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資訊失真論文範文精選
關於會計資訊失真問題,歷來就為國內外專家學者所廣泛關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會計資訊失真論文,供大家參考。
會計資訊失真論文範文一:企業會計資訊失真治理策略
摘要:會計資訊失真是困擾會計界的普遍問題,近年來,會計資訊失真現象越來越嚴重弄虛作假的報表日益增多。解決會計資訊失真,有利於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有利於改革開放的深化,只有解決會計資訊失真,市場經濟才能有效地進行,順利地完成資源在市場上的配置。本文通過對企業會計資訊失真的內涵及危害,產生原因的分析,進而提出了治理企業會計資訊失真的對策。
關鍵詞:會計資訊;失真;制度;監督
企業會計資訊的真實性已成為社會關注的問題。為了建設良好的社會經濟秩序,規範企業的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訊的質量,我們必須加大對會計資訊失真問題的研究。
一、會計資訊失真的內涵及危害
1會計資訊失真的內涵
廣義上的會計資訊失真是指會計資訊的形成與提供違反了客觀的真實性原則,不能真實反映會計主體客觀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通常所指的會計資訊失真是指會計行為者為了達到治理當局或個人的利益目的,在會計資訊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告過程中,故意歪曲篡改、扭曲會計事項,背離企業客觀的經濟活動,以欺詐企業內、外部會計資訊使用者的一系列不合法、不合理、不真實的會計行為後果。
2企業會計資訊失真的危害
1企業會計資訊失真使企業喪失誠信,危及企業本身生存。市場經濟是一種信用經濟,會計信用則是這根經濟活動鏈條的基石,若沒有了信用,市場經濟形成的各類社會與經濟關係就不能順利建立起來,並無法持久維繫。企業喪失誠信,搞欺騙,只能自釀苦果,一敗塗地。
2擾亂經濟秩序,誘發經濟犯罪。企業會計資訊失真的一些問題,如會計票據造假,亂攤成本,搞“兩套賬”隱瞞收入,偷逃國家稅收,轉移國家資金搞“小金庫”等。這些行為使企業甚至個人侵佔集體利益,企業經營決策失誤,職工待崗或者失業,從而導致生產經營活動無法科學化、制度化,企業秩序混亂。錯誤的會計資訊使國家財力不能有效集中,影響政府職能的發揮,導致政策失誤,以至於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經濟秩序混亂促使經濟犯罪活動的產生,失真的會計資訊是經濟犯罪的護身符和溫床。
3削弱了國家財經法紀的權威性。會計資訊失真,實際上使操作人員在執行國家財經法紀的行為上大打折扣,或者說是在實際操作中降低了執行財經法紀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國家財經法紀的踐踏。
二、導致企業會計資訊失真的原因
1企業的會計工作缺少一定的監督
企業的會計資訊失真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企業的會計工作缺少一定的監督,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企業對會計人員缺乏有效地監督治理手段,各部門之間缺乏配合,各自進行監管,沒有達到各家齊抓共管,沒有形成有效的和相互補充的監管機制,僅僅流於形式,很難全面揭露會計業務中的造假行為。企業的經營需要政府、社會等外界機構的規範和監督。在政府部門的監督方面,財政、稅務、審計等部門外部監督雖有所作為,但相互間的配合及監督合力未能形成,不能從整體上有效地發揮監督作用。
2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存在缺陷
目前,我國的會計法規制度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於起步較晚,不同準則之間還存在不相協調甚至衝突的地方。《企業會計實務》是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依據已頒佈的《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而編寫的。但隨著新經濟業務的不斷出現,我國在會計立法上仍需加快步伐。例如會計政策為企業提供越來越寬的選擇範圍,資訊製造者總是在規定的範圍內選擇有利於自身的會計政策,從而使會計資訊失去客觀公正。又如前會計法律法規對提供虛假會計資訊、對有關人員法律責任等方面缺乏具體明確規定,造成對會計造假行為不易確認,真正被追究法律責任的甚少,使造假者產生僥倖心理。
3內部控制制度不嚴
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具有保護資產安全,協調控制業務活動,確保會計資訊真實準確的作用,企業如果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會計資訊失真難以避免。比如說,如果企業沒有實現必要的職務分離,一人多用,由少數人完成所有的賬務處理,這將是內部控制的嚴重漏洞,會導致會計人員的工作缺乏約束,也會給會計人員的會計造假留下空間。企業管理水平低下,缺乏—套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具體表現為:根本沒有內部控制制度,或者有但只是擺設,從不執行;財務部門內部分工不清、權責不明;內部審計沒有發揮作用、監督不力;無評價、無獎懲,不能激發積極性。
三、治理企業會計資訊失真的對策
要解決會計資訊失真的問題,必須運用法律、經濟、文化等手段綜合治理,健全監督體系,完善會計制度和會計核算方法,健全會計資訊系統建設,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並適當運用法律手段等。
1健全監督體系,充分發揮監督職能
政府和社會應健全以審計監督為主,財政、稅務、人民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等部門監督檢查及社會監督相結合的綜合外部監督體系。一方面必須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的再監督工作。通過建立和健全註冊會計師監督管理辦法,逐步理順委託關係,由企業直接委託改變為由資訊使用人對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委託並支付費用,增強事務所具體工作的透明度。另一方面,國家財政、稅務、工商等行政部門,不僅是會計資訊的使用者,而且也是會計資訊真實性的監督者,各部門應結合各自專業職責,切實履行監督職能。可建立監督資訊網路,公佈監督結果,避免重複檢查。
2加強會計法制建設和會計核算方法
治理會計失真關鍵是要完善立法,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改變我國法律法規對會計資訊失真有關規定比較模糊的現狀,對虛假會計資訊概念的確認、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單位負責人法律責任的明確落實等問題,都應制定出更加明確、更具操作性的規定。同時,科學運用會計核算方法,儘可能減少會計理論和會計方法可供選擇的餘地,提高會計資料資料的準確性、精確性,降低對會計資訊的估計因素,尤其是對於收入和費用的確認、計量原則應儘可能地明確規範,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財務告粉飾的可能性。
3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健全內控制度
企業完善內部控制對提高會計資訊質量是至關重要的。應建立不相容崗位相分離制度。按照科學、精簡、高效的原則,各單位根據各自的職能目標,合理設定職能部門、工作崗位,明確各部門、各崗位的職責許可權,形成各司其職、便於考核、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單位內部審計部門的監督作用,審計財務資料與財務行為,並對經濟業務各個環節進行審查管理,防錯糾弊。完善企業治理機制,建立多層次的現代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機制,通過制度來消除個人說了算的現象,確保經濟業務合規合法,通過會計工作的內部分工及交叉稽核和內部審計的獨立稽核,預防、發現並糾正會計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失誤,以此從源頭和制度上來減少會計資訊失真。
4健全會計資訊系統建設
會計是一個資訊系統,長期以來,會計造假佔據社會經濟舞臺之一,有其深刻而複雜的經濟基礎、管理基礎和技術基礎,且對社會的危害極大。對於會計資訊質量問題,上至國家領導,下至普通民眾,對這一問題都極為關注。會計資訊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企業計劃與決策。總體來說,提高會計資訊系統運作水平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資料資料來源必須真實可靠,決不允許弄虛作假,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其他條件密切聯絡的,充分發揮其制約和促進作用,才能有效地保證決策所定目標的實現。綜上所述,會計資訊失真危害是嚴重的,其成因是複雜的。我們應對企業會計資訊失真問題引起足夠的重視,加大對會計行業的整頓和建設,確保會計資訊的真實性。只有這樣,我國的會計工作才能步入正軌,我國的經濟建設的秩序才會規範有序,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才能健康、快速地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高傑.以會計資訊失真為基點談電力企業會計團隊建設[J].中國管理資訊化,2012年12期.
[2]婁桂蓮.會計資訊失真界定、成因與治理研究[J].財會研究,2013年01期.
[3]魏琳.會計資訊失真的成因及治理對策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年02期.
會計資訊失真論文範文二:會計資訊失真改革分析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會計管理工作顯得愈發重要。然而,我國企業界普遍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會計資訊失真現象。會計資訊失真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多年來,圍繞會計資訊失真的原因和應對措施,許多專家和學者提出了自己獨到的看法。本文首先通過對安然公司造假案例的分析,揭示企業會計資訊失真的危害,以及企業常用的一些造假手法,然後對會計資訊以及會計資訊失真這兩個概念進行界定。在此基礎上,分析導致我國會計資訊失真的一些原因,進而看當前的改革對治理我國會計資訊失真的作用。
關鍵詞:會計資訊失真;原因;改革
一、從安然公司造假案透視企業會計資訊失真
2001年,發生在美國的安然公司做假賬案,最終導致了這個能源行業龍頭企業的破產。再一次,把企業會計資訊的真實性問題推到了社會的風口浪尖,也給我國企業會計資訊的治理敲響了警鐘。當然,會計資訊失真,並不是安然公司一個企業存在的問題,也不是美國企業的問題。2001年,審計署對我國1290家國有控股企業,進行了抽樣調查,結果顯示,竟有高達68%的企業存在會計報表資訊失真。對於會計資訊失真的危害,可以從巨集觀和微觀兩個層面進行分析,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會計資訊失真,影響了我國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從而弱化了市場對資源的配置功能。理想條件下,當社會上資訊充分時,資源總會被投入到最有利於其增值保值的地方。然而,當資訊失真時,可能會誤導資源的流向,從而不能使資源投入到最合適的地方。
二會計資訊失真損害了股東,債權人以及其他一切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破壞了我國金融市場的投融資環境。在金融市場上,投資者主要通過企業向社會對外公佈的財務報表來判斷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盈利能力,進而做出投資決策。因而,虛假的會計資訊,就會誤導投資者做出合理的投資決策,從而損害投資者的利益,降低公眾對我國資本市場的信任度,造成整個經濟社會的不穩定。
三會計資訊失真,影響了政府對國民經濟的巨集觀調控。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政府通過會計資訊,瞭解整個經濟社會的執行情況,從而制定合理的巨集觀調控政策和稅收政策。一旦會計資訊失真,將有可能使政府的政策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進而影響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企業會計造假的手法可謂是千變萬化,但主要從會計原始資料,收入費用核算,資產的計價計提等幾個方面做手腳。再一次回到安然公司造假的案例,透視安然公司一些典型的舞弊手法,或許能給我們提供一些啟示。安然公司,主要通過空掛長期不能收回的應收票據,虛增資產和股東權益;利用股權的回購和轉讓,操縱企業的利潤;實施不具有經濟實質的對衝交易,掩蓋真實的投資損失等手法來誇大企業的經營業績,誤導廣大的投資者,從而虛假的實現企業預先設定的目標。
二、會計資訊以及會計資訊失真的界定
會計資訊,是從財務會計視角來看,對人們的行為和決策具有指導性的資訊。對於企業來講,會計資訊主要是通過財務報表,財務報表附註,以及其他相關的補充性資料來呈現的。會計資訊具有重要的作用,投資者,債權人以及廣大的社會公眾主要是通過會計資訊來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而做出是否投資的決策;企業管理者通過會計資訊,評判企業過去的經營業績,進而為制定下一步的經營規劃打下堅實的基礎。會計資訊失真是指企業提供的會計資訊不能客觀真實的反映企業過去一段時間的經營狀況,依據不同的標準會計資訊失真可以分為不同的形式。如果從失真的造假主體來看,分為主觀性的失真和客觀性的失真;然而如果從失真產生的過程來看可分為會計處理過程失真和會計成分失真。
三、會計資訊失真的原因
1、企業產權中,各利益相關者存在利益衝突
在一定條件下,企業的管理者,所有者,債權人,政府,甚至是廣大的社會公眾都是企業的利益相關者。在這些群體中,管理者關心企業的經營業績,以及薪酬待遇和職位的晉升;所有者關心自己投入的資本是否能夠得到保值和增值;債權人關心自己資金的風險和收益;政府關心整個社會的產值和財政收入;廣大的公眾關心目標企業的投資價值以及企業的社會責任。由於各個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目標和追求的經濟價值不同,因而不可避免的存在利益衝突。然而,企業的管理者相對於其他利益相關群體來說,具有得天獨厚的資訊優勢,因而在管理者與其他利益相關群體之間,形成了資訊的不對稱,這就為企業管理者為了自身的利益而製造會計資訊的失真創造了前提條件。更嚴重的是,我國當前的法律法規,對於會計資訊造假者的懲罰力度相對還比較小,使得管理者會計資訊造假的收益遠大於成本,因而作為經濟人之一的企業管理者就會選擇會計資訊造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法律和監督機制的薄弱激勵了企業管理者製造虛假的會計資訊。
2、監督與約束體系的不完善,使某些膽大妄為的造假者無“後顧之憂”
當前,對於企業會計資訊的監督主要分為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兩個方面。內部監督主要通過企業內部各行政結構的相互制衡和約束,而外部監督主要通過政府及其相關部門,以及註冊會計師的監督。然而,我國企業的內部治理結構存在諸多弊病,企業內部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甚至成為了一種表面的形式,而形成不了對於企業經營者和管理者的有效監督與控制,從而為企業會計資訊造假培育了滋生的土壤。對企業會計資訊進行監督的稅務,財政,審計等部門彼此各自為政,缺乏必要的溝通和合作。而且政府部門在對企業進行會計監督時,只從自己本部門的利益出發,很少關注企業會計核算的具體細節。個別註冊會計師,本身業務能力和職業道德素質低下,在對企業會計資訊進行審計時,不能發現其中的問題;甚至有些註冊會計師為了自身利益,為企業會計資訊造假“保駕護航”。另外,缺乏對會計監督部門的再監督,也是造成我國會計資訊失真的原因之一。
3、會計人員缺乏職業道德素質,誠信意識不強
誠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能夠更好的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作用,有利於我國生產力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也不可避免的在社會上形成一些不良風氣。個人主義、享樂主義、金錢至上主義等一些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抬頭,削弱了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道德價值。有些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素質不高,缺乏誠信意識,為了個人利益而做假賬;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和資訊優勢,大肆捏造會計事實,侵吞公款,最終觸碰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線,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四、會計資訊失真的治理和我國當前的改革
對於會計資訊失真的治理,國內外學者提供了許多可行性的措施。本文主要想通過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的幾點改革動向,引出解決會計資訊失真的一些措施,以期能為我國會計資訊失真的治理提供裨益。
1、當前,我們國家正在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產權改革。今年4月30日舉行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就指出;“堅持國有企業改革方向沒有變,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方針沒有變。明晰產權,對企業中的產權進行界定,是解決我國企業會計資訊失真的根本方法。同時,引入競爭機制到企業的產權結構中,使我國企業的產權結構多樣化。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崗位責任制,責任落實到人,形成“有功必獎,有錯必罰”的企業環境,最終形成一個產權明確,權責分明,管理科學的企業。尤其是,我國的國有企業,長期以來產權被架空,同時又缺乏對企業管理者有效的監督,使得國有企業管理者的權利極大。由於不是自己的私人財產,企業管理者為了自己的利益,更有可能實施會計資訊的造假,從而幹出違法犯罪的事。
2、為了贏得黨心,民心,進一步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當前中國社會正進行著一場反腐革命。未來反腐的目標是在中國建立一套防治腐敗的體制機制,使廣大官員不敢腐,不能腐,直至達到不想腐的政治目標。乍一看上去,反腐是政治領域的問題,而會計資訊失真是經濟領域的問題。其實不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會計資訊的造假也是一種腐敗。單純從某一個方面來看,會計資訊造假是一個企業的問題,然而會計資訊是產生於一個國家的法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社會大環境中,它與腐敗也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會計資訊失真,是造假者為了自己一己的私利,而損害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這種損人利己的行為,是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格格不入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反腐敗永遠在路上,治理會計資訊失真永遠在路上。因而對於治理會計資訊失真,一要看法制,二要看監督,從這兩方面著手,二者有機結合,相信會對會計資訊造假行為形成致命打擊。
3、誠實守信是職業道德規範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應有之義。新一屆政府上臺以來,也著力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努力在全社會營造一個良好的信用氛圍。2008年發生的震驚全國的三鹿毒奶粉事件,拷問著業界的良心,同時也暴露了我國部分企業信用鏈的薄弱。食品安全關係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以及整個經濟社會的穩定。會計資訊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兼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兩種屬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失真的會計資訊,就如同假冒偽劣的商品,其對經濟社會的危害,不亞於問題食品。建設會計體系,在全社會營造一個良好的會計信用環境,也是解決會計資訊失真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我們可以從教育,法律,內控等方面構建企業會計誠信體系。
五、結語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相信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步完善,會計資訊失真的問題,能夠得到根本解決。
參考文獻:
[1]單紅茄.會計資訊失真的危害及防範[J].寧夏大學學報,2009.
[2]尚慧然.淺議會計資訊失真與腐敗[J].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02,5.
[3]蔣澤華.會計資訊失真與會計誠信建設[J].華東經濟管理,2006,5.
[4]周政.會計資訊失真及其治理方略[J].財經問題研究,2007,7.
[5]張巨集祿.會計資訊失真的經濟學分析[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5.
[6]孫宴華.淺談會計資訊失真問題[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