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所見教學設計
《所見》是語文一年級下冊《古詩兩首》中的第一首古詩,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樂的畫面,表達了作者對田園風光的喜愛之情。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一年級語文回鄉偶書教學設計,希望能幫到你。
一年級語文《所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所、牧”等6個生字,會寫“詩、林”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通過反覆朗讀,感受詩中的牧童機靈可愛、天真可愛的形象。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流程:
一、看圖匯入
1.***板書“見”***小朋友,你們能給這個老朋友組個詞嗎?***生組***是呀,看見、聽見都是見,看來呀,用上眼睛,用上耳朵,都能有所發現!老師這兒有一幅畫,你能用上眼睛和耳朵發現什麼呢?
2.出示圖片,學生觀察,回答。
***1***林樾:你覺得這是一片怎樣的樹林?
對,這樣鬱鬱蔥蔥、十分茂密的樹林就可以稱為“林樾”***板書***仔細觀察這個詞,它有什麼特點?***都有木***一組小火車讀一讀――齊讀。
***2***牧童:***學生說“我看到了小孩騎著黃牛”時直接板書“騎黃牛”***你再仔細看看,這個小孩子在幹什麼的? 這樣放牛放羊就叫放牧,放牧的孩子就稱為“牧童”。***板書***指名讀。
***3***蟬:“知了”還有一個名字,叫“蟬”知了是一種昆蟲,所以左邊是蟲,右邊讀chán,是一個形聲字。***字卡,指名讀***聽,你們聽見蟬兒的聲音了嗎?***播放蟬叫聲***是呀,蟬兒正在鳴叫呢!像這樣正在鳴叫的蟬可以稱為“鳴蟬”。再開一列火車讀讀――齊讀。
3.你還有其它的所看、所聽嗎?
二、揭題
1.以上是同學們看見、聽見的,是“我們”的“所見”。***板書“我們”***在兩百多年前的清代,有位詩人叫袁枚,他是個善於觀察、描摹細緻的人,他親眼看見,親耳聽到了這畫中的美景,並把這些“所見”寫成了一首詩,請你們仔細讀讀袁枚的《所見》,看看他比我們多看見、多聽見了什麼?
2.第一次讀詩我們可以做什麼呢?學生自由讀詩。
3.先請小朋友一行一行來讀詩,其他同學豎起耳朵仔細聽,聽聽他讀正確了嗎?***隨機正音***
4.四人小組合作讀,每人讀一句,先自由練習,等會我們比比哪個小組讀得對。***先自由,再站起來,發現讀錯的句子再糾正、齊讀。***
5.大家一起再正確地、流利地、響亮地把古詩朗讀一次。
三、情景感悟、評賞古詩
1.現在我們來找找袁枚的所見比我們的所見多了什麼?
2.生交流。
***1***“歌聲振林樾”:***我聽到了牧童的“歌聲”******板書***,這歌聲怎麼樣?***聲音響亮,在樹林裡迴盪***從哪個字感受到的?***“振”板書***
誰能用朗讀表現出牧童放聲歌唱的樣子?***指名讀***
師引讀:瞧,牧童正在快樂地唱;牧童悠閒地唱;牧童美美地唱;牧童響亮地唱;牧童清脆地唱。
***2***“意欲捕鳴蟬”:已經去“捕”了嗎?***板書“捕”***從哪看出來?***板書“意欲” ***這就是指想要的意思。
袁枚怎麼知道牧童的想法的呢?***仔細看,發現牧童的眼睛一動不動,嘴巴張大,已經不再唱了,出示“閉口”,站住不動了,出示“立”,牛也不再繼續前進了,惟恐驚動了知了。***
請你邊想象邊來讀好這句。
4.看來,袁枚不僅看到了景物,還發現了牧童的許多動作,有“騎、振、捕、閉、立這樣一寫,牧童的形象就被袁枚寫活了,彷彿活生生地站在我們面前呢!我們比比,看誰能把牧童給讀活了。
5.生同桌比賽讀,男女生比賽讀。
6.讀完詩,你猜想一下牧童捕到蟬了嗎?***不管牧童有沒有捕到蟬,讓我們把想象繼續下去吧!***
四、背誦全詩
1.看看這張畫,讓我們想象著古詩的內容,在頭腦中像放電影一樣,自由練習背誦。
2.誰願意站起來背給大家聽?同學點評。
3.一起有感情地背誦。
五、指導寫字
1.在這首詩中要求我們會寫的字有五個,這兩個字有點特別,出示“立、童”看看這兩個字有什麼相似和不同的地方?***“立”要寫得方正,像一個頂天立地的人一樣,“童”上的立字頭要寫得扁些,在橫中線的上方點,還有好多立字頭的字如“意、音、親”都是這樣的。這個小竅門可得記住了!***師範寫。
2.現在就請你們自己在書本上練一練吧。
小朋友們,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瑰寶,讓我們從小熱愛它、誦讀它、品味它吧!
一年級語文《所見》說課稿
一、 說教材
《所見》是一首古詩。這是清代詩人袁枚寫的一首五言絕句。詩中描述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樂的畫面,表達了作者熱愛鄉村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全詩4行展現了兩幅圖畫。第一句話體現《牧童行歌圖》,第二句話體現《牧童捕蟬圖》。全詩的最大特色是:對仗工整,有聲有色、情景交融、由遠及近、動靜結合。本課文配有一幅插圖,但畫面上沒有畫出後兩句詩句的畫面。因此,在教學時,教師有有必要另外再出示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的圖畫。
二、說學情
學生的的朗讀水平不高,理解能力有限,對古詩還生疏,學生的情感難以與詩人產生共鳴。要讓學生說出詩中描寫的情景,一定要在老師的引導下才能實現。所以我把引導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作為本詩教學的重點,把學生引入詩人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並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從古詩中所感受到的情景定為本詩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學目標:
I、理解詩的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中描寫的情景。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課文,並根據古詩展開聯想,編寫一篇小短文。
3、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觀察的興趣。
學習重點是理解古詩的意思,難點是借語言文字,想象古詩所描寫的景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內蘊美。
三、說教法
l、直觀教學法; 2. 圖文結合法; 3. 質疑法:;4.以讀代講法,自主探究法。學生好奇心強,無意注意和形象思維佔很大的優勢,因此本課教學目標充分運用了先進的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詩意,新穎的形式,精彩的畫面大大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消解學生觀察體驗、抽象思維,語言表達等方面的障礙,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在教學中我圖文對照,讓圖中的情境美和文中的語言美統一再現,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讓學生理解詩的內容,覺得自己彷彿身臨其境。
四、說教學流程
***一***由夏天捕蟬激趣匯入,並引導學習本節目標。
***二***以小組按提綱獨學、對學、群學。
1、組長組織,一人一題,按順序逐題核對,在組內共同的疑難地方做上標記。
2、朗讀和寫話的內容按提示對子間互學。2號督促做得不對的同學主動更正。
***三***展示交流
展一,正確、有節奏朗讀讀古詩,交流生字學習。
展二,看圖寫話,組內推選,展示精彩。
展三,交流詞意和句意,每組4號,一人一詞或一句。
展四,交流“讀出感情”1、2題。
展五,以組比賽背誦。
***四***教師點撥
1、與同音字、形近字區分記憶。
2、寫出誰在什麼地方,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3、連詞成句,組織通順。
4、結合重點詞、句說說體會。 ***五***達標檢測。
五、說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