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商業銀行會計管理現狀與優化
[摘要]本文通過對商業銀行會計核算與管理活動特點的分析,指出當前管理方式與手段的侷限限制了我國商業銀行的服務能力改進和效率配置。針對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本文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幫助商業銀行儘快完善其會計管理系統,提高管理效率。
[關鍵詞]商業銀行;會計核算;業務流程;優化
商業銀行是我國金融系統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商業銀行在本質上講是通過承擔一定的風險來經營貨幣的特殊企業,因此經營風險往往存在於業務活動的始終。會計工作作為貫穿業務處理始終的特殊手段,對商業銀行防範和管理風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近幾年金融系統發生的重大案件來看,銀行風險的出現大多和執行會計制度不嚴、監督乏力、內控薄弱等有著密切關係。可見,銀行會計工作一旦出現問題,必將對銀行資金安全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威脅,進而擾亂金融秩序甚至社會經濟秩序,導致銀行資金損失或者發生支付危機,引發社會協調發展的不和諧因素。因此,正確認識和審慎對待商業銀行會計管理的現狀,有效控制和防範風險的發生,是促進銀行業務穩健發展,保證整個社會經濟平穩執行的重要基礎。
一、商業銀行會計執行流程與特點
我國商業銀行傳統的業務運營模式是以層級管理為特徵,以層級最低層的網點為基礎,以業務前後臺一體化為核心的業務處理方式。業務由網點受理,網點櫃員對客戶提交的業務憑證進行稽核後完成記賬核算等操作,其中大額或特殊業務還需由授權人員進行事中稽核和授權,然後列印憑證給客戶簽章確認,最後將業務憑證送至監督機構進行事後監督。主要業務流程如圖1所示。
總的來說,商業銀行會計核算受到既定風險控制要求的約束,方法和程式比較明確,但管理會計的核算程式一般不固定,管理人員可根據自己的具體需要臨時定做;所提供的資訊一般具有針對性,也是特定的;通常會以本單位的效益為目標來控制和評價銀行的一切經濟活動;會計主體往往涉及銀行內部的各個責任主體,可不受公認原則或會計制度的制約,對他們的日常工作進行全面考核與評價必須服務於銀行的經濟效益和經濟決策。
二、商業銀行會計管理的現狀與誘因
(一)會計管理的現狀
伴隨商業銀行業務品種持續增加和業務量的持續增長,現有操作流程暴露出的問題也日益明顯,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櫃面營銷能力欠缺
會計業務核算處理一般全部通過營業網點的櫃面完成,櫃員的精力大部分被消耗於業務操作,在應付完各類業務處理之後,往往無暇顧及與客戶進行有效溝通,浪費了許多發現高階客戶的機會,這就失去了營業網點作為營銷陣地的主戰場功能。
2.服務效率有待改進
隨著銀行新業務、新產品不斷推出,交易品種日趨複雜化,銀行業監管部門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導致需要網點櫃員通過系統錄入的業務交易要素越來越多,加之業務量的持續增長,就必然導致業務辦理時間延長,客戶排隊現象日漸明顯,服務效率無法滿足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專業化服務就更加難以實現了。
3.業務操作風險依然存在
當前各商業銀行普遍實行綜合櫃員制,要求櫃員獨立處理各種型別的業務。但現實的情形是,櫃員不可能全面清晰地掌握所有業務,而且業務操作分佈在不同的營業網點,導致風險點覆蓋面廣,風險的集中控制難度大,出現差錯的可能性不容忽視。此外,櫃面授權人員履行事中控制時因缺乏有效時間進行嚴格審查,導致其審查授權職責也容易流於形式;事後監督也因過於簡單和透明無法有效防範內部案件的發生。
4.人力資源佔用過大
目前各行綜合業務網點數量不斷增加,網點開辦的業務種類也日益齊全,而且隨著業務量的不斷增長,營業網點配備櫃員的需求有增無減,授權人員和事後監督人員數量也需同比增長,導致網點人員需求不斷增加,而業務量可能因季節或其他因素存在一定的明顯波動,相比之下,人員配備的彈性顯得不足。
(二)原因分析
儘管我國商業銀行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級的“超級大銀行”,但其營業收入構成、業務創新能力等方面與世界領先的德意志銀行、渣打銀行等存在較大的差距。其深層原因表現在管理模式、監管手段、責任管理機制和從業人員素質幾個方面。
1.監管制度落後
銀行會計管理制度,仍然存在值得完善的地方,特別是商業銀行的臨櫃業務實現綜合化之後,特定風險增加較多。例如,現金支付業務中的“記賬”、“複核”、“出納”都是由銀行櫃麵人員單人獨立完成的。儘管銀行已經配備了高階攝像頭和其他監控設施,同時加強了員工培訓和監管,但由於我國商業銀行的會計管理體系建設存在協調性不足,監督力度不強,部分制度建設與現實條件脫離等問題一定程度的風險仍然存在。
2.會計管理模式不合理
從我國和西方的管理實踐發展來看,能夠基本滿足企業需求的管理模式主要有責任會計模式、全面成本管理模式、全面預算模式、量本利分析模式等。從我國商業銀行會計管理實際出發,選擇全面預算模式較為合適,因為全面預算模式是對業務執行規劃的價值體現,是以全面預算為立足點,帶動商業銀行全面計劃管理的一種執行機制。與傳統的責任會計管理體制相比,全面預算模式更加全面,更有利於戰略思想的實施,更能實現激勵方式的多樣化,但這種模式對商業銀行的管理體制和人員素質要求較高。
3.人員素質偏低
商業銀行的臨櫃業務實現綜合化以後,業務相對更加複雜,很多臨櫃人員的綜合素質不能適應理想的要求。我國商業銀行已普遍運用了全功能的綜合銀行業務系統,相關軟體的更新很快,銀行業務專案繁多,分工細緻,導致銀行櫃員的操作規程較為複雜,銀行櫃員的操作難度增加,其所提供的服務質量就可能降低,甚至出現差錯,這就要求銀行會計管理人員必須要具備非常高的綜合能力和素質,一方面要全面精通銀行業務,另一方面也要善於利用銀行會計的資訊來幫助創新銀行金融產品等。然而,現實情況是,會計管理人員並不親自從事櫃檯的操作工作,也與銀行的產品營銷產生嚴重脫節,往往只能起到監督和輔導作用,而真正的會計管理職能卻難以發揮。
4.責任機制不健全
商業銀行責任中心網路需要以縱向上的各級分支機構和橫向上的各職能部門協同工作實現,在責任中心內部實行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但是,在我國商業銀行管理實踐中,各級銀行與責、權、利統一體的要求還存在相當大的差異,甚至一直遊離於成本與效益的考核之外,部門收入分配難以真正與部門績效掛鉤,資源配置效率低下的現象比較普遍。同時,目前已形成的縱向預算管理模式層層分解落實計劃和預算,但預算的具體執行者卻常常不參與預算的編制與平衡,這也違背了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
[關鍵詞]商業銀行;會計核算;業務流程;優化
商業銀行是我國金融系統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商業銀行在本質上講是通過承擔一定的風險來經營貨幣的特殊企業,因此經營風險往往存在於業務活動的始終。會計工作作為貫穿業務處理始終的特殊手段,對商業銀行防範和管理風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近幾年金融系統發生的重大案件來看,銀行風險的出現大多和執行會計制度不嚴、監督乏力、內控薄弱等有著密切關係。可見,銀行會計工作一旦出現問題,必將對銀行資金安全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威脅,進而擾亂金融秩序甚至社會經濟秩序,導致銀行資金損失或者發生支付危機,引發社會協調發展的不和諧因素。因此,正確認識和審慎對待商業銀行會計管理的現狀,有效控制和防範風險的發生,是促進銀行業務穩健發展,保證整個社會經濟平穩執行的重要基礎。
我國商業銀行傳統的業務運營模式是以層級管理為特徵,以層級最低層的網點為基礎,以業務前後臺一體化為核心的業務處理方式。業務由網點受理,網點櫃員對客戶提交的業務憑證進行稽核後完成記賬核算等操作,其中大額或特殊業務還需由授權人員進行事中稽核和授權,然後列印憑證給客戶簽章確認,最後將業務憑證送至監督機構進行事後監督。主要業務流程如圖1所示。
總的來說,商業銀行會計核算受到既定風險控制要求的約束,方法和程式比較明確,但管理會計的核算程式一般不固定,管理人員可根據自己的具體需要臨時定做;所提供的資訊一般具有針對性,也是特定的;通常會以本單位的效益為目標來控制和評價銀行的一切經濟活動;會計主體往往涉及銀行內部的各個責任主體,可不受公認原則或會計制度的制約,對他們的日常工作進行全面考核與評價必須服務於銀行的經濟效益和經濟決策。
(一)會計管理的現狀
伴隨商業銀行業務品種持續增加和業務量的持續增長,現有操作流程暴露出的問題也日益明顯,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櫃面營銷能力欠缺
會計業務核算處理一般全部通過營業網點的櫃面完成,櫃員的精力大部分被消耗於業務操作,在應付完各類業務處理之後,往往無暇顧及與客戶進行有效溝通,浪費了許多發現高階客戶的機會,這就失去了營業網點作為營銷陣地的主戰場功能。
2.服務效率有待改進
隨著銀行新業務、新產品不斷推出,交易品種日趨複雜化,銀行業監管部門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導致需要網點櫃員通過系統錄入的業務交易要素越來越多,加之業務量的持續增長,就必然導致業務辦理時間延長,客戶排隊現象日漸明顯,服務效率無法滿足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專業化服務就更加難以實現了。
3.業務操作風險依然存在
當前各商業銀行普遍實行綜合櫃員制,要求櫃員獨立處理各種型別的業務。但現實的情形是,櫃員不可能全面清晰地掌握所有業務,而且業務操作分佈在不同的營業網點,導致風險點覆蓋面廣,風險的集中控制難度大,出現差錯的可能性不容忽視。此外,櫃面授權人員履行事中控制時因缺乏有效時間進行嚴格審查,導致其審查授權職責也容易流於形式;事後監督也因過於簡單和透明無法有效防範內部案件的發生。
4.人力資源佔用過大
目前各行綜合業務網點數量不斷增加,網點開辦的業務種類也日益齊全,而且隨著業務量的不斷增長,營業網點配備櫃員的需求有增無減,授權人員和事後監督人員數量也需同比增長,導致網點人員需求不斷增加,而業務量可能因季節或其他因素存在一定的明顯波動,相比之下,人員配備的彈性顯得不足。
(二)原因分析
儘管我國商業銀行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級的“超級大銀行”,但其營業收入構成、業務創新能力等方面與世界領先的德意志銀行、渣打銀行等存在較大的差距。其深層原因表現在管理模式、監管手段、責任管理機制和從業人員素質幾個方面。
1.監管制度落後
銀行會計管理制度,仍然存在值得完善的地方,特別是商業銀行的臨櫃業務實現綜合化之後,特定風險增加較多。例如,現金支付業務中的“記賬”、“複核”、“出納”都是由銀行櫃麵人員單人獨立完成的。儘管銀行已經配備了高階攝像頭和其他監控設施,同時加強了員工培訓和監管,但由於我國商業銀行的會計管理體系建設存在協調性不足,監督力度不強,部分制度建設與現實條件脫離等問題一定程度的風險仍然存在。
2.會計管理模式不合理
從我國和西方的管理實踐發展來看,能夠基本滿足企業需求的管理模式主要有責任會計模式、全面成本管理模式、全面預算模式、量本利分析模式等。從我國商業銀行會計管理實際出發,選擇全面預算模式較為合適,因為全面預算模式是對業務執行規劃的價值體現,是以全面預算為立足點,帶動商業銀行全面計劃管理的一種執行機制。與傳統的責任會計管理體制相比,全面預算模式更加全面,更有利於戰略思想的實施,更能實現激勵方式的多樣化,但這種模式對商業銀行的管理體制和人員素質要求較高。
3.人員素質偏低
商業銀行的臨櫃業務實現綜合化以後,業務相對更加複雜,很多臨櫃人員的綜合素質不能適應理想的要求。我國商業銀行已普遍運用了全功能的綜合銀行業務系統,相關軟體的更新很快,銀行業務專案繁多,分工細緻,導致銀行櫃員的操作規程較為複雜,銀行櫃員的操作難度增加,其所提供的服務質量就可能降低,甚至出現差錯,這就要求銀行會計管理人員必須要具備非常高的綜合能力和素質,一方面要全面精通銀行業務,另一方面也要善於利用銀行會計的資訊來幫助創新銀行金融產品等。然而,現實情況是,會計管理人員並不親自從事櫃檯的操作工作,也與銀行的產品營銷產生嚴重脫節,往往只能起到監督和輔導作用,而真正的會計管理職能卻難以發揮。
4.責任機制不健全
商業銀行責任中心網路需要以縱向上的各級分支機構和橫向上的各職能部門協同工作實現,在責任中心內部實行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但是,在我國商業銀行管理實踐中,各級銀行與責、權、利統一體的要求還存在相當大的差異,甚至一直遊離於成本與效益的考核之外,部門收入分配難以真正與部門績效掛鉤,資源配置效率低下的現象比較普遍。同時,目前已形成的縱向預算管理模式層層分解落實計劃和預算,但預算的具體執行者卻常常不參與預算的編制與平衡,這也違背了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
最近訪問
- 我國商業銀行會計管理現狀與優化
- 晚睡強迫症要如何治療有哪些治療方法
- 小學生的讀書技巧格言
- 詩經讀書筆記精選範文
- 能快速瘦臉的食譜有哪些
- 優秀的藥師轉正自我鑑定
- 超寫實油畫人物肖像圖片
- 男人嘴脣厚面相代表什麼
- 關注健康快樂成長手抄報
- 青春唯美的帶字勵志圖片欣賞
- 澳大利亞留學簽證新政策
- 新娘子上轎歇後語的答案
- 高考政治解題思路
- 關於教育孩子的發言稿3篇
- 簡單版門面買賣合同模板
- 香港留學行前需要準備什麼_香港留學行前準備
- 網路比較流行好聽的少兒歌曲推薦
- 兒童英文簡單自我介紹
- 大學生教師節黑板報
- 肝腹水疾病有什麼中期症狀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