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閱讀訓練

  語文的學習,離不開各種輔導訓練。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一***

  ①是哪根筋搭錯了呢?1990年,我26歲的那一年,突然迷上唱歌了。

  ②那年我所供職的南京特殊師範學校搞了一次文藝會演。會演行將結束的時候,我的同事,女高音王學敏老師演唱了《美麗的西班牙女郎》。禮堂因為她的嗓音無緣無故地恢巨集了,她無孔不入,到處都是她。我意外地發現人的嗓音居然可以擁有如此不可思議的馬力。

  ③我蠢蠢欲動了。終於有那麼一天,我推開了王學敏老師的琴房。我直接說出了我的心思,我想做她的學生。王學敏老師很吃驚。我至今還記得她的表情,那可是1990年,唱歌毫無“用處”,離“電視選秀”還有漫長的十五年呢。她問我“為什麼”,她問我“有沒有基礎”。

  ④我沒有“為什麼”。如果一定要問為什麼,我只能說,在二十歲之前,許多人都會經歷四個夢:繪畫的夢,你想畫;歌唱的夢,你想唱;文學的夢,你想寫;哲學的夢,你要想。這些夢會出現在不同的年齡段裡,每一個段落都很折磨人。我在童年時代特別夢想畫畫,因為實在沒有條件,這個夢只能自生自滅;到了少年時代,我又渴望起音樂來了,可一個鄉下孩子能向誰學呢?又到哪裡學呢?然而,如果你的學習慾望過於亢奮,你會覺得你是盛夏裡的狗舌頭,活蹦亂跳,無滋無味,空空蕩蕩。

  ⑤王老師最終還是收下了我,大概是礙於“同事的情面”。

  ⑥對初學者來說,聲樂最重要的一件事是“開啟”,它必須藉助於腹式呼吸。王老師告訴我,嬰兒在嚎哭的時候用的都是腹式呼吸,狗在狂吠的時候也是這樣。因為“說話”,人類的發音機制慢慢地改變了,胸腔呼吸暢通了,腹式呼吸卻閉合了。所謂“開啟”,就是回到人之初。一旦“開啟”,不僅音色變得圓潤,音量還可以變得嘹亮,只要趴在地上,完全有能力與狗對抗。我們身體的內部隱藏了多少好玩意,全讓我們自己弄丟了。

  ⑦如果有人問我,你所做過的最為枯zào的一件事情是什麼,我的回答無疑是練聲。“練聲”,聽上去多麼的優雅,可說白了,其實就是兩件事:咪,還有嘛。你總共只有兩個樓梯,沿著“咪”爬上去、爬下來,再沿著“嘛”爬上去,爬下來。咪--,嘛--,咪、咪、咪,嘛、嘛、嘛;咪……嘛……。我這是幹什麼呢?回想起來,我只能說,單純的愛就是這樣,投入、忘我,沒有半點功利。

  ⑧王學敏老師煞費苦心了。她告訴我,“氣”不能與喉管摩擦,必須自然而然地從喉管裡“流淌”出來。她打開了熱水瓶的塞子,讓我天天盯著瓶口的熱氣看。為了演示“把橫膈膜拉上去”,她找來了一隻碗,放在水裡,再倒過來,讓我拿著碗往上“拔”,往上“拔”的力量越大,往下“拽”的力量就一樣大。就單純的理解而言,這些都好懂——這就構成了藝術內部最大的一個隱祕:在“知識”和“實踐”之間,有一個神祕的距離。有時候,它天衣無縫;有時候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一個人來到了足球場。它是幽靜的,漆黑、空曠,在等著我。就在這樣一個漆黑而又空曠的舞臺上,每個星期我都要開三、四個演唱會。可那唱是斷斷續續的,每一個句子都要分成好幾個段落,還重複,一重複就是幾遍、十幾遍。學生宿舍和教工宿舍離足球場不遠,我想我的歌聲是可以傳遞過去的,因為他們的聲音也可以傳遞過來。傳遞過來的聲音是這樣的:“他媽的,別唱了!”

  ⑩不遠處的宿舍一定被我折磨慘了——誰也受不了一個瘋子在深夜的騷擾。他們只是不知道,那個瘋子就是我。

  ?事實上,我錯了。他們知道。每個人都知道。一個年紀偏大的女生告訴我,大白天走路的時候你也會突然撂出一嗓子,誰不知道?就你自己不知道。很嚇人的畢老師。我們都叫你“百靈鳥”呢。

  ?一年半之後,我離開了南京特殊師範學校,去了《南京日報》。我的演唱生涯到此結束。王老師知道,她不可能把我培養成畢學敏,但是,她說:“可惜,都上路了。”

  ?前些日子,一個學生給我打來電話,我正在看一檔選秀節目,學生問:“如果你是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你會不會去參加?”我說我會。學生很吃驚了,想不到他的“畢老師”也會這樣“無聊”。這怎麼就無聊的呢?不經歷“難以自拔”的人永遠也不能理解,有些人來到這個世界就是為了發出聲音的。我喜愛那些參加選秀的年輕人,我從不懷疑一部分人的功利心,可我更沒有懷疑過愛。年輕的生命自有她動人的情態,沉溺,旁若無人,一點也不絕望,卻更像在絕望裡孤獨地掙扎。

  ?二十多年過去了,拳離了手,曲離了口,我不再是一條狗了,我又“成人”了。我的生命就此失去了一個異己的、親切的局面。——那是我生命之樹上曾經有過的枝丫,挺茂密的。王老師,是我親手把它鋸了,那裡至今都還有一個碗大的疤。

  【註釋】①畢飛宇,當代作家。作品有《青衣》、《玉米》、《推拿》等。

  1.看漢字寫拼音 亢______奮 看拼音寫漢字枯zào________

  2.請閱讀①——④段,寫出促使“我”開始這段演唱生涯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文意,請在第⑧段劃線處填上一個恰當的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4.“我”對唱歌的沉醉體現在一些具體的事情上,請概括其中任意的三件事。

  5.聯絡全文,從第14段劃線句中不能推斷出的一項是*** ***

  A.“我”覺得王老師會明白這種感受。 B.“我”內心對王老師懷著一份歉意。

  C.“我”知道隱隱的疼痛會長期存在。 D.“我”認為放棄唱歌是完全錯誤的。

  6.文中不止一次提到了“狗”,比如在14段中寫到“我不再是一條狗了,我又‘成人’了”,請聯絡全文中相關的內容,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請寫出兩點******80字左右***

  答案:

  1.kàng燥

  2.王老師的演唱令“我”受到了震撼,重新勾起了“我”對少年時代未能實現的歌唱夢的渴望。

  3.句子能表現“知識”和“實踐”的距離之大,是個比喻句。

  原文:“足以放進一個太平洋”

  4.①“我”冒昧地去找王老師,直接表達想學唱歌的願望。

  ②“我”在毫無基礎的情況下找到王老師要求學習唱歌。

  ③“我”投入而忘我地堅持枯燥的練聲。

  ④“我”每週有三、四個晚上去足球場練習唱歌。

  ⑤儘管被呵斥,但“我”堅持每週去足球場練習唱歌。

  ⑥“我”常常在白天走路時不自覺地唱出聲來。

  5.D A

  6.①“我”不再能如***用腹式呼吸,不再擁有圓潤音色和嘹亮音量。

  ②“我”告別了曾經那段沉溺於唱歌的歲月,回覆到自己既有的生活軌道中。

  ③”我”不復年輕時追逐夢想的熱烈與不顧一切,變得趨於冷靜和理性。

  ***二***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會朽的腐草。——魯迅

  ①每每讀起這意味深長的句子,我都按捺不住地想到他——魯迅,這位一直激勵著我們年輕一代向前走的中國文豪。

  ②1925年的一個北京夏夜,魯迅端著高腳煤油燈,將五位青年迎進了一間伸手可觸房頂的“灰棚”——他的臥室兼工作室。魯迅親切地招呼青年們坐下,又拿出一些糖果和小花生款待他們,然後就從一般書店不肯印行青年人的譯作引入話題。魯迅說,他留學日本時,經常通過東京神田區的丸善書店購買德文書刊。這家書店起初規模很小,全是幾個大學生慢慢經營起來的。青年們感到魯迅的話是對他們的一種鼓勵與啟示,便想嘗試著自辦一個出版社,去印自己的譯作。他們似乎看到了一個渺茫的希望,平日少有笑影的臉上不禁漾出了笑容。但是要自印書刊,首先要解決經費問題,估計大約有六百元成本。六百元,對於這些不名一文的青年當然不是一個小數目。想到這裡,剛才還興致勃勃的青年們不覺又泛起愁來。魯迅好像看出他們的心思。他表示,青年們每人各籌五十元就行了,其餘費用可全部由他墊付。青年們不無遺憾地說,“像這種經營規模,一年也不過能出五六本書罷了。”魯迅笑著反駁道:“十年以後,豈不也就很可觀了嗎?”就這樣,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個“實地勞作,不尚叫囂”的青年文藝社團——未名社就這樣誕生了。

  ③魯迅對未名社成員的關懷是無微不至的。社裡有一位叫李霽野的,他譯完《往星中》後,魯迅不僅為之校訂譯稿,而且託畫家陶元慶設計這本書的封面。魯迅還親自擬了一篇六七百字的內容說明,供陶元慶繪圖參考。當李霽野因為沒有學費而打算賣掉《黑人假面》的譯稿時,魯迅立即借給他一百元,讓他將譯稿留在未名社出版。魯迅還源源不斷地為未名社的刊物供稿,幫助它迅速開啟局面。對於未名社出版物的印刷裝幀、代銷委售等細事,魯迅也一一注意,親自指點。當青年人對魯迅的幫助深為感激時,魯迅懇切而幽默地說,他並非“從井救人”的仁人,對他的幫助不要不安於心。善於感激當然是一種美德,但如果老記掛著這些小事情,就容易給感情以束縛,使自己不能高飛遠走。

  ④1932年秋天,有一位上海英商汽車公司的售票員在牛毛雨中來到內山書店。忽然,北面書架上一本書脊印著“魯迅譯”三個字的《毀滅》映入了他的眼簾。他立刻從書架上抽下這本書,愛不釋手地摩挲著。當他看到封底標明的售價是“一元四角”時,不僅有些發窘了。因為他的口袋裡總共只剩下一塊多錢了,這是他跟另一位同住的失業工友幾天的飯費。這時,從書店櫃檯旁邊走出一位身穿牙黃羽紗長衫的老人。老人的頭髮一根根抖擻地直豎著,濃黑的鬍鬚排成了一個隸書的“一”字。這位工人忽然記起在一本雜誌上刊登的魯迅訪問記,意識到眼前這位精神矍鑠的老人就是《毀滅》的譯者魯迅先生,砰砰直跳的心好似要蹦出胸口。魯迅看出這位售票員的心思,又從書架上取另一本定價一元八角的書——蘇聯的小說《鐵流》,帶著獎勵似的微笑慈祥地對他說:“我賣給你,兩本,一塊錢。”魯迅接著解釋道:“這本書***指《鐵流》***本來可以不要錢的,但它是曹先生***指曹靖華***譯的,所以收你一塊錢成本;我那一本,是送給你的。”售票員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從裡衫的衣袋裡掏出那塊帶著體溫的銀元,放在魯迅乾瘦的手中,鼻子陡然一酸,幾乎掉下淚來。他恭敬地向魯迅鞠了一躬,把兩本書鄭重地放進盛夾剪。票板的帆布袋,噙著淚花匆匆走出店門。他對自己說:“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此後,這位青年電車工人跟千千萬萬革命者一起,投入了“毀滅”舊中國的革命洪流裡。

  1、標題“甘為泥土護春花”中“為”讀音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畫線句刻畫人物用了___________描寫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售票員說的“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成為文中所有青年的心聲。

  從第②、③、④段內容來看,作出這個判斷的具體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結合上下文來看,第③段畫線句中“青年人”為什麼不能改成“李霽野”?

  5、根據文章內容,選擇說法正確的一項是________

  A.未名社具有“實地勞作,不尚叫囂”特點,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青年文藝社團。

  B.魯迅在日本時曾經自辦出版社印自己的譯作,以此激勵青年們,給他們圓夢的希望。

  C.魯迅以為自己對未名社的付出,只是小事情,不希望青年們因此失卻更大理想。

  D.魯迅教導有志青年投入到毀滅舊中國的革命洪流中,並且激勵他們一直向前走。

  6、孔乙己、閏土、楊二嫂都是魯迅筆下鮮活的人物形象。請選取其中一個,先介紹其出處,再結合具體作品談談你對該人物性格特點的理解。80字左右。

  答案:

  1、wéi 這裡 “為”意思是“成為”“作為”“做”

  2、肖像描寫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魯迅先生精神矍鑠***堅毅***的樣子,也寫出了售票員對魯迅先生的印象之深。

  3、資助青年人辦未名社;關懷未名社成員;送譯作給青年讀者***售票員***

  4、結構上“青年人”與段首句句中未名社成員照應,內容上體現了魯迅先生關懷的不是一個人;也表明感激魯迅的人也很多。

  5、C

  6、聯絡作品 性格特點 闡述清楚 語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