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雞飼養管理論文

  雛雞飼養管理的好壞,不僅直接關係到雛雞的成活率,而且對後期的生產效能有很大影響。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雛雞的飼養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雛雞的飼養技術

  雛雞飼養管理的好壞,不僅直接關係到雛雞的成活率,而且對後期的生產效能有很大影響,還關係到雞隻成本,直接影響飼養雞的經濟效益。一般0~6周齡為育雛階段,是雞隻生產週期的關鍵時刻。雛雞絨毛稀短,抗寒能力弱;嗉囊和肌胃容量小,消化機能弱;膽小易驚,抗病力弱;神經調節功能不健全,適應環境能力弱。因此,只有根據雛雞的生理特點,創造良好、適宜的環境條件,才能取得滿意的育雛效果。

  雛雞飼養管理

  1 育雛準備

  在育雛前1周,將雞舍密封,雞籠、飲水器、料槽等用具清洗乾淨,全部放於雞舍內,用福爾馬林燻蒸24 h,徹底消毒,然後開啟門、窗通風備用,在育雛2日前,用碘製劑或雙鏈季銨鹽消毒液對雞舍進行噴灑消毒,並將舍內溫度提升到35℃左右,開啟門窗,通風1 d***因燻蒸消毒時,部分福爾馬林顆粒附著在雞舍或用具上,通風1 d,可把附著的福爾馬林顆粒蒸發,避免進雞後雞舍內有異味***。進雛前1 d,關閉門窗***注意要有通風口***,除錯好溫度、溼度。在育雛前2 h,飲水器加水,以確保水溫與舍溫接近。

  2 選擇雛雞

  選擇健壯的雛雞是提高成活率的基礎,選擇雛雞的標準如下:購買雛雞要選擇健康無病的種雞場;雛雞絨毛豐滿、長短適中,舉止活潑敏捷;嘴、腿較粗,有光澤;眼大有神,活潑健壯;腹部柔軟深廣,臍部癒合完全,臍帶處無血痕;肛門四周乾淨,屁股不大;雙腿有力,能站立行走,不左右搖擺,握在手中感覺堅強有力;體形適中,無畸形,鳴聲清脆;所有出場種雞苗在出殼後24h之內必須注射馬立克氏疫苗。

  3 育雛階段飼養管理

  3. 1 溫度、溼度是育雛成敗的關鍵

  3. 1. 1 最理想溫度 0~1周齡時為33℃~35℃,育雛期可每週降低2℃,6周後降為20℃左右。育雛溫度的控制必須平穩,切記忽高忽低,溫度變化幅度大易使雞感染傳染病。肉眼觀察溫度高低的方法是:雛雞擠在一起,甚至扎堆,發出尖叫聲,說明溫度低;若雞遠離熱源,翅膀張開,張口呼吸,說明溫度過高。若分佈均勻,沒有叫聲,說明溫度適中。溫度高低掌握的原則是:初期宜高,後期宜低;小群宜高,大群宜低;弱雛宜高,強雛宜低;雨

  天宜高,睛天宜低;夜間宜高,白天宜低。

  3.1.2 適宜溼度 1~10日齡為60% ~70% ,10日齡以後為50% ~60% 。溼度過大,雛雞易患痢疾病、球蟲病和麴黴菌病;溼度過小,雛雞易脫水,生長髮育緩慢。育雛後期隨著雛雞長大,呼吸和排糞量相對增加,室內易潮溼,因此相對溼度高時應注意通風換氣,及時更換墊料和適當的調整雛雞密度。

  3. 2 及時飲水

  3. 2. 1 出殼後的幼雛腹部卵黃囊內部還有一部分卵黃尚未吸收,這部分養營物質要3~5 d才能基本上吸收完。雛雞飲水能加速這種養營物質的吸收利用。

  3. 2. 2 雛雞進雞舍後,儘快使其飲水,及時飲水有利於促進胃腸蠕動、吸收殘留卵糞、排卵胎糞、增進食慾、利於開食。

  3. 2. 3 雛雞在育雛室的高溫條件下,因呼吸蒸發大量水份,需要飲水來維持體內水代謝的平衡,防止脫水死亡。

  3. 2. 4 雛雞要求水溫與室溫相近,防止斷水、缺水,應做到飲水不斷,隨時自由飲用。

  3. 2. 5 雛雞首次飲水中,應加5% 的葡萄糖,補充能量,用來糾正雛雞長途運輸造成的體力消耗。

  3. 3 適時開食

  出殼的雛雞飲水以後,就可以開食,第1次採食稱開食,開食要在出殼後24~36h進行。開食時,雛雞應喂新鮮全價配合飼料,顆粒要適中,營養豐富,易於消化。飼餵次數,在1周內自由採食;2~3周,喂4次/d;第4周,喂3次/d;5周以後2次/d。

  3. 4 環境衛生管理

  小雞體小,抗病力差,飼養密集,一旦感染疾病,易於傳播,難以控制。因此,搞好環境衛生是育雛成敗的關鍵。室內環境要經常打掃,保持乾燥,通風良好,及時清除糞便,更換墊

  草,減少噪音,嚴禁偶然驚嚇,外人不得隨意進入育雛室,每隔1周進行1次消毒,不要喂變質發酵的酸敗飼料,以減少腸胃疾病的發生。

  3. 5 分群管理

  雛雞要按公母、大小、強弱進行分群管理,以免採食不均和以強欺弱。如條件有限不能分群管理,也應把弱小雛挑出來單獨飼養。可將育雛分成若干小區,便於管理,一般100只1個小區即可,隨日齡增加群逐漸減少。

  3. 6 注意通風換氣

  小雞比其他家畜的體溫高,呼吸快,代謝機能旺盛,單位體重排出的CO 2 比大家畜高2倍以上。此外,由於育雛室溫度高,糞便和墊料分解產生大量的氨和硫化氫有害氣體,如不注意通風換氣,將嚴重影響雛雞的健康,以致造成死亡。因此,必須在保溫的前提下,做好通風換氣工作,及時排除室內汙濁的氣體,換進新鮮空氣。室內空氣的新鮮程度,以進入育雛室內不感到有悶氣和刺鼻、眼的氨與硫化氫的氣味為宜。一般育雛室應設專門換氣孔或氣窗,必要時敞開窗戶通一會新鮮空氣,但注意勿使外來風直吹雛雞,防止雞群感冒。

  3. 7 疫病防治

  按免疫程式做好疫苗的接種工作;要給予藥物性防治,2周齡內飼料中新增大蒜顆粒,飲水中新增呋喃唑酮、抗生素或其他藥物。有病早隔離、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