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醫學綜述論文範文

  隨著醫學知識與技術日益進步,醫護分工逐漸精細,相互協調以使服務更臻完善,以達整體護理和滿足患者需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骨科醫學綜述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骨科見習帶教循證醫學教育模式研究

  摘要:目的:探討對骨科臨床見習階段的臨床醫學學生實行循證醫學教學的意義。方法:將見習學生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採用循證醫學教學法,對照組為傳統教學法,通過骨科學相關理論知識考試以及臨床實踐技能考核來評估教學效果。結果:實驗組學生在骨科學相關理論知識考試、臨床實踐技能考核以及學生對教學法滿意度均優於對照組。結論:循證醫學教學法是一種能夠激起學生主動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教學方法,在臨床教學改革中有必要引入循證醫學思維。

  關鍵詞:循證醫學;骨科學;臨床見習

  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Medicine,EBM即遵循證據的醫學,是國際臨床領域近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醫學模式,其核心理念是:任何醫療決策的確定都必須基於客觀的臨床科學研究依據;任何臨床的診治決策,必須建立在當前最好的研究證據與臨床專業知識和患者的價值相結合的基礎上[1]。隨著當代醫學從經驗醫學向循證醫學的轉變,傳統醫學教育向循證醫學的教育方式轉化已經作為一個嶄新的課題擺在帶教醫師面前[2]。臨床見習是臨床醫學生從事臨床工作前的重要學習階段,是學生實現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轉化必不可少的過程,是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職業道德和綜合能力的關鍵環節,臨床教學質量的高低關係著整體臨床醫療水平的發展。骨科學是重要的臨床學科之一,具有內容繁多,概念抽象,專業性強,涉及面廣等特點,特別是近些年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骨科學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業務也在不斷的發展中。骨科臨床教學主要包括骨科理論教學和骨科實習教學兩個過程,而臨床見習在骨科的臨床醫學教育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如何讓學生在骨科短短几周的見習時間裡較好的熟悉和掌握骨科基本疾病的診治是我們一直探索的問題。為此,本文將循證醫學教育模式運用於我校2011級本科生的骨科臨床見習中,同時與傳統見習教學法進行比較,觀察循證醫學教育應用於臨床見習的效果,為提高骨科臨床見習質量和培養優秀的高素質醫學人才進行初步探索和嘗試。

  1物件與方法

  1.1觀察物件

  選擇廣州醫科大學98名進入我院骨外科見習的2011級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作為教學物件,在實施本教學法前,所有學生已係統學習了骨科學及相關基礎醫學課程,將所有學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49名。對照組採用傳統教學方法,包括男26名,女23名;年齡21~24歲。實驗組採用EBM教學法,包括男28名,女21名;年齡21~24歲。兩組均使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第7版《骨科學》教材,兩組在教學總課時、大小課比例及師資配備上均一致,兩組在性別、年齡、入學考試成績及已修課程成績上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採用傳統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中心,課堂講授為主,按照骨科學教學大綱要求,選擇相應病種典型案例進行示教,從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檢查方法、診治思路、手術方式等方面進行講解,要求學生課前預習,課後複習。

  1.2.2實驗組採用EBM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學生以5人為一學習小組,利用科室的病案庫資料、典型病例及圖書館網際網路,讓學生完成循證醫學教學模式的各個步驟,著重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循證醫學思維。循證醫學具體方法:首先課前重點向學生講解如何應用中國知網、萬方、維普、PubMed,medline,Cochrane圖書館等資料庫查閱文獻,利用百度學術、googleschooler等搜素引擎搜尋文獻,以及如何利用丁香園等專業網站獲取文獻,指導學生快速準確地獲取自己所需文獻,掌握閱讀和評價醫學文獻價值的原則和方法。其次針對某實際病例,引導每組學生進行全面的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必要的診斷及鑑別診斷,獲得診斷依據,查詢文獻資料,找到最佳證據,結合患者情況,運用所獲得的證據進行診斷並制定診療方案,總結臨床經驗;最後帶教醫師組織學生進行病例討論及點評,同時酌情增加學生動手操作機會,在參觀洗手、穿脫隔離衣、手術衣及鋪單時講解規範技術,在帶教過程中指導學生完成正規的骨科拆線、換藥,在模型上進行外科縫合等技術。

  1.3教學效果評價

  在臨床見習完成後,通過骨科學相關理論知識考試100分以及臨床實踐技能考核100分來評估教學效果。理論知識考試試題隨機提取自學校試題題庫;臨床實踐技能考核考察學生的醫療病歷的書寫以及病史採集、骨科查體、影像學資料的閱讀、基本技能操作以及病例討論等方面的能力。最後對兩組學生進行無記名問卷調查。調查問卷系自行設計,調查內容包括對循證醫學的基本認識、醫學資料庫的使用情況、醫學文獻的評價、臨床技能的掌握、自學能力和臨床思維的開拓,學習興趣的激發、學習效率的提升以及對教學方式的評價等8個問題,問題全部為單選。問卷回收率100%。

  1.4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8.0將統計資料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採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考核成績比較

  實驗組學生骨科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及臨床技能掌握情況均優於對照組。理論考試中,實驗組得分為90.24±4.66分,對照組得分為84.53±6.80分,經t檢驗,成績差異有顯著性P<0.05。臨床實踐技能考核中,實驗組學生在醫療病歷的書寫及病史採集、骨科查體、影像學資料的閱讀、基本技能操作以及病例討論等幾部分考核中的表現明顯優於對照組,實驗組得分為91.16±4.75分,對照組得分為83.67±5.75分,經t檢驗,成績差異有顯著性P<0.05。

  2.2調查問卷結果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95%以上的實驗組學生對循證醫學的有了基本認識、會基本應用醫學資料庫進行文獻檢索並對相關醫學文獻進行評價,認為循證醫學教學模式有利於臨床技能的掌握,有利於提升自學能力及加強臨床思維的開拓,有利於學習興趣的激發及學習效率的提升。而對照組學生在對調查問卷問題回答時,對傳統的教學法認可度一般。

  3討論

  在外科臨床教學中,骨科學佔有重要的地位,在臨床見習教學中骨科學以涉及內容多、概念較抽象,專業性強,專科檢查複雜,並且新理論、新技術、新業務發展迅速等特點,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難點,也是臨床帶教老師教學的難點。傳統的骨科臨床教學是以經驗醫學思想為指導的,突出教師、課堂、教材的重要性,以培養知識經驗和技能型人才為目標,使學生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積累知識,缺少創造性實踐。授課教師或醫生則以順序性、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強調教師的主導型,忽視學生的創造性和主體性,從而使得骨科見習生在學習過程中被動的學習,雖然基礎理論紮實,基本技能訓練的較好,但是創新性和創造能力較差,缺乏自我學習的能力。EBM被稱為“21世紀臨床醫學新思維”。EBM的核心思想是在醫療決策中將臨床證據、個人經驗與患者的實際情況和意願三者相結合。EBM的出現也使臨床醫學研究及臨床實踐的概念發生了巨大轉變,為現代醫學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模式,對培養新世紀高素質醫學人才產生了重大影響[3]。在我國當前的臨床教育中,EBM教學模式已廣泛的應用於各學科的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4,5]。因此從實際出發,將EBM教學模式引入我校臨床骨科教學中勢在必行。EBM與現代骨科相結合形成了循證骨科學,骨科醫生可以通過網際網路技術高效率地尋求解決問題的科學依據,並利用Cochrane資料庫進行Meta統計分析,對證據的真實性和可行性進行嚴格評價。在學生進入臨床見習時候就給學生引入EBM思維,具有重要的意義,為當前的教學改革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EBM可以教會醫學生如何去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更好的提出問題、尋求證據、分析問題、歸納總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的能力。在本文中,筆者首次把EBM教學法應用到我院骨科學臨床教學中,在教學中,引導和要求學生從我院骨外科既往典型的病例以及日常的真實病例出發,提出問題,包括病因、臨床症狀、體徵、輔助檢查,查閱資料尋找證據,明確診治思路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最後的考核結果表明,在骨科學臨床見習時候,運用EBM教學法,深受學生的歡迎,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理論結合實踐能力,並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臨床綜合能力,從而提高了骨科學臨床見習教學質量,為學生以後的學習和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創新效能力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DavidL,Sackett.Evidencebasedmedicine:howtopracticeandteachEBM〔M〕.ChurchillLivingstone,NewYork,2000.

  [2]MaggioLA,TenCateO,ChenHC,etal.ChallengestoLearn-ingEvidence-BasedMedicineandEducationalApproachestoMeetTheseChallenges:AQualitativeStudyofSelectedEBMCurriculainU.S.andCanadianMedicalSchools〔J〕.AcadMed,2016,911:101-106.

  [3]王家良.循證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92-205.

  [4]林繼宗,孟麗麗,陳署賢,等.循證醫學教育在膽石症外科見習帶教中的實踐與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939:76.

  [5]王紅梅,韓正祥,杜秀平.循證醫學在腫瘤科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28:10-11.

  二:骨科患者感染臨床醫學論文

  摘要: 綜上所述,通過對臨床醫學上的骨科患者的感染問題分析和治療,完善臨床患者感染情況的分析,實現有效的骨科監控,可提高臨床醫學骨科患者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骨科;臨床醫學

  1臨床骨科患者的感染

  1.1骨科治療

  骨科患者由於外傷、神經受損、腫瘤、截肢等各種軟組織性問題,在治療中常常會出現感染,為了防止出現手術過程中或術後的感染問題,應在術前分析手術的難易程度,確定手術時間、麻醉方式、傷口引流情況、抗生素使用效果等進行試驗。提高醫生和護士對於患者病情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查分析,制定合理的巡查,完成患者病情資料的更新記錄,制定術後抗感染效果跟蹤調查分析,有效的完成術後治療。

  1.2骨科感染髮病感染情況

  採用合理的骨科感染位置的傷口治療,完善面板軟組織、泌尿系統、上呼吸道、胃腸感染系統的治療管理,提高對骨科感染資料的分析。對骨外科手術中的感染問題進行研究,統計分析表明,截肢手術中的感染髮病率較高,其次是外傷手術後可能出現的感染率高。外傷手術後會造成開放性的術後感染,直接影響患者的術後恢復效果。所以應制定有效的術後感染清理治療,提高術後的骨科感染問題分析。

  1.3骨外科手術後的感染因素

  針對手術後的骨外科感染情況進行分析發現,急診患者的感染情況較普通的術後感染比例高,在抗生素使用相同的情況下,急診患者的感染比例明顯降低。隨著骨外科手術後的時間的逐步延長,感染比例逐步增加。分析骨外科患者的感染比例情況,對控制患者的骨科感染具有幫助。可以防止出現一系列的感染問題,加強手術後的傷口治療,對術後的防感染問題進行治療,降低骨科患者的術後感染比例。在各類骨外科手術的感染問題中,截肢手術後期的受感染比例較高,可以達到手術治療比例的50%左右,合理分析手術後的傷口恢復情況,制定機體免疫力控制管理,防止患者在術後恢復過程中出現免疫功能下降的問題,有效防止感染源的發展。另外,骨外傷手術的治病失敗率比例較高,其中開放性的外傷手術感染比例較重,容易出現嚴重的閉合性外傷問題。這與傷口的感染程度、感染大小、感染後的出血量和機體的應激能力均有關係,影響患者機體的各項機能逐步下降,直接影響患者的手術治療。對患者的神經肌肉的軟組織進行治療,防止出現術後治療感染問題。及時清理手術中的各種感染部位,提高手術治療標準,努力達到國際手術標準。手術治療中需要對抗生素的用量進行分析,制定定時給藥、定量給藥、定次給藥的診斷治療,逐步改善患者的骨科感染問題。提高患者手術期間的治療過程,實現對患者感染比率問題的有效分析。提前進行術前、術中、術後的治療分析,完善患者的骨科感染治療。

  2手術的感染情況監控

  採用手術與術後感染髮展情況同時監控的方法,制定術後感染檢測方法,記錄臨床上受感染的患者,對患者的感染比例進行分析,完善手術的治療監控。在手術過程中,對急性骨科患者的感染情況進行有效的治療,加深對患者的病情監測管理,逐步完善手術中麻醉、傷口引流以及其他手術後的相關感染問題治療。

  3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臨床醫學上的骨科患者的感染問題分析和治療,完善臨床患者感染情況的分析,實現有效的骨科監控,可提高臨床醫學骨科患者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應用循證護理解決骨科住院病人常見問題的實踐王惠冰中華護理雜誌2004-03-0581

  2、建立骨科優質護理溫馨病房的實踐周文娟;胡德英;吳莉;姚菊英;李娟;護理學雜誌2010-11-2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