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冊語文端午的鴨蛋教案

  《端午的鴨蛋》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第十七課!至於語文教師在教學前該如何準備好教案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人教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人教版

  學習目標

  1、初讀課文,結合課下注釋,利用工具書掌握生字詞。

  2、通讀課文、理清思路,把握敘事有詳有略安排。

  3、品味文章語言,感受作者平淡自然而又韻味十足的語言特色。

  4、學習本文以小見大的寫法,在平淡的生活中發現情趣,發現詩意,從小小的鹹鴨蛋裡嚐出生活的滋味。

  一、資料連結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我國著名小說家、散文家、戲劇家。早年畢業於西南聯大,歷任中學教師、北京市文聯幹部、《北京文藝》編輯、北京京劇院編輯。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著有小說集《邂逅集》,小說《受戒》《大淖記事》,散文集《蒲橋集》,大部分作品,收錄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二、整體感知

  1、查一查,讀準下列加橫線的字注音。

  門楣*** *** 莧菜*** *** 籍貫*** *** 囊螢映雪*** *** 絡*** ***子

  2、寫一寫,根據拼音準確寫出漢字。

  車yìn*** *** 城huáng*** ***廟 sù*** ***然起敬 yān*** ***鴨蛋

  3、想一想,根據語境解釋下列詞語。

  門楣:

  莫名其妙:

  曾經滄海難為水:

  與有榮焉:

  囊螢映雪:

  練囊:

  4、瀏覽課文,理順文章思路。***找本文的中心句、過渡段理順文章思路。***

  5、作者善於發現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蘊含的情趣,本文通過對“端午的鴨蛋”的難以忘懷錶現了怎樣的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探究賞析

  1、作者家鄉的端午節有哪些風俗?有何作用?***複述端午節的風俗。***

  2、家鄉高郵鴨蛋有何特點?在寫法上有何特點?***朗讀文章第2、3自

  然段。***

  方法連結:寫作手法

  A、對比 B、襯托 C、象徵 D、先抑後揚***先揚後抑***E、託物寓義

  3、寫“高郵鹹鴨蛋”與“端午的鴨蛋”有何聯絡?

  4、課文結尾,作者寫到東晉車胤“囊螢”夜讀的故事,是不是多餘?為什麼?*** 朗讀文章第6自然段。***

  5、汪曾祺是一位講究語言藝術的作家,他曾經談到自己在語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適當的方言表現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這三點在課文中得到體現。請舉出兩例並加以分析。

  示例:“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此句中的一個“吱”字用得最妙,繪聲繪色,把吃鹹鴨蛋的那種動感,那種快感,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

  四、積累遷移

  說說你的家鄉過端午節的風俗,談自己的體會。

  如:吃粽子、系百索子、掛符、賽龍舟等。

的人

1.《端午的鴨蛋》公開課教案

2.初二下冊語文課文《端午的鴨蛋》期末練習試題

3.初二下冊語文《端午的鴨蛋》期末複習試題

4.端午的鴨蛋教學反思

5.端午的鴨蛋閱讀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