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企業倫理學方面論文免費
企業倫理是倫理的具體表現之一,通過企業道德規範來調節企業和企業員工的行為。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下載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下載篇1
淺談企業倫理道德建設
摘要: 企業倫理道德是企業賴以生存和 發展 的基礎,是企業培養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加強企業倫理道德建設,是落實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整頓市場秩序、維護廣大消費者權益、實現國民 經濟 又好又快發展的需要。必須通過構建完備的 法律 體系,加強企業倫理道德 教育 ,強調企業自律,完善企業規章制度,加強輿論和社會監督等途徑加強企業倫理道德建設。
關鍵詞:企業倫理道德 建設 必要性 途徑
企業倫理道德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加強企業倫理道德建設既有利於提高企業員工素質,調動員工 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也有利於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企業倫理道德的含義與特徵
一企業倫理道德的含義
倫理一詞源於希臘語,道德一詞源於拉丁語,這兩個詞的原來含義都是“風尚”、“習俗”的意思,也就是指人們公認的行為規範。在我國古代社會裡,一般以“道”表示事物運動變化的法則和 規律 ,而把“道”對自己有所得的東西稱為“德”,因此,所謂道德一般是指人的原則或人們行為的準則和規範。
“倫”是指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理”則是道德或規則。“倫理”概括地說是指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倫理與道德可以分開使用,也可以結合使用。總的來說,倫理道德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是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係所提倡的行為規範的總和。人們的行為規範就是行為標準,這是倫理道德的實質內容。人們的行為準則既受社會的經濟基礎和 政治 制度所決定,也受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所制約。有什麼樣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社會就提倡什麼樣的行為標準。同樣,人們的世界觀與人生觀不同,也會選擇有異的行為準則。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著與員工、其他企業、社會各個方面紛繁複雜的關係,用以選擇和調整這些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就是企業倫理道德。如製假售假行為,可能為企業帶來暫時利益,但卻損害消費者利益。在這種相互矛盾的關係中,企業是為了目前利益製假售假還是從企業長遠利益出發依法依德生產經營,倫理道德在其選擇中就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企業倫理道德的特徵
在堅持 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我國,企業倫理道德通過善良與邪惡、正義與非正義、公正與偏私、誠實與虛偽等相互對立的範疇來評價企業和員工的各種行為,並通過這種評價和社會輿論監督、指導和調整,使企業和員工行為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求,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正是因為企業倫理道德適用於企業層面,因此,具有自己的本質特徵:
1.利益性。
企業是向社會提供產品或服務的經濟體,企業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利潤,追求經濟績效是企業本質特徵的表現。企業倫理道德在一定意義上講,是在生產、經營、 管理活動及生活中,調節與利益相關者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如企業重視社會主義倫理道德建設,謀求企業與 自然 環境關係的和諧協調,必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盡力維繫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努力踐行 科學 發展觀,造福子孫後代,贏得社會的廣泛讚譽支援,能夠給企業帶來長遠利益和發展。相反,企業不重視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造成資源浪費,環境汙染,即使可能取得眼前利益,但卻損害了社會利益和企業長遠利益。
2.制約性。
社會主義企業倫理道德是由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所決定,從而受到經濟基礎的制約。企業倫理道德總是與企業對社會所負的特殊的經濟責任、社會責任 聯絡在一起,脫離經濟、政治、社會責任的企業倫理道德是不存在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它必然統領著企業倫理道德。企業倫理道德是與社會主義道德原則相一致,社會主義倫理道德的公平公正原則、集體主義原則、為人民服務原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原則、誠實守信原則等,既是企業倫理道德建設必須遵循的根本性原則,也是企業倫理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和指導方針。企業倫理道德規範的確立是社會倫理道德原則的具體化,必然受到社會主義倫理道德原則的制約。
3.企業倫理道德與有關法律法規緊密相聯。
企業倫理道德與有關法律法規都是對企業行為的規範和要求,但它們執行著不同的職能。企業倫理道德要求企業及員工“應該怎麼做”,這種應該怎麼做是通過社會輿論、習慣、傳統、內心信念起作用,而不是靠外部的強制性力量來實現。有關的法律法規要求企業和員工“必須這樣做”,它依靠外部強制性力量來禁止企業及員工有關行為的發生,而一旦發生則強制性禁止並強制承擔相應行為的後果。但是,企業倫理道德與有關法規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有關法律法規是企業倫理道德建設的依據,企業通過有關“守則”、“制度”、“準則”、“條例”、“規定”以及各種傳統、慣例,規定企業及員工“應該怎樣做”的倫理道德規範中包含了“必須這樣做”的、具有法律含義的規定性,從而使企業倫理道德具有更強的約束力。
4.穩定性和連續性。
企業倫理道德總是與企業的性質、 歷史 發展、經營行為和員工的 職業生活、職業要求相結合的。某一個企業一旦產生,它就開始了其自身的歷史過程,而內部員工通過勞動分工也就被固定在一定的工作崗位上,形成相對的穩定性,因而在企業 實踐中會形成比較穩定的社會形象、職業 心理、職業習慣和職業道德評價,這種形象、心理、習慣和評價,就會鑄成企業及員工的相對固定的品質,進而決定了企業倫理道德的連續性。企業倫理道德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具體表現為企業世代相傳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如注重質量、講究 信譽、追求效益、重視人才、品牌塑造、社會責任等,都有一定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是一種傳統性的倫理道德要求。
企業倫理道德建設的必要性
一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必然要求
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 報告中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只有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各個部分、各個方面中全面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並轉化為人們的行動,才可以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得到踐行。企業倫理道德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所影響的是數以千萬計的企業和數以億計的企業員工,企業倫理道德建設就是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應有之義。
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在《哈佛商業評論》上 發表的《公司核心競爭力》一文中指出: 組織中的積累性學識,特別是如何協調各種生產技能並且把多種技術整合在一起的能力,是能夠使企業在激烈競爭中保持主動和優勢的某種其他企業不可模仿的力量,這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是企業各種因素的整合。但是,毋庸置疑,企業倫理道德是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和關鍵。
因為,隨著科學技術的月新日異,創造一種新的產品並不難,難的是企業內部管理要素、企業與外部的關係以及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關係的協調與配合。而這些關係配合得好,必然能使企業產生可持續的技術創新力、強勢的市場營銷力、高效率的制度力和優秀的 文化力,最終形成其他企業無法模仿、無法複製的核心競爭力。企業倫理道德決定了企業文化的道德傾向,決定了管理人員的倫理性,決定了企業處理與內外各種利益關係者的價值取向,為企業協調這些關係提供了準則,因而,企業要增強其核心競爭力,必須要加強企業倫理道德建設。
三整肅市場秩序和維護廣大消費者權益的客觀需要
1992年黨的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建立 社會主義市場 經濟 體制以來,我國市場經濟得到了迅速 發展 ,市場體系不斷完善,市場不斷開放,競爭有序發展。但是市場混亂,危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時有發生,具體表現在:製售偽劣假冒商品,甚至製售有毒有害商品;價格欺詐;虛假廣告宣傳;違約欺詐,誠信缺失;偷稅漏稅;惡性競爭;商業賄賂;行業壟斷等,這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侵犯了消費者權益,而且危害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甚至影響國家形象和社會的安全穩定。這些無視倫理道德、違反 法律 法規的行為如不加以嚴格遏制、消除,就會阻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多管齊下,齊抓共管,但加強 企業 倫理道德建設無疑是關鍵性措施。企業只有在倫理道德建設中提高自身素質,加強了自律和道德約束,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安全健康的市場體系才會有堅實的基礎。
企業倫理道德建設的基本內容
黨中央在2001年10月印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指出:“根據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 歷史 任務,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重在建設、以人為本,在全民族牢固樹立建設有 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全社會大力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培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
胡錦濤在黨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 報告中指出:“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 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發揮道德模範榜樣作用,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按照公民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全民族的基本道德規範和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的要求,企業倫理道德建設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即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倫理道德規範, 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倫理道德規範,員工與員工之間的倫理道德規範,企業與社會之間的倫理道德規範。建設企業的倫理道德,就是要根據企業的實際,從其內容和要求出發,制定企業的倫理道德規範,並用一定的形式固定下來,以供企業及員工遵循。
一企業與員工間的倫理道德規範
企業與員工的關係,其實就是集體與個人之間的關係。調整集體與個人關係的最基本的倫理道德原則是集體主義。按照集體主義原則來協調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之間的關係,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在企業倫理道德建設中的根本體現,也是社會主義制度和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要求。因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才有真正的共同利益,才能實現個人與集體兩者的有機統一。
集體離不開個體。企業集體要承認員工個體的存在,為個體的存在和發展服務,在保障集體利益大於個體利益的前提下考慮、尊重和發展個人利益。這樣的集體,就會成為員工的大家庭。企業員 工作為家庭的一員,處於主人翁地位平等相處,友好交往,個性和專長得到應有的尊重和發揮。從倫 理學 的觀點看,這樣的集體是不合格的。因此,一個合格的企業集體應該有如下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規範: 尊重作為個體員工的價值、個性與尊嚴,盡力滿足員工合理的且有實現可能的需要; 承認員工之間在能力、收入等方面的合理差別,不搞平均主義,同時又要考慮扶貧濟困,不搞分配差別上的過分懸殊;集體對個人的滿足是有限度的。必須在保證企業集體整體執行和整體利益的前提下,為員工得到全面發展和聰明才智的充分發揮創造良好的 環境條件。
企業員工也不能離開集體。企業員工要加強自我修養,提高自身素質,自覺遵守符合集體主義原則要求的個人行為規範。這些行為規範包括愛企業、愛集體、愛公物、愛勞動、愛科技、愛崗位、愛產品和講責任、講紀律、講質量、講時效、講 信譽、講協調,充分體現員工的主人翁精神,竭力為企業集體的興旺發達做出貢獻。這樣,員工就能成為集體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理想共同體和情感共同體中的合格一員,在發展企業的過程中完善和發展自己。
二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倫理道德規範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構成企業生產力的不可缺少的要素。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係是否協調,直接影響到企業凝聚力的強弱。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在整體利益上是一致的。但是由於他們在企業生產經營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有著不同的職責範圍,因而也會產生種種分歧和矛盾。通過一定的倫理道德規範、調整彼此行為,協調相互關係是十分必要的。為此,首先要求管理者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按照 科學 發展觀的要求管理和發展企業,恪盡職守,遵紀守法,公平公正,團結員工,樂於協作,真正成為被管理者的模範,以自己良好的品德、淵博的知識、超群的能力把被管理者聚合在自己的周圍。同時,要求被管理者對管理者的工作給予尊重、理解和支援,包括主動參與管理,貫徹執行管理者所作出的各種管理決策,全面完成 計劃任務,用實際行動關心和維護企業的整體利益。這樣,就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實現企業目標的軌道上保持一致。
三員工與員工之間的倫理道德規範
在企業這個群體 網路 中,可以用不同的標誌對員工總體進行分類劃群。要使企業群體發揮整體效應,就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企業內部普遍存在的錯蹤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共中央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中所指出的在人民內部的一切關係上“建立發展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關係”就是處理企業員工之間關係的道德準則。在我國“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 政治 的本質和核心”的條件下,人民是國家及企業的主人,因此企業員工之間是平等的,不存在誰壓迫誰的制度基礎。
雖然員工個人之間存在自身的物質利益,但彼此之間沒有根本的利害衝突。雖然職工之間存在著個性、能力、性格、氣質等諸多差異,有勞動分工上的不同,但在人格上一律平等,可以在集體主義原則指導下平等相處,團結協作,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當然,這並不是說在我們的社會和企業裡,所有的人在處理與他人的關係時都已經做到了這一點,要實現建立“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關係,還必須堅持長期不懈的努力,特別要注意確立一套符合本企業員工實際的人際關係準則,以規範企業員工人際交往行為。
四企業與社會之間的道德規範
企業內部存在倫理道德問題,企業與外部同樣存在倫理道德問題,例如企業在處理與顧客、供應廠商、其它企業、財稅與 金融 部門、新聞媒介等關係問題上,必須受到企業倫理道德的約束和調節。企業與外部的關係是否協調、和諧,關係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正確處理企業與外部各單位的關係,必須堅持“平等、友好、互利、互助”的倫理道德規範。例如,在處理與其他企業關係時,要做到既講平等競爭,又講互助、互利與協作。在處理與顧客關係時,要講質量、講信譽,始終以消費者為中心,把“顧客放在第一位”。
在處理與國家的關係時,堅持把國家利益與 企業 利益統一起來,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維護企業的正當利益要以服從和服務於國家利益為前提。企業必須自覺遵守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規、條令等,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產品品種,增強 經濟 效益,以對國家建設和人民福利多做貢獻。依據市場需求,努力克服經營上的短期化傾向,克服企業本位主義和小團體主義。那種只要國家放權讓利,不願多作貢獻,只要照顧本企業員工利益和情緒,不顧國家利益和 社會影響的行為,是不符合社會主義企業倫理道德原則的。
企業倫理道德建設的途徑
一構建完備的法律法規體系
企業倫理道德建設基本上是一種 心理建設、 文化建設,主要訴諸於輿論和良心,但離不開法律的制約。法律法規以其強制性手段規定企業及其員工的活動範圍和方式,超越了法律法規所規定的界限就要依法懲辦。法律法規對人們行為制約雖然不屬於企業倫理道德範疇,但卻具有倫理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企業在法律的約束下規範行為持久以後,就會形成具有倫理道德性質的傳統習慣,法律的約束就轉化為企業的自我約束。比如製售有毒有害、偽劣假冒商品是既違反法律又違反社會倫理道德的,如果國家嚴格執法,嚴厲打擊,企業就不敢違法,而倫理道德問題也就解決了。但是,目前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執法不嚴、監督不力,從而導致一些企業利慾薰心、無視法律存在,幹違反倫理道德的行為。因此,通過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創造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 環境,增強企業的法律意識,企業及員工的行為就必然符合社會主義企業倫理道德規範的要求。
二加強企業倫理道德 教育
符合社會主義倫理道德要求的企業倫理道德形成的過程是一個自覺的過程,需要企業不斷地教育、灌輸、示範帶動和相互影響。企業應該把企業倫理道德納入員工教育與培訓的內容體系。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地對員工進行反覆、系統的倫理道德教育,使每個員工清楚企業的利益與承擔社會責任的關係,掌握企業倫理道德規範和要求,懂得企業倫理道德的功能作用,樹立企業的倫理道德標杆,突出 管理者倫理道德行為的示範作用,努力形成企業特有的倫理道德氛圍,不斷提升企業倫理道德理念,強化全體員工的倫理道德行為,以促進企業的 科學 發展 。
三強調企業自律
企業倫理道德建設需要企業加強自律。因為企業每一個行為都會涉及自己的利益和他人方的利益。企業自律,就是在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時,把遵守相關法規、社會倫理道德規範視為責任,使企業追求經濟利益的過程和實現經濟利益的目的符合倫理道德規範要求。安徽榮事達集團曾向全社會發布《榮事達競爭自律宣言》,就是通過企業自律加強企業倫理道德建設的 實踐與思考。因為法律禁止的,道德予以譴責,而法律未做出規定的不合乎倫理道德要求的行為,道德也會予以譴責。避免社會倫理道德譴責,必須要強調企業自律。
四完善企業規章制度
企業規章制度猶如企業內部的法律法規,對企業員工具有相對強制性約束力。違背了企業規章制度,必然受到紀律的處分,輕則批評教育,重則罰款、處分直至辭退。企業規章制度使企業所倡導的企業文化、價值觀念、倫理道德和行為方式規範化,使員工行為更趨合理化、科學化,它是企業“ 軟體”和“硬體”結合點,是使企業“軟”性因素變“硬”的重要途徑。一個規章制度健全且嚴格執行的企業,必然是有序高效執行且有著倫理道德規範的企業。因此,加強企業倫理道德建設,必須完善企業的領導制度、人事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班組建設制度、經營管理制度、責任制度、激勵制度等,用科學的制度規範企業員工行為,促進倫理道德建設。
五加強輿論和社會監督
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特別是 現代 媒體事業的發達,企業與社會的透明度越來越高,監督的手段與方式越來越豐富。只有加強監督,違背社會主義倫理道德的行為才無立足之地。我國要加強輿論監督,充分發揮媒體在宣傳企業倫理道德、揭發企業違規行為上的積極作用;加強政府職能部門的檢查、監督作用,特別是相關行業的安全、質檢、防疫等部門的職能作用;加強群眾團體 組織的監督,如消費者協會;加強企業相關利益者特別是消費者的監督,企業的各種行為最終反應到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上,消費者最有資格和條件評價一個企業,消費者的覺悟和對企業倫理道德行為積極的監督對於企業倫理道德建設具有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
參考 文獻 :
1.方光羅.企業文化概論[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
2.王辛楓等.基於溫州民營企業的倫理問題研究[J].商業研究,2008
3.趙立軍等.論企業倫理經營[J].遼寧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7
4.劉勝泉.企業倫理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J].商場現代化,2008
下載篇2
試論企業生態倫理的價值審視
[摘 要] 倡導生態倫理,履行生態倫理規範,是現代企業發展的一種戰略選擇。認真分析企業生態倫理價值蘊含對於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建設社會生態文明,樹立人與自然相和諧的生態文明觀極為重要的時代意義。
[關鍵詞] 企業 生態倫理 價值 分析
企業生態倫理是關於企業與生態關係的道德研究。企業生態倫理又稱為企業環境倫理,是處理企業與生態關係的倫理原則、道德規範和道德實踐的總和。企業生態倫理拓寬了以往只側重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注重企業的社會道德和企業的人際道德的企業倫理,把對道德的關注延伸至人與自然之間,即從企業社會倫理和人際倫理擴充套件到企業生態倫理,把利益平等原則從人和社會擴充套件到生命和自然界整個生態系統。分析企業生態倫理價值蘊含是確保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樹立人與自然相和諧的生態文明觀需要認真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企業生態倫理的主要特徵和基本要求
企業生態倫理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加強企業生態文化建設。
人類自然生態活動中一切涉及倫理性的方面構成了生態倫理的現實內容,包括合理指導自然生態活動、保護生態平衡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對影響自然生態與生態平衡的重大活動進行科學決策以及人們保護自然生態與物種多樣性的道德品質與道德責任等。企業在進行與自然生態相關的活動中要突出為了人類的發展與進步保護自然資源,實現生態平衡。要摒棄忽視自然生態的“人類中心主義”,構建起以“生命中心倫理”和“生態中心倫理”為主旨、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生態倫理框架。因此要大力加強企業生態文化建設,讓生態文化在企業紮根。企業生態倫理把企業倫理道德的研究物件和範圍從人與人之間擴充套件到人與自然之間,即從企業社會倫理和人際倫理擴充套件到企業生態倫理,認為評價企業生產經營行為是否合乎倫理道德,主要看在發展中是否做到維持生態平衡,實現與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一致,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
二是要強化企業生態管理,大力培植綠色生產綠色營銷文化。
在環保生產和綠色消費成為主軸的今天,消費的核心特徵――綠色,決定了生產產品的綠色特質和環保特性。任何違背消費綠色主軸的生產行為,最終都要受到懲罰,給企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要注重綠色環保概念的自我實現,生產過程的綠色監控應該成為企業的自覺行為,做好如何實現綠色生產,如何在實現綠色生產過程中將成本控制到最低的課題。企業在營銷中要做到綠色營銷,企業要以環境保護觀念作為其經營哲學思想,以綠色文化為其價值觀念,以消費者的綠色消費為中心和出發點,力求滿足消費者綠色消費需求。因為綠色營銷的主體歸根到底是企業,綠色營銷是企業的營銷活動,綠色營銷的策略主要是企業的一系列營銷策略和方法構成的。通過綠色營銷活動,協調了企業利益保護環境社會發展的關係,使經濟的發展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至於對後代生存和發展構成危害和威脅,即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企業要正確處理企業與環境的關係,對企業的環保行為加以道德約束,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要強化企業社會生態責任觀,正確處理與生態關係方面的各種利益關係,決不能以損害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為代價去實現企業的最大利益。
作為一種處理企業與環境關係的倫理規範,企業生態倫理的實質在於通過企業對生態平衡的關心,對大自然的保護,來反映企業對自身及其子孫後代切身利益的責任心與義務感,最終的目的仍是為了實現人類更健康和安全地生存與發展。它要求企業在承擔起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承擔起保護自然環境、促進社會整體進步的責任,實現社會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生態倫理要求企業為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促使企業經營朝著符合生態保護的方向發展,在進行決策時要用社會觀點、長遠觀點和生態觀點,來考慮如何促進生態環境的良性迴圈,以更好地協調企業、社會、後代和自然界的利益。
在企業投入、產出的各個環節,從原材料購買、產品開發生產到產品銷售的各個方面,都必須考慮到有利於保護環境,把環境安全作為企業生產和產品開發戰略的重要方面。要把採用生態技術和清潔工藝,進行綠色生產,生產綠色產品等企業生產行為,提到道德規範的高度,作為對企業的一種道德要求。
企業生態倫理與傳統企業倫理道德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社會價值優先於企業價值。
為了使生態得到真正可靠的保護,在處理企業與社會、個體與整體的關係上,企業生態倫理把社會利益、整體利益看得更為重要。企業在制定生態政策的過程中,必須處理好個人偏好價值、市場價格價值、個人善價值、社會偏好價值、社會善價值、有機體價值、生態系統價值等價值關係。社會善價值,就是有助於社會正常執行的價值;個人善價值代表的則是個人的利益。生態保護政策不僅觸及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係問題,而且主張社會價值優先於個人價值。
二是生態責任與經濟責任並重。
從本質上來看,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對企業經濟行為的道德約束,既反映企業的宗旨和經營理念,又是用來約束企業內部包括供應商在內的生產經營行為的一套管理和評估體系。企業社會責任超越了過去企業只對股東利益負責的範疇,強調對包括股東、員工、消費者、客戶、社群、公眾、政府等利益相關者的社會責任;不僅對企業和職工承擔責任,而且要承擔社會使命、生態使命,對社會、對後代、對生命和自然界承擔責任。企業要將承擔社會責任作為願景提出,並融入企業的經營理念中,將誠信經營、節約能源、愛護環境、善待員工、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等貫穿於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更加有效地整合社會資源,創造有利於企業經營和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打造企業的社會責任競爭力,從而獲取競爭優勢,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是企業生態倫理融入企業管理之中。
企業生態道德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方面,把環境意識和環境保護的要求納入企業經營管理之中,這是企業管理進入綠色管理的重要標誌。企業管理不僅要從人出發,進行尊重人的企業管理;而且要從人與自然的關係出發,進行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企業管理。把企業生態倫理融入企業管理之中,道德思考成為管理決策制定中的一個重要標準。把企業生態倫理引入經營管理確實可以大大豐富和深化管理理論與實踐,有利於企業的健康發展。四是企業生態倫理具有更強的他律性和自律性。
企業生態倫理無論在內涵方面還是在外延方面,都不同於傳統企業倫理。傳統意義上的企業倫理雖然也主張他律,但核心是自覺和自省,不是強制性的。由於生態保護問題的複雜性和緊迫性,企業生態倫理不僅要得到鼓勵,而且要得到強制執行。
二、企業生態倫理的價值分析
1.從社會價值看,倡導企業生態倫理有利於建設社會生態文明,努力建設人與自然相和諧的新型關係。
生態倫理說到底仍然是人的活動的合理性問題,這種合理性所指涉的主要是主客體間的價值關係。這種價值關係依然是由人的行為造成的。因此企業生態倫理依然是一個社會現象或人文現象。人改造自然以獲取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活動表面看來是指向自然的,然而其結果卻是雙重的,一是實質上的人對物的影響,一是形式上的人對人的影響。其中後者便是倫理生態問題,它通過人的觀念和行為影響了他人和社會,為他人提供了一定的觀念模式和行為模式,因而也是社會環境的一部分。人與自然是共存、共生、共榮的關係。企業對待和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不僅要看到自然界有滿足人類需要的外在“工具性價值”,而且有滿足人類需要的內在“生態價值”。
因此,善待、保護自然就是關愛、保護人類自己,建設自然就是造福人類;傷害自然必定傷害人類,破壞自然就是毀滅人類自己。生態文明的本質特徵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形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既是生態文明的核心價值理念和根本目標,也是建設生態文明的評價標準。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企業必須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努力建設人與自然相和諧的新型關係,樹立人與自然相和諧的生態文明觀。
2.從企業價值看,倡導企業生態倫理有利於企業樹立綠色生產
綠色營銷的良好社會形象,有利於企業可持續發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企業生態倫理的必然要求。企業生產必須把“持續發展” 作為總體目標,充分考慮到環境衛生及環境生態的維持,努力改善企業環保與發展的衝突關係,提高企業的環保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倡導生態倫理,意味著企業樹起了一面環保旗幟,它一方面引導企業去保護環境,減少汙染,實現自身的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又向社會表明企業對待環境的態度,從而製造輿論聲勢,擴大企業及產品的社會影響力。企業形象是企業在社會上得以立足的重要因素。
企業要採取系列適當的步驟,進行自我革新,建立新型的綠色企業系統,積極適應新的“綠色環境”,從“綠色”著眼謀生存、求發展,從而創造一個健康型、環保型的“綠色形象”。 好的企業形象會幫助企業贏得顧客和市場,併為企業各方面的運作開啟方便之門,它是企業的一項無形資產,是企業長遠發展的有力保障。企業如果注重環保,實施ISO14000標準並通過認證,就等於向公眾宣佈該企業是“對環境負責的企業”,是“善待環境的企業”,從而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提高企業知名度。
樹立綠色企業形象的企業會在市場上、在公眾心目中贏得獨特的優勢,包括公司聲譽的提升,銷量和市場份額的增加,員工士氣的提高和生產率的改進,獲得更優秀的人才,以及使員工有更大自己選擇將來的自由,等等。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發展,但不能以犧牲環境和個體發展為代價。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現實途徑就是著力以存量資本帶動增量資本,從而促進經濟、生態和社會的協調發展。企業生態倫理化管理是實現人與自然、社會之間的功利的、倫理的關係的統一,是精神關係和物質關係的統一,是一個以人類命運的終極關懷為核心的、融合人類多元價值的完整的深層次的價值體系。它不僅貫徹了人本生態的基本理念和精神,更是對自然生態和社會生態的全面關注和協調。
3.從理論價值層面看,倡導企業生態倫理能夠提升企業生態文明責任意識,實行生態化生產方式,有利於企業倫理建設和法制建設。
倡導企業生態倫理意味著企業必須提升生態文明意識,實行生態化的生產方式。傳統的生產方式對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是粗放式的,是資源―產品―廢物―排放單向度的線性發展模式,通過把資源變成廢物來實現經濟的增長。這是一種“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協調”的生產方式。因此,生產方式必須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產品高產出、環境低汙染”轉變,發展迴圈經濟,也即使原材料在生產鏈條中多次、反覆、迴圈利用,形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迴圈流動,力爭做到廢物最小化、資源無害化,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資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汙染。
倡導企業生態倫理能夠促進建立健全企業生態法制體系。用剛性的制度約束企業的不文明行為,懲罰破壞文明的行為,以制度規範企業經營性行為。企業要積極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價值和秩序為主旨、重視資源和生態環境支撐能力的有限性,實現可持續能力不斷增強,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充分依靠科技手段,發展迴圈經濟,走生態文明發展之路。
4.從實踐價值層面看,倡導企業生態倫理有利於提高企業競爭力,有利於實現企業更大更長遠的利益。
倡導生態倫理是一種雙贏的明智之舉。因為從長遠來看,企業主動關注環境、倡導環保行為,有利於企業抓住機遇,以一種新的先導的姿態應付對手的競爭,搶佔競爭的制高點,以新取勝,最終能夠獲得相應的豐厚的利潤回報;企業的清潔生產、綠色產品因有更高的質量或更好的功能,能更好地滿足顧客環保需求,也就更能吸引顧客,有利於擴大企業市場份額;擁有強烈環保意識的消費者也願意為綠色產品付出更高的價格。因此綠色產品的製造者和營銷者具有長遠的經濟效益前景。但從區域性和短期來看,企業的經濟利益與生態效益往往是有矛盾的,企業在短期經濟利益的誘惑下,很難自覺地實現生態效益。市場機制下經濟利益是企業的第一驅動力,外部不經濟性的誘惑使企業有無視環境謀求私利的動機。這就要求政府和社會通過法制建設、經濟手段和社會監督,使企業獲得政府和各種社會組織的支援,推進企業生態倫理建設,增強企業持續的獲利能力.
參考文獻:
[1]王 琪:企業生態倫理的時代價值[J]理論學刊.20014
[2]張麗青:企業生態倫理建設困境及途徑探討[J]企業活力.200510
- 關於企業倫理學方面論文免費
- 高一新生軍訓個人總結
- 淺析高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課程與實訓體系的構建策略論文
- 泮托拉唑的不良反應
- 以追逐夢想為話題的作文
- 用沮喪一詞怎麼造句子
- 安徒生童話踩麵包的姑娘經典故事閱讀
- 創新思維在理論與實踐中有什麼作用
- 辦理海關的介紹信三篇
- 家常醬牛肉的做法
- 學校危房鑑定申請書
- 學生怎樣減肥最快最有效
- 感人愛情文章短文
- 婚宴上男方家長簡短致辭
- 自制廣式月餅的做法經典又美味
- 祛痘喝什麼花茶排毒好
- 高一勵志演講稿精選
- 筆記本系統重灌圖解
- 骨盆骨折的急救護理
- 農村房屋陽臺裝修設計實景圖片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