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雞飼養管理
雞的育雛期是指從出殼到6周齡。雛雞具有代謝旺盛,生長快,敏感性強,絨毛稀少,體溫調節能力差,消化機能弱,抗病力低等特點。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育雛前的準備工作進雛前育雛舍要進行全面徹底消毒。先把地面和牆壁沖洗乾淨,然後用0.3%的強力消毒靈溶液、0.5%百毒殺溶液或3%燒鹼熱溶液進行噴灑消毒,能徹底殺滅各種病毒和細菌。密閉較好的育雛舍按每立方米空間用高錳酸鉀20克、福爾馬林40亳升的比例進行燻蒸消毒12小時,燻蒸時可將飼料槽、飲水器和其他用具放入育雛舍內同時消毒,消毒完畢後開啟門窗讓其空氣流通。育雛舍經消毒後,嚴禁未經消毒的用具搬入舍內,以免重新汙染。
雛雞的選擇標準養雞場、飼養戶不論是自己孵化或購買的雛雞都要進行個體選擇,選擇的標準主要有四條:1.肛門乾淨,沒有黃白色的稀糞粘著;2.臍帶吸收良好,沒有血痕存在;3.腹部收縮良好,不是大肚子雞;4.喙、眼、腿、爪等不是畸形。凡是符合以上四條標準的就是健康雛雞,其中一條標準不符合就不能選用,因為弱雛成活率低,生長速度慢,不宜飼養。
保持適宜的育雛溫度與溼度要提高雛雞育雛成活率,就要為雛雞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也就是要有適當的溫度和溼度,初生雛雞需要較高的溫度,第一週育雛的溫度為33℃~35℃,以後每週下降2℃,約經過六週時間,雛雞就可以適應自然環境了。溫度是否合適,可用溫度計測量,也可以看雛雞的活動表現。溫度過高,雛雞散開,張口喘氣,食慾減少,飲水量增加。溫度過低,雛雞睡眠不安,發出“嘰嘰”叫聲,常常擁擠在一起,甚至扎堆,時間稍長造成大批雛雞壓死現象。溫度適宜,則雛雞活潑自如,飲食正常,精神良好。實踐證明,保持適宜的育雛溫度,對控制雛雞白痢病、球蟲病的發生,對促進卵黃囊的吸收利用,提高雛雞育雛成活率都有明顯的效果。育雛舍的溼度要通過乾溼度計來指示,育雛舍內溼度過高或過低均不適宜雛雞的生長髮育,比較理想的溼度是第一週保持在60%~70%,第二週以後溼度為55%~60%。如溼度過低,舍內灰塵、羽屑飛揚,雛雞易患呼吸道病和羽毛髮育不良;如溼度過高時,有害氣體增加,有利於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和寄生蟲卵的發育,使雛雞易患各種疾病。
雛雞的飲水雛雞出殼後,進入育雛舍應先給飲水,在飲水中加入青黴素每羽1千單位,3小時後再飲3%的紅糖水,以後換用溫開水,在溫開水中加入適量的濃複合維生素B溶液。另外要防止缺水和間斷給水,應該做到飲水不斷,隨時自由飲用,缺水、間斷飲水使雛雞乾渴而造成搶水,容易引起雛雞暴飲而導致死亡。搶水的另一後果,是許多雛雞羽毛弄溼,出現發冷扎堆壓死的現象,如不及時發現,會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雛雞的飼餵當雞群有1/3的雛雞有尋食表現時就可開食。通常在出殼後24小時內開食,飼餵雛雞要做到:飼餵全價配合飼料,定時定量,飼餵次數一般是前兩週每天喂7次,3周齡~4周齡時每天喂6次,5周齡時每天喂5次,6周齡時每天喂4次。由於雛雞消化機能差,故不可過食。過食會引起消化不良,造成消化道疾病,所以喂八成飽就可以了。從第三週起可以在飼料中拌入適量的乾淨細沙喂雛雞,以便逐步提高雛雞的消化機能。
加強要根據雛雞的生活習性和生理特點,對雛雞群實行科學的飼養管理。要飼餵新鮮優質全價飼料,新增足量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以滿足雛雞生長髮育的營養需要,從而提高雛雞的抗病力。此外,還要採取有效措施***可在每1kg飼料中加入VC500mg或琥珀酸鹽100mg***,消除轉群、擁擠、高溫、寒冷、換料、接種疫苗等引發的應激反應,這樣就能創造一個有利於雛雞生長髮育的良好生活環境。
合理的飼養密度雛雞的飼養密度是每平方米麵積飼養的雞數。合理的飼養密度,是保證雞群健康,生長髮育良好的重要條件,因為密度與育雛舍內的空氣、溼度、衛生以及惡癖的發生都有直接關係,雛雞飼養密度大時,育雛舍內空氣汙濁,氨氣的氣味大,溼度高,衛生環境差,吃食擁擠,搶水搶料,飢飽不均,殘次雛雞增多,惡癖嚴重,容易發病。雛雞飼養密度小時,對雛雞生長髮育有利,但不利裝置的充分利用和勞動力的合理使用,所以雛雞飼養密度也不是愈小愈好,一般情況是第一週時30只/平方米,第二週時25只/平方米,第三週時20只/平方米,第四周時15只/平方米,5周齡以後10只/平方米左右。
育雛舍的通風換氣在重視保溫的過程中,切不可忽視育雛舍的通風換氣。雛雞雖小,但代謝旺盛,雞群密集,由於呼吸及糞便和潮溼墊料散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氨氣,使空氣受到汙染。如果汙染的空氣得不到及時的排出,這些有害氣體就會不斷增加,濃度大,時間長,就會嚴重地影響雞群健康,引起呼吸道病及其他疾病的發生。所以,育雛後期每天中午應適當開啟門窗,讓空氣流通,以保持育雛舍內的空氣清新,達到通風換氣的目的。
合理的光照與運動為了促進雛雞的採食和生長,一般均人工補充光照,第一週採用全天24小時光照***即整夜照明***,第二週20小時光照,第三週18小時光照,第四周16小時光照,從第五週開始,密閉式育雛舍可用每天8小時光照,開放式雞舍不用控制光照時間,採用自然光照時間即可。應用光照時,每15平方米的育雛舍在第一週時用1個40瓦燈泡懸掛於離地面2米高的位置,第二週開始換用25瓦的燈泡就可以了。雛雞3周齡時,在晴天***氣候比較暖和***的中午可把雛雞放到舍外,晒太陽、運動1小時或2小時,這樣既可促進雛雞生長髮育,又可促使雛雞逐步適應自然環境。
重視環境消毒應實行“全進全出”的飼養管理制度和飼養批次之間的清潔衛生消毒制度。經常消除糞便,堆積於固定的地方進行生物熱發酵處理。選用兩種以上不同型別的消毒劑,如0.5%的百毒殺、0.5%的菌毒殺清、2%的NaOH等溶液,定期對雞舍、飼養用具、運動場地及排汙溝交替噴灑消毒,每週消毒2次~3次。同時還可用0.2%的過氧乙酸進行帶雞消毒。這樣可殺滅飼養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杜絕傳染源,減少雛雞群感染髮病的機會。
做好雛雞防病驅蟲工作雛雞進入育雛舍後,要先用0.01%的高錳酸鉀溶液作為雛雞的飲水,進行胃腸道的消毒。育雛前期雛雞較易發生沙門氏桿菌病,用廣州華南農業大學實驗獸藥廠生產的菌敵***1千克清潔飲水加入菌敵2毫升***可預防沙門氏桿菌病的發生。雛雞15日齡後易患球蟲病,用廣州華南農業大學實驗獸藥廠生產的滅球液***1千克清潔飲水加入滅球液5毫升***,可預防球蟲病的發生。當雛雞受應激因素影響時,可在1千克飼料中新增100毫克的琥珀酸鹽,或在1千克飼料中新增10毫克的維生素K製劑,連用一週,能有效地緩解應激。此外,每月進行一次預防性驅蟲,特別是驅除蛔蟲,可用驅蛔靈、驅蟲淨或蟲剋星等藥物。
切實做好免疫接種工作雞的傳染病種類很多,特別是在雛雞階段,雛雞抗病力差,易感染病源引起發病,有些病發生後難以確診,有些病確診後無法治療***雞馬立克氏病***,有些病治好後對今後生產效能有較大的影響,失去飼養價值。因此,要求相關養雞場、飼養戶在加強和認真做好衛生消毒工作的同時,還要根據本場雞群疫病流行情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式,選擇適合本場應用的相關優質疫苗,採用正確的接種方法,給雞群進行免疫接種,這樣就能控制雞群常見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
雞的價值
雞肉雖然鮮美但幾乎沒有營養。雞的營養物質大部分為蛋白質和脂肪,吃多了會導致身體肥胖。雞肉中欠缺鈣、鐵、胡蘿蔔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以及各種維生素和粗纖維,長期食用易導致身體亞健康。
科學調查認為,雞肉食用量對人體,尤其是老年人、女性的健康有重大影響。
營養學家指出,由於人們一天中會食用各種食物,平均起來,雞肉中的膽固醇含量最高。膽固醇會極大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誘發機率,如果老年人、女性每天都吃雞肉,那麼勢必會有多餘的膽固醇存積在體內,這不但不利於健康,也會增加心臟病、腦血栓誘發的機率。
另外某些不法商販在雞飼料中新增激素,導致雞肉中激素殘留,也會影響人體健康。
孕婦食用了含有激素的雞,會導致回奶、過度肥胖;未成年人還會導致性早熟。有天然的清香,有補氣益血,善補虛弱,滋腎益脾的作用。
所以買雞要到正規的店裡買,也不能吃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