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語文四季教學設計

  《四季》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它以兒歌的形式,通過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過程】

  一、看,初識美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著你們去認識一位漂亮的媽媽,她的名字叫大自然。大自然媽媽有四個非常漂亮的女兒,想不想去看?

  2.出示課件,學生欣賞四季圖和讚美四季的音樂。

  3.師:大自然媽媽四位漂亮的女兒各有各的本領,她們可以讓草兒變綠、花兒變紅;可以讓太陽變成大火球,晒得我們成天想泡在水裡;可以讓黃澄澄的橘子掛在枝頭;還可以呀,讓世界一夜之間變成一片雪白。想和這四位漂亮的姐姐交朋友嗎?

  4.大家猜猜大自然媽媽這四位漂亮的姐姐叫什麼名字?

  5.板書四季。

  [設計意圖:教師的導語意在吸引學生的注意,調動學生的興趣。利用多媒體中美麗的四季圖、音樂讓學生感知四季給大自然帶來的不同的美,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美的熱愛之情。]

  二、讀,感悟美

  1.藉助拼音讀通課文。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並圈畫出生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2小組內讀課文和生字,互讀互聽。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多媒體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詞、句子,學生認讀。

  4全班齊讀課文。

  2.精讀課文,瞭解四季特徵。

  1學生探究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師:大自然媽媽說呀,她的這四位女兒各有各的特點,就藏在作家爺爺的兒歌裡,她想請大家幫助找一找。那麼,老師有個問題想請教大家:我們該怎麼去找呢?

  學生談學法。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精讀課文。

  3學生分小組談自己的收穫。教師在此環節中注意培養學生養成謙讓的好品質。

  師:大自然媽媽誇同學們讀書真認真,她想聽聽同學們讀了課文都有什麼收穫。

  4集體彙報交流。

  5質疑。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來解決。

  3.美讀最喜歡的季節。

  1生選擇選擇喜歡的部分在小組內讀一讀,並推薦一名代表。

  2開展擂臺賽,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意在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讀課文,識記文中的生字,讓學生帶著真實的感受讀課文,調動學生生活中已有的經驗來感悟課文內容,並在反覆的朗讀中使自己的情感得到昇華。]

  三、演,再現美

  師:大自然媽媽家可真熱鬧,來了這麼多的小客人,她們準備舉行一次讚美春夏秋冬四位小姐姐的聯歡會,她想請同學們前去參加。

  1.談談在大自然媽媽舉行的聯歡會上都可以做些什麼?

  師:噢,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節讀一讀,背一背,可以做動作演一演,還可以呀,

  學作家爺爺說一說你自己心中的四季。

  2.生自主準備節目。

  3.學生展示自己的節目。

  [設計意圖:新課程要求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設計這個環節一是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鞏固,另一個方面,學生在學習了課文之後可以有一個再創造的過程,學生的創造思維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體現。]

  四、畫,創造美

  師:小朋友們可真了不起,春夏秋冬四位小姐姐也向大家豎起了拇指,大自然媽媽請老師告訴同學們,我們不僅要喜歡她,更要學會好好的保護她,讓她越來越美。對了,大自然媽媽還給小朋友帶來了好多禮物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課件展示四季圖,生觀看。

  師:大自然媽媽也相信,同學們一定會畫出更美的畫。下課後,請同學們畫一畫你最喜歡的季節,明天帶過來和這些畫比一比,好嗎?

  [設計意圖:將課文內容進行延伸,將自己對大自然美的感悟用圖畫表現出來,將語言美與藝術美有機的進行整合。]

  一上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上完《四季》一課,心裡不知道是喜多一點還是憂多一點。課後來反思一下自己的收穫,在本節課的教學中,設計了讀四季詩,找四季景,編四季詩,畫四季景等四個環節,我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 課始提問,激發讀書興趣

  托爾斯泰曾經指出:“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興趣。”然而,興趣不是學生自發產生的,它有賴於教師採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去激發。

  在片斷一的教學中,我先提問:“一年有幾個季節?”學生的回答引出了課題—四季。“春夏秋冬”學生紛紛舉手回答。接著板書出春夏秋冬四個字,並提出帶領學生去找四季,學生都踴躍地要參與到活動中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於是我檢查了本詩的生字,出示帶有拼音的生字指名讀,齊讀,再去掉拼音認讀,開火車讀,效果很好。

  二、在片斷二“讀四季詩”中,主要是以讀為主;我設計了自由讀、指明讀、體會讀、師生接龍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指導。如讓學生示範“鞠著躬”和“大肚子一挺”的樣子,從而讓其體會到穀穗成熟了和小雪人的頑皮。在重點教學“彎彎”的時候,先讓學生結合生活中彎彎的物品說一說並體會彎彎的感覺,其次再讀課文的秋天片段。又如讓學生先體會穀穗的心情,再結合心情來讀一讀。由於讀的方法多樣,所以孩子們積極性很高,課堂十分活躍,達到了熟讀成誦的效果。

  三、在片斷三“找四季景,編四季詩”中,出示了“春夏秋冬”四季圖片、指導學生看圖,自己找四季來進行學生語言訓練,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緊接著讓學生嘗試編四季詩,擴充套件訓練:

  這樣有梯度的練習,能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引導學生將課文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運用獲取的知識向課外延伸,也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能。

  四、在片斷四“繪四季景,”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熱情,用畫畫來表達對四季、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永遠是一門充滿缺憾的藝術。課後我也進行了思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

  1、課堂內容較多,有的內容設計難度較大。中途學生沒有休息的時間。

  2、調控能力不足,應變能力還需大大地提高和改進。課堂調控能力是至關重要的,一名老師,若是缺乏了課堂調控能力,就好比一個軍隊失去了將領,會變得一盤散沙。由於內容較多,前半節課中,我採用了拍手開火車,師生接龍、誇誇自己等形式來調控課堂紀律,但後半節課我為了完成任務,對於一些學生的差錯也未能加以很好的引導等等。學生畫四季就沒有時間了。

  3、對學生的評價還是缺乏感染力。在多讀感悟這一環節中,評價語顯得尤為重要。缺乏了有針對性的評價。如在教學冬天的片段時,未能通過評價語來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從而顯得比較單調。

  4、缺少對個人表揚。在低年級階段,表揚是極為重要的。到位的、及時的表揚可以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在整節課中,缺少及時的個人表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

  總之,學無止境,教無止境。在從一年級開始,兒童的語言,兒童的心理,我還需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接受磨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