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課堂教學藝術

      提起藝術,普通人總是想到繪畫,音樂等,而做為教師的我,認為自己也在從事一種藝術工作,因為教學也是一種藝術。
        曾聽過一些優秀教師的課,給我的感覺是聽這樣的課真如同是藝術感受,課後深思,教學藝術是什麼呢?總結出教學藝術就是教師嫻熟地運用綜合的教學技能,按照美的規律而進行的獨創性教學實踐活動。
        教學藝術中,課堂藝術又是佔有很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談談常見的課堂教學藝術。
        一、課堂提問的藝術
        課堂教學提問藝術是教師教學的重要手段和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目的、要求設定問題進行教學問答,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採用的一種教學形式,所以課堂提問的技巧在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在設計問題時應貫穿以下幾個原則:
        1.提出的問題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的問題應能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點,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思維。如在教學《濫竽充數》一文進,如果向學生提出“為什麼南郭先生後來要逃跑”這樣的問題,就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他們會認真地看書以尋求答案。
        2.提出的問題要具有針對性
        針對性就是強調教師的提問要緊緊圍繞教材的重點,難點,問在關鍵之處,如在教學〈最後一課〉時,如能針對小弗朗士上課前後的心情,態度有什麼變化?什麼原因使他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學生會在讀課文的基礎上,找到問題的關鍵,這對文章主題的挖掘起到了拋磚引玉的效果。 
        3.提出問題要注意循序性
        就是說提出的問題應先易後難,由簡到繁,層層遞進,而不能東一榔,西一棒槌,如在《故鄉》中講到少年閏土的肖像描寫時,為回答“通過肖像描寫,可以看出閏土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的問題,可精心設計三個臺階式的問題:A、“紫色圓臉”說明了什麼?(日晒,雨淋,健康)B、“頭戴一頂小氈帽”說明了什麼?(農村孩子)C、為什麼“頸套銀項圈”?(父母疼愛他)經過這樣三個層次的提問,一個小英雄的形象躍然紙上,教師要解答的問題水到渠成了。
        二、課堂教學語言藝術
        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是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語言,是一種專門的行業交際語言,對教學效果具有決定性意義。所以教師如何提高自己的語言藝術是很重要的。
      1.不斷拓寬知識面
        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幫能豐富自己的語言,使它生動形象,拔動學生的心絃!因此,這就要求教師要廣泛涉獵各種知識,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2.提高文學修養 
        為了使教學語言具有美感,具有意境美,形象美和音韻美,要求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文學修養,便於將教學語言加以文學化和哲理化。
        3.加強實踐錘鍊
        通過演講訓練,掌握朗誦的技巧,能恰當地處理話語的輕重緩急,使語言流暢,清晰,富有感情和激情。
        三、課堂教學的組織藝術
        組織教學貫穿於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是課堂教學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首先要把課堂教學開頭組織好,教學的亮相幫學生把精神轉入課堂,可能教師溢於言表的語言,會被學生所覺察併產生一種神奇的力量,轉化到學習中,
        其次,適當掀起課堂教學的小高潮有利於學生對教學的消化。在教學中掀起高潮,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有助於達支教學目的,同時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催化劑。最後要講究結課藝術,也就是說要善始善終,切不可虎頭蛇尾。
        總之,課堂教學藝術貫穿教學的整個過程,涉及到教學的方方面面,形式與方法也豐富多彩。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根據教學內容,學生情況或課堂臨時出現的變化靈活運用,機智應變,更可根據實際探索創新,不斷創造出各種新的,有效的課堂教學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