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理論研究論文範文

  審計理論研究就是要通過對審計現象的觀察、分析、概括,來講一講審計這個“理”。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審計基礎理論體系研究

  一、國內外研究情況

  一哲學起點論

  1961年莫茨、夏拉夫教授第一次以哲學的角度,科學地、系統地闡述了審計理論結構,研究提出:審計理論是以抽象科學為核心,包含哲學、假設、概念、規則和實際應用要素的結構模式,即“哲學基礎→公設→概念→規則→實際應用”。審計理論發展初期,這種觀點受到尊崇,指導人們從哲學角度開展審計理論研究,彌補了早期系統審計理論研究的空白,但隨著審計理論研究的進一步發展,這種觀點的範圍過於寬泛,內涵具有不確定性,導致哲學與審計理論其他部分的關係模糊不清。

  二審計假設起點論

  1978年尚德爾教授認為審計理論應以審計假設為核心,由審計原則、審計標準、審計結構和審計定理四個基本要素組成。即“假設→定理→結構→原則→標準”。假設是在長期審計工作實踐中歸納總結出來的,不是審計實務的一般歸納總結,而是由定理、判斷和推理構成的邏輯關係的高度抽象。它是開展審計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是審計理其他理論要素連線的紐帶,也是建立審計理論體系的基礎。審計假設即使在審計理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並不能推斷出審計本質和審計目標等其他理論部分,而且審計假設本身具有很強的主觀性。因此,這種以審計假設為邏輯起點的觀點也是不合適的。

  三審計物件起點論

  持有這一觀點的學者認為建立審計理論,首先應明確審計理論研究的物件是什麼,只有明確了物件,才能區分審計與其他學科,進而才能進一步研究其他理論問題。因此,他們主張將審計物件作為審計理論結構的邏輯起點。但是對於審計物件本身,不同的學者可能有著不同的觀點,即具有較強的主觀性,此外,審計物件還受到審計目標和審計假設的限定,有鑑於此,將它作為審計理論結構的起點是不恰當的。

  四審計目標起點論

  蒙哥馬利提出以審計目標為核心,由審計準則、審計公設、審計概念和審計技術構成的審計理論體系結構模式,具體為:“目標→準則或標準→公設→概念→技術”。 審計目標是指審計審查工作所要達到的目的和要求。以審計目標為審計理論研究起點雖然日前運用比較普遍,可以將理論與實務結合起來,但審計目標強調的更多是實務,不能揭示審計本質。所以說,審計目標是從審計實務出發的,若作為審計理論的邏輯起點,可能導致審計理論結構不夠完整,也會將具體審計工作起點與審計理論結構起點相混淆。

  五審計本質起點論

  20世紀80年代,湯姆・李在《公司審計學》中提出審計本質與目標、審計概念和審計標準的審計理論結構;戴維・弗林特在《審計哲學與原理》中提出了審計本質與目標、審計假設、審計概念和審計準則的審計理論結構。兩種框架都以審計本質為起點建立審計理論結構的框架體系。1991年蔡春教授在《審計理論結構研究》中提出以審計本質作為審計理論結構的邏輯起點的結構模式,並將審計理論結構分為審計本質、審計假設、審計目標、審計資訊、審計規範、審計控制六大要素,即“本質→公設→目標→規範→資訊→控制”。審計本質作為審計理論結構的邏輯起點,符合客觀規律,並且審計本質是審計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根本屬性,是審計實務的客觀體現,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也能把握住審計實務所體現的客觀規律,從而建立更加科學的結構體系。但是審計本質是抽象化的概念,需具體涵義作為理論支撐。

  六審計環境起點論

  1997年劉明輝教授提出“環境與報告使用者→目標→公設→基本概念→原則→準則→程式→方法→報告”的結構模式。審計環境指影響審計的環境的總和,包括內環境與外環境。如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等。審計環境制約著審計的發展,因此,以審計環境作為審計理論結構的邏輯起點可以體現審計發展過程的客觀規律。但是審計環境複雜多變,單純以此作為審計理論結構的邏輯起點顯得過於籠統。

  綜上所述,國內外審計理論界對審計基礎理論體系範疇進行了大量的縱深研究,偏重研究各範疇的內涵,甚至孤立地進行探索、研究,對各範疇相互之間的關係研究不夠透徹,影響了審計基礎理論體系的前後一貫。

  二、審計兩大基本職能論

  一認證職能

  不僅包括社會審計的鑑證職能,也包括內部審計和國家審計的評價職能;不僅包括財務審計職能,也包括績效審計職能。有的學者認為稽核、驗證、評價才是審計職能,但是作為審計的基本職能,應當是比較抽象的,太過具體就很難概括審計的基礎職能。因而,認證職能可以作為審計的基礎職能。

  二免疫職能

  聯絡實際可分為三種含義:一是,防護、保健、預警;二是,服務、建設、促進、諮詢;三是,監督、制衡。審計活動不能僅僅體現在監督、制衡上,更應在強化認證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研究,充分發揮審計防護、保健、預警職能,及時發現經濟執行過程中的各種風險,做好防禦準備,以此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若強調認證職能,而忽略免疫職能,就會影響經濟建設充分發揮作用,不利於審計工作的良好發展;若只強調免疫職能,而忽略認證職能,理論上看,不僅會影響審計基礎理論的建設,不利於形成全面的指導思想,也不利於指導審計工作。

  綜上所述,認證和免疫是審計的基本職能。認證是基礎和前提,為免疫服務,是免疫的手段;免疫是認證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處於主導地位。兩基本職能相互聯絡、相互補充。因此以審計基本職能為研究起點,建立前後一貫的審計基礎理論體系是科學、可行的觀點。

  三、以審計基本職能為研究起點,建立前後一貫的審計基礎理論體系

  一審計基礎理論體系

  審計基礎理論包括:動因、公社、物件、起點、職能、目標、結構等範疇,社會環境對這些範疇都有重大影響。審計基礎理論是概念系統,包括一些相互聯絡、相互影響的範疇。我國審計理論界對審計基礎理論體系諸範疇進行了大量的縱深研究,大都偏重於孤立地研究各範疇的內涵,對各個範疇之間的關係研究不夠,未能建立前後一貫的審計基礎理論體系。本文提出以審計基本職能為研究起點建立前後一貫的審計基礎理論體系。研究起點應是事物內在矛盾的外部表現,是一把鑰匙,通過它,才能由表及裡,發現事物的內在矛盾,發現事物的本質。具體基礎理論結構體系如圖1:

  二審計基本職能與審計體系的關係

  審計理論體系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下建立起來的,它受到來自外部環境的影響和制約;且審計基本職能與理論體系的其他範疇有著密切聯絡,試述如下:

  1基本職能與社會環境。

  系統學闡述:功能指系統在特定環境中發揮的作用和能力,是系統外在表現,連線系統與外在的環境。審計職能也是如此,它連線審計系統與社會環境,體現審計主體、委託方、被審計者和其他有關方面對審計的要求,以及審計系統滿足這些要求的能力,是要求與可能的結合。通過審計的基本職能,不僅可以瞭解社會環境對審計系統一些需求,還可判斷審計系統適應社會需求的可能性。

  2基本職能與審計本質。

  通過職能研究本質是系統論的一般方法。基本職能是審計本質的體現。通過認證職能,體現審計認證會計資訊系統、評價管理風險和經濟效益的本質;通過免疫職能,發現審計的經濟免疫系統本質。應將兩者科學的結合起來,用以全面地反映審計本質。因而,提出“審計是以認證為基礎的免疫系統”,既克服不能全面反映審計本質的缺點,又體現兩種基本職能基礎與主導的相互關係,可提高審計基礎理論對實際工作的指導作用。

  3基本職能與審計物件。

  審計物件是審計職能的內容。審計系統通過審計職能,認證和免疫審計物件,從而與審計物件有著密切的聯絡。

  4透過基本職能研究審計動因。

  審計動因是社會環境與事物本質、職能的有機結合。審計基本職能能夠體現審計本質,如果要研究審計產生與發展的基本動因,先要明確審計活動最初的職能是什麼。審計認證職能來源於審計檢查,因而審計產生和發展的基本動因是審計檢查與監督為什麼會產生、為什麼會發展。因此要研究審計產生和發展的基本動因,就必須聯絡審計的基本職能。

  審計基礎理論體系是一個整體,要建立前後一貫的審計基礎理論體系,就要把審計理論的各組成部分聯絡起來進行比較研究,就要從每一個具體的研究物件中漸漸地揭示出其內在的本質聯絡,從而發現各組成部分的矛盾,以及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參考文獻:

  [1]李孝林等:《審計基本理論比較:前後一貫的理論比較》,立信會計出版社2009年版。

  [2]李金華:《審計理論研究》,中國審計出版社2001年版。

  篇2

  資訊審計的理論與技術研究

  摘 要:資訊審計從組織戰略層面保障了戰略的制定和施行,為組織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基礎。從資訊審計的專案運作、基本技術方法進行詳細的論述,並且提出了資訊審計挑戰及發展趨勢,旨在保障資訊審計過程清晰的落實。資訊單位正朝著定製化和定期化兩個方向邁進。

  關鍵詞:資訊審計;專案運作;基本技術

  一、資訊審計的定義及意義

  資訊審計是指通過對組織成員和現有文件的查證,對資訊使用、資源化和流動進行系統的考查,讓資訊能夠更好地為組織目標做出貢獻。①該定義將資訊審計定位在戰略層次,為資訊戰略的制定和管理的改善提供基礎,在資訊需求和資訊供給間架起橋樑。

  二、資訊審計的專案運作

  1.資訊審計的內容和流程。

  資訊審計主要包括組織的資訊戰略、組織環境、組織結構、組織資訊文化、組織資訊需求、組織資訊資源管理現狀、組織資訊缺失、組織資訊科技現狀等內容。而資訊審計流程主要包括三類,其中TFPL流程巨集觀完整,但對實施活動未加以展開;布卡南和吉布提出資訊審計的具體操作步驟更實用;亨克澤爾模型強調溝通和交流在資訊審計中的作用,並提出資訊審計連續化概念。本文兼顧完整實用性提出新流程圖,見圖1。

  2.資訊審計的物件和範圍。

  資訊審計物件包括兩類:一是組織的“靜態”資訊,即組織的檔案、檔案、內部讀物、電子資料庫,以及外界對於組織的描述等;二是組織的“動態”資訊,即組織成員所掌握的尚未以任何形式儲存於組織中的資訊。與“靜態”資訊相比,“動態”資訊需要下一番功夫挖掘,不但實用性強而且是資訊審計的重點。資訊審計將根據資訊需求率、使用率及使用頻次,按優先順序強調資訊。無論資訊來自內外部,通過深度挖掘的資源,比公開資源價值要高得多。

  通過資訊審計獲得的資訊首先應該聚焦一線的業務活動,力求寬度甚於深度。但經理們很少清楚自己缺乏哪些資訊資源,且不能預測資訊未來使用情況。在研究環境中,資訊因具有很高的集中度和很強的專業性,很容易勾勒出資訊需求的輪廓。而在市場環境中,因資訊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外部影響從而不太清楚資訊需求。然而,通過資訊審計的結果,由於缺乏及時的相關資訊而產生的任何問題和由於在資料不充分的情況下進行工作的諸多困難,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描述和指導。

  由於力求寬度甚於深度,所以要獲得最大利益,資訊審計應該是一個全組織範圍的活動,儘管從審計中獲益的範圍可能更小一些,也許只是部門級別的。比如,在斯沃希Swash提供的一個案例中,英國的國王基金King's Fund的資訊審計專案中就專門排除了與記錄管理Record Management緊密相關的領域。②在這個特定的專案中被排除在外的還有資料收集的成本和價值,還可能因為所要求的資料不易獲取和利用。但是要強調的是,資訊審計必須緊密聯絡本地的需求和充分考慮時間上的優先順序。一般而言,資訊審計的優先物件應該是對企業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的部門。

  決定被調查人數的主要因素是組織的規模。斯坦納特Stanat在1990年提供的參考案例中,②對於一家年銷售額為60億美元、10 000名員工的企業而言,訪談60到70名關鍵員工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樣本數量。參照此案例,可大致計算出訪談樣本的數量大約佔組織總人數的0.6~0.7%。

  3.資訊審計的團隊和人員。

  一個資訊審計團隊可由內?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憊鉤桑?部捎賞獠考際豕宋使鉤傘D誆啃畔⑸蠹迫嗽鼻宄?櫓?鬧澳芙峁梗??悄芎芸斕氖侗鴯丶?牟棵藕陀屑壑檔娜恕5?捎諫婕跋喙夭棵爬?媯?錳縛贍芑嵊凶璋?U饈背閃⒖綺棵諾耐哦湧贍茉黽有畔⑸蠹?a href='//' target='_blank'>成功的機會。而外部專家不涉及組織的政治鬥爭、歷史包袱和人際關係,他們可以對那些敏感的問題給出一個新穎的、客觀的看法。但外部專家必須獲得內部人員的積極的支援和指導,以幫助他們儘快適應組織的文化和風格,並根據每個成員的戰略地位和資訊角色來指定調查的目的。

  然而大多數資訊審計實踐中,資訊審計專案團隊中包含了內外部成員。來自組織外部的成員能夠帶來一個公允的觀點和客觀的視角,保證資訊審計的獨立性。來自組織內部的成員是具有資訊相關背景的、具有代表性的資深人員,他們將分享其對於組織運作的瞭解。但是這些成員對於資訊審計的理念和所需要具備的基本技能並沒有很好的把握,這就需要對他們進行培訓。

  三、資訊審計的基本技術

  1.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是可以產生量化資料的資訊審計技術。它適用於測度對現有資訊服務的認知、收集有用的統計資料、調查競爭者的市場份額等。相反,在評估服務價值、識別服務障礙、尋找服務缺失等方面,問卷調查未必生效,並且還受限於被調查者所能夠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成功問卷的問題必須簡明扼要。能通過類似書籍、文件等渠道獲得的資訊,就不需在問卷中設定該問題。另外,對某問題已得知答案,或此問題的答案並不能改變你做事的方式,也不要設定此問題。

  如果問卷是由諮詢顧問設計的,則必須保證用詞的可理解性。使用“令人不滿意”、“滿意”、“很好”之類的詞彙,而不用”1、2、3”這樣的數字。因為被調查者極可能顛倒數字表達的意思。正式開展調查前要反覆測試。請從來沒有參與過資訊調查的人來做測試,判斷他們對問題的理解以及對問卷的操作等問題。紙質問卷比電子問卷調查效果好,但是花費多處理麻煩。電子調查必須確保答題系統正常工作。另外,在電子調查的首頁顯示總共有多少個問題,可防止被調查者中途放棄作答。

  2.個人訪談。

  訪談因可獲取一手資料,從而是知識管理專案中追蹤資訊流最有效的技術,適用於評估資訊需求、員工的響應、對於資訊中心和資訊服務的態度。訪談是從一般問題開始,逐步深入,最終了解到客戶感受的全過程。訪談的具體問題和方向取決於資訊檢查的目標。詢問一些開放性的問題。

  建議認真做筆記,而不使用一個錄音機。如果對方要求,則用匿名方式。訪談結束要立即檢查筆記,正確和清晰的。訪談成功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是選對被訪問者。他們掌管著我們需要進入的“資訊門戶”,或者是掌管著重要的資料,諳熟組織的運作。其他訪問物件的選擇將取決於資訊檢查的目標。對於訪談的程序必須進行方向性的引導,否則訪談將遇到阻力。時間應控制在30~60分鐘。另外,還需關注總裁們的態度,這對於開展資訊服務也很關鍵。

  3.群體討論。

  在參與者的碰撞能夠擦出火花的情況下,群體討論就是一種很好的技術。群體討論的方法能夠為戰略計劃的討論達到很好的結果。一個人的發言可能會引發其他人的響應或批評,可能會引入新的方向。理想的討論群體應該在6~10個人。人數太少不能產生充分的碰撞,人數太多不能保證每一個參與者都能夠參與碰撞。一般情況下,由於不可避免的意外的缺席,建議選擇稍微多一點人。

  另外,參與者應該大致在組織的同一層面,儘量不出現具有領導和監管關係的參與者。與諮詢顧問認真研究討論提綱,以確保最重要的問題能夠在會談的最開始被討論。在一次群體討論會上,一般能談及三到四個主題,時間在60~90分鐘。諮詢顧問必須具備將討論話題從一個主題轉移到另一個主題的能力。在做討論的同時要注意參與者的肢體語言。如果認識這些參與者,這將有助於對他們談話內容的理解。群體討論會的最終結果既會記載達成一致的意見,也會記錄只被少數人持有的意見。

  四、資訊審計面臨的挑戰和發展方向

  資訊審計的理論和實踐走過了數十年的歷史。雖然它的發展歷程並非荊棘遍佈,但也並非一帆風順。當今資訊審計仍然面臨著諸多的質疑和挑戰,也正是在種種的質疑和挑戰中,資訊審計的理論才得到不斷的修正和補充,才能獲得持續的發展。隨著資訊審計理論的不斷完善和深入,資訊審計正在朝著定製化和定期化的方向發展。

  1.資訊審計面臨的挑戰。

  就目前資訊審計情況來看,質疑和挑戰主要包括兩方面:第一,缺乏實踐案例。理論上資訊審計可以說發展得比較完善,無論是基本的理論還是實施的方法,都有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但是資訊審計在實踐方面卻明顯滯後。第二,資訊審計概念的外延不斷擴大,涉及的知識領域越來越廣。資訊審計自始至終就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雖然這在的一定程度上促進資訊審計概念的不斷完善,但是其負面的效應就是資訊審計的概念也在不斷被模糊。

  2.資訊審計的發展方向。

  資訊審計正在朝著兩個方向邁進:定製化和定期化。定製化又叫做個性化,是指根據具體的組織環境和特定的審計目標,在通用的資訊審計實施方案的基礎進行裁剪和修改,從而得到根據組織定製的、符合組織個性的實施方案。指望從諸多的實踐中產生一個通用方案的想法顯然是不可行的。而唯一的途徑就是從理論上首先產生一個通用的工具箱和方案庫,然後讓企業從其中挑選合適的工具和方案來進行實踐,從而檢驗這幾個工具和方案的實際效果。而後隨著實踐案例的積累,逐漸就形成了一個具有可行性的通用工具箱和方案庫,企業就可以從中進行定製。

  定期化又可以叫做連續化,是指不再將資訊審計視為一個階段性的、一次性的非常規專案,而將其視為一個長期性的、連續性的常規工作。資訊一個動態的概念,特別是對於當今資訊飛速變化的社會,資訊隨時都在流動和更新。既然資訊審計的核心功能是在資訊需求和資訊供給之間架起橋樑,資訊需求和資訊供給不會是一成不變的,那麼這座橋樑也必須隨時調整自己的定位,否則就成了一座兩頭沒落實的“懸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