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角粽子的包法

  粽子古稱“角黍”,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傳說是為紀念屈原而流傳的,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你知道怎麼做四角粽子嗎?你想學會怎麼包四角粽子嗎?下面是小編給你精心整理,僅供參考。

  1

  兩片正面朝上粽葉交替排好,兩手捏好,不要讓葉子滑動。

  捏住兩頭,環成一個圓錐形,第一個角形成***正面在裡,反面在外***。

  左手捏緊四片葉子的交接處。

  先放少許糯米。

  再放豆餡和豆子。

  最後蓋上糯米,用勺子壓實。

  左手握住錐筒,拇指和食指掐緊前端成角狀。

  右手把上面的葉子折下,蓋在糯米上。

  上片的葉子要蓋緊。

  把上面多餘的葉子往下折,第二個角形成***如圖20***。

  第三個角形成***如圖***。

  固定住兩個角,把第四個角捏出來。

  多餘的葉子折到一邊。

  用左手大拇指固定好,圓錐上面是個三角形***如圖***。

  捆上線繩,為了更結實,我用牙齒咬住一頭,右手拽緊。

  繫個活釦。

  剪去多餘的粽葉。

  2

  材料

  材料:無核小棗,新疆葡萄乾,紅豆,糯米,幹粽葉

  做法

  1、糯米洗淨,用清水浸泡3小時以上撈出控淨水分;幹粽葉用開水燙軟撈出,並用刷子在流動水下衝刷乾淨。

  2、無核小棗紅少許清水泡發;葡萄乾洗淨泡發。

  3、取一張粽葉折成漏斗型,先放入一調羹糯米,再分別放入幾顆小棗、葡萄乾,最後再放一層糯米填滿,包好並用線捆紮結實即可。

  4、將包好的粽子碼入鍋內,加清水沒過粽子,再用箅子押緊,箅子上再放置一個加滿清水的盤子,加蓋大火煮開,小火煮2小時再燜制1小時即可。

  3

  材料

  糯米,花生,綠豆,紅豆,肉,鹽,糖,棗泥

  做法

  1.我做粽子照著天哪師傅的方法.糯米是不泡過水的.她說泡了水的糯米煮出來後會比較爛.不泡水的在煮的時候米會漲大.就能讓空間飽和,煮出來特別的結實.花生綠豆提前四五個小時泡發就行.

  2.紅豆要提前一晚上泡開.我做肉粽米里只加點鹽.不加油的.做甜粽米里就加點糖.甜粽裡如果能買到棗泥比包豆沙蓮蓉還好吃.我家裡有一包香港買的太甜的棗泥就這樣消耗了.

  3.米提前半小時洗好泡一會再瀝乾水待用.

  4.煮法:以我家22寸的高壓鍋為例.每次可以包一斤半的米放進去.多了就要煮兩次了.

  5.放的水要過面.水一定要先煮沸才放粽子,上氣後轉中小火煮一小時或1小時15分左右.用兩片粽葉做時間要多加半小時到四十分鐘.不用高壓鍋的那可得要三小時.

  6.如果煮的時候不夠.冷藏後就會出現中間又返生的狀況.雖然是熟的,但不加熱就會有硬米.所有為了能冷熱可食.務必煮久一點.火不能大.大了水很快蒸發,那得中途加水就煩了.

  7.蓮蓉紅棗紅豆餡的.兒子看了金庸裡說的嘉興粽子後要求做的.只要你說得出是啥餡的,我就做.

  8.泰國糯米.

  9.綠豆豬肉花生板栗元貝醬.

  10.湖南鄉下的糯米,也是甜的.但沒把紅豆混在米里,是中間包的,所以顏色就白了.

  4

  準備好糯米,肉,蜜棗,粽葉。糯米前一晚要用醬油拌好,幹粽葉浸泡刷洗乾淨,肉切好浸入醬油中。蜜棗粽的糯米不用加醬油

  取一片粽葉,中間向下對摺成漏斗狀***一半在上一半在下***,不能有縫隙

  填入少量的糯米,攤平

  放入兩顆蜜棗。買的是超市的大蜜棗,中間有核

  在蜜棗上覆蓋一層糯米,不要太滿,不然會比較難合起來。

  將粽葉蓋過內餡,按緊,如果粽葉太短,此時可另取一片小粽葉對摺,覆蓋在這片包餡的粽葉上。見下圖

  如圖就是加了一片粽葉以後的。用下面一隻手按住加蓋的粽葉,握緊。

  到上面那個步驟,其實已經出現三個角了,第四個角最難包,下面的手握緊上片粽葉,右手將上片粽葉向下折,折出一個不會漏的小角。用左手握住,右手去拿線。這步需要多加練習才會好看~

  左手一個手指扣住線的一端,右手開始繞線,每行繞3-4下,要繞緊一點,繞至2/3處打結換一頭繼續繞,見下圖

  繞緊後打結~粽子最重要就是要包得緊實,手要用勁捏緊,扎繩也要紮緊。

  大肉粽也一樣,肉最好是一塊肥一塊瘦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