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護理學綜述論文範文

  醫院護理管理措施是根據相關常規護理以及特殊護理知識制定的護理管理制度,其有著事實依據和科學性,能避免一些常見的醫療意外,同時也提高了醫學護理的質量和水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醫院護理學綜述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醫院護理人員傷口護理認知及需求

  摘要:必須利用各種機會參加繼續再教育,更新知識,提高護理專業實踐水平,同時不斷總結臨床經驗,注重護理資訊溝通,才能不斷提高專科護理水平,促進學科發展。

  關鍵詞:醫院護理;認知及需求

  為了解目前企業醫院護士對傷口護理認知及需求,為有的放矢地進行傷口護理知識的培訓,2014年06月,筆者對我院193名護理人員進行了傷口護理認知與知識需求調查,報告如下。

  1物件與方法

  1.1物件

  隨機抽取企業醫院臨床護士193名,均為女性,年齡21~53歲,文化程度:中專46名,大專79名,本科68名;技術職稱:護士58名,護師59名,主管護師76名;護齡<10年49名,11~20年105名,>21年39名。年齡:<30歲99名,31~40歲70名,﹥41歲24名。

  1.2調查方法

  採用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問卷內容分為兩個部分:基本資料,傷口護理認知及需求情況。***1***基本資料:包括年齡、學歷、職稱、護齡、科室等;***2***傷口護理認知及需求由4個大項20個小項組成。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93份,有效回收率96.5%。

  2討論

  傷口護理是近年來,護理學科發展迅速且實踐性很強的領域。醫護人員對自己的實踐要負責任,特別是當介入傷口護理時,護士要採取有效的措施,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本次調查顯示:大部分護理人員獲取傷口護理知識的途徑依賴於以往院校的教育和工作經驗,而對傷口護理知識的需求方面:所有的護士認為,操作技能最難掌握,其次為理論缺乏和程式規範化;同時也認為敷料的選擇和使用,藥物及護理用具的使用同樣重要。她們缺乏護理傷口的相關理論和技能指導。調查還顯示:臨床護士對傷口護理的認知方面,30.05%的臨床護士感到知識缺乏;雖然大多數護士知曉翻身預防壓瘡,但在保持傷口乾燥、使用氣墊圈預防壓瘡、使用烤燈照射傷口方面存在較大誤區;說明她們缺乏新的傷口護理理念,沒有更新知識。而對於如何選擇傷口敷料和藥物,她們大多數仍然選擇問護士長和醫生。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多數護士沒有接受過有關傷口護理方面的系統規範的學習,且教材上傷口護理方面內容很少。很多護士建議:要經常安排傷口護理理論培訓、講課、示範觀摩,培訓藥物及護理用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有報道:多數護士認為學習機會少,工作太忙是影響參加培訓學習的首要原因,間接制約其專業能力的提高。國外學者認為,臨床反思、自我反省是提高專業能力的重要途徑,可資借鑑。總之,必須利用各種機會參加繼續再教育,更新知識,提高護理專業實踐水平,同時不斷總結臨床經驗,注重護理資訊溝通,才能不斷提高專科護理水平,促進學科發展。

  參考文獻

  1、 臨床護理路徑在新加坡醫院的應用趙玉榮;實用護理雜誌2003-11-01

  2、醫院護理人力資源培訓需求調查朱曉燕,郭俊,呂偉波,王志紅,熊林平中華護理雜誌2002-12-05

  二:基層醫院護理層級管理評析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基層醫院護理中層級管理對護理服務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52名護理人員為此次的研究物件,隨機分成兩組,每組各26名,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管理方式;實驗組:進行護理層級管理方式,分析對比兩組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的差異和患者、護理實習生及醫生的滿意度。結果:經過一段時間的護理,實驗組的護理質量明顯優於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並且實驗組患者、護理實習生及醫生的滿意度明顯高於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基層醫院實施護理層級管理有利於醫護人員護理服務質量的提高,且可以改善患者、護理實習生及醫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

  關鍵詞:護理層級管理;護理質量;影響評價

  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及醫療科學的不斷進步,人們對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斷地提高,這也使人們對護理服務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1]。護理層級管理指的是不同層次護理人員所組成組織的結構和內容,共同對患者進行的整體護理。隨著我國醫療體系的改革,以及我國人民對自身健康也越來越關注,護理人員的工作範疇和工作內容都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醫院也迫切希望對護理管理工作進行科學的、合理的改革。對護理人員的層級管理可以通過對護理人員進行合理有效的激發,從而使護理質量得到提升[2]。我院自2013年5月以來對護理人員實施了護理層級管理,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從事護理工作的52位護理人員為研究物件,年齡24-48歲,平均年齡***33±4.6***歲。隨機把他們分為兩組,對照組26例,平均年齡***32±4.5***歲,採用常規護理管理方式;實驗組26例,平均年齡***34±5.6***歲,採用護理層級管理方式。兩組護理人員在年齡,性別等不存在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比較強的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管理。實驗組行層級管理方案,具體如下:

  1.2.1分層管理的方法:把護理人員依照層級管理的制度分配不同的待遇、許可權和工作職責,不同層級護理人員有著不同待遇、許可權和工作職責,對護理人員進行層級劃分的目的是為了讓護理人員高效、高質量地完成工作,不同層級的護理人員的劃分和確認需經過護士長對護理人員的考核、護理人員的討論通過及護理管理人員的審批,護理人員的層級確定以後,根據不同的護理層級,確定不同護理層級的工作,建立具體的層級管理的及結構,包含:助理護士、責任護士和護理組長[3]。

  1.2.2分層管理的模式:整體的管理模式分為四個層次:助理護士-責任護士-護理組組長--護士長;護理人員工作的形式:護士、醫生及患者構成一個工作小組。護理工作分組進行,每組由1名組長、1名責任護士和2名助理護士構成,每組人員進行15-20床病人的護理工作;組長負責整體的工作[4]。

  1.2評價指標:對護理質量***包括消毒隔離、基礎護理、病房管理和護理檔案書寫等***和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包括患者、護理實習生及醫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等指標進行評價。

  1.3統計學方法:採用SPSS16.0統計學軟體對資料處理,並且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所得資料用%表示,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質量評價:經過一段時間的護理,對兩組護理工作的護理質量進行評價,實驗組護理質量評分明顯優於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護理工作滿意度評價:經過一段時間護理,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總結分析患者、護理實習生及醫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顯示實驗組滿意度明顯高於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在基層醫院實施護理層級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助理護士-責任護士-組長-護士長的分層管理的結構,可以使護理人員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並且對未來職業道路發展充滿信心[5]。設定較高級別的護士崗位,可以使其全面的護理專業知識和較為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得到充分的發揮,也可以使其高度的責任心、能夠十分熟練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較強的溝通能力等得到更加全面的應用,也可以使資歷比較高的護士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成就感,對於資歷比較低的護士來說,崗位進行分級,可以使他們的工作環境更加輕鬆、安全和規範,這些都有利於提高護理的質量。同時,比較老的護理人員出路問題也得到了解決,這些都使護理團隊的穩定性和專業性得到了提高,促進了護理專業的進一步發展。本次研究以我院的護理人員為研究物件,將我院護理人員分成兩組,對照組進行常規管理模式,實驗組進行分層管理模式。結果顯示,實驗組護理工作的消毒隔離質量、基礎護理質量、病房管理質量和護理文書書寫質量得分明顯要比對照組高,這說明分層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包括消毒隔離質量、基礎護理質量、病房管理質量和護理文書書寫質量***[6]。通過對滿意度調查可知,患者、護理實習生以及醫生對實驗組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要明顯高於對對照組工作的滿意程度,這說明分層管理可以使患者和醫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明顯提高,從而降低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投訴率。層級管理可以使不同層級的護理人員各司其職、權責清晰,使護理工作更具有連續性和系統性。綜上所述,基層醫院護理層級管理可以極大調動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使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明顯提高,同時也提高了患者及醫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因此臨床應用價值比較高,值得推廣應用,以提高我基層醫院整體護理質量,促進醫患和諧。

  參考文獻

  [1]叢海播.實施護理層級管理對臨床護理服務質量的影響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01:111-112.

  [2]周瓊.番禺區基層醫院優化護理績效管理研究[D].東北師範大學,2012.

  [3]徐厚麗.優質護理服務質量管理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及應用[D].山東大學,2013.

  [4]趙慧敏,呂彩霞.層級管理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3,32:6799-6801.

  [5]殷愛順,李秋容,賀曉萍,等.護理層級管理在臨床護理服務中的價值[J].航空航天醫學雜誌,2014,04:577-578.

  [6]郭霞,郭秀芳.護理層級管理在提升臨床護理服務質量中的作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4,24:35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