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運動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太極拳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是綜合了歷代各家拳法,太極拳運動也有一定的現狀與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太極拳運動的現狀和發展。
我國太極拳運動的發展現狀
太極拳起源於我國古代道家武術,相傳由張三丰創立。明末清初,河南省溫縣陳家溝著名拳師陳王廷建立了陳式太極拳。經過數百年發展,演變出有代表性的楊、吳、武、孫等一系列流派。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支援與指導下,太極拳運動重新煥發青春,朝氣蓬勃。1978年11月16日,鄧小平題詞“太極拳好”,不僅為太極拳本身下了最好的定義,證明太極拳不愧為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文化遺產之一,同時也為普及、推廣、發展、提高太極拳指明瞭方向。當前,太極拳主要有陳式、楊式、孫式、吳式、武式、趙堡、武當等七大流派,當然還有其他分支。1957年以來,國家先後創編的多套新編太極拳套路,主要有八式、十六式、二十四式、三十二式、四十二式、四十八式和八十八式。另外,針對不同的門派,又創編了楊氏四十式、陳氏五十六式、吳氏四十五式、孫氏七十三式和武氏四十六式太極拳。太極拳功法本身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四種形式上。第一種是在理論上有所發展的傳統套路。這些套路,較多地保留了各式太極拳原生態的東西。第二種是根據競賽需要改編的競賽套路。這些套路比較講究動作的規範性,注重外在的欣賞價值。第三種是以太極拳的動作為基礎改編的各種藝術套路。第四種是為了方便學習,為初學者提供的簡化套路。這種種形式,其主流是好的、健康的,大多數分支是為人民群眾身心健康服務的,成千上萬的練功者,通過習練太極拳重新獲得了健康。2006年,太極拳被列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其一,從巨集觀管理上看,我國的太極拳運動發展出現良好的趨勢。太極拳運動發展已進人政府的管理範疇。2011年3月,國家體育總局印發《關於加快武術段位制標準化管理體系建設的通知》武術字[2011]88號,2011年10月,國家體育總局又釋出了《中國武術段位制手冊》,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組編、中國武術協會審定出版了《中國武術段位制系列教程》。2008年奧運會的開幕式,太極拳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的眼球。我國《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也特別提出了大力普及太極拳劍,國際太極拳交流活動也日益頻繁。可見國家越來越重視太極拳運動的發展,並對其加強管理,促使太極拳運動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使之逐步走向科學化、規範化和法治化的管理軌道。
其二,從理論上看,太極拳運動理論研究有待深人。“太極”一詞源出《周易·繫辭》,含有至高、至極、絕對、唯一的意思。明朝萬曆年間,山西武術家王宗嶽根據《周易》和道家學說,著有《太極拳論》一書,依此理論而演化成拳,由此確定了太極拳之名。陳鑫的《太極拳經譜》和《太極拳拳譜》、陳長興的《太極拳十大要論》,都對太極拳作出了理論性闡述。今人鄭曼青、陳微明、唐豪、徐震、嚴翰秀、二水居士等,也為太極拳理論的研究和發展作出了貢獻。目前,我國太極拳運動的理論主要是由道家理論、中醫理論“氣”理論、陰陽學說、臟腑學說及經絡學說等和物理學中的槓桿理論、電磁理論等一些假說構成。太極拳缺乏科學的實證解讀和系統地理論構建。
其三,從國際化的角度來看,太極拳的文化標誌有待昇華。進人21世紀後,作為東方文化代表之一的太極拳,在東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的大融合時期,扮演了更為重要的角色。目前,太極拳在全球傳播範圍的擴大,和太極拳擁有人口數量的劇增,已形成以中國為核心,以日本、韓國、東南亞、澳大利亞、法國、美國、瑞典、英國、墨西哥、芬蘭等國家為中心,並向南美洲、中東、非洲、中美洲、中亞等國家和地區,滲透輻射的太極拳傳播網路,修煉太極拳的人口已過億。但太極拳文化影響力還處在淺表層面,零星狀態,其文化標誌有待昇華。
其四,從各派互動來看,各派在交流與競賽水平上有待提髙。當前,太極拳分陳式、楊式、孫式、吳式、武式、趙堡、武當等七大流派,在國家政策鼓勵下,各門派均建立了相應的組織。但這些組織很少相互學習,交流拳藝。即使在一起交流拳藝,也只是各門派拳師帶各家弟子表演而已。諸如“全國太極拳錦標賽”,“焦作國際太極拳交流大賽”,“鄭州太極拳錦標賽”,“國際太極邀請賽”等等,各流派之間在公開場合互相交流不多,特別是名師之間的交流,怕交手有所閃失,影響門派的聲譽或結下恩怨,都是點到為止。目前太極拳比賽是各流派公開交流的主要途徑,除拳、械、套路比賽,還有推手比賽。由於各流派的套路不同,真正起到交流切磋作用的,最後只是推手比賽而已。但目前我國推手比賽水平較低,流於形式,真正能運用太極拳技法的不多,其觀賞性和實戰性不高,社會影響力也不大。這也成為太極拳運動進奧運的一大障礙。
促進太極拳運動發展的方法
一太極拳功法本身的完善和提升
就太極拳的功法本身而言,陳式、楊式、孫式、吳式、武式、趙堡、武當等各式太極拳,都有其長處和侷限。陳式包含了剛勁強烈的打擊和急速的旋轉、跳躍等技巧。楊式具有“舒展優美、身法中正、動作和順、平正樸實、由鬆人柔、剛柔相濟,一氣呵成”的特點。武式具有“圈小勁捷、緊湊靈巧、勢簡技繁、術法分明、古樸典雅、端莊灑脫”的特點。吳式具有“鬆靜自然、架式緊湊、緩慢連綿、不縱不跳、長於柔化、獨具風格”的特點。孫式將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三家合冶一爐,具有“動作小巧輕靈,架高步活,柔緩圓活,轉換輕盈,運動方向變化多樣,步法進退相隨,運轉開合相接”的特點。各流派太極拳雖然已非常優秀,但從功法本身和社會發展需要來看,還是需要進一步提升、完善和發展。
1、完善太極拳的兩條道路。太極拳功法的完善和提升,本身是一個“揚棄”的過程,是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從武當太極拳到陳式,再到楊式、孫式、吳式、武式、趙堡和簡化太極拳,以及數不清的各分支流派,都是歷代太極宗師在前賢創新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練功體會和實際需要,對之前動作和習練方法的“揚棄”和發展,都各有長處和侷限性。在將來的太極拳完善和提升中,要分不同物件,善於走好兩條道路。
一是健身優先,兼顧技擊。習練太極拳,追求健身和追求技擊性是辯證統一的。太極拳的大部分動作都具有健身和技擊的雙重作用。但太極拳的一些動作,為追求發力、發勁和技擊的準確性,對健康卻是有損傷的,是不利於健身的。特別是一味地追求搏擊,不斷地增強練功次數,對健康非常不利。對於這一個矛盾,很多人都沒有認識到。歷史上很多太極大師,晚年雙腿壞掉,以至於走路困難或不能走路,就是這個原因。特別是習練太極拳不大正確時,對膝的損傷特別厲害。因為,膝是大腿與小腿之間承上啟下,陰陽變動之樞紐,膝在拳套中式勢負重,各種步法缺膝難成,諸如弓步、虛步、馬步、歇步等等。還有的拳勢必須扭動雙膝。長此下去,膝關節不堪重負勢必出毛病。練拳時,膝關節在反覆屈伸、扭轉,關節面在不斷地撞擊、摩擦,時間長了,就會形成磨損性損傷。髕骨,就是俗稱的膝蓋骨。有研究說,膝關節在半屈時,髕骨面上受的力可以達到體重的7倍。這就要求我們,在習練太極拳時,一定要正確處理好健身與技擊這一對矛盾之間的關係。對於廣大人民群眾,健身是第一位的,是練拳的根本目的。為此,對於普世之眾,就應當按照健身優先,兼顧技擊的原則對功法進行完善和提升,刪除一些因練功不當易造成膝關節或身體其他部位損傷的招式和動作。這是大道。以楊式太極拳為例,當年的楊無敵、楊班侯之美名,都是打出來的。現在的楊式太極拳大多數是楊澄甫先生定型並傳下來的。楊澄甫定型拳架與第一、二代楊家拳是不同的,降低了幾個難度大的動作。誠如老譜中的“進步栽捶”後面接“翻身撇身捶”,再接“二起腳”又接“左右打虎”。二起腳用“搬攔捶”和“右蹬腳”來代替。大師楊澄甫為什麼要這樣改?就是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民眾健身優先的需要,適應太極拳普及和推廣的需要。
二是技擊優先,兼顧健身。太極拳作為一種拳術,一門功夫,它建立之時的最終目標是克敵制勝,技擊性也是它的本質屬性。雖然冷兵器時代已經過去,但太極拳作為一種原生態的中華拳術,我們不能丟掉其技擊本意。特別是對於一些太極宗師、武術專業研究人士和運動員、散打者來說,要努力提高和完善太極拳技擊性,要從少林拳、詠春拳、八極拳等其他中華武術優秀拳種中,或者從柔道、泰拳、拳擊、跆拳道等全球優秀拳術中,吸收有益成分,使之更加符合搏殺的武術本質。同時,由於太極拳的每招每式都有其積極的攻防含義,我們可以不追求讓每個人都練出傳統太極拳那種寓勁於靜緩之中,發勁與瞬間的那種速度和爆發力,但必須把技擊的攻防理念始終貫穿於太極拳的習練過程之中,用這種理念指導套路習練。
2、太極拳的標準化。1947年2月23日,國際標準化組織在瑞士日內瓦正式成立。這個全球性非政府組織的成立,成為人類標準化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提出,在2013年全力推進“武術標準化”工作,不斷推進武術下作的程式化、標準化、國際化建設。太極拳的完善和提升,要順應武術標準化的發展潮流。太極拳的每個分支,都應當有相當符合科學的標準規範。每個套路,每個招式,都應在國家層面建立更加完善完美的標準體系。但就個體習練而言,為了健身和技擊的需要,也不應排斥那些個性化的有效發揮和應用。
3、加強太極文化的研究。要實現太極拳的完善和提升,就應當加強對太極拳文化性的研究。太極拳是中華數千年傳統文化的結晶,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是集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為一體而創編的拳術,且與軍事、醫學、民俗等文化理論,都有著內在的聯絡。而在太極拳極大發展的當今,建立太極拳的理論學科體系,是太極拳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太極拳發展的重要理論依據。要成立太極文化研究機構或組織專門研究隊伍,通過習練太極拳,來領悟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內蘊。並加強與知識界的合作,吸引大量的知識分子參與太極拳的研究工作,把太極拳與哲學、醫學、易經、導引吐納、力學、數學、美學、兵法、音樂、管理,以及調和人際關係等諸多學科的關係闡述清楚,讓太極拳這一東方神祕文化中寓含的“哲理”,用現代科學的語言來表述,讓更多的人瞭解她、認識她、熱愛她。
二太極拳運動的推廣
1、強化太極拳運動的大局觀。太極拳是為人民身心健康服務的,良好的政治環境能促進太極拳運動的發展,真正的太極拳運動能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維護社會的安定團結。在太極拳運動中要樹立大局觀,太極拳習練者要以大局為重,用黨的精神為指引,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發展。同時,太極拳中存在許多神奇之處,也存在一些現代科學仍無法解釋的效果,因而被蒙上一層神祕的面紗,但卻不能因此而宣揚有神論。有神論屬於封建迷信,而太極拳是身體鍛鍊方法和高深武術,二者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在太極拳運動中,要樹立唯物論和無神論的觀念,只有這樣,太極拳才能更好地為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2、建立國際太極拳組織。現今已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了數以萬計的太極拳組織。許多國家的太極拳組織都呼籲,要求以中國為核心,成立國際太極拳聯盟,使之成為世界太極拳運動發展的最高決策機構。通過國際太極拳聯盟,建立全球性太極拳傳播網路,使太極拳更加全面完整,更加系統化、規範化、理論化和科學化;加強縱向指導與橫向聯合,用點面結合的方式,讓太極拳傳播網路遍及世界各國。要有組織地做好太極拳專家和教練的國際交流工作,在太極拳普及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際太極拳運動水平。
3、加強太極拳師資隊伍建設。隨著太極拳普及範圍的不斷加快擴大,已出現高水平太極拳師資相對匱乏現象。如何造就一支髙素質、高水平的太極拳師資隊伍,來適應當前太極拳發展的需要,是提升太極拳普及質量的關鍵所在。這個問題必須引起太極拳界的高度重視,要相互支援,精誠團結,注意選拔和培養一批具有較高文化水平和思想境界,全面掌握太極拳技術,具有組織教學能力和社會經驗,能適應全球化發展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徹底改變過去人們對習武者的偏見,以高素質、高文化、高水平,造就太極拳傳播者全新的社會形象。同時,要改革傳授方式,籌建國際性的太極拳高等學府,讓傳統授徒模式與現代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加快培養高素質人才,把一大批能適應國際太極拳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推向國際舞臺。
4、加強太極品牌建設。太極拳數百餘年的歷史和改革開放後三十多年的成功發展經驗,都一再證明,任何社會性事物的發生與發展,離開了政府的重視,離開了媒體的宣傳,都很難成事。為此,一要充分利用資訊高速公路,把太極拳博大精深的內容,全面系統地進行整理後,讓太極拳品牌通過電腦網路和國際網際網路,播撒全球。二是繼續加強圖書、音像、光碟的編輯翻譯和出版工作。三是拍攝一批反映高質量太極拳的影視作品,掀起新的太極拳熱。四是通過在各國建立的傳播中華文化的孔子學院和功夫學校,大力宣傳和推廣太極拳品牌。
5、推進太極拳的產業化。太極拳在全球範圍內有著龐大的消費群體和廣闊的消費市場,發展前景廣闊,上升空間巨大。應積極創造條件,努力推進太極拳運動實體化和職業化的程序。我們可以借鑑全國散打擂臺賽成功的經驗,舉辦全國太極推手擂臺賽,修改競賽規則,提高太極推手比賽的觀賞性和技擊性。要充分利用社會吸引力進行創收,為太極拳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經濟基礎及社會土壤。發展符合當今國際社會所倡導的,以人文、環保、運動為三大主題的太極拳文化產業。政府及相關部門應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整合和注人更多的人、財、物及資訊等核心要素,做好太極拳文化的整理、挖掘、開發和弘揚工作,讓太極拳實現由文化向資源的轉變、資源向產品的轉變、產品向品牌的轉變,最終讓太極拳文化產業的發展出成果、見效益、有影響,從根本上實現太極拳文化產業的大發展,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6、努力推進學拳年輕化。太極拳是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需要青年人去繼承和發展。太極文化,在國際交流中相當程度上代表中華文化。沒有一定量的青年人的加人,是不利於太極拳的傳承和創新的。習練太極拳不應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要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去學習太極拳,應在普通大中小學體育課中,以太極拳為主推廣普及中華武術。特別是在基層武術學校和少年體校,以及運動技術學校中,要高度重視太極拳教學,重點培養太極拳接班人才。練功恰值青春期,功臻上乘正當時。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太極拳運動的總體特點
- 太極拳運動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 天蠍座圖片星空圖
- 聯想膝上型電腦滑鼠區域失靈怎麼辦
- 初一年級語文教研組計劃
- 五人制足球射門有什麼技巧
- 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孩子誠信
- 關於親如手足的成語接龍
- 描寫秋雨的抒情散文欣賞
- 大四畢業生入黨申請書優秀範文
- 打籃球應該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 男人冬季養生飲食有什麼禁忌事項
- 人造衛星在太空為什麼不會隨意翻滾
- 莎士比亞的人生名言
- 治孕婦便祕的食物有哪些
- 寫給女朋友祝福的話語
- 我的文具盒二年級作文
- 大棚黃瓜種植要注意什麼
- 公務員政治思想論文
- 紅棗玉米排骨湯怎麼做好吃
- 五年級英語手抄報版面設計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