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腳下的虛實變化

  習拳的拳訣“上下一條線,腳下陰陽變”,腳下陰陽變化是練好太極拳的關要拳法。腳下陰陽變化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動作,用心去體驗,是可以掌握的。下面由小編給您介紹:。歡迎閱讀!

  ***一***虛實漸變

  太極拳腳下虛實變化是漸變,絕對不是突變。出步或並步,也分解成若干小動作。側出腳從側到正,如“起勢”,先是大腳趾著地,過渡到二趾、中趾、四趾、小趾逐漸著地,再過渡到前腳掌,後腳跟,全腳平鬆落在地上,這才算完成腳與腳之間的變化,也就是重心的變轉。從此練法不難看出太極拳的腳下功夫有多重要。練功的過程,就是大樹往地下深深紮根的過程,日久天長,太極腳的功夫自然上身,捷徑是沒有的。可惜有的拳友怕麻煩。不能承師所指,循規蹈矩,久而久之,丟了太極功夫,等到明白了,再回頭去練,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其實,太極拳就是一陰一陽的腳下功夫,陰陽變化一通百通。道理極為簡單,“其根在腳”,是太極拳的根本。太極腳是太極拳最為樸素的學問,是學問就要認真、刻苦去練,“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在虛實變化過程中,是減加法,先減後加。如坐步變弓步,不是左右橫向以腰胯變重心,這種動作影響腳、踝、膝、胯.從下往上關節的放鬆,難以按照拳法從腳到胯的節節貫串。實腳變虛腳,先減後加。如實腳為10,虛腳為0,實腳逐漸從l0減為0,次序是9、8、7、6、5、4、3、2、1,虛腳為0、1、2、3、4、5、6、7、8、9、10,最後虛腳變實為l0,實腳變虛為0。實腳變虛腳只能減,這是陰陽變化的規範,不能以腰胯橫移以實橫向送虛,這種悖於陰陽變化的動作,腳下不易出功夫。

  漸變式的虛實變化,貫徹整套拳的始終。

  ***二***陰陽變動

  拳論要求練家要注意陰陽變化,拳論雲:“變轉虛實須留意。”在太極拳中的腳的方位與方向中有這樣一句,“上下一條線,腳下陰陽變”,說到底練拳、技擊中的陰陽變化是在腳下。也許有人提出質疑,練拳時腳下來得及進行陰陽變化,而技擊中雙方變化多端,恐沒有時間再去用腳變化。這種疑問可以理解,但敬請放心,在任何瞬息萬變之中太極拳的陰陽變化仍然在腳下,不可能在任何別的部位。因為你每天練拳早已習慣腳下陰陽變動.已經習慣成為自然.無須再去想用腳去變化陰陽。先賢說得好.“太極拳功夫在拳裡”。每天習練太極拳,在鬆柔、開合、虛實、陰陽中訓練自己的感覺,日久即可達到在任何非常狀態下腳的陰陽變化運用自如。如果認為腳下變動時間不夠,提此問題的人恐怕還不知道太極拳用意不用力的特性,請問動作快,快得過意念嗎?

  有的練家投師啟蒙學拳,老師沒有講腳下變動陰陽的課程,很難體會這一層道理,這也不能強求用腳去變化陰陽。習練太極拳,老師雖然不講陰陽變化,而太極拳拳理拳法講的就是陰陽變化。拳論開宗明義:“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動靜之機也。”太極拳講究陰陽,沒有陰陽就不是太極拳,沒有任何探討的餘地。因為太極拳的拳理源於老莊哲學,源於易經之陰陽變化,離開陰陽就不是太極拳。試想,無母之拳還談什麼拳呢?太極陰陽是拳之核,是拳之魂,是拳之母,試問,你練的拳無母無魂還叫太極拳嗎?太極拳之特性是“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離開陰陽便不是太極拳,話糙理不糙。這是真理。

  太極拳家,身上、手上以及周身各個部位都有陰陽變化。但腳是根,所以我們從根基談陰陽變動。提倡陰陽變化,根起於腳,練家應該深入研究這一拳法之關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