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加強財務理論學習與研究的相關思考論文

  公司理財學、金融市場學和投資學組成了現代金融經濟學,隨著經濟金融化的進展,現代財務理論對於企業管理行為的科學化的發揮著越來越不可割捨的支援作用。同時,財務理論在現代經濟理論中學術地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企業加強財務理論學習與研究的相關思考相關論文。文章僅供參考閱讀,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企業加強財務理論學習與研究的相關思考全文如下:
 

  [摘要]  理論是實踐的指導。企業必須加強財務理論的學習、研究,提高理論創新能力,以指導財務實踐的創新。應在加強基礎理論學習、研究的同時,加強與跨國公司、國企改革相關的特殊財務業務理論方面的研究和實證研究方法的學習。財務理論研究應融合對人的因素和制度因素的思考。加強與高校、研究機構的合作,充分利用企業的學術平臺。加強企業理論研究的條件保障。

  [關鍵詞]  財務理論;研究;思考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在2008 年財務工作任務中明確提出了“加強財務理論和實踐研究”、“完善學術研究,提高理論創新能力”等要求,對財務工作人員加強理論學習與研究,以財務理論指導財務實踐的創新、提高財務工作效率,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和推動力,對提高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1  加強財務理論學習與研究的必要性

  理論是實踐的指導。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任何實踐都需要正確的理論指導,否則很可能出現“南轅北轍”的結果,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卻導致了實踐的無效和混亂。同樣,財務理論的學習、研究也是指導財務實踐的重要基礎,將為財務實踐指明正確的方向。大型國有企業的財務實踐具有自己的特點,涉及的財務資源巨大,如何利用財務理論指導財務實踐,是一個積極的、有現實意義的課題。

  2  企業財務理論學習與研究的主要內容

  2. 1  財務理論體系的基本觀點和方法

  財務理論體系的研究旨在揭示財務物件各要素之間的本質規律,解釋現實與預測未來。因此,學習、研究財務理論體系,熟悉相關模型,將為更好地運用相關知識解決財務實踐中的問題奠定良好的基礎。財務理論體系分為基礎理論和應用理論兩大部分。基礎理論包括財務管理主體、客體、目標、假設、原則、任務和體制機制等理論,還包括財務管理的本質理論、行為理論和職能理論以及財務發展史等。不同的研究者對這些理論有不同的看法。例如,財務管理的本質理論有“資金運動論”、“價值分配論”、“價值運動論”、“本金投入收益論”和“財權流論”等觀點;財務管理職能也有“六職能說”、“五職能說”、“四職能說”等觀點;財務管理目標有“經濟效益最大化”、“利潤最大化”、“所有者財富最大化”和“企業價值最大化”等觀點。我國大型國有企業在完成企業利潤目標的同時需要承擔部分社會責任,因而財務管理目標也具有特殊性,必須加強具體財務理論在不同環境下表現形式的相關研究。

  應用理論包括應用理論體系和應用方法體系兩部分。應用理論體系具體包括:資本結構理論、投資組合理論、股利政策理論、資本資產定價理論、套利定價理論、風險規避理論、利率決定理論、匯率決定理論、市場效率理論***有效市場假說EMH*** 、代理成本與訊號傳遞、控制權理論、初次公開發行理論和資訊不對稱理論等。應用方法體系可分為基本方法和具體方法。基本方法包括如貨幣時間價值、風險價值、成本效益分析、動態數量分析、經濟數學模型法等; 具體方法包括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控制、財務分析、財務檢查等各個環節的方法,如經濟訂貨批量法、差量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淨現值***NPV*** 分析方法、金融衍生產品估價技術、事件研究方法、公司估價技術和現金持有量模型等技術性方法。

  熟悉理論體系和應用方法體系中的各種基本觀點、方法,結合金融市場、資本市場和企業實際,可以很好的指導企業的財務實踐,並充分利用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為企業的融資、公司治理和價值評估等具體的財務實踐服務。

  當然,對於不同的財務理論體系劃分也有不同的觀點,如湯谷良認為西方財務的理論基礎劃分為7 個基本的理論模組;謝志華、湯谷良認為企業財務分為所有者財務、經營者財務***包括董事長總經理理財*** 和財務經理財務3 個層次。熟悉不同的理論體系劃分方法可以為提高理論研究與實踐的效率提供借鑑。

  2. 2  實證研究的方法

  實證研究,是指通過對研究物件的材料進行數理統計、分析,並設計實驗,進行量化的、精確的測試並推匯出結論的研究過程,一般由以下4 個步驟構成: ***1***問題的提出。重複出現的經濟現象和對於已有研究成果的思考或完善都可以成為問題提出的起點; ***2*** 構建理論模型。包括提出假設、構建模型和匯出假說3 個環節; ***3*** 進行經驗實證。主要是檢查理論假說能否經得起經驗資料的驗證,如果假說被經驗資料證明不成立,需要重新構建理論模型; ***4*** 對實證檢驗結果進行分析、解釋,得出結論。

  目前發表在《經濟研究》、《會計研究》等核心期刊上的論文相當部分採用了實證研究的方法,論文中包含大量的數學符號或計量模型,數學分析可將複雜的經濟關係高度抽象,有利於經濟概念的精確定義,有利於經濟學理論的推理。熊彼特把數學分析工具的改善視為衡量經濟學發展的標準;現代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的研究成果幾乎都離不開經濟模型的構建和實證研究方法的應用;現代財務理論基礎的相當部分內容運用數學符號或模型予以表述。我國的財務實證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相關統計軟體使用不夠廣泛,國內學者大多采用實證方法來研究我國上市公司的相關財務理論問題,例如股利訊號傳遞理論、CAPM理論、股市有效性及資本結構等理論在我國資本市場和上市公司的體現方式和有效性。

  實證研究方法大量使用數學語言,需要較好的數理統計和計量經濟學等數學基礎,需要掌握大量的資料作為研究的支撐。企業財務人員將實證研究方法的學習作為財務理論學習與研究的內容是很有必要的,即使數學基礎水平暫時無法提高,也應加強資料蒐集和統計分析的意識。同時,必須認識經濟資料的真實、準確對嚴謹的財務實證研究的重要性;數學分析必須以財務理論的規範研究為前提,避免陷入就方法而方法的數學模型引數討論之中,從而迷失研究方向。

  2. 3  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熱點問題

  結合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的實際,財務理論的學習、研究要關注以下方面內容: ①公司財務治理結構的研究。公司財務治理結構是公司治理結構的一個子系統,從屬於公司治理結構,關係公司財務決策權、財務執行權和財務監督權的權力劃分與配置問題; ②企業福利貨幣化政策對個人所得稅稅負的影響;企業所得稅、消費稅、增值稅等稅收政策轉型的研究; ③對“十二五”財政支援政策的研究; ④社群建設和執行費用的資金投入政策的研究; ⑤企業年金、住房補貼等關係職工切身利益的財務政策; ⑥內控授權、績效考評等激勵機制研究; ⑦與石化行業發展相關的巨集觀經濟金融政策研究。

  同時,還應加強特殊財務業務相關理論研究,包括資產重組、可轉換債券、資產評估、衍生金融工具等方面中所涉及的財務問題,企業多元投資風險控制方面的財務問題,加強對集團型企業財務管理體制的研究。[論文網 ]

  3  財務理論學習與研究應考慮的因素

  3. 1  人的因素

  英國經濟學家科斯***Ronald H. Coase*** 、美國經濟學家阿爾欽***A. A. Alchian*** 、德姆塞茨*** H. Demsetz*** 、詹森***M. Jensen*** 和麥克林***W.Meckling*** 等都把企業視為“一系列契約的集合”***顯性的和隱性的*** ,股東、債權人及其他相關利益者均是契約的組成部分,企業實質上是圍繞財務資本和人力資本等關鍵資源而建立的。因此,財務理論的學習、研究中必須考慮到人的因素。一方面,人具有“經濟人”屬性,追求經濟利益;另一方面,人還具有“社會人”屬性,追求安全、尊重、成就和自我實現等,這兩種屬性都會成為企業資源配置和成本支出的影響因素。人工成本是財務成本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使企業是從人工成本方面考慮,也要求在財務決策時更多地考慮人的因素。例如,很多公司給予員工***甚至關鍵供應商*** 股權不是為了籌資,而是為了維護公司長遠的生存能力。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企業財務目標的實現。

  3. 2  制度因素

  亞當·斯密以來的經濟學家們以“經濟人”假設為前提,在制度不變的前提下研究經濟問題。這種只考慮經濟因素、忽視制度等非市場因素的研究方法很難解釋現實生活中的諸多經濟現象。

  20 世紀30 年代誕生的制度經濟學派,揭示了制度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無處不在。人的有限理性和人的機會主義傾向使人類行為與制度具有內在的聯絡,有了制度的作用,土地、勞動、資本和企業家這些生產要素才得以充分地發揮作用。目前影響全世界的金融危機起源於美國的次貸危機,而次貸危機產生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與對“金融創新”監管不力的制度性因素相關。因此,財務理論的學習、研究可加入制度經濟學方面的內容,將其與財務管理研究結合起來; 實證研究中,必須體現現實社會中的制度因素以及文化、社會習俗、價值偏好等社會因素。

  3. 3  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因素

  企業的財務理論研究必須結合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實際問題。例如,代理理論研究。企業經理人的代理問題在我國十分突出,委託人自身也存在不少問題。因此,應重視國有企業的代理成本控制,做好上市公司業務、人員、資產、機構、財務5 方面與母公司的分離,防止母公司通過關聯交易轉移上市公司資金和利潤,禁止募股資金的使用方向隨意改變,防止長期不分紅或惡意分紅現象的發生,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服務。

  3. 4  國際化經營的相關因素

  企業的財務理論研究必須與國際化競爭戰略相結合。隨著國際化經營的開展,外匯風險管理、跨國投資的環境分析、跨國投融資策略和跨國稅收管理等財務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國際化經營中的任何決策不當將帶給企業巨大影響甚至損失。香港中信泰富公司正是因為簽訂了不適當的匯率期權合約而嚴重影響了其財務狀況。

  跨國公司財務管理起源於20 世紀50 代,發展於20 世紀70 年代。涉及國際金融、國際投資、國際會計和國際稅收等多學科。20 世紀80 年代末以來,跨國經營中的市場不完全性、風險、貨幣和資本市場的分割與一體化等特殊因素要求開展國際化經營的企業必須加強與跨國經營相關的財務管理理論研究。中國石化以建設成為國際化能源化工公司為戰略目標,以國際勘探、國際工程和聯合石化等子公司為載體的國際化業務不斷延伸,迫切感受到需要進行跨國資本運作和國際稅收等方面國際財務問題的理論研究。

  4  財務理論學習與研究的主要途徑

  4. 1  充分利用企業自身的研究能力

  企業是財務理論實踐的主體,積極開展財務理論的學習、研究,有利於解決財務管理中的實際問題,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因此,企業必須重點利用自身的財務人員進行理論研究工作,這為財務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提供了最為便利的條件。

  目前,各大企業基本設有研究機構,但大多是研究生產中的技術問題和工程建設問題,專門進行財務理論研究的機構幾乎沒有,而財務管理體制、資金集中管理、會計集中核算、國際稅收等方面的理論又都是企業真正需要的,並且很多企業正進行相關方面的業務實踐。缺乏適合企業需求的財務理論指導,不利於這些方面工作的規範性,也不利於提高相關工作的效率。

  因此,應從企業的層面或更高層面鼓勵財務人員進行財務理論方面的研究。首先,必須提高相關人員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目前企業具有科研能力、符合研究條件的財務人員不是很多,尤其是長期從事財務實踐的人員,大部分沒有財務理論研究的經歷,只有少數人員通過申請企業內部課題的形式進行過一些相關研究。必須加強對相關人員的科研能力培訓,通過參與其他人員的課題組、參加學術會議等多種形式提升其研究能力。其次,必須建立財務理論研究相關的激勵機制,調動財務人員參與財務理論研究的積極性;將科研經歷作為財務人員職稱評審從優的條件,促進財務人員對積極參與理論研究重要性的認識。同時,可從課題經費、科研時間等多個方面為財務理論研究工作提供支援。

  4. 2  加強企業與高校及中介機構的合作

  近幾十年來,西方財務理論發展迅速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產、學、研”結合緊密。雖然最近的金融危機對美國的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打擊很大,但美國投資銀行等中介機構擁有大批高素質的專業研究人才、龐大的專業資料庫進行大量的財務研究,能夠定期地向投資者提供有關投資機會評估、投資風險和報酬、投資物件的信用等級、盈利前景和發展趨勢等財務分析報告,這些研究模式是值得重視的。

  通常,中介機構與高校聯絡緊密,經常邀請著名的財務學教授、專家擔任公司顧問,接受高校學生的實習與合作研究,從而獲得更為廣泛的資訊渠道和更為活躍的研究思路,為專業分析提供更高水平的技術支援。我國高校財務學專業的教師很少具備與中介機構、大型企業合作的條件和動力,使其在理論方面的研究缺乏實踐基礎,不利於財務理論體系更深入地研究和發展,也不利於提升對企業財務實踐的指導作用。因此,企業可以積極主動地開展與高校等研究機構的合作研究,充分發揮其理論研究的能力和作用。

  4. 3  充分利用企業自身的學術平臺

  應充分利用企業已有的學術平臺,進一步推廣理論學習、研究的成果在企業實際管理中的應用。中國石化會計學會是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各企業進行學術研究的重要平臺,要積極通過該學會、中國總會計師協會石油分會等專業學會加強與中國會計學會等學術團體的聯絡,還可以考慮利用這個平臺加強與國外財務會計學術團體的聯絡。

  具有企業、行業特性的科技期刊也是增強理論學習與研究效果的平臺,如《石油化工管理幹部學院學報》、《中國石化財會》等科技期刊。特別是CNKI 等學術期刊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可以為學習、研究者提供寬泛的資訊渠道和相關資料,有利於學術觀點的充分了解和傳播。中國石化內部召開的研討會議和各種財務專業會議也是加強財務理論研究的極好機會。

  總之,企業重視並積極開展財務理論的學習與研究,能夠充分利用企業財務實踐活動的資源優勢,在推進財務理論學習、研究的同時用財務實踐檢驗財務理論,使理論指導與財務實踐有機地、緊密地結合,為企業的發展和我國財務理論方面的研究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