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中央官制是怎樣的
西周的政治組織和社會制度,是因襲夏、商,經武王、周公、成王和康王幾代建立起來的。《尚書·立政》載有不少周初官名,可以使我們瞭解西周如何設定官吏。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周朝官制包括西周官制和東周官制,從現有的資料,我們可以把西周的職官分為中央和地方兩個系統來敘述。在西周的每一個封區內,諸侯是最高裁判者,因為他們被賦予以“專揚於國”的特權,而在整個封建國家內,周天子是最高權力的執掌者,諸侯的爭執,都訴之於周天子。《詩經·大雅·假樂》雲:“百辟卿士,媚於天子”,金文《獻簋》雲:“受天子休”,都說明了這個歷史事實。在周天子之下,有中央政治的組織,《尚書·酒誥》雲:
越在外服,侯、甸、男、衛、邦伯;越在內服,百寮、庶尹、惟亞、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所謂“內服”,即指中央政府而言。“百寮”、“庶尹”就是中央政府的官吏。以天子為首的中央政府,是西周最高權力機關。他統轄著無數以諸侯為首的地方政府。這種地方政府,在當時稱為天子的“外服”。侯、男、邦伯就是地方諸侯。
西周中央官制:王室外廷政務官——任人、準夫、牧、司徒***土***、司馬、司空***工***。
任人,就是“常任”。執掌王廷政務。準夫,就是準人,準為公平之意,執掌司法。牧,就是“常伯”,“作三事”,與《詩經·雨無正》的“三事大夫”,金文《盠方彝》中的“叄有司,司土,司馬,司工”的職司相當。司徒即司土。從金文記載看,司徒不僅管理籍田等土地之事***即主民事***,而且有時還兼管軍事和卜事。司馬主軍事,還可參加周王冊命典禮。司空即司工,管理工事。
西周中央官制:王室外廷事務官——大都、小伯、藝人、表臣百司、太史、尹伯、庶常吉士。
“大都”,是管理諸侯和國王子弟們采邑的官吏。“小伯”是管理卿、大夫采邑的官吏。“藝人”是有專門技術的官員,如卜、祝、巫師、工師等。“表臣百司”,在外廷管理政事。“太史”,負責記事和製作冊命。“尹伯”,是眾官的頭目,“庶常吉士”,是具體辦事的士官。這些官員對宮室內廷的“宮內官”而言,又可稱為“府中官”。
西周中央官制:王室內廷事務官——虎賁、綴衣、趣馬、小尹、左右攜僕、百司、庶府。
這些官員都是負責宮廷保衛和宮中事務的宮內官。“虎賁”,武職官,負責保衛周王的安全,“綴衣”,掌管周王的衣冠服飾,其職掌大約相當於後世的“尚衣”。“趣馬”,掌管王室的車輿馬匹。“小尹”就是總管小臣。“左右攜僕”,管理周王日常所用的器物或御車的僕伕。“百司”,管理王室內廷的各種事務。“庶府”,管理王室內廷物資貯藏倉庫。這些都是周王的侍從或近臣。除此以外,在金文中還出現“虎臣”、“服”、“走馬”、“小臣”、“膳夫”等,這些也都是與周王關係密切的官員,其職司與“宮內官”基本相同。
以上這些官由師、保或宰、太宰總領而隸屬於周天子。換句話說,師、保、宰、太宰就是百寮的首領,地位較高。周公的兒子伯禽就曾做過周王的師、保。《令彝》記載周王命他“尹三事四方,受卿事寮”,這就是說,叫他管理王朝“三事大夫”和四方諸侯,並統領王廷“百官”。周初,武王繼位後,曾任命姜尚為“師”,號稱“師尚父”,在滅商及滅商以後鞏固西周王朝政權的許多重大事情,都是師尚父出謀劃策的。所以《史記·周本紀》說:周武王“封功臣謀士,而師尚為首封”,成為東方齊國的始祖。周成王時代,“召公為保,周公為師”。
那時,由於成王年幼,應付不了周初“天下未集”的複雜局面,所以周公旦曾“踐阼代成王攝行政當國”,直到七年後,成王長大,周公才還政於成王。在此期間,周公、召公曾奉命東征,平定了管、蔡、武庚等的叛亂,抓獲了叛亂的東方五國首領,為鞏固西周王室立下了豐功偉績。此後,在廣大的王畿地區:“自陝以西,召公主之,自陝以東,周公主之”。由此可見,師、保在西周擁有很大的權力。《左傳·定公四年》說:“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可見師、保這類官和商代的“尹”職能相當,又說“周公為太宰”。宰這種官在商代就已出現,本為王室內廷的治事官。“太宰”是王室內廷治事官的首領,實際上就是王家的大總管。它的職司與後世的“相”職相同。後世“宰相”這個官稱就是由此演變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