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資訊化論文

  進入資訊時代,計算機正迅速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方式,計算機使用的低齡化對幼兒園教育提出了要求,幼兒園的資訊化建設也引起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推進幼兒園教育資訊化的幾點建議》

  摘 要:進入資訊時代,計算機正迅速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方式,計算機使用的低齡化對幼兒園教育提出了要求,幼兒園的資訊化建設也引起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本文首先分析了幼兒園資訊化發展的現狀,進而提出了推進幼兒園教育資訊化的方法。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資訊化;建議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今天的兒童已經成為資訊時代的原住民,隨著幼兒電視節目,移動終端的幼兒APP的蓬勃發展,計算機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多,計算機在幼兒園中的使用,將給幼兒園的教學與管理工作的諸方面帶來新的革命。繼中小學校園網路的建設熱潮之後,幼兒園也應將進入網路建設的浪潮之中,幼兒園資訊化建設勢在必行。

  一、幼兒園教育資訊化發展的現狀

  教育資訊化是近年來教育領域研究的熱點,人們堅信以計算機、網際網路等為代表的資訊科技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優化學習過程,構建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普及,現代資訊科技開始從城市走向農村,從高校延伸到中小學甚至學前教育領域,不少學前教育領域的研究者與實踐者對現代技術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抱以較高的期望,然而現代資訊科技在學前教育領域中應用理論和實踐研究並沒有像中小學領域、高等教育以及職業教育領域成熟。“學前教育資訊化理論與實踐研究始終處於邊緣化,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1學前教育資訊化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區域性差異顯著

  我國的學前教育資訊化在巨集觀上區域發展不平衡,微觀上內部應用不協調,學前教育裡的“數字鴻溝”已經成為實現教育公平的嚴重障礙。當前幼兒園資訊化基礎設施已成為推進學前教育資訊化程序的瓶頸,我國學前教育資訊化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區域性差異顯著。發達地區的幼兒園幾乎可以100%地實現網路連通,資訊化裝置不斷升級更新。但對於一般的城市來說,離這樣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而對於農村地區和邊遠山區,這樣的目標遙不可及,因為基本的“入園”問題還未解決。

  2學前教育資訊化資源嚴重匱乏,專業化水平低

  教育資訊化資源建設是實現資訊化的保證和重要支撐,是支援教師進行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基礎,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決定著學前教育資訊化的質量。“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推進資源共享是學前教育資訊化的當務之急。”專門為幼兒提供學習的網路資源較少,適合幼兒學習和發展的軟體開發技術在國內還很不成熟。學前教育資訊化資源的匱乏是阻礙幼兒園教師利用現代資訊科技進行教學的重要因素,即使幼兒園配備良好的現代教育技術裝備,也無法在實際的教學和管理中發揮作用。另外資訊化資源的專業化水平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間,現有的資源很難滿足一線教師教學和科研需要。

  3幼兒園教師的資訊素養不高,缺乏有效培訓

  與中小學教師的資訊科技能力相比,幼兒園教師的資訊科技能力還有很大差距。目前,幼兒園教師對錄音機、電視機、計算機等傳統的現代教育技術裝置掌握得較好,而對投影儀、幻燈機、印表機、攝像機等裝置的掌握水平較低,絕大部分農村幼兒園教師從未使用過PowerPoint、Excel,多數幼兒園教師對多媒體課件的製作、多媒體素材的處理能力顯得尤為欠缺。

  二、推進幼兒園教育資訊化的幾點建議

  1全社會出力,共謀學前教育資訊化發展

  如同地區間教育資訊化存在差距一樣,地區內城鄉之間也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必須注意加大農村中小學教育資訊化的投人,多方籌集資金,政策上予以傾斜,努力縮小城鄉差距。針對部分地區幼兒園軟硬體設施缺乏,課程改革難以進行的問題,必須通過政府部門的政策傾斜來進行資源分配上的調節,有關部門和人員也要及時提出有效措施和實施方案,巨集觀調節,微觀促進,從而實現各類幼兒目的持續、和諧發展。同時,隨著鄉鎮體制的上移,新建配套幼兒園要逐步實現公辦機制運作。鄉鎮幼兒園的管理從“地方負責,分級管理”的體制調整為“教育部門主管”,各鄉鎮幼兒園必中心園為龍頭,下設教學點或分園,進行統一管理。明確規劃目標,通過行政手段規範幼兒園管理,營造和諧的教育氛圍,爭取各方面力量的支援,盡力縮小地域差距、園際差距,推進幼兒教育事業發展,逐步體現教育的公平性。

  2利用網路建立資源庫,實現資源共享

  資源建設是教育資訊化的一個永恆話題。學前教育量大面廣,推進學前教育資訊化最大的優勢在於資源的共建共享,因此,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有效推進共享是學前教育資訊化的當務之急。在資源建設方面,政府的統籌和主導地位應當體現出來,既要有政府的集中投入,通過建設國家和地方的學前教育資源平臺,體現學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也要有效扶持和充分利用市場機制,確保學前教育資源開發的活力和可持續發展。從幼兒園的角度來看,應當把資源建設與教育效能緊密地聯絡起來。一方面要充分藉助資訊科技的有利條件,集中整合優質教育資源,積澱形成幼兒園的特色文化,同時為資源共享創設條件;另一方面,要鼓勵資源建設與創新,營造共享共創的氛圍,在園所內形成資源開發與共享的可持續發展機制。

  學前教育資訊化資源要與當前學前教育的目標、內容與特點應保持一致,設計要符合幼兒學習的習慣和心理特點。同時,也需要專門的設計與開發人員參與,將幼兒園一日活動、教學活動、觀摩課等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以圖片、文字、音訊、視訊、動畫等多種形式整合呈現,並按照幼兒在各個年齡段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教學需要,將這些資源轉化為專業的資訊化資源,並藉助基礎教育資訊化網路平臺或“園園通”進行共享。同時,要建立幼兒園內部區域網、功能齊全的多媒體教室和幼兒園網站等,逐步與網際網路、遠端教育網及中國教育衛星網實現了寬頻連線,在向家長介紹幼兒園教育特色的同時,還開闢了“互動空間”等專欄,班主任和家長都能根據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通過互動的方式,使得家長們對幼兒園有了更快捷、直觀的瞭解,也會對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提出許多建議和意見,從而更好地實現家園共育。

  3增強教師的資訊素養

  以往的培訓都是把幼兒教師歸附於中小學教師中,而且不重視對民辦幼兒園教師的培訓。按照教育部《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對專業人員的要求,在全國開展全員性幼兒教師教育技術培訓,重點解決資訊科技的教學應用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根本性解決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問題。其幼兒園園長和幼兒教師都有一定的資訊化意識,但缺乏相應的資訊素養。幼兒園應在政策的扶持下多給幼兒教師參加培訓以提升教育技術能力的機會,採用“以點帶面”的培訓模式整體提高本園教師的教育教學與資訊科技運用能力。要實行“走出去,請進來”的模式,把教師送出去參加培訓,把專家請進來進行輔導,並設定一定的激勵機制,鼓勵幼兒園教師自學創新,積極進行教學科研,讓幼兒教師成長為我國國民教育體系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使學前教育從課堂到管理都跟上整個教育發展的節奏。

  學前教育資訊化是中國學前教育整體質量提升的時代需求,因此,學前教育的一體化建設、均衡發展、課程改革、教師專業化發展等,皆是學前教育資訊化發展的指引。同時,學前教育資訊化未來發展的諸方面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在推進學前教育資訊化的程序中,必須統籌各方面,合力推進,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吉.學前教育資訊化的現狀與對策[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36:128~129.

  [2]郭力平,錢瓊,王雋,曾智.上海市幼兒園應用資訊科技的調查與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6,6:39.

  [3]朱書慧,汪基德.我國學前教育資訊化建設與應用研究現狀[J].電化教育研究,201310.

  [4]吳文濤,趙棟棟.我國學前教育資訊化建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J]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10.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