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學論文發表

  中西新聞學比較研究應從“全球化”的基本前提和參照出發,將邏輯重心落在“地方化”之上,立足於保持本土新聞的個性、價值和謀求本土新聞的變革與發展來從事研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聞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新聞學論文範文一:新聞傳播中的新聞尋租現象

  【摘要】市場經濟環境下,新聞傳播中的新聞尋租現象屢見不鮮,如何杜絕此類現象的發生,本文作者結合工作實踐,對新聞尋租現象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新聞傳播;新聞尋租

  新聞尋租主要是指新聞媒介利用自身所具有的新聞報道的權利,來謀取一些不正當的政治利益與經濟利益的現象。目前,新聞尋租現象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新聞傳播中的媒介機構被一些商業組織收買,為這些商業組織提供宣傳,有些是新聞媒介機構濫用權力,利用所謂抓住的商業組織的“把柄”,對其進行要挾,以獲取經濟利益。另一方面,是新聞媒介採訪到一些對商業機構不利的新聞後,為了企業的聲譽以及後續的利益,商業機構會給予新聞媒介經濟補償來要求不再發布此類新聞。通俗地來說,新聞傳播中的新聞尋租現象就是在新聞的採訪、製作以及傳播過程中,一切非法的、不道德的權利交換行為。

  一、新聞傳播中新聞尋租現象的原因

  1.新聞媒介向商業化方向發展,與經濟接軌,廣告收入結構單一

  在中國,報紙的分類廣告不及美國成熟,主要的投資商為房地產行業、醫藥行業等,廣告企業的投資是報紙行業得以運營的根本,為了雙方的共贏,通過新聞策劃以及包裝後出現大量的商品性新聞。新聞媒介與經濟接軌、不斷向商業化方向發展,在取得利益與贊助的同時,受所謂的把經濟效益放在首位、追求利益財富的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一些新聞媒介行業喪失了自身的道德標準與職業素養,或是為了本行業短暫的利益與發展,獲取更多的利益以至於逐漸走向毀滅。

  2.謀求正當經濟利益時的道路彎曲

  獲得更大經濟利益是新聞單位正當的目標與追求。但是一些新聞單位卻迷失在實現目標的道路上。為追求經濟利益,有些新聞行業以各種方法鼓勵記者在報道新聞的同時兼顧著利益創收,於是,新聞中不斷出現那些可以為新聞行業支付宣傳費、贊助費以及版面費單位的報道。雖為了謀求正當利益,但卻沒有選擇正確的道路,使得報道的新聞沒有價值,缺乏新聞嚴肅性的同時也不能滿足市民的新聞需求,最終也會自取滅亡。

  3.新聞報道過程中缺乏有效的監督

  新聞尋租的實質可以說是新聞權的濫用,而其最終的目的就是獲得經濟或者是政治利益。新聞報道過程中缺乏有效的監督正是造成新聞尋租現象的重要原因。因為監督的缺乏,所以新聞企業以及新聞記者才會為所欲為,任意報道,與廣告客戶私下串通,將廣告改寫成新聞予以報道,提高市民關注率,或者是利用廣泛的傳播平臺吸引商家,介入商家活動對其進行策劃或報道來獲取經濟利益。此外,有的媒體從業者為了謀取一些利益,按照其策劃,自導自演所謂的新聞事件,在傳播過程中獲取利益來打敗同行業的競爭對手,獲取效益與關注度。

  二、新聞傳播中的新聞尋租現象的解決對策

  1.採用採編與經營分離

  採編與經營結合是新聞傳播中新聞尋租現象越來越嚴重的原因之一。因此應採用採編與經營相分離的模式。讓新聞傳播過程中的採編與經營兩個步驟不再相關聯。把新聞報道的視角拓寬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再受廣告新聞的制約,這樣既會提高新聞報道的質量,又能在無形中積累市民的關注度,提高發行量,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形成良性迴圈。

  2.加強監督

  雖然說輿論監督是媒體的一個重要職能,但是作為監督者也應受到監督。所以為減少新聞傳播中的新聞尋租現象必須要對新聞行業進行監督。這需要社會的廣泛參與,讓大多數人民參與其中,對社會民眾進行教育,讓其充分了解新聞尋租現象在新聞尋租中的危害性,承擔起道義職責,正確使用自己的監督權,實時監督新聞媒體的行為。

  3.制定法律法規,將新聞內容進行法制規範

  想要從根本上解決新聞傳播中的新聞尋租現象,制定法律規範進行制約是其根本措施。應詳細規範法律中對於新聞尋租現象的懲罰措施,對違反者進行嚴懲,加大懲罰力度,對新聞工作者進行警醒,避免尋租現象的出現。為新聞法的制定打下良好的基礎。此外,還應樹立規範性制度,讓新聞尋租現象中關聯的媒體人負有職業責任,加強監管,對其進行嚴厲處罰,重者取消其職業資格。

  4.對新聞從業人員進行強化教育

  為減少甚至杜絕新聞傳播中的新聞尋租現象,應定期對新聞從業人員進行教育,提高他們的素質與道德層面的自覺意識,同時也要強化他們的法律意識,杜絕為了經濟效益或是自身的職業需求策劃廣告新聞或者是製造假新聞的現象。通過學習,正確認識新聞的宗旨與任務,加深其職業認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將更真實的新聞、最如實的情況展現給市民。

  5.加強新聞市場的良性競爭

  目前,新聞市場的競爭只侷限在報紙的發行量、網站的閱讀量上,但這些競爭已經扭曲了新聞競爭的實質。有些新聞行業為了增加閱讀量肆意釋出虛假資訊吸引讀者眼光,最終引起新聞傳播中新聞尋租現象的出現。因此應加強新聞市場的良性競爭,以素材、真實性吸引讀者。在競爭中拼內容、拼職業操守,加強新聞市場競爭中的責任意識,從而將新聞行業引向正軌。新聞傳播中的新聞尋租現象不僅會降低新聞的可信度,影響新聞行業在人們心目中的良好形象,還會敗壞社會風氣,造成社會福利的損失。因此應通過加強對新聞行業的監督、促進新聞市場的良性監督以及制定法律法規等方式來減少甚至杜絕新聞傳播過程中的新聞尋祖現象,讓新聞工作者將最真實的現場展現給讀者,增加新聞發行量,獲得效益,形成良性迴圈。

  新聞學論文範文二:新聞傳播中數字技術優化策略

  摘要:數字技術在新聞傳播媒介中的應用大大提升了新聞的真實性、直觀性和吸引力,同時也使新聞傳播獲得了更好的傳播效果。本文結合筆者相關工作經驗和一些淺薄見解,對現代數字技術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價值、影響展開探討,並針對性地提出數字技術在新聞傳播中應用的優化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數字技術;新聞傳播;重要價值;優化策略

  縱觀新聞傳播的發展歷程,科學技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科學技術對新聞傳播的影響也呈現出指數級的變化趨勢。如今,數字技術在新聞傳播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它對新聞傳播內容、傳播方式、傳播主體及受眾帶來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有必要對數字技術在新聞傳播中廣泛應用帶來的影響以及優化方法展開深入探討。

  一、數字技術在新聞傳播應用中的重要價值分析

  數字化技術在新聞傳播領域的主要應用價值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能夠有效保證新聞的真實性

  新聞傳播過程中,新聞畫面和文字是新聞資訊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屬於“雙主體結構”。因此,在新聞編輯過程中,新聞單位為保障新聞資訊的可視性和真實性,可以通過數字虛擬技術,用計算機來模擬當時沒有被如實記錄下來的事情。例如,在火山爆發、道路坍陷等災害事故新聞的報道中,火山爆發和道路坍陷的原理是新聞記者無法用鏡頭捕捉到的,但是在新聞資訊編輯處理中,我們可以使用數字模擬技術進行製作,以此完成對火山爆發、道路坍陷的模擬,從而使觀眾獲得更加直觀、生動的視覺效果,並且加深觀眾對新聞資訊的認識程度,確保新聞資訊的真實性。

  ***二***能夠有效保證新聞的現場價值

  目前,新聞採編工作主要由新聞記者通過採訪來完成。這種方式雖然有其獨特的優勢,但如今網路和視訊技術異常發達,這給新聞採編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聞記者需要在利用好原來採訪方式的基礎上,利用網路和視訊技術進行創新,以更好地做好新聞素材的編輯工作。眾所周知,新聞現場是新聞傳播賴以生存的時間和空間基礎,讓觀眾獲得視覺上的新聞“現場”滿足感是每個新聞人追求的目標。畢竟人們都存在一種“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心理,通過現場直播和現場影像播放的新聞傳播方式便能夠滿足觀眾的這一心理。數字資訊傳播技術能夠突破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通過衛星傳輸數字訊號,便能夠實現新聞採訪環節和播出環節的無縫對接,讓人們通過電視、網路等終端裝置進行現場觀看。所以,數字技術能夠有效保證新聞的現場價值。

  ***三***能夠有效保證新聞資訊的吸引力

  觀眾是新聞資訊的接受物件,因此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是新聞媒體的重要工作之一。通過相關研究發現,想要讓觀眾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首先應聚集並引領觀眾的注意力,並對觀眾的“求知”、“求真”心理進行挖掘。但在傳統的新聞播出現場,由於現場影象缺失、觀眾無法參與等原因,觀眾心理上對新聞資訊比較懈怠,也使新聞的吸引力逐漸下降。而將數字技術應用到新聞資訊的編輯和傳播中來,便能夠為觀眾提供生動、形象的畫面,也能夠利用數字資訊平臺,讓觀眾參與新聞事件的討論和點評,提高新聞資訊的互動性,從而提升新聞對觀眾的吸引力。

  二、數字技術對新聞傳播的主要影響

  ***一***對各種傳播媒介的影響

  1.對紙媒的影響。紙媒數字化經歷了三個階段:首先是排版印刷技術數字化,其取代了傳統的鉛印技術,大幅度提高了印刷的效率;第二階段是採編業務網的建立,這一創舉大大提升了新聞採編的速度及針對性,不僅為記者採編活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使得新聞記者可以在保留原稿件的基礎上修改完善稿件,並且還可以將稿件保留下來重複使用;第三階段是利用數字技術對新聞圖片進行縮放、裁剪,並實現了新聞資訊的掃描、拍照和多種途徑的轉發、擴散,這不僅大大提升了新聞的採編速度,同時也讓紙媒實現了與新媒體的對接和聯合。紙媒數字化大幅縮短了紙媒的出版週期,報社可以同時出版早報和晚報,這又極大提升了新聞的時效性。

  2.對廣播電臺的影響。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廣播電臺的運營方式發生了顛覆性的變革。廣播電臺對數字同步技術以及數字式話筒等新技術的應用大大提升了自身的競爭力。如今,國內電視節目製作、接收與傳播等都實現了數字化,數字電視的應用也已在國內大範圍普及。與此同時,數字技術在電子媒體中的應用,不僅能有效提升我國電視節目的收視率,還能使國內電視節目在製作與傳播上實現與國際電視節目接軌,從而促進我國電視節目受眾的國際化拓展。

  3.對網路媒介的影響。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網路媒介逐漸以新型的數字傳播媒介的身份活躍在大眾視野,它將網路技術和數字技術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目前,國內網路媒介發展勢頭強勁,諸多傳統媒體也加大了與網路媒體的合作力度,並開始著手自主網路媒介的開發和推廣。例如,人民網、大眾網等都是傳統媒介向新媒介發展的結晶,而樂視網、騰訊網、搜狐網等專業網站更是專門開通了新聞網站,實時更新新聞資訊,這些都是數字技術發展帶來的新成果。

  ***二***對傳播主體的影響

  1.對主體工作方式的影響。數字技術的應用,使採寫工具的體積更小、儲存量更大,不僅攜帶方便,同時還能完成數字、語言、圖片和影像多種資訊內容的採寫,很大程度上解放了新聞採寫人員的雙手及大腦,讓採寫人員能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到新聞問題、被採訪人及新聞環境、構思設計上。與此同時,數字工具的隱蔽性更強,更能適合特殊新聞資訊的隱性採訪,如錄音筆、微型攝像機等。此外,數字採寫工具還能大大提升新聞工作者的專業性,提高新聞的時效性和真實性,讓新聞工作者以更短的時間完成新聞的採寫、傳輸與報道。

  2.對主體專業水平的影響。雖然數字技術的應用為新聞工作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提升了新聞工作的效率和傳播效果,但要快速接受並適應數字技術帶來的新聞傳播方式、內容和理念的轉變,這對新聞工作者來說也是一項挑戰。此外,當下的新聞資訊多而雜、真假難辨,新聞記者想要在海量的資訊中找到真實、有用的資訊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水準以及良好的新聞素養、端正的態度等,這也是新聞工作者未來要不斷提升的職業技能。

  ***三***對傳播受眾的影響

  數字技術在新聞廣播領域的應用與發展,使受眾的地位和角色也發生了轉變。以往傳播媒介多是單向傳播,諸多媒體只能看到受眾的接受能力而忽略了他們的傳播和創造能力,並且當時也沒有供受眾與媒體、受眾與受眾之間互相交流的平臺。但數字技術讓雙向交流成為可能,受眾在新聞傳播中也掌握了一定的話語權,如微博互動、電視彈幕以及簡訊參與等,都為受眾參與新聞傳播提供了良好的途徑。

  三、數字技術在新聞傳播中應用的優化策略

  ***一***加強技術人員和新聞記者的交流與協作

  新聞傳播數字化時代,完成新聞工作需要電腦程式設計師、新聞記者及資料分析師等人員的密切配合,只有這樣才能將複雜的資料轉化為容易識別的資料表格、圖片影像等形式。因此,日常工作中,新聞記者應加強與技術人員的交流協作,甚至有必要相互學習,不斷提升彼此的專業水平,共同努力提升新聞傳播的效率和效益。

  ***二***深度推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資源共享

  新媒體得益於數字技術的發展,逐漸成為新聞傳播領域的新貴。而技術的融合也打通了媒體間的隔閡,為所有媒體提供了新的資源共享平臺,實現了新聞從採編到傳播上的共享。因此,新聞工作者應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新聞媒介要加快推進新聞技術體系和管理體系的優化升級,為資源共享奠定堅實的硬體、軟體基礎,從而更好地為受眾提供真實、生動、及時的新聞資訊。

  ***三***提升新聞資訊的視覺化、互動化水平

  手機、電腦等移動終端的普及讓新聞有了更加豐富生動的呈現方式,但這也給傳統新聞媒體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目前,對於新聞生產者來說,只有簡單、快捷、有趣地將新聞資訊呈現到受眾眼前,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提起他們的參與興趣。所以,新聞工作者要轉變傳統的新聞編寫方式,增加文字、圖片、影像和模擬動畫,增強可視性和互動性,以簡單、直觀的新聞資訊吸引受眾。

  ***四***注重對自媒體和使用者生成內容的利用

  近年來,使用者生成內容和自媒體成了媒體資訊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聞媒體也能從中獲取新鮮、豐富的內容。而網路資訊平臺的互動和分享功能也為自媒體使用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增強了他們的主動性和歸屬感。總之,社會媒體的出現改變了新聞報道模式和傳播方式,尤其是在突發性事件、災難性事件當中,社會媒體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隨著主流媒體對社會媒體的重視和合理利用,主流媒體應給予社會媒體一定的發展空間、平臺和資源,並且做好對社會媒體的引導和規範工作,讓它成為新聞傳播中的一把利器。

  四、結語

  數字技術的應用讓新聞傳播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新聞工作者的我們應當正視這些變化,充分利用數字技術的優勢,不斷為保障新聞傳播的現代化發展而努力。

  參考文獻:

  [1]付宇.淺談數字虛擬技術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J].企業文化***中***,2012***2***:145.

  [2]李凱,樑浩明.論“自媒體”的興起與大學生網路媒介素養教育的創新[J].東南傳播,2012***2***:125-126.

  [3]蘇林森,馬慧娟,張東嶽.大資料對新聞生產的影響[J].科研資訊化技術與應用,2014***03***:11-18.

  [4]徐銳,萬巨集蕾.資料新聞:大資料時代新聞生產的核心競爭力[J].編輯之友,2013***12***: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