無奈之下,期待人們的良心發現***關鍵詞是“期待”或“希望”,意思對即可***;③呼籲人們行動起來,珍惜河流,保護河流***關鍵詞為“呼籲”,意思對即可***;④警示人們,如果繼續麻木不仁,執迷不悟,必將後悔莫及***關鍵詞為“警示”,意思對即可***。***答
21.①運用擬人手法,賦予河床、河流以生命,生動形象、富有文學情趣;②形象概括了河水斷流的現象,揭示引發作者思緒的本源;③“開始回憶”表明河流已無迴歸的可能,河床不再期待,暗示人類尚未覺醒,表達了作者深深的擔憂之情。***答出一點得1分,答出兩點得3分,意思對即可***
***二***
①1982年10月,我去銀川,過三邊,一漠沙地;天地全然都空白了,幾十裡沒有一座房,也沒有一棵樹,遠遠的地平線上,遙遠的地平線,鄉陽欲浮欲沉,像是妊娠,已經粘膠得成一個橢圓形。我默默走著。先是並不留意,後來就發現眼前倏忽飄過一朵兩朵白絨團兒,溫溫柔柔的,泛著銀光,再往前走,白絨團兒竟多起來,一動腳,就繞著身子亂飛。疑心是柳絮,抬頭搜素去,四周依舊空曠;急用手去捉,手一抬,那白絨團兒卻順手而上,才抓住一團要看時,一出氣,又飛了。一時又起了風,沙塵並沒有動,但白絨團兒越發紛紛,如千萬只白色蝴蝶,升升浮浮,翩翩不能安靜。定睛看去,那白絨團兒卻原來都是從一棵一棵什麼草中起身的:草高不盈尺,條細,半綠半枯,結一串串果實,如豆莢,盡都乾裂,有的已空殼,在風中錚錚顫著細音,有的半合半開,形如織布木梭,裡邊兩排莢籽,每籽小如雞眼,四周生滿白絨,風吹絨毛如足如翅,就悠悠而去了。
②我不知此草為何名,站在那裡,一直等遠遠的一隊駱駝走來,問起駝峰間的牧人,回答說:這草叫佛手腫。草古怪,名字也古怪。我在問,回答是:“他怎麼不長絨毛呢?要不,它怎麼繁衍後代啊?”
③我不禁喟然長嘆:哦,大凡塵世,任何地方都有生命的存在,漠漠邊關沙地,也是如此;而萬事萬物既有存在的生命,又有它賴以生存的手段,環境不同,手段也相異呀!要想樹林中的蛇可以是青色,湖水裡的鵝可以毛隔水,岸上的樹可以葉子圓闊,高山的樹可以葉子尖針,可見環境好的並不足誇,環境劣的更不應自棄。再想這佛手腫長在這裡,它也開花,它也結籽,雖然沒有一隻蜂兒來傳遞花的愛情,沒有一隻鳥來遺播籽的繁衍,生活給了它瘠貧,也同時給了它的奮鬥,一結籽就生出絨的翅膀,自己去謀生路了。也正是環境太不好了,它並不去以色香誘蜂兒鳥兒,它靠的是自己生的慾望,靠的是飛的力量,自然這樣可能落地而生,也可能落地而亡,要不,怎麼會有這麼多的白絨兒各自在找尋自己的歸宿呢?
④“這草很多嗎?”我問牧人。
⑤“當然很多,你再往北走,沙地上全是這種草呢。”
⑥“那走過的草壩子上怎麼沒這種草?”
⑦“它是苦命的,一旦綠了一片沙地,什麼花草都來長了,有了蜂兒,有了鳥兒,它卻就長不成了。”
⑧“它只能在沙地上長?”
⑨“要不怎麼說是苦命的呢?”牧人趕著駱駝走遠了,緩緩的步伐,搖奏著沉沉的鈴聲。幾朵白絨團兒飄在駱駝的身上,落在牧人的帽子上,那深深的駱駝腳窩裡,也滿滿地落下了一堆了。
⑩啊,荒涼的沙地上,有多少人來過,又有多少人能知道這草呢?知道的只有駱駝,只有牧人;但駱駝不懂人語,不能言語,牧人能言,但不能寫出以示天下。只有我記下此草;草可悲,草亦可幸也。
***選自《西安晚報》***
14.結合上下文,說說第①段劃線句子的作用。***3分***
15.作者認為“萬事萬物既有存在的生命,又有它賴以生存的手段,環境不同,手段也相異”,請概括佛手腫生活的自然環境及生存的手段。***3分***
16.如何理解文章末段的“草可悲,草亦可幸也”。***4分***
17.為“草”作記,其中蘊含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18.面對佛手腫,“牧人能言,但不能寫出以示天下”,“只有我記下此草”,請談談這一現象對你寫作方面的啟示。***4分***
答案:
14.通過描寫沙地荒涼的景象,交待了佛手腫生存環境的惡劣,從而為後文表現佛手腫的頑強的生命力作了鋪墊。
15.自然環境:生長在漠漠沙地上 生存手段:一結籽就生出絨的翅膀,自己去謀生路了
16.佛手腫只能在貧瘠的沙地上生長***1分***,不被很多人瞭解***1分***,“草可悲”;它有獨特的生存手段***1分***,能遇到“我”,將其寫出以示天下***1分***,“亦可幸”。
17.對佛手腫生存慾望、生存手段的敬重***1分***,對執著、頑強生命的讚美***2分***
18.提示:從細緻觀察、深入思考、具有豐富情感等角度進行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