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美術課程教案設計素材模板

  中學美術課堂教學方法具有它的整體性和特殊性,實施情意教學,是我們實現新課標、走進新課標的前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學美術課程教案設計素材和中學美術課堂教學的建議。

  中學美術課程教案設計素材










  中學美術課堂教學創設學習意境

  美術教學活動是在教師設計的特定情景和一定的生活空間裡發生的。教師精心設計和創設適宜的情境,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實現目標的發動機。

  在教學過程中,要更好地滿足學生學習成就的需要,讓學生體味學習過程的快樂,性情的愉悅;讓教學活動充滿一種體驗的喜悅,激發學生的投入感和參與感,隨即產生強烈的求知衝動和慾望。

  同時讓學習具有挑戰性,使學生通過學習能獲得一種從事創造性勞動而產生一種滿足感;通常,在這種美好的情趣和教學氛圍中,促進學生的情感與外部世界相應融合,感知教師提供的真實形象,初步弄懂美術教學內容所表達的本來意思,藉助形象產生豐富生動的聯想。

  開發利用現有的資源,瞭解間接知識和真實生活的聯絡,將自己原有的生命體驗和新鮮材料相結合,產生一種新的體驗,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常常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比如我在講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感受春光 瞭解春天》一課時,我帶領學生到野外去發現春的訊息,感悟春的氣息。

  我們一起唱著《春天在哪裡》,我通過觀察寫下了一段文字:春天是吹面不寒的楊柳細風;春天是枝芽渴望風來吹開的眼睛;春天是如絲不絕的細雨;春天是溶解綠意的河水;春天是穿上又脫下的棉衣……如此促進師生之間的心靈溝通,以材料為中介,在一種美好的情趣和氛圍中產生交流和對話的慾望,享受表達和聆聽的喜悅。師生在這和諧融洽的情境中相互瞭解、相互信任、相互愉悅,同時步入一個知識的廣闊天空,達到美術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中學美術課堂教學促進能力培養

  1、審美能力的培養

  美術課核心內容是審美教育,審美教育就好似培養人對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觀點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和提高人們感受美、鑑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端正人們的審美觀念、審美理想和審美情趣;陶冶人們更加熱愛美,熱愛生活,珍惜生命。通過審美教育讓學生的審美情感、審美理想、審美創造力都得到提高。

  反過來,他們運用自己的提高來進行深層次的審美鑑賞,促使自己再上一個臺階。通過大量的審美活動之後,在學生腦中慢慢地形成一種思維方式,這時老師要正確地引導和點撥,給學生恰當的分析、總結,沿著前人發現的理論知識的途徑,自己觀察、思考和發現。教師的設問、實時的點撥只是一個導向、一點提示,起到的只是主導作用,而不是把教師個人的理解灌輸給學生。更不能代替學生的理解和觀點。給學生自由的發揮,用他們的感知看世界、理解作品,真正可以發揮學生們的主體地位。

  2、創造能力的培養

  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是生活的精華,又是生活的昇華,在美術創作中我給的題目都很大,讓他們有更大的想象空間,從而更好的表現他們的內心世界。

  比如我在講授《環境保護》一課時,我給學生創作的題目是:我看XXX的環境。學生的作業五花八門,有城市的、農村的、工廠的、單位的、企業的、學校的、家庭的、生態平衡的、大氣、海洋、太空汙染的。小到一草一木,大到浩瀚宇宙。我給予適當的鼓勵、點撥。他們創作出許多優秀的作品。在省市的創新繪畫大賽中取得可喜的成績。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