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成本控制論文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要想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得到發展,就需要努力加強企業成本控制,使企業降低成本損耗,不斷提高其綜合競爭力,以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陶瓷

  一、建築陶瓷生產企業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一在企業的不斷髮展更新中

  企業的管理方式也在不斷的創新,隨著更多的現代化管理方式應用到企業中,很多的建築陶瓷企業的生產成本控制工作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仍不夠完善,還有一部分建築陶瓷企業的成本控制仍存在較大問題。

  二企業管理者的成本管理意識淡薄

  由於我國的建築陶瓷企業大多都是在改革開放以後才逐漸發展起來,因而其發展還不太完善。相關行業的高素質管理者還是比較缺失,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也比較少。企業管理者在注重發展壯大企業的時候往往會忽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或者只是單純的對每個單項活動進行成本預算分析,忽略了單項活動之間的聯絡,因而難以從整個企業的運營角度對成本進行控制。

  三企業員工缺乏成本控制意識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大多數企業員工都缺乏成本控制意識,他們將成本控制管理當作企業管理者的事情,認為與自身無關;或將企業成本控制單純的當作工作任務,沒有認識到成本控制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也沒有認識到成本控制與自身利益息息相關,因而在進行成本控制工作時缺乏積極性和工作熱情。企業員工的成本控制意識淡薄會嚴重影響企業成本控制工作的進行和企業效益的實現。

  四企業成本控制不能適應企業的發展

  建築陶瓷企業的生產成本控制涵蓋原材料採購、設計、生產和銷售、售後等多個環節,但目前很多的建築陶瓷生產企業管理者還是將成本控制範圍侷限於對生產成本進行控制,而忽略了管理、銷售方面的成本,這樣會使得企業資金成本分配不合理,造成資金的緊張或閒置,與企業發展完全不相適應。此外,一些企業只關注於目前生產技術水平下的成本控制,不從長遠發展的角度進行成本控制,沒有預見性。這種片面的企業成本控制,如果不能及時的改進,將嚴重影響企業的發展。

  二、加強和完善建築陶瓷企業成本控制的措施

  一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建設,提高企業成本控制水平

  提高企業的成本控制水平,必須以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作為保障。財務管理制度是發展計劃得以順利實施的保障,也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必要前提。因而,建築陶瓷生產企業必須不斷健全完善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使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從而規範和提高企業內部的管理效率,為進行全面的企業成本控制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建立健全相關的獎懲機制,提高員工參與工作的積極性

  科學合理的獎懲機制是激勵員工更好的工作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在企業進行成本控制工作過程中,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對積極幫助企業開展成本控制工作並在日常工作中對企業成本控制有突出貢獻的人給予獎勵,同時對阻礙企業成本控制工作開展或不遵守企業成本控制工作相關規定的人給予適當的處罰,能夠最大化的調動企業員工參與企業成本控制工作的積極性,促進企業成本控制工作的順利進行和良好發展。這同時也能完善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提高企業的成本控制水平。

  三引進專業化的成本控制人才,建立專業化的成本控制隊伍

  成本控制工作的順利進展需要正確全面的成本控制觀念來引導。而正確的企業成本控制觀念需要對企業運作相對熟悉的具有專業化成本控制知識的人才研究形成。因此,企業應該引進專業化的成本控制管理人才,這類人才需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職業素養,並對企業的經營狀況有較好的瞭解,從而制定出確實適合企業發展的成本控制理念和方案。同時,企業現有的高層管理者也要不斷加強成本控制方面的學習,以便於更好的管理企業。

  四推行全面的企業成本控制

  企業管理者應轉變成本控制就是單純的生產成本控制的觀念,將成本控制應用到企業經營的各個階段。企業可以設立專門的成本管理機構來進行成本控制工作,相關人員要對企業的成本控制具有預見性,在切實實施保證企業目前發展中的成本控制的前提下,對企業未來發展中的成本控制進行預測,以便及早做好準備,規避不必要的風險。

  三、結束語

  實現企業內部的全面的成本控制是增強建築陶瓷企業發展實力,提高其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企業必須充分認識和分析成本控制在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優化,以保證企業全面成本控制工作的順利進行。

  範文二:企業成本控制與成本管理探討

  前言

  企業在運營過程中離不開成本控制與成本管理,提升企業成本控制與成本管理水平,有利於降低企業經營成本費用,實現精打細算;有利於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減少財務損失;有利於提高企業內部資金的利用效果。本文就企業的成本控制與成本管理進行探討。

  一、建立起成本控制組織機構

  必須要建立起成本控制組織機構,配備合適的人員,對相關崗位予以合理設定,成本控制組織機構成員應該包括各種層次的技術骨幹,例如有豐富經驗的現場操作人員勞務作業層、財務人員、技術人員、管理者、採購員等中層、總工、經理決策層。此外,企業管理層還應該經常更新成本控制與成本管理理念。第一,企業管理層必須要站在戰略高度來重視企業成本控制與成本管理問題,樹立起牢固的戰略成本管理意識,努力提高提升市場競爭力。第二,企業管理層必須要有效益驅動的成本觀念,要將經濟效益與成本控制相掛鉤,成本控制力爭以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為目標,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儘量節約成本。

  二、積極推進定額管理和成本核算工作

  企業成本控制與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是定額管理和成本核算,它們也是衡量一個企業財務約束機制、內部管理是否科學、規範的重要標尺。雖然各個企業都有自身不同的特點,但在定額管理和成本核算上是具有一致性的。費用定額是為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服務的,是建立經濟責任目標和內部財務控制的依據;而成本核算是強化經濟責任、堵塞漏洞、反對浪費的主要手段。例如:在考核企業下屬基礎單位的費用支出時,首先要對該單位某一時期的費用總額,基於有關定額計算來進行確定,將其作為重要的經濟責任指標;然後,要按季度或者按月份來對各個費用專案進行核算,編制出詳細的成本支出分析表,找出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單位成本等指標增減的原因,重點分析量化指標如邊際利潤、邊際成本、盈虧平衡點等的變動關係,提出相應的建議來實現這些階段目標;同時,還要召開經濟活動分析會議來制定措施,尋找差距,持續改進。

  三、規範企業內部財務基礎核算方法

  加強企業成本控制與成本管理,離不開對核算方法進行規範。財務基礎核算的內容和方法很多,但是企業務必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合理、科學、適用的財務基礎核算方法。同時,由於企業的固定資產數量較多、金額較大,因此,務必還要將固定資產的核算工作做好,將國家頒佈的財務法規與企業獨特特點相結合。另外,企業基層單位往往承擔著較重的生產任務,財務基礎資料所涉及到的內容廣、專案多、資料繁瑣,因此,企業的財務部門必須要對各類財務基礎資料表格予以規範,做到一針見血、言簡意賅,這樣使得表格能夠易於填寫,具有可操作性。

  四、選擇合理、科學的成本控制方法

  目前有著許多的成本控制方法,包括預算目標成本控制法、經驗成本控制法、價值分析成本控制法、目標成本控制法等,各種方法都有各自的適用範圍,都有各自的優缺點,要基於企業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合理、科學的成本控制與成本管理方法。此外,要對所選擇成本控制法的重點予以熟練掌握,例如,目標成本控制法中,首先要確立目標成本,然後分解目標成本,接著嚴格控制目標成本、及時進行成本核算,之後要準確進行成本分析,最後還要及時兌現成本考核。只有掌握了成本控制方法的關鍵,才能發揮成本控制的作用。

  五、積極推進企業財務與業務一體化的工作

  財務和業務一體化是企業成本控制與成本管理的最高層次,這也是目前企業內部資訊化發展的趨勢。企業應該結合其實際情況,引入或者自行開發一套適宜的財務與業務一體化軟體,逐步實現企業經營全過程中資金流、物流、資訊流等的資料共享與整合統一,確保能夠高效化、規範化管理企業財務資金。企業必須要以資訊化作保障,以資訊科技做支撐,在成本控制與成本管理中滲透資訊科技,將資訊科技作為推進企業實現可持續性的重要手段。

  六、結語

  總之,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和時代的發展,加強企業成本控制與成本管理是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企業務必要基於其自身特點,將成本控制的效用真正發揮出來,使施工企業能夠實現有序、健康、快速、穩定地發展,最終達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提高企業競爭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