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學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方法論文

  目前,教育部已把資訊科技課列入必修課範疇,在未來5~10年內中學資訊科技課教學將逐步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性學科。作為資訊科技課教師,擔負著培養一代新人的重任,不僅要使學生掌握資訊科技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為其他學科更好地開展多媒體教學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援,使資訊科技更好地滲透到學科教學中。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談中學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方法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談中學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方法全文如下:

  摘 要:隨著教育的發展,如今資訊科技學科已成為中學生學習階段不可缺少的課程,以其獨有的操作性、實踐性、適應性受到了學生的喜歡。面對以往陳舊的教學方法中存在的漏洞,通過對課堂中已開展過的任務驅動法、分層教學法、案例法、生活化教學法、匯入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等展開論述,提出自己的觀點,為適應新課標下的高效課堂實施提供有效的借鑑。

  中學階段中的資訊科技學課是以理論結合實際操作的新興學科,如今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已經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教師上課也覺得累,導致學生學不到真正有價值的知識。我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曾運用了一些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中收到了較為理想的效果,下面談談我對資訊科技課堂中教學方法的幾點實踐和心得。

  一、任務驅動法

  任務驅動法強調在上課前給學生下達一定預先設定好與本節課學習知識密切相關的情景預設。另外,教師在實施任務驅動時應注意一些原則:***1***設定的任務目標學生能夠實現。***2***自己的教學方法能夠被學生接受。***3***任務的設定要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相關。***4***設定的任務要有一定的挑戰性。***5***要注重任務的反饋與橋樑的搭建。***6***設定的任務要給予學生充分想象空間。***7***任務的完成要讓學生有所收穫。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好任務驅動法,對學生掌握資訊科技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分層教學法

  分層教學是因材施教,解決不同水平學生獲取知識的一種有效教學方法。從學生成績的高低現象來看,在資訊科技課堂上,成績好的學生對知識的吸收速度快,不夠學;相反,成績差的學生對知識消化慢,學不完。而分層法可以有效解決以上兩類學生面對知識的獲取遇到的困難。根據學生水平高低分班制下的分層教學,就是根據學生的差異采用不同學生、不同目標、不同教學、分層提高的教學方法開展的高效課堂教學活動,從而讓分層教學法作用得到更大的發揮。

  三、案例法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案例本質上是提出一種教育的兩難情境,沒有特定的解決方法,而教師在教學中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尤其在資訊科技課堂教學中採用此教學模式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學習法的實施過程需注重以下幾點:

  ***1***鼓勵學員獨立思考。案例教學法不會告訴你應該怎麼辦,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創造,使枯燥乏味變得生動活潑。

  ***2***引導學員變注重知識為注重能力。案例教學能夠重實踐重效益,讓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3***重視雙向交流。案例教學法就是促使學生拿到案例後,先進行消化,後查閱各種他認為必要的理論知識。這無形中加深了師生之間對資訊科技知識的理解,主動地去進行實踐操作。

  四、生活化教學法

  生活化教學是將教學活動與現實的生活建立聯絡,從而激發學生對生活與實際學習的強烈目標,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獲得豐富的知識,並使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那麼,如何將生活化教學法融入資訊科技課堂教學中呢?應該從學生已具備的生活體驗和知識出發,使資訊科技教學內容充滿生活內容,開發學生的觀察、推理、動手、溝通等能力。例如,在學習Word文件編輯期間,為了不讓學生感到學習的枯燥無味,我適時提供好多豐富畫報,宣傳彩頁,供學生瀏覽,並且不定時組織學生瀏覽網上一些優秀的作品。通過理論聯絡實際,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後續教學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將教學活動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絡起來,讓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情境中參與資訊活動,在現實的生活情境中學以致用,在實踐中真正感受到資訊科技對學習生活的影響。

  五、匯入教學法

  課堂教學是否成功,通常與課堂教學匯入有直接聯絡。在課堂教學中,匯入教學法使用得當,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參與意識,另一方面可激發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從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我近幾年的教學經驗,總結有以下幾種好的匯入教學方法:

  ***1***提問匯入法。在資訊科技知識點方面設定啟發式問題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思考,把學生帶入課堂教學中來。

  ***2***展示匯入法。把本節課的重難點提煉出來,通過富有動畫作品間接展示給學生,引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從而帶動學生對知識學習的動力。

  ***3***情境創設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資訊場景,誘發學生的一定態度體驗,既幫助學生理解了教材,又讓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所以,資訊科技教師應當重視課堂教學的情境匯入部分,使我們的資訊科技課堂充滿活力、充滿快樂。

  六、小組合作教學法

  在資訊科技課堂內,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不僅對實現教學目標、改進學習方式都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小組合作教學法的實施步驟我總結如下:

  ***1***老師和學生要定位好合作學習的概念、合作學習的模式以及如何建立合作學習小組。

  ***2***教師配合學生,根據具體的興趣、愛好、能力建立規範科學的合作小組。

  ***3***對建立好的學習合作組進行合理調整安排,有利於交流與合作。

  ***4***教師對設計好的教學設計如何在課堂中正式實施,在課堂上教師先明確學習任務,要求小組長明確每個組員的任務,進行人員分工。最終讓小組合作教學得以科學順利的實施,發揮其作用。

  以上是我在工作幾年當中實施過的一些典型的課堂教學模式,總的來說各有千秋,但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資訊化時代瞬息萬變的資訊使得知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更新。我認為,即使某種教學方法十分優秀,資訊科技的教學活動也不能拘泥於一種教學方法,這樣容易使學生限於一種固定的套路,限制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而是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特點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