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管理的理論知識
企業間的競爭,提高服務水平的要求。服務備件的巨大利潤以及其庫存管理給企業帶來的成本降低,都促使企業進行更好的服務備件庫存管理。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一、庫存管理的意義
1.庫存控制的作用
主要是:在保證企業生產、經營需求的前提下,使庫存量經常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掌握庫存量動態,適時,適量提出訂貨,避免超儲或缺貨;減少庫存空間佔用,降低庫存總費用;控制庫存資金佔用,加速資金週轉。
2.庫存的合理控制
庫存量過大所產生的問題:增加倉庫面積和庫存保管費用,從而提高了產品成本;佔用大量的流動資金,造成資金呆滯,既加重了貨款利息等負擔,又會影響資金的時間價值和機會收益;造成產成品和原材料的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造成企業資源的大量閒置,影響其合理配置和優化;掩蓋了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不利於企業提高管理水平。
庫存量過小所產生的問題:造成服務水平的下降,影響銷售利潤和企業信譽;造成生產系統原材料或其他物料供應不足,影響生產過程的正常進行;使訂貨間隔期縮短,訂貨次數增加,使訂貨***生產***成本提高;影響生產過程的均衡性和裝配時的成套性。
二、如何正確理解"庫存控制"
在談到所謂"庫存控制"的時候,很多人將其理解為"倉儲管理",這實際上是個很大的曲解。
傳統的狹義觀點認為,庫存控制主要是針對倉庫的物料進行盤點、資料處理、保管、發放等,通過執行防腐、溫溼度控制等手段,達到使保管的實物庫存保持最佳狀態的目的。這只是庫存控制的一種表現形式,或者可以定義為實物庫存控制。那麼,如何從廣義的角度去理解庫存控制呢?庫存控制應該是為了達到公司的財務運營目標,特別是現金流運作,通過優化整個需求與供應鏈管理流程***DSCM***,合理設定ERP控制策略,並輔之以相應的資訊處理手段、工具,從而實現在保證及時交貨的前提下,儘可能降低庫存水平,減少庫存積壓與報廢、貶值的風險。從這個意義上講,實物庫存控制僅僅是實現公司財務目標的一種手段,或者僅僅是整個庫存控制的一個必要的環節;從組織功能的角度講,實物庫存控制主要是倉儲管理部門的責任,而廣義的庫存控制應該是整個需求與供應鏈管理部門,乃至整個公司的責任。
為什麼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對庫存控制的理解僅僅侷限於實物庫存控制呢?以下兩方面的原因是不可忽視的:
第一、我們的企業不重視庫存控制。特別是那些效益比較好的企業,只要有錢賺,就很少有人去考慮庫存週轉的問題。庫存控制被簡單地理解為倉儲管理,除非到了沒錢花的時候,才可能有人去看庫存問題,而看的結果也往往是很簡單,採購買多了,或者是倉儲部門的工作沒有做好。
第二、ERP的誤導,特別是一些國產所謂ERP的誤導。一些簡單的進銷存軟體被大言不慚地稱之為ERP,企業上了他們的所謂ERP就可以降低多少庫存,似乎庫存控制就靠他們的小軟體就可以搞定了。即使像SAP、BAAN這些世界ERP領域的老大們,也在他們的功能模組裡面把簡單的倉儲管理功能定義為"庫存管理"或者"庫存控制"。這樣就使得本來就不太明白什麼叫庫存控制的我們,更搞不清楚什麼叫庫存控制了。
其實,從廣義地角度理解庫存控制,應該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庫存控制的根本目的。我們知道,所謂世界級製造的兩個關鍵考核指標***KPI***就是,客戶滿意度以及庫存週轉率,而這個庫存週轉率實際上就是庫存控制的根本目的所在。
第二、庫存控制的手段。庫存週轉率的提高,單單靠所謂的實物庫存控制是遠遠不夠的,它應該是整個需求與供應鏈管理這個大流程流程的輸出,而這個大流程除了包括倉儲管理這個環節之外,更重要的部分還包括:預測與訂單處理,生產計劃與控制,物料計劃與採購控制,庫存計劃與預測本身,以及成品、原材料的配送與發貨的策略,甚至包括海關管理流程。而伴隨著需求與供應鏈管理流程的整個過程,則是資訊流與資金流的管理。也就是說,庫存本身是貫穿於整個需求與供應管理流程的各個環節,要想達到庫存控制的根本目的,就必須控制好各個環節上的庫存,而不是僅僅管理好已經到手的實物庫存。
第三、庫存控制的組織結構與考核。既然庫存控制是整個需求與供應鏈管理流程的輸出,要實現庫存控制的根本目的就必須要有一個與這個流程相適應的合理的組織結構。直到現在,我們可以發現,很多企業只有一個採購部,採購部下面管倉庫。這是遠不能適應庫存控制要求的。從需求與供應鏈的管理流程分析,我們知道,採購與倉儲管理都是典型的執行部門,而庫存的控制應該預防為主,執行部門是很難去"預防庫存"的,原因很簡單,他們的考核指標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保證供應***生產、客戶***。如何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合理的需求與供應鏈管理流程,從而設定與之相應的合理的組織結構,是一個值得我們很多企業探討的問題。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