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哲學結課論文

  現代管理雖然擺脫了小生產的管理模式和資本主義早期的野蠻管理模式,且也能夠以哲學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篇一

  現代管理藝術及其哲學內涵淺析

  【摘要】現代管理雖然擺脫了小生產的管理模式和資本主義早期的野蠻管理模式,且也能夠以哲學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但是,由於大環境的複雜多變、資訊平臺的閉塞、基礎設施的落後和管理者自身素質跟不上等問題,現代管理藝術還是存在諸多不足。要想全面提高管理工作的質量,還需要完善相關的工作。

  【關鍵詞】現代管理藝術 哲學思想 改善措施

  隨著技術經濟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程序的深入,現代社會企業競爭發展的核心逐漸由產品包括服務質量的競爭轉向企業組織模式的競爭。企業的組織模式的網路結點便是各級管理人員,一般認為,管理網路的構建有三個相輔相成的模組,即管理觀、管理方法論和管理行為規範。管理本身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管理物件―人,更是具有複雜多變的性質,而管理的最終目標也非一成不變,以上種種決定了管理過程的多樣性。這就要求管理者對管理藝術的高度和深度都有一定程度認知和應用,以此來提高管理的效率,增強團隊核心競爭力,高效實現既定目標。

  現代管理藝術的發展

  現代管理是管理者對其組織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以達到組織既定目標與責任的動態創造性活動。其中的“組織資源”偏指於人力資源,簡而言之,現代管理即為對人力資源進行統籌規劃的管理。

  現代管理的藝術化發展趨勢。現代管理學著作中將管理的藝術提升到指導性高度,不少學者指出管理的發展將趨於藝術化。藝術是一種為滿足主觀與情感的需求文化現象,其根本在於不斷創造新興之美,而可以表達美的行為或事物皆屬藝術。管理趨於藝術化,從起點角度來看,統一了管理者強調的組織文化,從思想上集中了被管理者的注意力,使其發揮自己潛能;從手段角度來看,管理方法綜合地融進了各種科學方式,改進了單一低效的激勵模式和採納了科學理性的考核方式;從結果角度來看,管理程序中平添了美感,充分考慮到個人的發展和需求,易於為被管理者所欣然接受。

  現代管理藝術。管理藝術是指管理者依據自己的知識、經驗、智慧和直覺,及時、準確而有效地認識和解決問題的技巧和能力。從框架構建角度而言,管理藝術主要涵括激勵模式和考核方式兩大模組。由公式:管理=f管理者,被管理者,環境可知,管理活動並不是唯心主義的念想,而是由管理者、被管理者和環境這三大要素所共同決定的,故而不存在一種“最完美”的領導行為,一切要以實踐、地點、條件為轉移,“計劃趕不上變化”,這便是領導的權變理論的實質。從管理者的角度而言,管理者在管理實踐活動中對管理原理運用的靈活性以及對管理方式和方法選擇的技巧性,即為現代管理的藝術性。對被管理者的角度而言,遵循管理者正確的指引並做出及時的反饋以迴圈地促進管理過程臻於完善,即為現代管理的藝術性。從環境角度而言,努力營造出使被管理者感到舒適、活力並能促其激發自身工作動力的環境,即為現代管理的藝術性。

  現代管理藝術與哲學

  現代管理以自然科學、實證科學和綜合性科學新興科學,如系統工程、跨學科構建知識體系為基礎,而哲學是科學的指導性學科。要想整合運用各種科學,在現代管理程序中切實做到以人為本、統籌思想的綜合性管理,管理者就必須樹立起科學化的世界觀、價值觀,依此逐漸確立起組織內部的管理觀、管理方法論和管理行為規範。有了這三個模組的彼此作用和反饋,才能落實解決管理不善而導致的根本性問題。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現代管理藝術。根據管理學公式:管理=f管理者,被管理者,環境可知,環境作為影響管理活動的權變因素之一,隨著時間推移會發生髮展變化,一切管理活動都基於所處環境的考慮。環境發生變化,管理活動則應該循著其發展方向或軌跡做出相應變化,以確保這一程序與環境相適應。現代管理的大環境便是經濟日益加速發展和社會化大生產的時代現狀。管理者若是不能充分駕馭現代管理藝術而固步自封,那麼,其管理模式必定將逐漸呈現各種弊病,捉襟見肘,從而在社會發展的浪潮中淘汰。因此,現代管理藝術要求管理者要根據時代發展趨勢而及時改變或調整自己的管理模式,加強與外界資訊流的溝通和融合,敢於接納新鮮事物、觀念,確保自身的方向與大趨勢基本保持一致。

  處理好整體與部分之間的辯證關係。水桶與木板的故事是哲學領域中一個著名的寓言,它是說,水桶由各長短不一的木板所組成,水桶作為一個整體有盛水功能,而盛水功能的大小取決於各木板中最短的那塊木板。這個寓言中包含了兩種哲學思想,一是部分與整體的唯物辯證關係,一是部分之間的唯物辯證關係。從現代管理藝術角度而言,一方面,管理者有序高效的管理不僅僅取決於管理模式自身,更離不開各被管理者的理解和支援,而各被管理者存在於組織中的價值依賴於管理者來實現,或者說是依賴管理者協調分配的工作和任務來實現;另一方面,類似於長木板和短木板的關係,一個人才濟濟的組織中,若是出現了能力相對弱勢的成員,他一個人的落後勢必影響整體的效益,簡言之,就像是短木板決定了水桶的容量,決定一個組織最終績效的往往不是所謂的傑出貢獻者,而是組織內部的腐敗落後分子。

  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哲學範疇裡,矛盾的觀點是指導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在辯證法中,矛盾指客觀事物和人類思維內部各個對立面之間的互相信賴而又互相排斥的關係。矛盾的兩個屬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決定了現代管理藝術著力於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是制約現代組織中管理水平高低的關鍵點,這就要求管理者要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前瞻性,能夠及時發現主要矛盾並施以動作。其中,把矛盾細化可以發現,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是牽制矛盾發展的重要部分,因此,管理者因立足於解決矛盾,深入剖析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牛鼻子,找出要害加以清查。秉著“抓住主要矛盾,兼顧次要矛盾”的原則,在處理突發事件和應對關鍵問題時就會站在一個理性的高度,以大局為先,分清輕重緩急,做出無愧於心、無愧於企業、無愧於社會的抉擇。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條重要原則。在現代管理藝術中,管理者強調培養自身的分析探究能力,對面臨的各種亟待解決的問題,沉著冷靜、不慌不忙,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地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便要摒除自身的主觀性、片面性和表面性。現代管理活動由於時代的特殊性而被賦予了諸多不確定因素,這些因素糾結纏繞在一起使得原本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乍一看去理不出頭緒。管理者要練就良好的心態,結合自身學識並藉助一切可使用的外力,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步步紮營,從而高效及時地處理問題以防止進一步複雜化。

  量變與質變。量變和質變是哲學中一對辯證的概念。量變是事物連續的、逐漸的、不顯著的變化,但並不改變事物的質,體現了事物的連續性。質變就是前進過程的中斷,它表現為根本性的、顯著的突變,是對原有度的突破。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鞏固量變的成果,併為新的量變開拓道路。現代管理的一個藝術性體現就在科學地將組織既定的目標劃分為若干階段,每一階段又分配到一定時期裡去完成,由量變來為質變準備和醞釀,再由質變為下一階段的量變拓寬道路、奠定基石。這不僅僅要求管理者對組織的實力有著全域性性、正確性的把握,更要求其能夠以時間為主線來制定可行的短期目標。

  改善現代管理的措施

  加強管理者自身培訓和素質拓展。管理活動中,管理者和管理物件是一組相互對立而又依存的元素。管理物件可以是人或者物,而管理者一般是人,或者是人通過相關管理軟體來實現。管理者自身的綜合素質不僅僅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保障,更是組織內部的一種文化和標榜。這就要求管理者們深諳現代管理藝術,用發展的眼光來嚴格要求自己,遵循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係,設定自身發展的目標,腳踏實地,循序漸進地拓展自身的素質,為更加科學高效的管理奠定基石。

  採用合理的激勵制度及構建反饋渠道。管理者對於被管理者而言不僅僅是一種引導和指導,更與全體的被管理者是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創造的效益就直接決定了組織的目標。要使得整體功能大於部分之和,就必須重視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及部分之間的關係,如此,便要建立科學合理、易為接受的激勵制度。除了要將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相結合,還要考慮到反饋渠道的建立。被管理者作為受體在激勵過程中的反饋資訊能夠通過該渠道傳回給管理者,使其能夠清楚地掌握現有激勵體制的優劣之處,以便於及時對特別需求做出迴應、對體制弊端進行改革。

  實施KPI關鍵績效指標考核方式。當下管理目標的實現離不開組織的全員參與和努力,一旦目標達成,所獲得的效益應當根據各人有效奉獻的多少進行分配。管理者需要一套完善的、科學的考評體系來輔助其完成分配工作。依據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現代管理藝術囊括了這樣一套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關鍵績效指標考核體系。KPI注重於考核被管理者的關鍵績效,關鍵績效是成員對組織所做貢獻的關鍵部分,這部分決定了成員所完成任務的質量和時間限制,對成員在組織中存在的價值具有現實的意義。

下一頁分享更優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