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醫學畢業論文

  婦產科是臨床醫學四大主要學科之一。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婦產科手術護理

  【摘要】手術室是醫院對患者實施手術治療,診斷並擔負搶救的重要場所,婦產科手術室更是高風險的醫療單位之一。手術室護理人員的責任重大。而產婦是十分特殊的病人,她們承擔著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種痛苦。在對她們進行相關手術護理的時候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隨著社會的發展,醫療環境的變化,患者法律意識維權觀念的增強,人們越來越關心如何獲得更好的服務和護理,加強對產婦的手術護理,提高護理質量,將有利於減少醫療糾紛。

  【關鍵詞】手術;婦產科;護理

  產婦是一群十分特殊的病人群體,她們承擔著各種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在對她們進行護理的時候應該施以更多的關懷。那麼如何更好的對她們進行更好的護理,將是婦產科護理中十分重要的課題。

  1.術前相關護理

  在進行術前護理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孕婦相關的心理護理。

  首先要消除孕婦的憂鬱、害羞心理。要對孕婦做好相關的知識宣傳教育工作,把妊娠分娩的各種相關知識傳授給孕產婦,向產婦講解有關正常分娩的知識,臨產後可出現的徵象,宮縮與分娩的關係,分娩時如何配合等,要向她們解釋妊娠分娩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是每一個母親應該接受的一次考驗,使孕產婦覺得做母親偉大,排除壓抑感,增強自信心,用直接或間接語言來啟發和誘導,以瞭解孕產婦的心理動態和心理反應,使其能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

  其次消除孕婦的過分依賴心理。有的孕婦在產前會產生過分的依賴心理,對於這種心理,科室主任及技術權威在產前親自檢查,紮實做好每一場手術的各項工作,讓孕產婦心理踏實,有效地保證順利生產。

  消除孕婦的焦慮心理。孕婦在產前還會產生各種焦慮的心理,針對這種孕婦的焦慮心理,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所學想專業知識,針對孕婦的文化程度,用孕婦能聽懂的語言耐心細緻地給孕婦講解。

  護理人員要與孕婦多交流和溝通,鼓勵她們傾訴,排解心理問題。針對她們對分娩的恐懼、不安和依賴,應講解分娩的生理過程和其中各種症狀的緣由,告訴她們完全能獨自完成,這是神聖的事情,請她們不要因此而緊張恐懼,要有正確和積極的態度,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同產程的進展有密切的關係,強烈恐懼、焦慮和依賴等負面的心理反應易致宮頸堅韌水腫,延緩產程進展,同時也易發生胎兒宮內窘迫,甚至導致難產。

  讓孕婦的丈夫和其他的家庭主要成員積極參與。及時的掌握孕婦的妊娠情況及伴隨的種種情緒變化,讓丈夫及家人蔘與,加深理解和支援,有利於家人的恩愛、和睦。正確對待妊娠、分娩,使孕婦得到系統支援,從而幫助孕婦緩解或減輕甚至消除焦慮及抑鬱症狀。

  2.手術時的相關護理

  手術時加強無菌觀念,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消除一切可能造成感染的因素,確保醫療護理工作的正常進行。

  嚴格查對清點制度,認真做好三查七對。手術過程中巡迴護士和器械護士應嚴格遵守清點制度,在手術開始前和關閉體腔前後,巡迴護士和洗手護士共同認真清點器械、紗布、棉墊、縫針、刀片、電刀頭等,檢查術中所用物品的數量和效能,及時記錄於手術護理記錄單上並簽名。

  消除或減弱噪聲源,營造安靜,嚴謹手術環境:手術室工作是一項細緻的腦力和體力相結合的工作,思想集中是手術安全的關鍵,制度並實施消除或減弱噪聲源,如定期對科室所有儀器、裝置進行普查、檢修,吸引器不用及時關閉,術中醫護人員不得談論與手術無關的話題,手機不能帶人手術間等,營造一個安靜、嚴謹的手術環境。

  認真學習和掌握產婦體位擺放的正確方法,固定牢固鬆緊適度,受力支點避開神經走行部位,在骨隆突處墊軟點,避免因手術時間過長引起褥瘡的發生。

  讓孕婦丈夫陪同,給與孕婦心理上的依靠,克服各種心理障礙,使生產能順利進行。

  3.術後相關護理

  術後適當向病人介紹術後疼痛和轉歸情況,術後切口疼痛時間、程度,使病人能有思想準備,並告訴病人各種減輕疼痛的方法,如鎮痛泵、止痛藥等,消除病人對疼痛的恐懼心理,避免術後因疼痛所表現來的過度緊張。心埋護理可以影響病人對疼痛的認識過程,使其有不怕疼痛的意識,進而對疼痛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實際工作中對精神緊張、焦慮,並且希望得到醫護人員的理解,特別是術後想多用止痛藥物減輕痛苦的病人,護理上應用熱情的話語和和藹可親的態度安慰鼓勵病人,傾聽病人的陳述,做到細緻觀察,儘量解答病人的問題,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臨床護理中發現病人對疼痛的表現程度因病人的文化程度、教養、體質、對疼痛的敏感程度和耐受力以及當時的病情而有差異。

  在術後對於那些確實疼痛難以忍受的產婦,應該給予相關的止痛措施。對於應用了止痛藥的產婦應在用藥物的同時要密切觀察她們的血壓、呼吸,並加強巡視,以免引起血壓下降、蕁麻疹、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對於產婦這類病人來說術後陪護一般較多,探視人員較多,因此,護士要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儘量1人陪護,探視人員應遵守探視制度,不得私自進入病房,讓病人充分休息。同時,要求陪護人員態度和藹,不要用生硬的態度對待病人,使病人充分感到家庭的溫暖。

  對於所有病人來說,褥瘡是一種很危險的併發症。對於孕婦來說也不例外,固要及時的調整孕婦的體位。一般術後病人取平臥位,6~8h以後改為半臥位或讓病人改變姿勢,或抬高床頭以減輕切口區域性張力,從而減輕疼痛。注意術後病人體位變換、咳嗽等一些活動,防止凶其而加重疼痛。協助病人翻身,坐起時動作應輕柔,應將一條結實的布帶系在病人床尾欄杆上,讓病人坐起時拉緊帶子,減輕胸腹用力帶來的疼痛。

  嚴密觀察病人切口區域性情況和生命體缸的變化,同時,準確判斷疼痛的型別。***1***若為傷口痛,應嚴密觀察切口有無腫脹,切口敷料有無滲血、滲液,以防區域性血腫形成;***2***若發現病人大汗淋漓,疼痛難忍,輾轉反側,切口跳痛感,疼痛持續而劇烈,應考慮切口感染的可能,應及時測量體溫、脈搏、呼吸及血壓;***3***如果病人表現為宮縮疼痛,並且子宮收縮良好,惡露多,可採用按摩子宮和應用宮縮劑及熱敷下腹部止痛;***4***若惡露有異味、有膿性分泌物,甚至畏寒是感染的症狀,應用抗生素及止痛劑,並適當引流;***5***若用留置導尿管而導致膀胱痛,發現尿路感染者應進行抗感染治療,並叮囑病人多喝水;***6***對於因術後禁食,產婦心理壓力較大人或原有胃病史者而導致的胃脘疼痛,病人應注意清淡飲食,勿食用涼食,鼓勵病人下床活動有利排氣,恢復胃腸功能,指導病人進行深呼吸等,以分散注意力,同時加用熱敷及解痙痛藥解胃腸功能。

  4.結語

  總之對於孕婦這類比較特殊的病人,我們應該給與更多的關心和呵護。良好的手術護理會讓孕婦的心理穩定,可以提高她們產後的恢復速度。同時可以提高醫院在社會的聲望。

  參考文獻

  [1] 劉少慧,劉靖榮,劉承珍.規範護理行為防範手術室護理差錯.齊魯護理雜誌,2006,12***3***:56.

  [2] 王銀蓮,遊暢.手術室護理中的安全隱患與防範.醫學臨床研究,2006,23***8***:1317~1318.

  [3] 周群,張同霞,孫紅霞.手術室護士對剖宮產婦心理護理[J].中國護士網,2005,3:23.

  [4] 段玉玲.婦產科術前心理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08,***9***:104.

  [5] 吳彩琴.從實施人文關懷到對婦產科患者的心理護理[J].衛生職業教育,2006,***4***:112.

  篇2

  婦產科醫學模型在臨床操作教學實踐中的作用

  [摘要]婦產科患者的隱私性,使醫學生臨床實踐面臨很大的困難。婦產科模型能緩解婦產科體檢操作教學難題,但醫學模型與婦產科病人有本質不同,面對女性病人,醫學生還需要心理素質的鍛鍊。本課題研究了醫學模型在臨床操作教學實踐中的作用,說明教學模型和臨床實踐兩者都加以重視,才能使學生真正掌握臨床操作技能。

  [關鍵詞]醫學模型 臨床操作 婦產科教學

  婦產科學臨床教學以其特殊性、患者維權意識不斷增強,使醫學生臨床實踐面臨很大的困難。而婦產科模型有不受時間限制、可操性強特點,緩解了婦產科體檢操作的教學困難,提供更多臨床操作機會,成為新的醫療形勢下臨床實踐性教學的途徑之一。但醫學模型與婦產科病人有本質不同,面對女性病人,醫學生還需要心理素質的鍛鍊。本課題研究了醫學模型在臨床操作教學實踐中的作用,對婦產科模型教學增加一些認識。

  一、材料與方法

  ***一***研究物件:2010年本院5年制五個輪迴組的臨床實習同學,參加婦產科體檢訓練學生約60人進行測試。

  ***二***研究內容和方法:學生在模型上體檢合格情況與門診操作合格情況比較,把學生模型操作的成績與門診操作的成績用四格表統計分析,瞭解它們之間的差異,判斷模型操作的臨床實用性。瞭解模型訓練對婦產科臨床檢查操作的幫助效果。

  ***三***評判標準 按教科書要求,評判學生雙合診和產科四步手法體檢操作是否達標:

  模型訓練達標:能按書本描述完成婦產科雙合診和產科四步手法體檢,70分

  模型訓練不達標:不能按書本描述完成婦產科雙合診和產科四步手法體檢,低於70分。

  臨床體檢達標:能按書本描述在門診病人上完成婦產科雙合診和產科四步手法體檢,70分

  臨床體檢不達標:不能在門診病人上完成婦產科雙合診和產科四步手法體檢,低於70分。

  二、結果與分析

  注:卡方值0.61,P>0.05

  兩種檢查結果沒有統計學差異,說明模型訓練合格率和臨床體檢的達標率相似,模型訓練不能明顯提高婦產科雙合診和產科四步手法體檢的達標率水平。這可能與婦產科體檢膽大心細,不能害羞的心理素質要求有關,婦產科臨床體檢不是機械的完成動作,而是一種醫患交流,很多學生反映,面對病人時頭腦一片空白,模型上的操作根本記不起來。

  三、討論

  ***一***醫學模型在臨床操作教學是必然趨勢。

  婦科教學中的雙合診檢查通常會涉及患者的隱私權,臨床示教比較困難,容易出現法律糾紛。特別是近年來,多數醫學院校學生數量增加,而且患者保護意識越來越強,影響了婦產科教學質量,這是全國高等醫學院校普遍存在的問題。目前,隨著社會環境下醫療體制改革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實施,醫學模型的使用逐漸成為重要臨床教學模式之一。它們在臨床技能教學和考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使師生都感受到現代科技給教學帶來的優勢。也體現了“以病人為中心”的現代醫療思想。正確利用模型教學使學生掌握婦產科常用的基本操作技能,將基本理論與臨床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模型練習和臨床操作,雙重訓練加強了醫學生的體檢技能。

  ***二***醫學模型在臨床操作教學有它的優點。

  婦產科是一門實用性和體檢操作性較強的學科,臨床上病人數量相對不足,加上婦產科疾病的特殊體徵,往往需要做盆腔雙合診才能得到結果。患者有一定的不適和痛苦,很多男性醫學生被拒絕檢查操作,甚至不讓觀摩見習。這種醫患矛盾狀態,容易導致醫療糾紛。所以利用模型教具,模擬臨床體檢操作,能解決了臨床學生見習困難的現狀,保證臨床見習教學質量,因此,模型教學在婦產科臨床教學中具有一定的優勢。

  模型醫學教育最有價值之處在於使學生有獨立操作的機會,通過先模型、後病人的學習過程,可以讓學生掌握一定操作技巧後再去接觸病人。在模型上進行四步觸診、聽診胎心音、骨盆外測量等操作訓練,以及雙合診、三合診等練習,這些操作不會對患者造成任何傷害,既有模擬感又不受時間限制,這種教學法不僅能提高實習效果。學生在初次面對病人時都比較緊張,操作程式、無菌原則也不很規範,容易引起患者反感,激化醫患矛盾。而通過在模擬人身體上反覆演練並糾正錯誤後,學生增強了自信心,動作熟練習到位,在不增加患者痛苦的情況下,完成自己的診治學習過程。同時,學生之間便於相互討論,吸取經驗教訓,提高實習效果,避免在病人面前手足無措。這種模型練習也讓學生意識到現代醫療的“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服務意識。

  ***三***醫學模型在臨床操作教學中有不足。

  但“模型練習”和“真正檢查病人”操作畢竟是兩回事,醫學模型畢竟不是真正病人,觸診感覺仍有一定差異,操作過程難免有失真的情況。因此,模型不能完全代替真正的病人,教學訓練中仍有必要結合真正病人讓學生在操作中加深感性認識,加強與患者溝通能力培養,確保臨床教學的質量。

  本課題研究醫學人體模型在婦產科實習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從60名見習生模型操作成績與門診臨床操作成績統計學分析,說明模型教學和病人體檢成績,兩者之間達標率沒有差異,模型練習不能完全代替臨床實踐,模型訓練達標,不等於臨床操作過關。在婦產科體檢教學中,過分相信模型教學,會影響教學實際水平的提高。因此,只有將教學模型和臨床實踐教學相結合,才有助於學生對體檢操作的理解與掌握。合理運用模型和實踐兩種教學方法,可以取長補短,提高教學質量。

  ***四***臨床操作教學靈活應用醫學模型,發揮優勢,揚利去弊。

  衡量利弊,醫學模型教學還是值得推廣的。模型教學使用上的可調節性和可重複性、允許出錯,對病人無任何風險等優勢,為醫學生臨床教學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模型醫學教育和多媒體教育技術緊密結合,能作到直觀易懂,有利於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習熱情和潛力,提高學生的臨床操作技能和臨床綜合診斷思維能力,使他們能夠把理論知識應用於臨床,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但要注意模型教學的不足,揚利去弊,開動腦經,千方百計搞好臨床教學。

  總之,婦產科學是臨床主要課程,教學上具有內容多、概念抽象、實踐性強等特點。採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模型訓練相結合,受到學生的歡迎,教學效果得以改進、質量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周麗傑.模型在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誌,2007,***11***.

  [2]王前,張衛社,姚若進,等.模擬醫學與婦產科教學[J].中國醫學工程,2007,***05***.

  [3]高瑞萍,葛秀君,張珍.模擬人及婦科模型在臨床教學應用中的初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03***.

  [4]龍曉宇.產科臨床見習應用模擬人的體會[J].中國誤診學雜誌,2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