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養肉雞飼養管理要點

  籠養肉雞也是我們常見的一種養殖肉雞的方式,在籠養肉雞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哪些的技術要點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一、上雞前的準備

  1、 檢查水線:確保管道不漏水、滲水,每個乳頭都完好,保證供水。

  2、 檢查籠具:確保每個籠門開關自如,確保每個籠底及四壁用底網封閉完好,防止小雞鑽出籠外。

  3、 試溫:檢查鍋爐、散熱器、溫控電腦及輸水管道是否完好,將溫控探頭置放在二層雞背水平線上。然後關閉天窗及所有通風口,點火升溫。觀察室溫達到30度需要多長時間,同時根據棚室結構、佈局按左、右、前、後、中,上、中、下三層等不同部位放置精確溫度計、溼度計,檢查每個部位的實際溫度、溼度,與溫控電腦有多大差距,做到心中有數並做好記錄。

  4、 檢查燈光:要求光線柔和明亮,能達到各個部位,不要有黑暗死角。

  5、 檢查用電線路:各用電器線路須仔細檢查,防止漏電連線,籠養雞舍金屬較多,一旦漏電後果不堪設想。

  6、 消毒:提前一星期封閉雞舍進行燻蒸消毒24—48小時,放風2—3天后,進行噴灑消毒,消毒藥要選擇對金屬沒有腐蝕性的產品。

  二、育雛

  入雛前室溫要達到30度左右,入雛後室溫逐漸升至33—35度左右。籠養肉雞一般在最上層育雛,每籠育雛27—30只。開食用小料盤,提前加滿飼料放置籠內。水箱提前加水,以便預溫***和室內溫度一致***,雞苗到場要迅速將雞苗箱移至室內,擺放均勻,然後點數入籠。育雛前3—5天,飲水中應新增:葡萄糖、電解多維、抗菌藥物、黃芪多糖。目的是緩解應激,恢復體力,殺滅垂直傳播疾病,同時促進免疫器官發育,提高雞隻抗病能力。育雛前三天,要24小時強光照,便於雛雞迅速適應環境,儘早飲水採食。

  三、飼餵管理

  每天早晨上料較好,自動加料機的一天三次上料最為理想。使用料槽的,人工新增要注意新增均勻,並且要喂料及時,防止飢餓的雞隻因搶食而出現踩踏現象,每天下午飼養員要檢查是否有已經吃空的料槽,應及時補料。技術人員應每天檢查料槽的進食情況,剩料較多的應及時判斷是否有以下情況:1、乳頭是否缺水,2、籠內雞隻是否較少,應及時補員。3、是否有病號出現,應及時挑出淘汰或個別治療。4、是否採光不足,要及時調整。

  四、飲水管理

  除因用藥或做苗需控水之外,應保證24小時供水正常。應經常檢查水線是否發生堵塞,這個問題是每個雞場都頭疼的問題,早發現,早維修非常重要。乳頭漏水是非常討厭的,流出的水不但浪費藥物,而且進入接糞盤將糞便稀釋最終會流入料槽,一是浪費飼料二是有可能引發腸道疾病。

  五、及時清糞

  及時清糞非常重要,特別是使用接糞盤的雞場更是如此。雞糞積聚過多會發酵產生氨氣,這是發生呼吸道疾病的原因之一。雞糞積聚過多會發酵產生熱量燻蒸著雞隻,突然清糞,雞隻一旦失去這個熱量,就會產生相對的寒冷刺激,常會引起感冒。另一個需要注意的事情是往室外推糞時應保持雞舍兩端的門有一門關閉,兩門洞開,穿堂風猛烈,這是雞群發生感冒的重要原因。我相信沒有哪一個養殖戶不怕感冒的。再者,清糞的時候會有一些糞便落地,清掃的時候應灑點水防止塵土飛揚。有自動刮糞機的會減少很多麻煩。

  六、溫度管理

  管理溫度的最高境界是“恆定而且平穩過渡”。育雛溫度一般掌握在33—35度,以此為基準,隨著雞隻日齡的增長,每週降兩度,忽冷忽熱是養雞之大忌。飼養員、技術員要密切關注天氣情況,時刻掌握外界溫度,同時根據所需溫度適度調整通風量;司爐工應保證鍋爐正常工作,期間不能有任何疏漏。夏天養雞要防止高溫中暑,尤其是30天以後的雞群,及時啟用溼簾非常重要,環境溫度超過33度時噴水降溫裝置一定要具備。合適的溫度是雞隻快速生長的保證,一般情況下溫度相對高一點,生長就會快一點。

  七、通風管理

  通風換氣工作是養殖過程中的重中之重。敢通風,會通風才能養好雞。籠養雞舍一般需要有天窗、邊窗、縱向風機,這是通好風的基本條件。通風的目的是:1、及時排出舍內有害氣體,2、輸入新鮮空氣***氧氣***,3、適度調節舍內溫度。籠養肉雞是立體養殖,雞隻較多,密度較大,通風不良會造成缺氧,這是後期腹水的種原因。通風從第一週就開始,天窗部分開啟,適度開啟部分邊窗,風口呈一定角度向上,在保證溫度的情況下,通風量寧大勿小。隨著雞隻日齡的增長,逐漸增大通風量,接近二十日齡的時候,邊窗的通風量已不能滿足需要,縱向風機需開啟。根據季節、外界溫度、室內空氣質量、所需通風量的大小,應加裝調速器,風機轉速、時間長短量情而變,防止風量過大引起感冒。夏天啟用溼簾的時候,進風處要有遮擋,嚴禁冷風直吹附近的雞隻。當天氣突變,大風突起,要暫時關閉邊窗。

  八、溼度管理

  養殖過程中不要忽視溼度的管理。空氣過於乾燥會引起塵埃飛揚***塵埃上一般都有細菌、病毒附著***,飛揚的塵埃進入上呼吸道會引發呼吸系統疾病;還會引起雞隻脫水***尤其是一週齡內的雛雞***,導致上呼吸道黏膜乾燥,天然屏障作用降低。溼度過大,舍內風速降低,影響雞隻散熱,這是夏天中暑的主要原因;溼度過大有利於細菌、球蟲的繁殖。一般情況下育雛期間溼度應掌握在65%—70%左右,以後溼度逐漸降低大致掌握在60%左右即可。籠養肉雞室內***尤其是鍋爐煙囪通過的地方***很容易出現溼度不足的現象,採取溫水噴霧帶雞消毒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如果溼度多大,提高溫度同時加大通風量是必要的。

  九、及時分群

  第一次分籠在7日齡較好,分籠太晚會導致雞隻生長不均勻,弱小往往會被擠壓致死,分籠太早,由於底層溫度較低,不利於生長。第一次分籠要求先從上層分出13—15 只到中層,第二次分籠要求從中層分出9—10只到底層,再從上層分出4-5只到中層。至於何時分群不是太過嚴密,根據各自雞群生長情況靈活掌握。

  十、及時挑出病殘,淘汰或個別治療

  這項工作很重要,不能忽視。雞群會不可避免地不斷地出現一些殘弱雞隻,這些個體是細菌、病毒的攻擊物件,最終成為疾病的傳染源,及時挑出會大大減少大群發病的機會。

  十一、消毒管理

  有規律的帶雞噴霧消毒是防控傳染病發生的重要手段。帶雞消毒應選擇無氣味刺激性較小的消毒劑,並且幾種成分交替輪番使用。一般情況下,冬天一週一次,春秋一週兩次,夏天可一日一次。這裡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消毒用水應在雞舍預溫後使用。消毒的效果在室溫25度左右的時候最好,消毒的目的主要是殺滅空氣中的細菌、病毒,所以噴出的霧滴是越細越好,不要理解為噴在雞身上才是消毒。消毒的另一個作用是能淨化空氣中的塵埃粒子,所以僅為這一項作用,你也得消毒。

  十二、技術員、飼養員應做好“一記、二聽、三看、四觀察”。

  “一記”:記錄每棟雞舍的日採食量,記錄每棟雞舍的死淘雞隻數,記錄每日的天氣情況,室內溫度、溼度。

  “二聽”:每天晚上去雞舍聽取雞隻的呼吸聲、排糞聲。

  “三看”:每天早晨去觀察雞隻的糞便情況,包括狀態、顏色。

  “四觀察”:每天數次到叢集觀察叢集的活動情況,羽毛及外部暴露器官的顏色、狀態。

  做好以上四方面的工作,便於提前發現問題,不至於貽誤病情,做到防患於未然。

  ***本文來源網路,查到的作者為獸醫賈翠麗——正大鴻福***編者***

  十二、用藥管理

  目前禽病非常複雜,老病新發、新病出現、怪病常見、已經沒有有效固定的程式可尋。往前推五年我可以給大家奉獻一用藥預防程式,包你養雞滿意。現在我只能根據目前的疾病現狀寫一點用藥意向供大家參考。預防用藥可以下幾方面著手:

  1、 促進免疫器官發育,提高機體免疫力,保護外在粘膜。可考慮的藥物如下:Ve、VA、左旋咪唑、黃芪多糖、糖帖素等。本次用藥可從第一週開始,兩週內完成,期間兩個療程,每次3—5天。本方案對預防和控制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有不錯的效果***如傳染性貧血***。

  2、 育雛。應選擇毒性較小的藥物,可考慮使用:諾氟沙星、沙拉沙星、氨苄青黴素、慶大黴素等。目前小雞多出現黃色腹瀉,同時可考慮青黴素鈉的使用。

  3、 控制疫苗反應。肉雞飼養目前一般都進行三次活疫苗的接種。由此帶來的疫苗反應非常討厭,我們要嚴加防範。泰樂菌素成分的藥物可在疫苗接種後的六小時後使用,每晚一次,連用3—4天。

  4、 做一次小腸球蟲的預防。本次用藥選在10日齡左右比較合適。藥物可考慮:地克朱利、青黴素、妥曲朱利等。

  5、 防控大腸桿菌。大腸桿菌是一種條件性致病菌,杜絕大腸桿菌發病的條件***也就是搞好飼養管理、控制原發病如支原體病、禽流感等***是防止該病的最有效手段。目前最有效的藥物也就是:頭孢噻肟鈉、頭孢曲松鈉、氟苯尼考、丁胺卡那黴素、左旋氧氟沙星等。一般情況下中等毒力的法氏囊疫苗做完後防一次該病是有必要的。有一點需提醒大家注意:包心包肝不一定都是大腸桿菌病,如果用以上藥物屢試不爽時,請不要再繼續頑固下去,一是要先要治好原發病如禽流感、新城疫等,再是確認沒有病毒病,就要另闢新徑。我有絕招,不知你們信否。

  6、 全程關注溫和型禽流感。可以說溫和型禽流感何時發病沒有規律可循,何時發病由疫情和誘因決定,該病發病不分日齡,何時發病何時治療,要不遺餘力。方案可考慮:植物血凝素、雙黃連、金剛乙胺。呼吸道症狀嚴重者,新增麻黃桂枝湯或止咳化痰藥物。同時不要忘記控制激發感染。

  7、 防空新城疫。新城疫的預防主要要靠接種疫苗,藥物預防是徒勞的。首免最好是二倍量或點眼,同時新流二聯滅活苗頸部注射是必要的。二免是3—4倍量集中飲水。這裡有一點必須提醒大家注意:該新城疫二免時,如果發現溫和型禽流感跡象,該次疫苗是萬萬不可進行的,否則後患無窮。治療該病,大劑量干擾素、核酸、植物血凝素或者某些清瘟敗毒的中藥製劑是有一定效果的。

  8、 腺胃炎、肌胃炎是一種新病,做一下探討。本病發病原因、機理尚不十分清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來源於植物的真菌及其毒素是發生本病的原因之一。

  9、 目前肉食雞肝腫腎腫現象較常見,其原因不是三兩句能夠解釋清楚的。治療可考慮龍膽瀉肝散。

  10、在整個飼養過程中難免各種應激情況出現,及時新增電解多維是大家都知道的,也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