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傷了要如何做應急處理

  冬天來了,很多人因為天氣太冷的原因會把暴露在衣服外面的面板凍傷,凍傷是由於受寒冷刺激而引起的損害。那麼要做什麼處理措施呢?今天小編根據這個問題整理了相關的資料,一起了解吧。

  急救和治療原則:

  1.區域性塗敷凍傷膏;

  2.改善區域性微迴圈;

  3.抗休克,抗感染和保暖;

  4.抓緊時間儘早快速復溫;

  5.應用內服活血化淤等類藥物;

  6.迅速脫離寒冷環境,防止繼續受凍;

  7.二、三度凍傷未能分清者按三度凍傷治療;

  8.凍傷的手術處理,應儘量減少傷殘,最大限度的保留尚有存活能力的肢體功能。

  凍傷的基本治療目標是迅速復溫,防止進一步的冷暴露以及恢復血液迴圈。凍傷的早期治療包括用衣物或用溫熱的手覆蓋受凍的部位或其他身體表面使之保持適當溫度,以維持足夠的血供。需要快速水浴復溫,水浴溫度應為37℃~43℃,適用於各種凍傷。除非有禁忌,止痛劑應在快速解凍時服用,以便止痛。當面板紅潤柔滑時,表明完全解凍了。禁忌用冰塊擦拭凍僵的肢體、乾熱或緩慢復溫,這可進一步損傷組織;對受傷部位的任何摩擦都是禁止的。

  在伴有凍傷的低體溫患者,最重要的是肢體復溫以前先完成體液復甦和恢復核心體溫,以預防突然出現的低血壓和休克。建議使用抗凝劑以預防血栓形成和壞疽,己酮可可鹼、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可能有效。應用抗菌藥物以預防感染,並及時免疫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恢復過程長達數月。侵襲近端指趾骨、腕骨或跗骨的損傷,有可能需要截肢。

  野外凍傷如何緊急處理

  如何診斷凍瘡

  凍瘡是一種發生於寒冷季節的末梢部位面板侷限性鬱血性紅斑性疾病。長期暴露於寒冷、潮溼的空氣中,及患者末梢策迴圈障礙是發病的主要因素。缺乏運動、手足多汗、營養不良,貧血、鞋襪過緊也是本病發生的誘因。

  引起非凍結性冷傷的主要原因和症狀

  原因:

  由10攝氏度以下至冰點以上的低溫,加以潮溼條件所造成。如凍瘡、戰壕足、浸漬足。暴露在冰點以下低溫的機體區域性面板、血管發生收縮,血流緩慢,影響細胞代謝。當局部得常溫後,血管擴張、充血、有滲液。

  症狀:

  非凍結性冷傷出現的症狀如下:首先足、手和耳部紅腫,伴癢感或刺痛,有水泡,合併感染後糜爛或潰瘍。

  診斷:

  1、發病季節

  本病常發生於初冬、早春季節,多見於婦女、兒童及缺少活動和肢體末梢迴圈較差者。

  2、臨床表現

  ***1***好發於手足背、足跟、指趾、耳廓及鼻尖等處。

  ***2***損害大小不一,初起為紅或紫紅色的淤血性紅斑,壓之退色,去壓後紅色雙緩慢恢復。嚴重者可有水郊,破後形成潰瘍。自覺區域性腫脹,冰涼,暖熱後有瘙癢、灼熱或疼痛感。愈後常遺留下萎縮性疤痕。

  小編溫馨提示凍傷嚴重的情況下,應予以支援療法,如臥床休息、高蛋白、高熱量飲食、保護傷口以及避免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