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課堂教學藝術怎麼管理

  教師在“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應當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在如何優化美術課堂教學方面大膽嘗試、不斷創新,使美術課堂教學優化為生動活潑、充滿活力的教學過程。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第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優化美術課堂教學的重要前提

  興趣是學習心理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它能夠成為學習的直接動力。能否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開啟學生心扉、提高教學質量的捷徑,也是優化美術課堂教學的前提。從興趣入手,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充分利用美術學科的特點優勢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美術室注意環境佈置營造氣氛,教學中除了運用實物教具和掛圖等簡單手段,還運用音樂、幻燈、投影儀、電視錄影、多媒體等電教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應用多媒體手段輔助美術教學,增加美術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

  在資訊科技日益發達的當今社會中,現代教育呼喚教學手段的現代化,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美術教學既是當前教學改革的必然發展趨勢,同時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一種必然要求。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較而言,現代多媒體教學的實效性強,有省時、省力、直觀、靈活、生動、節奏快、容量大等特點。比如,在七年級的《結構素描》一課中,運用FLAS***可以將“近大遠小、近低遠高”的透視規律直觀地呈現出來,使學生一看就懂、一學就會;還可以在FLASH製作的運動畫面中隨心所欲地變化字型,使學生從中掌握美術字體的變化規律,同時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如:在以往的美術欣賞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資料來源往往侷限於書本圖片或幾本書籍、雜誌中的精彩圖片,但那一張張小得可憐的圖片使學生即使睜大眼睛,也看不清楚。如今,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匯入各種資訊,並有機組合,聲形並貌,這樣,學生無論在課堂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得清楚,也不會因為教師的語言不夠生動、演示的畫面過小而對美術失去興趣。隨著“校校通”的開通使用,一個美術課件可以為多所學校下載,網上資源可以共享,使得美術課堂素材更加豐富,有限資源得到無限使用。可想而知,只要老師能夠充分地發揮多媒體的作用,對美術課堂教學來說,無疑大有裨益。

  第二、建立輕鬆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是課堂教學的關鍵

  課堂氛圍是師生共同在課堂上創造的心理和環境氛圍。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增進師生的情感交流,會產生更多的師生互動,學生願意更多地表達自己。如何建立輕鬆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呢?

  充分運用教師語言的藝術。

  課堂並非是老師的一言堂,因此老師的話不一定多,但要能給學生以啟發和引導。老師就象是一位出色的演講家,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學語言藝術,言詞中透露著思辯與智慧,話語中體現著幽默風趣、語調中包含著抑揚頓挫。老師在主導教學時應努力營造出一種寬鬆、愉快的課堂氛圍,針對不同型別的學生,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在繁重的學業中得以輕鬆地展現自我,那麼,學生就會把對老師本人的喜歡遷移為對美術學科的熱愛。以六年級的《發射構成紋樣》一課為例,我先從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現象,比如旋渦、波紋、射擊的靶心等例子出發,用生動的語言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引起暫時神經聯絡的興奮,以喚起學生對感知過的事物或場景的聯想;再促使學生比較這些現象的共同點:由中心向四周擴散,和由四周向中心集中;接著我以這些現象的共性向學生提問,從圓形引申到正方形、三角形以及不規則的圖形等。最後我運用多媒體的動畫效果展示一些發射構成紋樣的作品,同時加以具體形象的描述,使學生從視覺和聽覺上對發射構成紋樣有了更深的瞭解,從完整意義上看,這是從認識到理解再到發展創造力的過程。在此教學過程中,老師的教學引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課堂氣氛寬鬆,學生思想活躍,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得到了發揮,學生學會了發現與思考、同時也學會了探索與創造,從學生的作品中表現的正是不同層次的創作。

  第三、注重對學生的個性化教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

  個性化教育是未來教育的重要特徵,它在承認學生共性的前提下,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個性的培養和發揮,突出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在個性化教育過程中,師生間的情感聯絡和交流得到加強,學生能發揮更大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作用,從而增強自學、觀察、分析、判斷的能力和自我識別、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能力。

  由於長期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在實踐中有些教師並沒有真正做到素質教育理念所要求的“以學生髮展為本”,比如:他們讓學生課堂討論、動手練習,表面上似乎學生都很活躍,思維也開動起來了,但是,老師最後還是用一個標準答案無形中限制著學生的思維,學生還是要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通過大量的實踐練習,雖然學生的繪畫技能有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這樣很不利於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和個性的發展。我認為,“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先進教學理念所倡導的是,教師除了教會學生掌握基本的繪畫技能外,還要指導學生如何把心中想畫的東西畫出來,甚至畫得更好。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以門類、畫種作為教學脈絡,比較注重以教師為中心,是老師教學生怎麼畫,而現代美術教學模式提倡學生為中心,是教師幫助學生將他們想要展現的事物畫得更好,是老師幫學生怎麼畫。比如:八年級的《漫畫》的課堂教學中,我通過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展示名人漫畫,使學生對漫畫的多種形式一目瞭然;運用PHOTOSHOP的技術對圖片進行修改,使人物的特徵更加誇張,從而達到漫畫效果;鼓勵學生運用漫畫的特殊功能把生活中的事物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來,使學生能夠從中分辨真善美與假惡醜。

  優化美術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而不僅僅是一門技術,它對開發學生的學習潛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都起到很大的作用。美術教師要與時俱進,具備以人為本的思想,把握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悉心研究教學教法,改進教學,這樣才能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