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專業碩士研究論文

  審計人員只有客觀地收集和評估證據、作出審計結論、報告審計結果,才能達到審計目標,也才能使審計工作令審計意見的利害關係人信服。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企業內部財務審計執行體制建設

  我國企業在內部實行財務審計的工作有兩個作用,第一是提高企業自身的管理能力,第二是增強企業整體的財務控制。它能有效幫助企業監管與掌控各項經濟活動,以此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但是,在企業構建財務內審運作模式時,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需要企業對自身的工作方法不斷進行創新,提升企業執行效率。本文對這一模式的構建,做出了具體的分析。

  一、現有的企業內部環境財務審計運作模式的不足

  對於企業內部環境財務審計現有的運作模式,現有三種看法。第一,以問題為嚮導的審計模式。這種模式是通過被審單位所顯示的突出問題為依據,實行追蹤性分析,探討出問題的起因,找到被審單位與環境保護、環境治理上相對薄弱的地方,根據原因提出相應的整改方法的審計模式。第二,以專案為嚮導的審計模式。這種模式是通過被審單位關於內部環境問題的重大專案為依據,結合專案的實施工程與實施結果進行探討,以此來評定專案能否正常地實現預期效果,找出造成專案方向發生偏離的原因,根據原因提出相應的改善方法的審計模式。第三,以財務為嚮導的審計模式。這種模式是通過被審單位的環境財務報告所體現的結果為依據,探尋整個經濟活動過程,找出導致結果的成因,以此評定內部環境保護的合格性與績效性的一種模式。這三種模式雖然能夠明確企業內部環境財務審計的出發點,但是還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是沒有詳細地分析內部環境財務審計運作模式的組合要素。企業環境財務內審的運作模式要探究並處理環境審計以何處入手、何時入手、如何入手等方面的問題。而現有的嚮導型運作模式只指示了環境審計要從哪個地方入手的問題,對於其他問題並未做出相關指示,對於到底該怎樣實行環境審計沒有明確的說明。

  二是內部環境財務審計領域不夠明確。對企業實行內部環境財務審計有多種審計領域,而不同的審計領域要適用不一樣的審計模式,現有的嚮導型運作模式並沒有明確區分出審計領域。

  三是內部環境財務審計運作模式未能得到統一與完善。一個完善的運作模式包括許多要素,主要有目標、依據、內容與方法等。只有明確各個要素的定義與界限,確定好各自的職能,才能構建一個統一、有效與完善的運作模式系統。

  四是缺乏強有力的實踐指導作用。構建一個內部環境財務審計運作模式的目的是有力地指導環境審計的實際工作。而現有的運作模式沒有明確分析各要素,也缺少一個完善的運作模式系統,因此對於環境審計實際工作的指導力薄弱。現有的三 種模式還 存 在 一 定 的 不足,需進一步分析構成要素與詳細內容,創新並完善企業內部環境財務審計運作模式。

  二、企業內部環境財務審計運作模式

  構建的創新與完善為了保證企業內部環境的財務審計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就得進行合適的定性探討,從而讓企業能有效對內部環境進行管理與建設,致使企業能夠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企業需要增強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調控與創新,積極探索出多方位、各領域、高標準的運作模式。

  一提高財務審計的職能

  目前我國企業的內部環境財務審計分由多個部門監管,沒有形成獨立存在的部門。因此,企業必須加強內部管理中財務審計的職能,強化對其調控和監管,致使企業內部的經營方式與管理模式向現代化邁進,完善企業各管理職能,保證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對於企業綜合性能的優化,需要在提高內部環境財務審計職能的基礎下進行,這樣能促進企業內部財務審計的各職能復原,通過整合全面調控的方式顯示出來。財務審計具體實操不只完成大部分測評方案,還需調節好各種治理結構和管理隱患。可以通過聚合大部分財務審查力量,保證企業內部全體職員的攜手前進與發展,讓內部財務審計工作者的角色進行徹底的改變。

  二擴充財務審計的方法

  要想提高企業內部環境財務審計的職能,就必須抓住企業內部管理的主體,注重企業內部環境財務審計工作方法的創新與擴充。這是有效保障企業財務審計工作能夠順利進行,最大程度地實現企業自身的經濟監管能力的方法,以此為企業內部調節與優化提供重要意義。

  實際方法包括,優化財務審計的工作模式,更新傳統老舊的方法,要把事前預算審計同事中與事後審計相整合,進行綜合考慮,既能夠審計大型財務專案,又不會忽略細小繁瑣專案的審計,以此實現全面詳細地審計所有財務工作,做到各項財務資源最合理化最優化地配置。

  同時它還能保證分配方式的合理性,讓審計工作中遇到的相關問題能及時有效地發現並解決,從而提出相關建議和解決方法。擴充財務審計的方法能夠讓企業對自身監管做出具體的分析,促進企業相關財務審計制度的制定與健全,有效解決企業在經濟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和阻礙,及時遏制一切不利因素。

  三穩固財務審計工作者的地位

  企業內部環境財務審計工作者同其餘部門一樣,擁有平等地位與相關工作職責。在新的發展形勢下,企業要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注重優先發展財務審計人員,以此保障財務審計工作的核心位置。

  這樣可以促進各部門之間的合作,實現和諧共處的工作氛圍,構建良好的監督體系,這些對於企業獲取最佳經濟利潤有重要作用。企業要全力調動各方面要素,增強審計工作人員的效能,注重內部財務審計工作的開展,利用科學與先進的方法定位和管理好財務審計工作人員,完成企業進行整體監管的目標。尤其要注重企業內部環境財務審計發揮服務的功能,不斷開闊財務審計工作的方式,使其獲得長遠發展。

  四提升財務審計工 作者的專 業素養

  現當代企業之間的競爭少不了人才之間的競爭,企業要想獲得進步,得到長期發展,調節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是必不可少的辦法。企業要定期增加對財務審計人員的培訓教育,讓財務審計人員獲得更好的專業技能和素養。

  企業內部環境財務審計的工作人員不但要精通財務管理各方面的知識,還要熟練操作現代化的辦公軟體,比如“word、office”軟體等,要企業能夠更加適應現代化發展的需要。財務審計工作人員需要去各個領域做好市場調查,讓企業的發展不斷向多元化進軍。

  對於企業財務審計人員的培訓與教育,企業可以特聘經驗豐富的專業財務管理人員開展培訓工作,儘可能地組建一個高水準、高技能的財務審計團隊。

  三、結語

  我國經濟發展到目前,已經步入了轉軌時期,急需改變我國的經濟發展方式,不應再只注重傳統的快速發展,還應該全力做到最好發展。

  因此,我們必須特別關注企業的環境問題。企業內部環境財務審計工作對於提升企業環境保護意識與提高環境治理水平都有重要作用。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現代化企業內部環境財務審計運作模式,能適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保證企業審計工作更加成熟,以此提升企業的競爭實力和經濟效益。

  篇2

  淺析高校圖書館審計

  在資訊化高速發展的今天,高校圖書館的傳統管理方式和服務體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由原來單一“物質實體”轉向兼有“網路資訊”多元化發展,通過網際網路遠距離高速度傳輸模式使資訊傳遞突破了館藏和館舍的界限,同時通過線上的參考諮詢服務,服務物件不在侷限在個人或本館而是全球化。

  1 新時勢下高校圖書館的管理要求

  在知識經濟到來及現代社會日益資訊化的今天,高校圖書館原有的管理模式已薄弱,已不適應新技術環境下的執行特點,所以管理模式急需改變。在這裡作者認為在原有的管理體制下引入審計方法來改變圖書館的薄弱環節,完善管理模式,加強組織結構,提高高校圖書館的綜合服務能力,以更適應新時期的要求。

  2 高校圖書館審計方法的引入

  審計是一項獨立的經濟監督活動。是由獨立的專職機構或人員接受委任或授權,對被審計單位特定時期的財務報表及其他有關資料,以及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公允性和效益型進行審查、監督、評價和鑑證,以判斷該經濟活動是否合規、合法、公允、有效,其目的在於確定或接觸被審計單位的受託經濟責任。

  目前審計滲透到經濟的各個領域,由於審計在內涵、外延上的長足發展已經突破經濟領域擴張到管理範疇。所以新的管理模式呼之欲出。

  高校圖書館審計是以改善高校圖書館的管理素質和提高綜合服務、管理水平為目標的,審查高校圖書館在計劃組織、領導決策、控制和執行管理職能上的表現,達到促進圖書館各部門協調合作,提高各部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期更好服務於高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審計方法的引入有利於整合高校圖書館的管理資源,找出管理上的漏洞。

  3 高校圖書館審計工作的開展

  高校圖書館審計應從建立內部控制入手,審查內部制度的完善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內部控制具有五個要素;①控制環境Control environment,控制環境提供了內部控制的基本規則和構架,它包括組織人員的誠實、倫理價值和能力;管理層哲學和經營風格;權責分配方法、人事政策;董事會經營的重點和方向。②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是識別和分析相關風險以實現既定目標,從而形成風險管理的依據。③控制活動control activities,是有助於管理層指令順利實施的政策和程式。④資訊的溝通與交流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處理的資訊包括內部生成的資料,也包括可用於經營決策的外部事件、活動、狀況的資訊和外部報告。⑤對環境的監控monitoring,監控在經營過程中進行,通過對正常的管理和控制活動以及員工執行職責過程中的活動進行持續性監控,來評價系統運作的質量。

  內部控制是現代管理的必要手段,它具有服務上的內向型;審查範圍的廣泛性;作用的穩定性;微觀監督和巨集觀監督的統一性等特徵。體現了適時和全程的控制觀念,不僅要求高校圖書館員應照章辦事,還應在平時的工作中實現效率和效益的原則。我們現在極大的需要在高校圖書館的日常工作中引入審計這一經濟手段,強化內部控制意識,建立和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及考核制度、獎章激勵制度,權責分明、紀律嚴肅,進而達到提高高校圖書館管理水平的目的。

  高校圖書館審計的目的是:維護財經法紀、監督各項制度計劃的貫徹執行情況,為各分館各職能部門領導者經營決策提供理論依據;、改善經營管理,揭示管理制度上的薄弱環節,促進高校圖書館健全自我約束機制;促進高校圖書館工作的改進,提高經濟效益;促進廉政建設,監督受託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以維護高校圖書館的合法經濟權益;監控高校圖書館的財產安全,促進高校圖書館財產物資的保值增值。

  4 高校圖書館審計工作內容

  4.1 對高校圖書館專項資金使用進行審計

  加強圖書館各分館各職能部門財務管理。財產物資是各分館和各職能部門進行各種活動的基礎,通過裝置基建、採購圖書資料庫、財務收支等各項審計工作可以有效及時地發現問題,指出財產物資管理中的漏洞,及時規避高校圖書館的經濟風險,確保審計內容真實可靠,維護高校圖書館合法權益,確保國有資產完整性,杜絕浪費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4.2、高校圖書館審計工作具體表現

  高校圖書館經濟業務必須授權才能執行,授權與不相容職務分工。規定各分館各職能部門、各級工作人員職能範圍和業務處理許可權。會計記錄程式的控制。會計記錄的基本程式包括分錄記錄和賬戶記錄。分錄記錄是指當經濟交易或事項發生後,會計人員對其進行會計確認與計量,並將其結果編制會計分錄我國為填制記賬憑證的過程。而賬戶記錄是指按照借貸記賬法系統地記錄各項經濟交易或事項的過程。經費預算管理控制。預算是以數量化方式表述的對某一主體或專案的一個未來時期的計劃或預測,是設定目標促進對後續業績評價的活動。高校圖書館為實現既定的經濟目標,通過編制預算、內部控制、考核業績以及一定時期內的損益表和一定時期末的資產負債表的預計所進行的一系列財務管理活動。審計資產安全性。在圖書、資料庫採購業務後是否立即登記入賬,圖書的每次借還是否按規則操作;對固定資產、基礎設施是否進行定期盤點,賬實是否相符;對圖書館資產的丟失和損失是否查明原因,追究當事人的責任並按照有關規章制度進行處理。

  在21世紀新的經濟形勢下,依託圖書館館藏資源培養出專兼職複合型內部審計人員,內部審計人員不僅具有圖書情報的相關專業知識,也應具有管理、會計、統計、程式設計等方面相關的知識,制定出適合該館實際工作的有關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