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審計本科研究論文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審計逐步邁八了制度化、規範化和科學化的軌道。歷史證明,經濟越發展越需要審計,審計風險隨著審計環境日趨複雜而日漸增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審計本科研究論文,供大家參考。

  審計本科研究論文範文一:淺析深化財政審計、構建財政審計大格局

  摘 要 財政審計是國家審計的基本職責和永恆主題,而牢固樹立科學審計理念,著力構建財政審計大格局,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發揮財政審計“免疫系統”功能作用,是新形勢下進一步深化財政審計工作的必然選擇。本文分析了財政審計和財政審計大格局的內涵、財政審計大格局與財政審計的關係,並對如何構建科學財政審計大格局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措施。

  關鍵詞 財政審計 構建財政審計大格局 措施

  一、財政審計、財政審計大格局的內涵

  財政審計是審計機關依照《憲法》和《審計法》對政府公共財政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所實施的審計監督,是政府審計的一種形式。根據我國現行的財政管理體制和審計機關的組織體系,財政收支審計包括本級預算執行審計、下級政府預算執行和決算審計,以及其他財政收支審計。

  財政審計大格局是審計機關以全部財政資金審計為內容,以財政管理審計為核心,以政府預算為紐帶,統籌審計資源,有效整合審計計劃,有機結合不同型別審計專案,從巨集觀性、建設性、整體性層次整合審計資訊的財政審計工作體系。

  二、構建大格局的財政審計體系是深化財政審計的必然要求

  目前,隨著公共財政體系的建立和不斷完善,以及財政體制

  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國庫集中支付、政府採購等制度的逐步形成,財政審計在審計目標、內容、重點、組織方式、計劃管理、資源協調配置、技術與方法、資訊利用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傳統的財政收支審計已不能適應新的形勢和要求,無法發揮財政審計在國家治理中的預防功能和保障國家財政安全的作用。構建科學財政審計大格局是財政審計發展的必然趨勢。

  與傳統的財政收支審計相比,財政審計大格局的目標定位更切合實際,內容更加全面,範圍更加廣泛,組織方式更加縝密,專案實施更加科學,資源配置更加合理。主要表現在:審計範圍上涉及財政執行、管理的各個環節,審計內容上包含全部政府性資金,審計時間上按財政年度同步實施,專案實施上融合各專業審計力量,資源配置上實現人力資源、資訊資源的有機整合,組織方式上堅持財政收支審計與一般的部門單位預算執行審計、財政績效審計、專項資金審計調查、政府投資審計以及黨政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相結合,審計成果利用上充分發揮財政審計的建設性作用。

  三、構建科學財政審計大格局的思路和措施

  1.樹立審計跟進理念,不斷拓展財政審計職能

  在新形勢下,財政審計大格局要堅持立足促進

  公共財政建設,以提高政府財政收支活動和相關經濟活動的管理水平和績效水平為目標,不僅要關注預算盤子裡的資金,而且還要加大對尚未納入預算管理的其他財政性資金的審計力度。

  在具體審計實施中,要對預算的編制、執行、決算到使用績效實行“全程式預算跟蹤”審計,把全部財政性資金作為一個系統進行整體“免疫”,規避財政風險,加強財政管理和政府預算,保證財政政策全面有效的實施;審計思路上要進行全面轉變,將財政審計和其他審計型別相結合,積極推進聯網審計、績效審計,力爭實現“一審多果,一果多用”,提高財政審計的整體性、巨集觀性;及時揭示財政執行中的不安全因素和潛在風險,嚴肅查處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確保財政資金配置發揮最大效益。

  2.科學整合審計資源,創新財政審計方式方法

  財政審計大格局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其核心是資源整合,包括審計計劃、審計專案、審計人員、審計成果等方面的協調配置。制定審計專案計劃應當從長遠考慮,根據財政審計大格局的總體目標,明確專案計劃的制訂原則、重要專案的審計週期和一定時期內通過審計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使專案計劃具有可預見性。同時還要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安排好當年的專案計劃,做到統籌兼顧,有機統一。

  審計實施上應當根據專案的性質和工作量,分別採取不同的組織方式,一是高度集中的“大兵團作戰”方式,統一方案,統一組織、打破部門科室界限,統一調配審計力量,有利於完成時間緊、任務重、綜合性強的專案;二是明確審計目標基礎上“分兵作戰”方式,即統一目標,按審計專業分工分別實施,審計成果共享,適合經常性、涉及多個審計領域的專案;三是專業審計“獨立作戰”方式,適合為政府階段性中心工作服務、任務相對單一的審計專案。

  3.深度開發利用成果,著力提升財政審計效能

  審計成果的綜合利用對實施財政審計大格局顯得尤其重要。溫家寶指出,審計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從制度和體制上解決問題,推動改革,推動制度建設。因此必須深度開發提煉審計成果,加快成果的轉化和利用,努力提升財政審計效能,要積極增加成果附加值,多角度開發財政審計成果。

  在每一項財政審計中,從專案立項、實施到審計報告、審計整改等各個環節統一下達資訊任務,集中組織開發,及時反饋財政審計發現的問題和情況,注重揭示和反映體制性障礙、制度性缺陷和管理漏洞,不斷提高審計資訊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讓更多資訊直接進入領導決策層。積極開展審計情況分類彙總分析,注意從全域性的角度反映經濟執行管理狀況及規律,力求審計建議著眼前瞻性、體現巨集觀性、富於建設性,大力提升財政審計成果質量和層次,充分發揮審計的建設性作用。

  4.立足加強審計整改,健全審計整改長效機制

  財政審計大格局要始終堅持把促進整改、完善體制、規範管理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堅持“誰審計誰督促整改、邊審計邊整改”的原則,加大審計整改情況跟蹤檢查力度,重點檢查被審計單位執行審計決定情況、採納審計報告意見及建議情況、處理審計移送事項結果。依靠人大和政府力量,建立審計整改政府主導機制和通報制度。健全審計整改問責機制,對審計整改不力的,視情況依法移送相關部門採取強制措施或追究領導責任。並定期分類彙總和通報財政審計整改情況,形成高壓態勢以促進整改,切實維護審計監督的嚴肅性、權威性。

  參考文獻

  [1]謝繼明.關於深化財政審計的思考.中國審計.201011.

  [2]陶玲.新形勢下構建財政審計大格局的思路.科技致富嚮導.20113.

  [3]曹惠平.論構建財政審計大格局.理財.20115.

  審計本科研究論文範文二:論審計在銀行財務稽核中的應用

  摘 要:在當代市場化的經濟體制下,銀行內部的審計工作在銀行財務稽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作用也越來越突出。因此,深入分析和探討審計在銀行財務稽核中的應用,瞭解銀行內部審計的總體思路、主要內容以及工作重點,充分掌握當前銀行財務稽核中審計工作應當注意的問題,對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銀行的審計工作機制,提升銀行審計工作水平,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審計;銀行;財務;稽核

  1.引言

  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銀行業的不斷進步,我國銀行領域的審計工作機制發展得越來越成熟,在銀行財務稽核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來越突出。然而,在與世界上其他國家銀行的審計工作的比較過程中我們發現,我國銀行業內部財務稽核的審計在審計理念、工作效率、工作方式方法以及審計的價值意義等方面還有著十分明顯的差距。因此,認真分析和探討審計在我國當前銀行財務稽核中的應用,以及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國銀行領域的審計工作機制就顯得十分必要。

  2.對銀行財務稽核中的審計工作相關問題的探討

  2.1銀行審計的總體思路

  眾所周知,在進行銀行財務稽核審計的過程中,務必遵照一定的工作思路,基本包括以下三個方面:首先,評估和預測銀行的內部控制,對其可靠性做出科學而客觀的判斷;其次,測試業務專案貸款種類、餘額以及收入。這一型別的測試通常採取抽樣調查的方法,選取頗具普遍意義的樣本進行測試;而測試的內容則往往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會因為銀行性質、貸款種類、審計方法的不同而不同;第三,審計貸款的真實性。主要核對貸款資金的流向、用途以及劃撥方式,認真核對和分析銀行的貸款臺賬以及合同記錄,確定貸款是否真實存在。

  2.2銀行審計的主要內容

  就目前銀行財務稽核中的審計工作來看,銀行審計工作主要包括了以下幾部分主要內容:首先,核對銀行各類資金的支付、收入以及利息記錄情況;其次,核對信貸資產的價值、真實性以及可靠性;第三,核對銀行各類財務報表中的有關資料和說法,是否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是否完整、真實、可靠。

  2.3銀行審計的工作重點

  在銀行財務稽核的審計過程中,應當特別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工作重點:首先,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應特別注意重複出現的借款人及其相關聯的借款人;其次,應特別注意損失貸款的資金數目、形成的原因以及相關的責任認定;第三,認真審計不良信貸,分析並確定該類信貸的具體數量、所屬級別、佔用的比例以及潛在存在的風險和危害。

  3.進行銀行財務稽核中審計工作應當注意的問題

  3.1逐步實現由傳統審計到現代審計轉化

  理念的不斷更新,是推動銀行審計工作不斷向前發展的不竭動力。在目前的銀行審計中,傳統的審計方式即為合規審計,該類審計雖然不會帶來影響較大的金融風險,不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但因其僅僅侷限於操作層面的審計而越來越不能適應現代銀行業的發展要求。

  而所謂的管理審計,則是今後銀行審計的主流趨勢,基本包含了管理層決策行為審計以及銀行財務管理審計兩個領域。因此,逐步實現由合規審計到管理審計轉化,是未來銀行財務稽核中審計工作的努力方向。3.2與時俱進創新審計方法

  根據銀行發展狀況以及各項業務特徵,應不斷與時俱進地革新審計方法,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一方面,各類銀行將非現場審計的方法納入到日常的審計工作當中去。

  所謂的非現場審計就是指藉助於計算機運用專業的審計軟體對資料庫中業務資料展開審計,從而實現銀行各類業務資料處理的電子化。非現場審計這一審計方法的優勢在於,擴大了審計資料的來源齊全、提高了審計工作效率,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審計成本。

  另一方面,在銀行內部財務審計中應特別注重採用團隊審計的方法。所謂團隊審計指的是在審計某一業務的過程中,從審計方案的策劃和制定到審計行為的實施以及審計後期的總結,都擺脫個體審計的行為,採用團隊式的審計方法。這種集體性質的審計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大眾的聰明才智,規避個體審計行為帶來的侷限性和低效性,能夠更好地找出審計工作的突破口,有利於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並且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措施。

  3.3 完善銀行審計制度,規範銀行審計流程

  健全的審計制度和規範的審計程式,是確保銀行財務稽核中的審計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因此,銀行要加強對審計工作的制度建設,進一步規範和完善審計工作的基本程式。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銀行財務審計相關制度,明確責任與風險。另一方面,要從銀行審計工作的實際情況出發,努力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審計工作基本操作流程,從審計方案策劃、實施到下達的審計意見、決定或催辦通知,在規定時限進行落實、查證,以此提升銀行審計的工作效率、科學性以及有效性。

  3.4 進一步加強銀行審計人才隊伍建設工作

  銀行要想建立一支業務素質高、工作能力強、思想觀念新的審計人才隊伍,務必從以下幾方面展開工作:首先,銀行要加大對審計人才隊伍建設的投入力度,切實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提供應有的保障;其次,建立健全銀行內部審計工作機制,建立相應的激勵約束制度,想方設法提升審計人員的紀律觀念以及職業道德觀念;第三,加強對審計人員的教育和培訓,集中學習與自我學習相結合,內部互相學習與外出考察學習相結合,確保審計人員審計知識和工作觀念的及時更新;最後,要進一步嚴格銀行審計人員的崗位要求,確定權利與責任,對不稱職的審計人員要及時處理或清退,確保銀行內部審計人才隊伍的綜合素質。

  4.結語

  通過以上的分析和討論可知,銀行財務稽核中的審計是銀行日常管理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因此,必須深入研究和切實把握審計在銀行財務稽核中應用,瞭解銀行審計的總體思路、主要內容和工作重點,認真瞭解當前銀行財務稽核中審計工作應當注意的問題,以求對銀行審計方式的進行革新,全面提高銀行審計工作水平,從而提高應對國際競爭的能力。作者單位:陝西白河縣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彭文斌、張娜,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視角下的商業銀行審計[J],中國註冊會計師,200703:26-27

  [2] 吳桂芝,對新時期銀行審計教育模式之探討[J],時代金融,201218:11-11

  [3] 方濤,商業銀行資料式審計模式探析[J],金融經濟,201206: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