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教學論文範文集錦
簡潔實用是教學論文賴以生存的土壤。嚴謹科學是教學論文的生命。勤奮博覽是撰寫教學論文的必備條件。教學第一線是教學論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高中數學教學論文集錦,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數學教學論文篇一
一、高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方法
高中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方法有很多種,在實際應用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數學課程的內容進行優化選擇。
1.導學案教學方法。導學案是教師為了在課堂當中能夠指導學生實現自主學習而設計的一套材料體系,通常都包括“學習目標、預習導學、自主探究、自學檢驗、小結與反思、當堂反饋、拓展延伸、總結反思”等不同的部分。導學案教學方法在高中數學應用題教學中的廣泛應用,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完成學案中的不同環節,學生在這一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就能夠實現對知識的“來龍去脈”的清晰掌握。應用題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點通常比較多,通過導學案教學可以讓學生思路清晰地去解決探究中遇到的每一個問題,同時還能夠起到複習舊知識點的作用。
2.生活化教學方法。生活化教學方法就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的思路走向實際生活,強化所學到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絡。在高中數學應用題教學中,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是最有利於提高學生應用能力的方法。教師在講授應用題的解決方法中,常常會列舉很多生活中常見的數學問題,讓學生用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知識基礎,通過合作探究,去解決這些問題。
3.自主學習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教學方法旨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是要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獨立學習為主要特徵的。在高中數學課堂中自主學習的實現在於教師教學情境的創設,如果教學情境創設得當,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那麼就能夠充分發揮自主學習教學方法的優勢。自主學習教學方法可以分為幾個階段進行,第一個階段,就是創設一個新穎且結合當堂數學知識的情境。第二個階段,在情境中分層設定探索的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解決中獲得成就感,從而自主探究問題。第三階段,總結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給予指導,讓學生根據老師的指導進行探究活動反思。
二、高中數學應用題教學中解題思路培養的幾點建議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但要教授學生掌握知識,還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這無疑給教師的課堂教學帶來了難題,針對高中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學生解題思路的培養,提出了幾點建議。
1.給學生更多動手操作的機會。在新課標中,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也是教師教學中的一個任務。為了培養學生數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給學生創造更多動手操作的機會。
2.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學生髮散思維的培養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首先,改編多解題。教師可以通過改編習題的方式來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養成一種多元思維的習慣。教師通過一題多解多變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反覆訓練,可以克服學生思維中固有的狹隘性。其次,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學生思維的惰性是影響學生髮散思維形成的原因之一,所以,要通過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來克服惰性,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調動學生對知識的渴望,讓學生情緒飽滿地進行探究思考。再次,聯想思維的培養。聯想思維是一種富有想象力的思考方式,是發散思維的一種標誌。在應用題的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轉化思考問題的思路,比如,有些應用題的敘述並不是工程類的問題,但是特點與其相似,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用工程類問題的解題思路去思考這一問題,這種轉化的方式能夠有效地鍛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
3.激發學生創新力。創新能力源於創新意識,而創新意識又是一種發現問題並積極探索的心理取向,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要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這種學習環境要以師生關係的平等為前提條件。學生只有在輕鬆的心理氛圍之內,才能夠對數學知識產生求知慾,進而才能談到創新。其次,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創新就是新問題的提出和解決的過程,教師要接納學生所有的觀點,正確的觀點鼓勵他們發揚,錯誤的觀點引導他們繼續探究,同時要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除此之外,創新能力的激發還可以通過學生觀察力、想象力等的培養來實現。
三、結束語
本文主要從高中數學應用題常用的教學方法和高中數學應用題教學中解題思路培養建議這兩個大的方向進行了論述,其實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應用題解題思路的培養方式有很多種,而教師應該選取怎樣的方式就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徵具體判斷了。
高中數學教學論文篇二
一、有效提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有效提問是高中教師在數學教學中經常運用的方法,事實證明它的應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常常會面對很多數學問題,但是很少有人關注這些數學問題是怎樣設計出來的,它們有著什麼樣的深層含義,通過借鑑和解決這些數學問題,他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經驗和教訓等。而這些恰恰是有效提問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一個好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牽動學生一步步通過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去發現其與相關數學知識的聯絡,並運用自己的知識積累和邏輯分析能力,來最終解決問題,得出正確答案。在整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收穫了更多的知識和解題方法,還能使得自己的讀題能力、邏輯分析能力以及解答題目的能力在一個有效提問的牽引下,得到有效提升。有效的提問能夠吊起學生的胃口,讓他們由出於對題目的好奇和對答案的渴望,自覺地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有效提問能夠激勵學生髮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開動發散性思維,對題目進行謹密的邏輯分析,通過步步推導,在不斷的假設和檢驗的過程中,得出正確的答案。這是對學生解題能力的考驗,也是對教師設計題目的考驗。一個有效的提問不亞於教師的苦心督促,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他們克服困難,自覺自願地對題目進行解析。學生為了解決題目,會不斷地增加自己的知識積累,學習更好的思維方法,從而提高自身的數學解題能力,培養數學思維,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要重視對有效提問的應用,從各種經典的數學題目的設定中,去尋找有效提問的方法,應用有效的提問來提高教學質量。
二、應用有效提問的建議和措施
一個有效的提問必須要具備以下因素:一是與課本知識緊密相關;二是題目難度設定要有梯度;三是打破思維慣性,凸顯創意;四是蘊含邏輯內涵,符合邏輯;五是與實際結合,彰顯生活性;六是富有語言特色,表述清晰。教師要結合這些有效提問的設計要求,借鑑經典題目的設定方式,不斷推陳出新,以有效的提問推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以下是幾點設計有效提問的建議和措施。
第一,設計題目時要注意銜接課本知識。教師通常在講解完課本知識和例題之後,就會給學生布置一些題目,要求學生借鑑例題的解答方法去解決題目。例題體現了教師對課本原理知識的初步應用,而有效提問則是在例題的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教師要讓學生突破例題的範圍的侷限,體驗所學的原理知識在其他範圍的應用。教師要為有效提問設定更多的限制條件和新的應用環境,而學生要學會適應新題目設定的條件和所規定的情境,對課本的知識能有一個所深層次的理解,能透過題目看到原理的本質,瞭解到它和例題之間區別,從而在應用相關的知識原理時,能夠做到堅守本質,以不變應萬變,萬變不離其宗,從最本質的解題要素入手去分析和解決問題。
第二,設定梯度性的題目。教師在設定有效提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問題的梯度性,做到從簡單到複雜、從現象到本質、從問題的提出到原因的解讀與檢驗的過渡。題目經過梯度的處理之後,會使得學生不至於在一開始就遇到極難的問題,從而失去了自信心,喪失瞭解題熱情。同時,題目經過有層次的過渡,能夠讓學生層層深入,能夠結合上一小題的分析和結論,更深入地瞭解到題目設定的深意,從而在層層探析中獲得探索的樂趣。
第三,打破思維定性,實現解題創新。學生陷入題海戰術之後,很容易對各類的數學題目產生應激反應,一看到類似的題目,就將常用的解題方法套進去。這種習慣很容易使學生陷入出卷人所佈置的陷阱中,讓學生產生慣性思維。因此,教師在設定有效提問的時候,要注意推陳出新,巧妙設計陷阱,讓學生警惕“眼熟”的“習慣性陷阱”。教師也可以多設計一些一題多解的有效提問,要求學生至少用幾種方法去解答,以促進他們思維的發展。之後教師可以讓他們分析各種解題方法的優劣,從中選擇最適合、最簡便的方法。第四,要解析題目的邏輯內涵。我們知道,每一道題目都有一定的邏輯,而教師在設計有效提問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其中邏輯思維的完整性和正確性,以便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能夠遵循一定的邏輯方式,給自己規劃出一條清晰的思路。有效提問的邏輯可能是比較隱蔽的,用以考察學生提煉題乾的能力和解析題意的能力,同時還能夠鍛鍊學生獲取邏輯線的高中數學有效提問的意義探索江錦元江西省玉山縣第一中學334700能力。學生在明確了“題眼”之後,就能夠順藤摸瓜,得到一條清晰完整的邏輯線路,體會到題目的邏輯內涵,明白了題目情境與課本知識之間的關聯性,最後總結出類似題目的邏輯結構。
第五,結合時事,設計生活類題目。高中數學教師在設計有效提問的時候,要注意與當前的時事新聞、熱點問題相結合,或者是與學生的社會經驗和生活經歷相結合,以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為背景,設計一些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的問題,以此體現數學問題與現實生活的聯絡。這樣的問題設定可以激發學生的共鳴,可利用學生對問題背景的關注,來引發學生的思考。通過對現實事件的設定和引入,學生會對提問更加感興趣,希望去探討其中所蘊含的數學意義和經濟意義、社會意義等。教師設計生活類題目,一方面體現了數學的實用性,有助於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強大功能從而愛上數學;另一方面,教師通過生活類題目,消弭了學生對數學的陌生感,讓學生學會了從數學的角度觀察身邊的世界,分析事件背後的數學原理,增強了數學的應用能力。
三、總結
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提問,對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增強教學質量都有著重要意義。教師要重視有效提問所具備的優勢,積極引進好的提問方法和提問方式,以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指導學生開拓思維,鍛鍊並提高學生對題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從而促進他們數學成績的提高和數學素質的提升。
高中數學教學論文篇三
一、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在高中數學教學當中,高中數學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組織者,在教學課堂上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為此,注重教師隊伍的建設,以使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不斷地提高,這有利於教學效果的改善。因此,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而言,需要注重知識的學習與完善,積極主動地學習與瞭解先進的教學思想與教學方法,以不斷地豐富與充實自己,推動個人綜合素質的迅速提高。學校需要高度注重教師隊伍的建設,跟一些高等學校加強合作和溝通,以不斷地引進優秀的教師人才,且應從當地邀請一部分優秀的學者與專家教授到學校進行教學指導,從而有利於教師教學能力的增強,最終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有關環節的實踐與探索,迅速地發現教學當中存在的缺陷與問題,注重補充與完善教學知識,從而推動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實施。
二、注重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說到底,學習屬於學生自身的事情,而教師也只是一個引導者與組織者,學生學習與掌握知識的過程,就是構建知識的過程,他們並非被動地接受,而學生學習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就是固有的經驗和知識,通過理解與加工新的知識資訊,從而學會知識。為此,教師在進行高中數學教學的時候,不能夠替代學生的思考,在教學課堂上需要為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以使學生自由地馳騁在探究和學習知識的海洋當中,從而領悟到探究的方法和規律,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最終使得學生的探究能力提高。而衡量學生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學生是不是切實有效地參與到學習當中,而給學生提供思考的機會屬於教師的責任,以使學生加強思考。在以學生作為主體的研究性學習當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這是由於高中數學教學當中的質疑不但能夠使得學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啟發學生的智力與思維,而且還能夠對教學評價進行反饋,這對於教師及時地調整教學具有重大的意義,與此同時,這也有利於學生學習熱情的激發,啟發學生的辯證思維,以使學生的思維層次與視角提高。此外,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設疑,增強學生的提問觀念,從而啟發學生從多個視角和層次理解問題,且在教學實踐活動當中對學生的提問進行肯定和解答。當然,教師也應當激勵和表揚經常提問的學生,以使他們的學習熱情變得更加高漲。
三、結語
綜上所述,研究性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需要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作為立足點和落腳點,這項工程是非常系統和複雜的,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與此同時,還應當具備評價機制和課程改革的支援,以及學生的努力和教師的有效引導,然而這要求探究比較多的課題。為此,教師應當跟社會的發展需要相適應,高度重視研究性學習的應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