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療糾紛的論文
醫療糾紛不僅僅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且與構建和諧社會密切相關。目前,我國的醫療糾紛不斷增多,調處難度增大,已引起醫藥衛生、司法系統、行政部門以及社會上的廣泛關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醫療糾紛法律教育論文
一、醫療糾紛產生的原因分析
***一***社會因素
1.隨著我國社會法制化程序快速發展,全民法律意識普遍提高,自我維權意識日益增強。因此,在醫療過程中一旦發生病人認為是損害到個人權益的情況時,則產生投訴願望和行為。
2.我國醫療保障制度不健全、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看病貴、看病難矛盾仍然突出。醫療費用上漲急劇,醫療費用的個人承擔部分也在增加。病人在付出醫療費用的同時,希望能得到較好的醫療服務及理想的治療效果,如果治療的結果超出自己的預期,則導致病人內心難以平衡和接受。
3.某些媒體的炒作。部分媒體片面地理解醫患關係,把醫生和患者人為地劃分成對立面,甚至對個別醫德敗壞的現象暴光炒作有加,造成全社會對醫務人員普遍持懷疑態度,使得患者就醫過程中過於警惕,一旦有不良的治療結果就認為是醫方的原因導致的,加劇了醫患矛盾的激化。
***二***醫院內部因素
1.業務技術水平的侷限。有些醫務人員業務技術水平不熟練,盲目蠻幹,對診療過程中存在的風險估計不足,準備不充分。
2.法律意識淡薄。醫務人員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診療護理規範,缺乏相應的法律知識。
3.醫患缺乏溝通。一些醫務人員缺乏與患者溝通,對檢查、診斷、用藥、治療或術前、術中、術後,病情變化等情況不及時和患者或患者家屬溝通,不能全面履行告知義務。
4.醫療文書記錄不完善、不及時。一些醫務人員不能熟練掌握病例書寫規範的要求,在對患者的醫療診斷、用藥、特殊檢查和手術等醫療行為過程中,對病歷書寫不重視存在漏記現象,一旦發生醫療糾紛,就會出現塗改和偽造等現象。
二、加強醫學生法律教育的途徑
***一***醫學院校增開相關法律課程,加強法律知識教育
我國現有的相關醫療方面的法律法規有《侵權責任法》,《衛生法》,《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病歷書寫基本規範》等。經過調查目前一些醫學院校開設了《衛生法》,但是課時也不多。大部分醫學院校也開設有一些涉及醫患溝通問題的學科,如醫學倫理學、醫學法學、醫學心理學等,但這類學科一般只作為選修課程開設,學時數很少。其他相關法律課程開設較少,因此建議對在校醫學生增開相關法律課程,比如增開《民法》課程,增強醫學生的法律基礎知識、培養醫學生的法律意識。增開《侵權責任法》課程,讓醫學生熟練掌握醫療責任歸責原則、醫療賠償等方面的法律知識,規避醫療風險,減少醫療糾紛。
***二***提高醫學生的法律意識
在校醫學生不太重視法律課程,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不高,缺乏學習法律法規知識的主動性。醫學生們認為學好專業課程才是主要的,沒有太多必要學習法律知識。隨著社會的進步,民主法制制度的發展,法律已經全方面滲入社會生活,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是普通民眾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識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在醫療糾紛高發的當下,作為未來的醫務工作者要認識到醫務行為應該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實施,要做到懂法、用法、守法,加強法制觀念。
***三***提高醫學院校法律教育重視程度
醫學院校普遍重視醫學專業課的教育,對於法律這樣的學科,有些院校不開或開的很少。出現目前狀況的原因一方面是學校重視程度不夠,另一方面是醫學院校法律專業的老師較
少,再者就是學生學習法律的興趣不高。學生精力集中在學習專業課方面,忽視了法律知識的學習。因此,醫學生應轉變輕視法制知識的學習態度,加強醫學法制的學習,在用醫學專業知識充實自己的同時,也學會用法律知識來武裝自己,使二者融合貫通,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使自己成為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提高醫學院校重視醫學生的法律知識教育程度,加強法律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舉辦法律講座,普及醫學生法律知識
醫學院校可以為在校的醫學生,邀請校內外法律專業人士,針對當下有代表性的醫療糾紛典型案例,開展講座,剖析糾紛產生的原因和涉及的法律知識,以增強醫學生對法律的認同感,提高醫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緊迫感,同時也為醫學生對醫療糾紛有充分和正確的認識,究其原,探其果,改變醫學生對醫療糾紛的畏懼心理,釋放心理壓力,以致合理規避醫療糾紛的風險,減少糾紛的發生。
三、小結
醫患矛盾突出,化解矛盾當然是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有效辦法的實施,不妨從醫患主體中的醫務人員一方著手。一方面提高醫務人員的醫療技術水平,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另一方面加強醫務人員的法律知識教育,規避醫療糾紛的產生以及糾紛發生後運用法律途徑解決糾紛的辦法。作為醫學生,加強法律知識教育,適應我國法制社會發展要求,有助於減少醫療糾紛,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改善醫患矛盾,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
範文二:實習生安全教育醫療糾紛防範
一、嚴格執行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及診療常規
各級醫療單位的各個工作環節都有相應的規章制度,對各類疾病的診治也有相應的診療常規。這些制度和規定都是在漫長的醫療實踐中,不斷吸取經驗、總結失敗教訓中,逐漸形成和完善起來的。實習生嚴格遵守規章制度就可避免醫療差錯事故,防止醫療糾紛發生。對於剛開始接觸臨床的實習生來說,遵章守規並養成良好的行醫規範尤為重要,這也是防止差錯的可靠保障。我們必須加強院校監控,結合醫院科室帶教教師、護士長進行目標管理,發動全員參與對實習生安全醫療的管理,集思廣益,糾正差錯,分析原因,吸取教訓,積累經驗,培養實習生正確的臨床思維方法。
二、加強“三基”訓練,培養臨床思維能力
良好的臨床實踐能力,離不開紮實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訓練。醫生通過詳盡地收集病史,認真地查體,以及必要的輔助檢查,全面掌握病情,進行縝密的臨床思維,這是進行正確診斷治療的可靠途徑,也是防範醫療糾紛的基礎。因此,重視醫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培養,是崗前培訓的重中之重。
2.1詳盡系統地收集病史
收集病史是臨床工作的第一步,要想獲得詳細、可靠的病史資料,首先,要對患者富有同情心,以誠懇慎重的態度與患者交談,消除其顧慮,爭取其信任與合作。其次,要始終用辯證分析的態度收集病史,並將收集到的資料加以整理、分析、綜合,去偽存真,做出合理的判斷。由於種種原因,有時病史不能單純依靠患者敘述,要靠醫務人員主動收集。患者可能因下列情況難以提供準確的病史:缺乏醫學知識,分不清各種自覺症狀的主次和因果關係;文化水平有限,難以恰如其分地表述病情;身體虛弱或意識障礙,不能充分敘述;因某種原因而有意隱瞞病情、病史等。所以,採集病史時,除貫穿鑑別診斷的思路外,還要及時觀察可能存在的各種特殊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
2.2全面而有重點地查體
查體是醫生的基本診斷技術操作,醫生要從關心、體貼患者的角度出發,向患者說明檢查的目的,爭取其合作。同時,查體也是醫生將相應體徵作為客觀依據,以最簡單快捷的方式證實或否定通過病史收集形成的初步印象。醫生要具備紮實的基本臨床技能,避免遺漏陽性體徵或誤將正常情況作為病理情況而導致的誤診。因此,要求實習生在培訓中反覆練習查體技能,教師多次檢查考核,力爭讓學生熟練掌握,並將其貫穿整個實習過程,儘可能減少錯誤的發生。
2.3合理選用檢查
病史收集和查體後,從對患者負責和避免醫療差錯的角度出發,合理選擇實驗室及影像學等檢查。在實際工作中要防止出現以下偏差:***1***沒有仔細收集病史和查體,更沒有認真分析思考,就開出大量檢驗單和申請單;***2***對各種特殊檢查的原理、意義、準確性和誤差率瞭解甚少,靠死記正常值而機械地將某項檢查異常等同於某種疾病;***3***對臨床資料研究不夠和過分依賴儀器檢查結果,不善於分析檢查結論與臨床所見是否相符。這些偏差不僅增加了醫療費用,還給患者帶來不適,在臨床上還可能因各項檢查結果不一致而難以判斷,導致診斷治療錯誤,引起醫療糾紛。我們通過對以往出現的事故進行剖析討論,加深實習生對該類問題的認識,增強防範意識。
2.4強化臨床基本技能訓練
在進入臨床實習前1~2周,強化訓練臨床基本技能,強呼叫心、用腦與動手的有機結合。要求實習生在每項操作前,首先掌握該操作的適應證、禁忌證、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有一個完整的理論認識對整個操作作指導,此為用心。在操作前先複習,由帶教教師講解注意要點,如何判斷、分析和處理異常情況,如何選擇最佳部位、方式、方向,此為用腦。在操作過程中,帶教教師在實習生旁邊指導。動手操作如何將用心與用腦高度融合、協調一致既是確保臨床操作成功、安全和有效的保障,更是實習生掌握相關操作技能,積累臨床經驗的關鍵。教研室要不定期安排帶教教師就有關臨床操作進行講解、分析、討論,先讓實習生講述某一操作的適應證、禁忌證、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然後由其他實習生補充,最後帶教教師更正和完善,努力使實習生在較短時間內,提高學習效率,提高操作的熟練程度。
三、加強實習生醫患溝通能力培養
針對患者對醫療質量、服務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甚至拒絕實習生問診查體的情況,實習前加強實習生的醫患溝通能力培養。醫患溝通能使醫患雙方充分、有效地表達對醫療活動的理解,醫患溝通中的互動、互補和互諒是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前提條件。良好的醫患溝通不僅能讓患者更好地配合醫療活動,還能使醫生更全面地瞭解患者的病史,做出準確的診斷和及時的治療,使患者得到滿意的服務。此外,實習生還應注重醫患溝通的另一種形式———知情同意書及談話簽字。醫療活動中有各種知情同意書,如特殊檢查、特殊用藥同意書,輸血同意書,麻醉術前談話記錄,手術同意書,病危通知書等。這種檔案形式的醫患溝通,一方面能使患方行使自己的知情權、選擇權;另一方面也能使醫護人員的醫療行為得到有效保護,保證了醫療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