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學方向論文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統計學已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尤其是統計技術和方法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越來越關鍵。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議提高企業統計工作質量的方法

  一、影響企業統計工作質量的因素

  1、統計工作在企業管理中的被重視程度降低。

  從企業統計服務的主體來看,企業統計工作的服務物件以服務政府為主、服務本企業管理為輔,統計指標體系以經濟總量指標為主、以經濟執行質量指標為輔。從企業的統計資訊和功能來看,企業統計工作一般只侷限於對企業內部資訊統計,缺少對外部市場資訊的收集和處理;統計人員不能全面掌握企業生產經營動態,難以寫出高質量的分析報告,使企業統計的整體職能未得到充分體現。致使企業經營者認為,企業統計工作是為國家盡法律義務,為上級主管部門指標資料彙總服務,而對企業自身生產經營管理作用不大,因此,企業統計工作得不到企業領導應有的重視。

  2、企業利益需要使統計資料真實性要求受到挑戰。

  統計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提供統計調查所需的資料,不得提供不真實或者不完整的統計資料”。在實際中,有的企業沒有按照統計法的要求提供統計資料,有的甚至提供虛假資料,其原因,一是有的企業經營者在統計資料作為對政績考核或幹部選拔、晉升時,通過虛報、墓改統計資料來達到爭取榮譽、撈取實惠的目的。二是部分企業為了保密或某些既得利益,不願意及時提供真實的統計資料。經濟轉型期的“既得利益”觀,對統計資料的真實性進行著挑戰。

  3、企業統計核算基礎工作薄弱。

  一些老企業計量手段不健全、統計工作規章制度陳舊,導致企業統計基礎工作薄弱。一是統計基礎核算資料不完整。例如,化工企業從原料進廠、加工到產品出廠大多在各種密閉的管線、容器中流動、儲存。沒有與之相配套、適應的計量手段就無法取得完整的原始資料。而一些企業為降低成本只重視原料進廠、產品出廠的計量,對裝置之間、生產線之間的互供原料沒有計量手段,靠估計或設計資料為核算依據,使統計工作缺乏準確性。二是由於計量手段不健全,不僅導致統計資料失真,還導致統計工作不規範。三是陳舊的統計工作規章制度不能對企業統計人員起到約束作用。

  4、企業統計專業性崗位與低素質人員不匹配。

  統計工作包括對資料進行收集、彙總整理,進行分析與預測,其需要有專業水平的工作人員。目前,企業部分統計人員素質不高,不僅學歷較低,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而且事業心及責任意識不強,造成統計資料的差錯、失誤,使企業統計工作陷入被動。統計人員兼職多且流動性大,統計人員兼職多以會計工作為主,使得統計人員很難再投入較多的精力進行統計專業知識學習。造成企業統計人員不穩定、素質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多年以來,統計部門對企業統計人員要求標準放寬、待遇低,降低了統計工作崗位的吸引力。二是企業經營者對統計工作重視程度逐步降低。三是在職統計人員沒有充分發揮統計職能作用,統計工作的重要作用沒有得到真實體現。

  二、如何提高企業統計工作質量

  1、統計部門要依法為企業統計工作建立寬鬆的工作環境。

  一是要依據《統計法》的規定,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完善與統計事業發展要求相適應的統計法規體系,將統計資料管理、統計監督納入法制化軌道,這既是保證企業統計工作有條不紊開展的基礎,也是從法律的角度保障統計資訊的真實、準確、及時的基礎。二是廣泛開展《統計法》的宣傳教育,增強法律觀念和守法意識,特別是要增強經營者的守法意識。三是建立一套既能準確反映企業經濟執行狀況,又能滿足自身調查要求的統計指標體系,避免重複調查和指標交叉,嚴禁多頭向企業重複佈置統計調查任務。四是要定期對企業統計人員進行崗位培訓、考核。統計部門的嚴格要求,一定程度上會促使企業經營者重視統計工作。

  2、企業統計工作者在思想上要實現三個轉變。

  三個轉變即是由生產型統計轉變為經營管理型統計,由速度型統計轉變為效益型統計,由主要服務於政府和有關部門轉變為既為政府和有關部門服務好,又為企業經營管理者當好參謀。這是提高企業統計工作質量的根本所在。要實現三個轉變,一是企業統計人員必須把工作重心從資料收集整理、建帳報表,轉移到加強分析與預測、參與企業管理上來。根據企業統計資料建立生產經營預測模型,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分析與預測,客觀的反映企業經濟執行質量。二是增強為企業服務的意識,統計工作要緊緊圍繞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分析,及時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除向企業經營者提出建議外,還要提供統計專題會、企業經濟活動分析會等形式的服務;三是企業統計人員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愛崗敬業,始終保持旺盛的工作熱情,做細做實各項具體工作。

  3、加強企業統計基礎工作。

  企業統計基礎工作的規範化、標準化、制度化是提高統計資料質量的關鍵環節。一是按照《統計法》和國家統計制度規定,結合企業實際修改和完善企業內部有關的統計規章制度。加強對企業車間、班組的原始記錄、統計合帳、統計報表和統計資料管理的制度建設,確保從源頭上保證資料準確可靠。二是建立一套既能滿足政府統計和企業主管部門的需要,又能滿足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的企業內部統計指標體系,並隨著企業生產經營執行方式的改變而不斷地進行完善。三是加強企業統計隊伍建設。首先要加強企業統計工作的領導,選配職業道德好、有專業知識的統計人員,給予相應的待遇,保證統計人員隊伍的相對穩定。其次要加強業務知識培訓,不斷提高統計人員業務素質。四是企業應引導統計人員積極主動參與企業經營管理,激發統計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使統計工作更好地為企業經營管理服務。

  4、加快統計資訊網路建設。

  在網路資訊時代,資訊科技和專業軟體的應用對企業的統計工作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企業不僅要給基層統計人員配備計算機,還要培訓基層統計人員掌握資訊化應用技術。統計人員不僅要利用網際網路、企業區域網建立健全高效的統計資訊網路,還要利用統計專業經濟模型,根據企業統計資料建立生產經營預測模型,對未來發展趨勢做出分析與預測,客觀的反映企業經濟執行質量,為經營者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5、完善企業計量手段。

  完善的計量手段是取得完整、真實資料的基礎,是做好統計工作的前提。新建的企業對計量器具、表計配備比較齊全。但是在很多老的企業計量手段亟需完善。計量手段不健全就無法取得準確的計量資料,企業的部分業務核算只能靠估計或經驗資料、設計資料。這不僅使統計資料缺乏準確性,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生產經營的真實情況,也不能為經營者進行決策提供參考。

  篇2

  試論計算機技術是助力企業統計持續提高的利器

  一、引言

  眾所周知,“統計是認識社會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企業統計則是認識企業、改造企業、成功地管理企業的重要工具,特別是在深化改革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然而,事與願違,目前,我國不少企業對如何發揮企業統計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仍在思維誤區中徘徊,致使本應隨著改革步伐發展壯大的企業統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陸秀芬於1997年發文感嘆:“企業統計面臨生存危機絕非聳人聽聞之說,特別是近幾年,企業統計被忽視、被冷落的狀況已達到驚人的地步:觀念陳舊、做法傳統、認識模糊、顧此失彼、資料決定政績、長官資料橫行、自身不強,難打勝仗”。

  而賴福平在改革開放二十幾年後的2005年,曾撰文:“中國市場經濟蓬勃發展,而企業統計工作正面臨著尷尬的局面,很多企業統計機構已撤消。在一些大型國家企業中也僅存一兩個專職統計人員,或者臨時招聘兼職的統計人才;而根據各上市公司的發行公告中職能機構設定的部分,可以發現幾乎沒有一家公司設定統計職能機構,最多也只是其某些職能機構的下設部門。這些表明企業統計對企業來說就好像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從這兩段相隔8年的描述中,我們不難發現,企業統計的境遇並不樂觀。而企業統計就其性質而言是一種認識活動。它通過採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資料來對客觀事物的總體現象進行觀察和探索的過程。企業統計工作是對關乎企業發展的內部和外部資訊進行蒐集和整理,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進行統計調查和統計分析、提供統計資料、實施統計監督的過程,從而使報告型統計改變成“服務經營、參與決策”的管理型統計,參與到企業管理的全過程中去。讓企業領導全面掌握本企業生產經營所需要的各種資訊,為企業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據,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企業統計除了具備統計的一般特點之外還具有專業性、全面性、連續性等與企業管理經營相關的特點。

  二、計算機技術是企業統計工作效率提高的倍增器

  對一個國家來說統計是瞭解國家經濟及社會發展狀況的重要平臺,統計結果有利於一個國家掌握經濟執行情況。反觀於企業,企業統計工作對一個企業的經營和發展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企業確定生產計劃及制定政策的重要根據。

  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技術在各行業領域內的運用以其特有的靈活性、全面性以及全球性.為各行業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進展。如何充分應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實現統計業務處理電子化,實現統計資訊網路化,提高統計資訊和辦公自動化水平來為統計工作服務,以適應社會現代化發展的需要,這是統計工作規範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擺在廣大統計人員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各級統計人員不僅要做好各種資料的統計工作,還要能做好市場政策資訊的收集整理工作;不僅要做好統計分析工作,還要能做好超前預測工作,使統計工作由被動地應付工作任務轉變為主動服務和超前服務。

  計算機技術應用於企業統計資料管理,必須依靠資料庫技術與網路技術現代化工具來完成。本著硬體是基礎,軟體是關鍵,應用是目的之原則。充分利用現有資訊資源,強化應用軟體的設計,開發專業統計人員實用的資料處理程式,推廣成熟軟體在統計工作中的應用,使業務工作程式化、網路化、規範化。加強單位名錄庫、綜合統計資料庫、年報資料庫和其他專業資料庫的建設工作,大力開發資料庫資源,提高資料庫的綜合利用效率,逐步強化計算機網路技術的開發利用。一方面要按企業資訊流轉程式建立內部統計資訊管理系統,開發專業應用軟體;另一方面應根據企業經營管理需要,利用網路技術,保證外部資訊來源。準確把握市場動態,捕捉商機,加快企業經濟發展。如果說以上兩條是實現企業管理資訊化的“硬體”,那麼,對統計工作的重新認識,二次定位,就是“軟體”了。業務管理缺乏統計資料會顯得空洞和沒有說服力;統計分析脫離業務會導致為統計而統計,統計失去目的性。數理統計應用於抽樣調查以及計算機涉足於統計領域的革命性技術變革。技術的進步確保了統計過程所要求做到高質量,資料處理要求高速度。

  目前,鑑於網際網路建設很快,企業與社會已經或者在逐步實現互聯互通和資訊共享網路,企業所需的大量資訊就能從統計渠道取得,並可以進行橫向資料交換,既可以及時滿足上一級統計部門的工作需要,也可以向下一級統計部門反饋綜合資訊,實現計算機網路系統的有效連線,建成完整配套的資料庫系統,並使之充分發揮作用,最大限度地減少統計報送環節,還可以在網上釋出公眾需要的統計資訊。通過系統建設,使各級統計站點不僅能夠根據自身需要對統計資訊進行深度加工處理,還能使資訊沿現代化網路系統快速傳遞,能在統計管理和統計服務中充分發揮作用。這些計算機技術在企業統計中的應用,正在起著不可替代的倍增起作用。

  三、計算機技術是企業統計水平持續提高的利器

  企業是市場競爭的主體,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謀求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統計資料的支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特別今年黨中央提出“寧要微詞、不要危機”,足以見得,我們黨中央持續改革開放的決心之大,那麼,改革開放的目標是市場經濟,而作為市場競爭的主體,一定要隨著市場的持續變化而不斷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做到這點,持續提高企業統計的水平,勢在必得。

  企業統計工作的持續提高,就企業統計工作的特點和性質,我們知道,必須要有一種可以持續提高以滿足企業統計工作持續提高的技術手段,那麼,這種可以持續支援企業統計工作持續提高的技術手段,非計算機技術莫屬,因為,自從電子計算機1946年在美國誕生至今,其技術指標、應用領域、理論體系均處於高速發展和提高中。眾所周知的“摩爾定律”,以歷4代,至今仍在堅強地持續有效。單機已經發展到網路、固定網路發展成現今的無線網路、行動網路。雲端計算、物聯網等全新方式的出現和日益成熟。所有這些都可以把我們的企業統計持續推向高效、高速、高質量的前沿。

  從石油企業應用計算技術後的應用例項後的成功案例中,我們完全可看到,計算機技術完全可以成為企業統計工作持續提高的利器。石油石化重組上市後,石油企業管理開始步入面向市場、面向國際,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時期,重組後的石油、石化兩大集團都明確提出了用資訊科技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發揮後發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舉措。中石化股份公司編制了erp總體規劃,同時選擇有關企業進行試點,逐步構架從上到下整合一體化的中國石化erp系統2002年,中石化選擇鎮海煉化等4家企業作為erp第一批試點單位。2003年,選擇江蘇油田等7家企業作為第二批試點。2004年,選擇勝利油田等16家企業展開第三期erp實施工作。

  石油企業在應用計算機技術後,其統計工作在整個資訊系統的覆蓋之下,得到了同步提高,企業內部將實現資訊資源的整合和共享,消除了資訊障礙,財務管理與成本控制實現了與採購管理、銷售、庫存、生產計劃等各管理模組的業務和資訊整合,能夠及時反映企業運營狀況、管理狀況和綜合資訊,為企業的經濟活動分析、績效考核、成本控制和利潤變化預測等提供詳實的依據,為企業統計實現分析功能創造極為便利的條件。加強統計資訊的開發能力,逐步加大資料綜合分析和應用的力度,及時公佈統計資訊、豐富統計產品,利用資料進行生產經營狀態預警、市場環境預測,指導企業生產。還要建立基於網路環境的統計調查工作模式,提高統計工作效率,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切實履行統計監督職能,保證統計資訊的時效性、準確性、權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