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麼遠離職場抑鬱症

  職場是個充滿著競爭的地方,有著很多讓職場人士無法理解的爭執和黑暗,因此職場壓力導致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出現了憂鬱症。那麼如何遠離職場憂鬱呢?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遠離職場抑鬱症的方法

  在工作上:要對自己有正確的認知評價

  自己追求什麼,嚮往什麼,心裡要有個譜,不要盲目攀比,要積極看待工作中的各種挑戰,在職場工作中如果遇到困難,不要過度去埋怨自己,平常心對待,找出最好的解決方法,來應對下一次的挑戰。

  在人際關係上:正確看待與同事間的關係

  在職場中要處理好與同事之間的關係。如果工作中,碰到一些不快的事,不要悶在心裡,要在適當的時機用適當的方式表達出來,不要憤怒,更不要記恨在心,如此,才能不給自己造成壓力。

  在心態方面:保持積極的態度

  態度決定一切,這個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前途、事業、心理健康的狀況等諸多方面。遇到問題時,試著調節情緒,轉換思維方式,從其他角度來看問題,就可能使消極的情緒能轉化為積極的情緒。

  要學會將抑鬱“化零為整”

  這項心理抑鬱治療方法,是讓上班族通過想象、放鬆、轉移注意力等方法,將日常工作生活時突然冒出的抑鬱心情打斷,告訴自己會留有專門時間來抑鬱。然後每天劃出專門用於抑鬱的時間,最好保持在30分鐘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專門抑鬱的時間內不要坐自己平時常坐的座位,以免以後一坐這座位就產生憂慮,也不要在晚上睡覺前安排專門抑鬱。

  時刻保持心平氣和

  其實像冠心病、高血壓病、腦血栓、癌症等很多生理性疾病,都與心理情緒及社會環境密切相關,職場抑鬱症當然更是如此。因此調養情志,保持心態平和,是治療職場抑鬱症最為關鍵的一環。上班族在處理職場同事關係、工作任務以及人際應酬時,儘量遇事往好處想,往寬處想,把心態放平,以出世的眼光來看待職場的風雲變幻,職場抑鬱症自然可以消除。

  在生活上:發掘職場負面情緒的“發洩口”

  不高興了,就試著轉移注意力,散步、運動,或者把心裡的苦悶跟家人朋友說出來,都是很好的方法;不要讓工作佔據自己所有的時間,要學會享受生活,培養聽音樂、閱讀、垂釣等適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可以適當出去旅遊,邀請朋友聚會,或者幫助別人,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得到一種成就感、滿足感和心理愉悅感。

  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工作是工作,下班之後就應該要把工作上的問題拋開,不要把工作上的問題帶到睡眠中,這樣不但會影響到正常的睡眠狀態,甚至會引發嚴重的失眠症狀,所以也就需要充分的保證睡眠時間。擁有規律的睡眠作息狀態,使大腦神經和身體能夠得到充實的休息時間,這樣也是能夠很好的預防職場抑鬱症出現的。

  身心,靜養身心

  實踐證明,人在靜養狀態下神經緊張度得以放鬆,呼吸、心率、血壓、體溫均相應降低,這種積累效應,自然能夠消除職場抑鬱症的症狀。有規律地進行瑜伽冥想,或者只是騰出一些時間來閉目養神,都可以放鬆精神,緩解抑鬱、焦慮症狀,有利於治療職場抑鬱症。工作繁忙的人也可以把手機放在身邊,在靜養狀態下閉著眼睛接電話,通話結束後再繼續靜坐。總之,職場抑鬱症患者要根據自己的實際病情,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職場抑鬱症的方法,不能盲目選擇。希望我們的職場人士都能從抑鬱到快樂,從沮喪到開心。

  是啊,誰的人生沒有低潮,只有身處在最低點時的位置,我們的眼光才會需要往上看,當雲霧散開時,陽光會不偏不倚,灑在我們的眼底。

  遠離職場抑鬱症的相關知識

  窗外的陽光卻又格外光亮刺眼,我坐在咖啡店落地窗邊的位子,看著窗外零落經過的路人,這裡因為靠近住宅區,來來往往幾乎不見匆忙的商務人士。

  隔壁桌是三位女子,她們不時聊到辦公室的人事爭鬥,還有長官如何利用特權謀取利益,卻又欺壓下屬,說到激動處還會拍桌大罵;才沒多久,話鋒一轉,話題就轉到了家庭。

  百憂不得其解

  二位女子說著如何在家庭、公司兩頭跑,三不五時因為小孩,因為公婆,需向公司請假;每天下班要趕著回去接小孩,晚上忙完卻因頭痛難以入眠;老公老是拿工作勞累當理由,不愛做家事,回家只會看電視,教小孩寫功課沒有比接上司電話來的用心;夫妻之間除了一問一答之外,沒有別的談話內容,這些問答每天定時回放一次。

  另外一位女子加入話題說,雖然她不用忙工作,但日子也沒有好過到那裡,因為丈夫每次都認為她整天待在家,家事理應井井有條,不能稍有異樣,也更理直氣壯的不做家事。就算事情再多,老婆也可以明天做,永遠也輪不到他,而且每次都要為了伸手拿錢這件事,鬧得不愉快,她說,“那種無奈和低聲下氣,別人是不會懂的”。

  她們最後共同的結論是,“快要”或“已經”得了憂鬱症。

  你是憂鬱候選人嗎

  “憂鬱症”這個專有名詞,這幾年已經從報紙上的醫藥版、社會版走了下來,慢慢的在我們四周,親友的身上,不時出現。最近一位著名的精神科醫生也因為憂鬱走不出人生的困境,選擇燒炭自殺結束一生,這個訊息讓人挫折,平凡如你我面對這重重壓力,又有什麼抵抗力呢?咖啡店的三名女子,不管是家庭主婦,還是職業婦女,如果都是憂鬱症的候選人或己經是得獎者,那結不結婚?要不要工作?似乎沒有太大的差別。

  “為什麼好像女生比較容易得憂鬱症?”

  一位精神科醫師說,第一,大多數女性天生情緒就比較敏感,在社會劇烈轉變的時候,外在的要求和內在的需求往往會出現衝突,如果不能調適,或適當紓解,就會出現情緒困擾或是心理問題;第二,也是因為女性比較容易向人傾吐心事,而且願意面對自己的傷口,尋求治療,也會讓人認為女性心理困擾比較多。

  職業婦女容易不快樂

  早些年,臺灣也掀起了女性自主的思潮,但實際上,似乎社會對女性“傳統角色”的期待並沒有稍減,更沒有在這方面給予太多協助。

  前兩週,我往中國洽公,有機會認識中央電視臺一個女性節目的製作人、主持人--張越,她的節目七八年來專門訪問介紹各領域傑出,或特別的女性,並探討女性話題及相關活動。她問我,“臺灣有什麼專門鼓吹暢談女性議題的電視節目嗎?”我歪頭想想,皺了一下眉回答,“好像沒有”,“如果有,勉強有很多購物、流行、消費性節目、或是連續劇,是衝著女性觀眾來的”。這樣的回答讓我心虛。

  職場優遇 心情憂鬱

  才是這兩年呢,我有三位女性好友前前後後得了憂鬱症,必須尋求醫師的專業協助,才能平穩過日子,現在有的陸續走出陰霾,有的還在和憂鬱症奮戰;她們的共同點,都是在職場上非常傑出優秀的女性,有時候她們的氣魄、成就,你差點會忘了她們女性的身份。

  第一位,因為先生外遇難以收拾而患憂鬱症,第二位是因為自己外遇,不得其解;第三位則是離婚後,極度沒有安全感,白天一切正常有說有笑,專心衝刺工作,晚上卻難以自處,常常食不下咽,無端流淚,不能入眠,只好去看心理醫生。

  女性轉換戰場的代價

  許多職場女性,平時看似獨立,四面威風,但有時面對人生抉擇時又會不時顧盼四周,真的會不在乎家人、朋友、社會眼光的人,恐怕很少,這不是問題,問題可能真正出在,她們其實很在乎,但又必須裝作不在乎,不同時代的女性,不同的戰場,卻一樣的辛苦,差別是什麼?圍裙換上窄裙嗎?鍋鏟換成簡報的雷射光筆嗎?

  如果把這個警示的主題換成“職場”呢?我們似乎也難以逃開這個宿命,有時我們看見了女性的困境,而不免產生沙文主義的優越感,但這並不意味著如此思考,會讓男性的日子好過些,至少那些自己外遇,或老婆外遇,或簽字離婚,或在職場上不得志的男人,日子也好過不到哪裡去。

  某些特質的工作易引起較大的壓力,相對的憂鬱症也較常見:

  1具有時間壓迫性及人際競爭性的工作,如業務工作及定期有業績會報工作者。

  2需頻繁調動工作地點及內容的工作,不斷地適應新環境及新同事會造成很大的生活壓力。

  3缺乏同儕夥伴的工作環境,壓力及責任較少有人可以共同承擔,一旦有事,只能獨自承受,壓力壓力食品難以排解。

  4缺乏社會認同感、社會價值觀評價較差等級的工作,也易導致長期缺乏自我認同感、成就感,以及缺少滿足心理上需求,這也包括工作前瞻性等因素。

  5作息不正常的工作,如輪班、熬夜、時差多等工作,容易影響生理時鐘,造成內在失調,相對的危險性也會增高許多。其實從更廣的角度來檢視,上班族群承受的壓力來源除了外在工作本身,其自身認知系統如何去看待壓力與處理壓力才是情緒失調與憂鬱挫折的關鍵因素。

  從這個切入點來看,我們可以再將壓力來源分為數種不同的層次與面向:

  1自我人格特質:易焦慮、緊張、要求完美、缺乏彈性的人,容易感受到職場上較多的壓力。

  2支援系統強度:缺乏工作同事或上司體恤、家庭和諧與支援力量強弱、其它社交網路多寡與否,都將會威脅情緒,並有決定性的影響。

  3壓力累積頻度:這指的是在某一段時間內累積的總壓力事件,舉例來說,若一個人在同一周內被降職,更換工作地點,加上身體微恙,老婆生產,小孩同時出車禍,可想而知在單位時間內的壓力強度。

  做好職場壓力管理,自然就沒有機會讓憂鬱症成為自身的苦痛。 職場減壓原則:

  1瞭解自己優缺點,修正不合宜的自我特質,EQ是可以透過重視和訓練而加強的。

  2設定“合理”的工作及人生目標,要求完美大多隻會失敗。

  3以開闊、彈性的角度來看待人生中的挑戰,危機也許會變成轉機。

  4建立自己足夠的身心備轉容量,以備不時之需。

  5把壓力說出來、唱出來、寫下來,這就是減壓治療,心理傾吐、歌唱減壓、寫作治療都是流行又有效的心靈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