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下冊第6課雷鋒叔叔你在哪裡
二年級語文下冊《雷鋒叔叔,你在哪裡》是一首兒童詩,作者以優美的語言和流暢的音韻,沿著“長長的小溪”和“彎彎的小路”,娓娓地向我們述說著,輕輕地撥動著我們的心絃。小編在此整理了二年級語文下冊第6課《雷鋒叔叔你在哪裡》,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6課《雷鋒叔叔你在哪裡》課文原文
沿著長長的小溪,
尋找雷鋒的足跡。
雷鋒叔叔,你在哪裡,
你在哪裡?
小溪說:
昨天,他曾路過這裡,
抱著迷路的孩子,
冒著濛濛的細雨。
瞧,那泥濘路上的腳窩,
就是他留下的足跡。
順著彎彎的小路,
尋找雷鋒的足跡。
雷鋒叔叔,你在哪裡,
你在哪裡?
小路說:
昨天,他曾路過這裡,
揹著年邁的大娘,
踏著路上的荊棘。
瞧,那花瓣上晶瑩的露珠,
就是他灑下的汗滴。
乘著溫暖的春風,
我們四處尋覓。
啊,終於找到了——
哪裡需要獻出愛心,
雷鋒叔叔就出現在哪裡。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6課《雷鋒叔叔你在哪裡》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放手讓學生自主識字:
根據學生喜歡讀詩歌的心理特點,讓學生藉助拼音充分自讀課文,展示自主識字的成果,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再根據學生認讀的情況糾正字音,想辦法認識所有的生字。
2、本課生字讀音難點較多,要引導學生髮現並注意:“鋒、曾、濘、荊、瑩”都是後鼻音;“曾”是平舌音,又是多音字,在本課中讀 céng;“濘”讀第四聲,不要讀成第二聲;“棘”讀第二聲,不要讀成第四聲。
3、本課要認的字中,字形結構或部件較為特殊,一般不要進行繁瑣的字形分析,要重視整體認讀,併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學生自己想辦法識記生字。“鋒、叔”可在揭示課題時,結合對“雷鋒叔叔”的瞭解隨機識字。“曾、濘、邁、覓、需”等字,可利用學過的熟字和偏旁識記。第四節詩生字較多,可在引導讀通的過程中鞏固識字。“需、邁、叔、鋒、濘”也是本課要求會寫的字,要引導學生分析字形。
4、可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簡單理解字義。
5、寫字指導:
本課寫字編排很有規律,訓練重點是:雨字頭、走之、三點水。
“滴、灑、泥、濘”四個字都有三點水旁,三點水的寫法上學期已經做過重點指導,教師只要在示範書寫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並回憶過去學過的要點就可以了。但這幾個字的右半部分的書寫應該細心指導:“滴”字的右半部不要寫成“商”;“灑”不要寫成“酒”;“泥”字右下的“匕”應先寫撇,再寫豎彎鉤;“濘”字右邊寶蓋宜小,橫要略長。
“邁、迷、跡”三字都有走之,建議重點指導以下兩個方面:⑴筆順:先寫走之內的“萬、米、亦”,再寫走之。⑵“走之”的左下撇捺交接處要“相連”,不是“交叉”,與“建之”不一樣。
“雷、需”二字的指導重點為雨字頭。⑴第一筆橫要短;⑵“禿寶蓋”要寬,橫鉤不能寫成“橫折鉤”;⑶四點分佈要均勻。
“冒”字,要特別提醒學生注意上邊的“曰”要寬,下邊的“目”要窄。
二、朗讀感悟
朗讀本詩,主要體會“誰需要幫助,我們就伸出熱情的手;誰需要溫暖,我們就獻上一顆火熱的心”的思想感情。
1、教師飽含深情地誦讀全詩。學生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2、自由選擇夥伴,合作朗讀,讀出美感,讀出詩的韻味。
3、齊讀第一、三、五自然段,指名朗讀第二、四自然段。齊讀時,要讀出深情呼喚的語氣,兩次呼喚“雷鋒叔叔,你在哪裡,你在哪裡”,要根據情感的起伏,讀出急與緩的變化。小溪和小路的話,語速稍慢,娓娓道來,“瞧”以後的詩句可適當提高音調。
4、朗讀最後一句話,並體會其含義。這句話的表面含義是,雷鋒叔叔時時處處都想著別人,雷鋒叔叔把愛心灑遍了祖國各地。聯絡全詩,我們也許還能領悟到詩人在這句話裡寄託的深層含義,那就是希望處處都有活雷鋒存在,奉獻愛心成為我們每個人的自覺行動。這句話的表層含義,可結合本詩中的事例和課後“我知道”中的“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以及學生了解的雷鋒叔叔的其他故事來理解。理解這句話的深層含義難度較大,教師可結合課後小泡泡中“我們也去找一找身邊的雷鋒吧”這句話,引導學生去感悟。
三、積累運用
1、詞語積累:
⑴讀讀記記:
彎彎的小路長長的小溪濛濛的細雨
溫暖的春風晶瑩的露珠
⑵擴充套件填空:
彎彎的******長長的******晶瑩的******
濛濛的******溫暖的******
2、名句積累:
⑴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⑵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⑶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
3、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四、實踐活動
1、舉行“雷鋒叔叔知多少”的故事會。
2、學唱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6課《雷鋒叔叔你在哪裡》教學札記
營造讓學生敢說樂問的民主氛圍〗
心理學家和教育改革家卡爾·羅傑斯認為:“課堂內形成良好的心理氣氛是教學獲得成功的重要條件,如果提供具有一定推動的氣氛,個體自身的巨大資源就能被開發。”教學中我們要打破“師道尊嚴”的桎梏,努力營造民主、和協、愉悅的認知氛圍。教師應經常有意識地把自己置身於和學生共同探討新知識的群體活動中,不畫“圈子”,不牽“鼻子”,不把教師的思維強加給學生。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義和看法,鼓勵學生敢於質疑,主動探索,真正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把學生的思維解放出來。
如教學《雷鋒叔叔,你在哪裡》一課時,學生在初讀課文後,提出了:“為什麼要尋找雷鋒的足跡?雷鋒不是已經死了嗎,怎麼課文還說:終於找到了?”當學生說完後,我讚賞地豎起了大拇指表揚她:“你可真聰明,這問題提得真棒!老師也覺得很奇怪,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從課文中找找答案,使得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最佳的心理狀態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