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學參考論文免費範例

  統計學是經管類專業核心課程,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不但是資料分析領域的重要支撐,而且對高校人才質量的培養也有直接影響。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談談超市中的統計學

  超市通過統計軟體的幫助收集顧客的海量資料,記錄同一顧客購買的每個商品,結合顧客年齡、婚姻及子女狀況、居住地、收入水平等背景資訊,通過統計分析就可以瞭解特定型別顧客的購買偏好、行為習慣,然後根據顧客的喜好和習慣出售商品。研究發現,通常人們會對品牌慣性依賴,很難改變他們的購買行為,但是統計分析師發現了一個例外:當人們生活中發生重大改變,他們的購買習慣會變得有彈性,比如新婚的人會嘗試新品種的咖啡,剛搬家的人往往會選擇不同牌子的主食;而離婚的人買不同牌子的啤酒概率會大大提高。

  這些經歷人生重大事件的人通常意識不到自己的消費行為習慣改變了,但是專業的統計分析師發現了,並通過他們投放時機精準的廣告讓他們產生新的消費習慣。city life、ole等高階超市的產生也與統計密不可分。統計分析師發現,2%-3%的高階顧客佔據了超市38%的銷售額,貢獻了40%以上的總銷售利潤。他們與普通顧客不同,對優惠促銷類的資訊反應不敏感,但品牌意識很強,對購物環境、服務要求比較高。根據這一統計分析結果,以平價為主導的大型超市針對高階客戶提出了高品質的高階超市以適應這類客戶的特殊要求。

  除了關注顧客資訊外,統計師們也把眼光投向了其它和銷售有關的領域。德國資料探勘師發現,夏天氣溫每上升1度,全國會新增230萬瓶的啤酒銷量;日本統計分析師根據天氣與商品銷售的聯絡,做出氣溫和生鮮食品銷量的相關模型廣泛應用於7-Eleven便利店,每天固定5次收集天氣動態資訊,將資料匯入模型自動得出各類生鮮食品最佳進貨數量。現代很多大型超市根據天氣走勢預報,通過EnterpriseMiner、ciementine和statlstica Data Miner等資料探勘分析軟體,將溫度、溼度、風力的高低以及緊急天氣變化例如暴雨、地震、颶風等加入到特定產品銷量模型中,準確預測到商品銷量變化,不僅能夠避免損失,還可以在競爭中變成優勢,獲得意外的商機。統計師還與其他領域專業人士共同對顧客的行為習慣進行分析,尋找購買決定因素,並通過模型模擬消費決策。

  經過大量的統計觀察發現,普通人注視高度一般為1.3米左右,放在這個高度的商品更容易被顧客選擇。超市根據這一統計發現,把利潤最高的商品放在這一高度,大幅提高了商品銷量。現在1.3米的“黃金高度”擺放準則已成為超市銷售的基本法則。統計分析表明,顧客在特定商品購買時,購買相關商品的概率會大大增加,如果在商品的陳列時注重其內在的聯絡和邏輯性,會大大提高周邊產品的銷量。

  例如,屈臣氏根據統計資料分析結果,按化妝品——護膚品——美容用品——護髮用品——時尚用品——藥品——飾品化妝工具——女性日用品的最優分類順序擺放商品。據統計,屈臣氏購買兩件以上商品的顧客高達93.27%,比同類超市高出13.24個百分點。統計分析表明,櫃檯的燈光陳列等都會對顧客的購買行為有影響,甚至連超市播放的音樂,也是統計分析師精挑細選的。播放舒緩的音樂可以讓顧客放慢節奏,在超市花費比預期更長的時間;而激昂的音樂更有可能激發顧客的購買衝動,有更高的概率讓顧客花費預算外費用。

  其實連人們的統計誤區也是超市銷售策略應用重點。人們在購買過程中往往會不自覺地運用統計法則,用一些代表性商品價格來推斷大類商品價格水平,例如用大米和雞蛋等價格來推斷該超市主副食價格,用肥皂、廁紙等常用商品價格來衡量洗化類商品價格。

  在超市裡,我們會發現這類日常商品價格非常便宜,接近批發市場價格,在打折促銷季的時候,甚至還會貼近廠家的成本價格。正是這些低廉的主導產品讓顧客產生了超市所欲商品都物美價廉的錯覺。殊不知,超市正是利用了人們的統計判斷誤區,對大家關心的作為代表商品採取低價策略,實際上這些商品已經失去了樣本的代表性,但在顧客眼裡,這些商品就是超市商品的縮影,是具有典型代表的樣本,他們依此樣本做分析然後決策,正中超市下懷。

  超市的統計學引用不勝列舉,而在其他領域,小到燈泡的合格,中到藥品的研發,大到政策的制定,都少不了統計學的支援。統計學作為一門工具學科正潤物細無聲地改變我們的生活、工作和未來。

  篇2

  淺析企業成本核算工作中的統計學技術

  一、前言

  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迅速發展,在給各領域內的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使其陷入了更為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在此背景下,各企業要想繼續獲取最大化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就必須與時俱進,適當的摒棄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並不斷的完善、更新企業內的財務核算管理模式,以此提高企業的財務核算水平,尤其是企業成本核算水平,從而有效實現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併為其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利條件。然而,就我國現階段內的企業發展狀況而言,如何以最低的成本投資收穫最大化的資產收入,以此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依然是企業經營者所急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二、企業成本核算含義及實施統計學技術分析的必要性

  1.企業成本核算含義

  成本核算指的是企業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將某一特定時期內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一切經濟費用,根據其費用的性質、具體用途以及使用地點間的差異,對其進行分類收集、彙總以及核算等,從而得出企業在該特定時期內的經濟費用總額與每種產品的單位成本等,其核算結果是否正確、精準,直接關係到企業對整體生產成本的預測、計劃、分析、考核以及改進等成本管理工作。成本核算的目標是及時、準確的核算出企業在生產經營工程中的成本總費用與單位成本,並通過有效、真實及客觀的資料資料,為企業經營者制定科學、合理的企業發展決策提供有力依據。企業通過成本核算,可全面瞭解到企業內部的考核預算情況、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以及成本管理水平等,從而根據市場的動態變化,及時調整企業經營與發展的戰略。

  2.企業成本核算工作中實施統計學技術分析的必要性

  統計既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產物,又是人類參與社會實踐的一種活動。傳統的統計僅僅作為國家行為而存在,是統治階級從管理國家事務出發,對國家財力、人力以及物力等資源進行資料收集、彙總以及分析的一種方法,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人類對統計進行了新的定義,目前,統計既可作為一門單獨學科統計學存在,即統計、分析以及運用資料的方法或技術,又可作為一種以蒐集資訊為主的行為活動,即統計活動本身,此外,亦可將其視為某種統計資料資料,即統計結果。

  在日常生產與運營活動中,具有不同生產型別與運營模式的企業,紛紛對企業自身的成本管理模式提出了不同要求,尤其是企業成本核算方面。首先,就目前而言,企業管理者要想及時瞭解自身企業的成本核算是否具有一定科學性、合理性以及可靠性等,就必須根據企業自身的生產型別特點與運營狀況對成本管理所提出的要求,科學、合理的確定成本核算專案及物件,並充分運用統計學技術對成本核算專案及物件進行相關資料資料收集、彙總以及分析,以此詳細列舉出相應的成本明細賬單,從而實現企業成本的有效利用,並充分反映出企業的成本投入情況,及其與同行業企業間的差異,進而為企業管理者制定新的發展戰略提供有力的科學依據;其次,將統計學技術有效運用於企業的材料成本核算中,使材料成本核算與企業成本核算相協調與統一,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企業的生產效益,並體現出企業的整體核算能力,從而為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與經營效益奠定紮實的經濟基礎。

  例如,在保溫管企業的生產、運營及發展過程中,其成本核算只有在以指定的資料指標對生產成本與產出進行有效對比的基礎上,充分運用統計學技術,分別對企業的生產、運營資訊與資料進行收集、彙總及分析,才能有效且快速的制定出有效提高產品價值與加強企業成本核算能力的具體措施,從而有效提高其成本核算的準確度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促進企業統計監督功能的實現及保證企業能夠持續發展。最後,在企業成本核算工作中運用統計學技術分析,有利於對企業成本核算進行深入研究,促進成本核算流程的進一步精簡,實現成本管理的目的。

  三、企業成本核算工作中統計學技術分析的應用要點

  1.規範成本核算指標與統計學分析體系

  企業成本核算指標與統計學分析體系是企業得以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充分運用統計學技術分析的關鍵。在企業的成本核算工作中運用統計學技術分析的前提是要求兩者必須具有一致或基本相似的計算指標、計算資料以及計算指標,這就要求企業經營者與企業成本核算的相關工作人員在開展企業成本核算工作前,必須運用相關統計學、會計學等知識對企業生產與經營過程中所產生的一切成本費用進行有效彙總與統一;在進行企業成本核算過程中,高度重視統計學技術分析在企業成本核算體系的重要作用,並在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根據企業自身發展狀況與市場變化趨勢,建立具有一定科學性、前瞻性及可行性的成本核算統計指標體系[4]。由於成本核算與統計學技術分析存在許多相似之處,因此,在建立符合企業自身發展的成本核算統計指標體系時,相關企業經營者與成本核算工作人員必須對其進行新的解讀,並以此作為基礎,始終堅持求同存異的原則,充分且有效的利用該項體系,以此實現企業成本核算目的,促進企業在生產與經營過程中能夠獲取最大化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2.實現企業成本核算與統計學資訊的共享和互補

  實現企業成本核算與統計學資訊的共享和互補,不僅有助於在企業成本核算工作中進行統計學技術分析,而且還有利於提升企業成本核算資訊的收集效率與資料、分析效果以及企業成本核算質量。由於企業成本核算工作的開展,必須以大量企業生產與運營過程中的成本資料與資訊作為基礎,因此,企業經營者與相關企業成本核算工作人員在對企業進行成本核算時,必須大量收集相關的成本資料與資訊,並藉助現代資訊科技平臺,通過成本核算與統計學資訊的共享和互補,及時且準確的核算出當前企業的成本投資及企業運營狀況,從而有效提高企業的成本核算質量,促進企業得以持續發展。

  3.實現會計學和統計學知識的相互應用

  會計學和統計學知識的相互應用是企業得以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充分運用統計學技術分析的前提。參與企業成本核算的工作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會計學知識和統計學知識,並在相應的理論知識及實踐工作經驗的指導下,對其進行綜合應用。例如,在開展企業成本核算時,可充分藉助統計學模型對企業的生產、運營及發展狀況進行一定估算與預測,並利用專業的會計學核算方法對該估算與預測結果進行有效分析與驗證,以此推測並判斷出該預測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從而為企業經營者制定企業發展策略提供有力依據,雖然在此統計過程中,統計學模型的資料可能與企業的實際成本資料存在一定的偏差,從而導致企業成本核算精確度出現一定誤差,但是,該誤差還不足以影響到企業經營者對企業發展狀況的判斷[6]。此外,將會計學與統計學知識進行有效結合並加以應用,可有效落實並加強企業的會計監督工作,充分發揮企業會計監督的作用,而通過統計學技術分析,定期或不定期的對企業成本核算資料進行整理、彙總及分析等,可在減少企業成本統計工作量,降低統計難度的同時,提高企業核算的科學性、可靠性以及真實性。

  4.推行並堅持精簡核算原則

  在企業成本核算工作中應用統計學技術分析時,除了要重視以上幾點要點外,還應大力推行並堅持精簡核算原則,主要包括:1先期稽核原則;即對企業在生產與經營過程中所產生的一切成本費用進行有效稽核,實現企業成本的有效管理。2分門別類原則;即根據成本費用性質與用途等,對企業在生產與經營過程中所產生的一切成本費用進行分類、彙總以及分析,以此核算出單位成本費用與企業總成本費用,為企業經營者提高真實、可靠的成本資料資料。3加權平均法原則;即通過採取加權平均法,對企業進行定期的產品成本核算,以此減少核算工作量。4專業資料庫系統原則;即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狀況,適當的引進先進的資料統計系統,將企業的庫貨管理與成本核算進行有效結合,並指派專人定期對其進行資料核查、維護及更新,以此確保資料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真實性。5權責發生制原則;即參與企業成本核算工作的所有人員,尤其是企業成本管理的主要負責人,對於在企業成本統計過程中存在的因不符合相關制度要求而造成各種資源浪費的行為進行制止,必要時,可追究相關責任人的經濟責任,以此完善企業成本的使用與報賬流程。

  四、結束語

  採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企業成本進行有效的管理與充分利用,不僅是企業提升自身綜合競爭力的有效途徑,而且還是保證企業得以持續、穩健發展的前提;目前,在社會主義經濟市場的帶動下,我國各個領域內的企業亦得到了快速發展,在企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企業成本核算工作中的統計學技術分析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企業管理者及企業成本核算人員只有全面瞭解統計學技術分析在成本核算中的重要作用,並在此認識基礎上根據自身企業的運營狀況及市場變化趨勢,對企業成本進行科學、有效的統計學技術分析,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不斷完善自身的財務管理機制,實現對企業成本的有效控制與提高企業資金的利用率,從而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進而推動企業整體水平的快速發展,使其在不斷髮展的過程中獲取最大化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