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長》教案設計

  《揠苗助長》這篇課文寫了一個自作聰明的農夫,為了讓自己田裡的秧苗快快長高,竟幹出了拔苗助長這樣愚蠢的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揠苗助長》故事的教案設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篇一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故事情境的變化,大膽想象,積極講述。

  2、通過欣賞動畫、同伴間的交流與猜測,初步理解成語故事所闡述的寓意。

  3、能傾聽他人的談話,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活動過程:

  1、小朋友,如果你有一顆種子,種下後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為了讓它快快長大,你會用什麼辦法?古時候有個農民他也想讓他種的秧苗快快長大,你想知道他用了什麼辦法嗎?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成語故事:“拔苗助長”。出示字樣

  2、欣賞故事第一段

  提問:①故事中有誰?他在幹什麼?

  ②種田的人怎麼了,他為什麼發愁?如果你是種田的人,你會怎麼做?

  3、欣賞故事第二段

  ①提問:現在種田的人又怎麼了?發生了什麼事情,秧苗為什麼會枯死呢?請你猜一猜。

  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我們再來看一看。

  4、欣賞故事第三段

  ①種田的人是怎樣讓秧苗長大的?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動作嗎?

  ②種田的人對他想出的辦法滿意嗎?從哪裡可以看出來?你能說說他的話嗎?他會帶著怎樣的心情講這些話?你能給大家表演一下嗎?

  5、完整欣賞故事

  ①種田的人因為拔厄秧苗,使秧苗枯死了,你想對他說什麼?

  ②你知道生活中還有什麼事太急了也不行?

  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懂得光有美好的願望是不夠的,還要有好的措施。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揭示課題

  同學們,平時爸爸媽媽可能給你講過不少寓言故事,這些故事很有趣,也很有意義。是嗎?今天,老師和大家再來學習一篇寓言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拔苗助長》。同學們要認真學習,老師希望你也能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有信心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學生自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和難讀的句子作好標記。

  2.教師範讀課文。讓學生特別注意自己不認識的字和難讀的句子。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可以自己讀,也可以同桌一塊讀,還可以四人一組“開火車”讀。***

  三、借卡認識生字

  ***一***出示生字卡片,採用以下方法認識生字。

  1.拆分法記憶生字:苗=艹+田 終=糹+冬 疲=疒+皮 枯=木+古

  2.小組合作學習生字:助、拔、總、盡、累、死

  3.集體認讀“非常”一詞,用“非常”一詞造句,理解其含義。

  4.自己學習“於”、“力”。

  ***二***遊戲鞏固生字。

  四、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一***指導學生讀課文。***質疑***

  ***二***師生交流問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故事中,種田人的願望是什麼?***他希望自己田裡的秧苗快快長高***

  2.他採取了什麼辦法讓秧苗長高?***拔苗***結果怎樣?***枯死***

  3.種田的人願望很好,但是他錯在哪裡?***聯絡莊稼的生長過程展開討論***

  4.種田人要想實現自己的願望,可採用什麼辦法?你能替種田人想個辦法嗎?***聯絡自己種種子的體會來談***

  5.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急於求成,方法不對,反而壞事***

  五、課堂總結。

  這篇課文寫了一個自作聰明的農夫,為了讓自己田裡的秧苗快快長高,竟幹出了拔苗助長這樣愚蠢的事。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好心反而辦了壞事。其實,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類似拔苗助長的事例也不少,這就提醒我們,決不要做“拔苗助長”的蠢事。

  六、佈置作業。課後多讀一些寓言小故事,看能明白些什麼。

  《揠苗助長》的故事

  從前,宋國有個急性子的農民,總嫌***xián***田裡的秧苗長得太慢。他成天圍著那塊田轉悠,隔一會兒就蹲***dūn***下去,用手量量秧苗長高了沒有,但秧苗好像總是那麼高。

  用什麼辦法可以讓苗長得快一些呢?他轉啊想啊,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我把苗往高處拔拔,秧苗不就一下子長高了一大截嗎?"說幹就幹,他就動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他從中午一直幹到太陽落山,才拖著發麻的雙腿往家走。

  一進家門,他一邊捶腰,一邊嚷嚷:"哎喲,今天可把我給累壞了!"他兒子忙問:"爹,您今天干什麼重活了,累成這樣?"農民洋洋自得地說:"我幫田裡的每棵秧苗都長高了一大截!"

  他兒子覺得很奇怪,拔腿就往田裡跑。到田邊一看,糟了!早拔的秧苗已經乾枯,後拔的也葉兒發蔫***niān***,耷拉***dāla***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