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生料種植技術栽培方法要點
平菇在我國已廣泛種植,那麼平菇生料種植的方法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平菇生料種植技術,一起來看看。
平菇生料種植技術
一、平菇品種的分類:
平菇品種不同,其子實體正常發育時所需適溫範圍也不相同,生產上常用平菇品種,按溫型分類,詳細可分為高溫型.中高溫型、廣溫偏低型、中低溫型。按菇體色澤分類,可分為乳白色、純白色、灰白色、淺白色;深灰色.灰黑色,黑色。而氣溫的變化又決定著品種的色澤,如平菇江都9745在8℃左右是深黑色,在25℃左右時呈深灰色或灰白色。一般來說,氣溫越高,色澤越淺;氣溫越低,色澤越深。
1、高溫型。高溫型品種按色澤可分為兩大類:***1***乳白色類,子實體發育溫度為15-34℃,最適出菇溫度為22-28℃,主要品種有蘇引6號.伏源1號、高溫908、海南2號,這類品種大多安排在春季3-6月投料播種,4-9月高溫季節產菇,但因高溫白色品種春夏栽培病蟲發生頻繁,雜菌汙染率高,如經驗不足,管理不善,易發生黃菇病。夏季種植儘管賣價高,但產生經濟效益並不高,因此,乳白色高溫型品種總投料量並不多,銷售競爭者也少。筆者建議,使用者如要種高溫型乳白色品種,可多種海南2號,該種和國內幾十個白色高溫品種對照比較,其抗黴性、抗黃菇病、早熟性、商品性均名列前茅。***2***灰褐色類,主要品種有江都71號;基因2005,這兩個品種出菇溫度12-36℃,菇體與鳳尾菇相似,單生型,鮮菇肉質細嫩、口感好,市場較搶手,幼菇提早採收,可作秀珍菇上市,售價高。實踐證明:這兩個品種經多年推廣,尤以抗雜菌,抗黃菇病能力特強,長勢長相突出,後勁足,最多可出8潮菇,又因商品價值、口感均超過乳白色品種,因此,市場前景更廣闊。
2、中高溫型。子實體發育溫度12-30℃,適溫20-26℃,主要品種有特大風尾,大葉鳳尾、風尾5號等,菇體色澤灰褐色,單生型多,這類品種大多安排在春季5-6月和秋季9-10月上市,因出菇週期短,產量偏低,只有少數南方地區種植。
3、廣溫偏高型。按色澤可分為兩大類:、灰白色類,子實體發育溫度為2-34℃,最適溫度10-29℃,常用品種有:復壯109、1016、F803,這類品種從早秋出菇至次年6月結束,因生產週期長,產量能完全發揮出來,又因早秋菇價高,頭潮菇就能收回成本,避開了“爛市”風險。缺陷是,抗黃菇病能力較差,如管理不善,頭潮菇後易發生黃菇病,冬季雖能出菇,但出菇量及菇形美觀度均稍次。***2***灰黑色類,出菇溫度6—33℃,常用品種:早秋615、科大雜優、錫平1號、春栽1號。其共同特點,抗黃菇病能力特強,屬硬柄,菌袋發菌結實,不生菌皮。突出優點:早秋8月底產菇持續到11月底,春季產菇可持續到6月。當中不發生黃菇.死菇。廣溫偏高型菌株被菇農稱為早秋菇價賣得最高、經濟效益最明顯的品種。
4、廣溫偏低型。***1***黑色類,子實體發育溫度為2-32℃,適溫10-26℃,常用品種有超強581、江都9745、江都5178、江都3912等,均屬軟柄,菇色均為黑色,黑色品種因韌性強、味鮮、菇質厚,已被眾多消費者所喜愛,但這類品種出菇溫度不能太高或太低,溫度過高,易產生菌皮,菌袋不現蕾;溫度過低,雖然出菇,但柄長、蓋小.商品價值降低。黑色品種最大缺點是,連茬栽培抗病能力和適應性沒有深灰色品種強,因此,推廣種植一定要精細管理。***2***深灰色類,如特抗650、抗病265、江都2002、雜交201、2026,出菇溫度2-32℃,均屬硬柄,子實體叢生柄短,菇色隨氣溫變化而變化,15℃以上色淺,12℃以下色深,這類品種抗黃菇病能力特強,能穩出6-7潮菇,加之菇形好,菌褶紋細,產量又高,所以深受消費者喜愛.***3***純白色類,常用品種有:變異40、雪美F2,910,前三潮均為潔白色,柄短,叢生,其中以變異40更為豔麗美觀,蓋徑大,後勁足。***4***淺白色類,子實體發育溫度為2-30℃,適溫8-25℃,常用品種有:天達7350、天達85.天達85,天達300;新儂1號;冠平1號;高抗1號、高抗48,這類品種產菇適塭範圍廣,種植時間迴旋餘地大,華東地區最早出菇時間力9月上旬,出菇期歷經秋、冬.春三季,且每個季節的菇質.菇型均優,蟲害又少。又因淺白色品種在自然生態條件下具有極強的抗病和適應性,因此是目前使用最普遍或最有發展前途的菌種。
5、中低溫型。子實體發育溫度為2-26℃,適溫8-16℃,26℃以上菇體發生量少,優點是特耐低溫,o℃以上菇體均可生長,且肉厚.質佳,尤其在北方地區更為適應;常用淺白色品種為:天達1349;超寒1號、江都792等:灰黑色品種為:凍菌1號、特大平菇.低黑H-1;新冬黑平。
6、姬菇品種。姬菇出菇密集,菇蓋灰色.菌柄長,每叢有30-70個小菇向四周輻射,市場銷售看好。常用品種有:姬菇王;姬菇1007;冀農11號等,出菇6-33℃,屬廣溫偏高型,為正宗姬菇品種。其種植方式和平菇基本相同。但正宗姬菇品種有一缺點,冬季出菇很少或者低溫季節菇蓋上生瘤,影響了市場銷售,為了促使冬季市場有大量姬菇銷售,菇農常把廣溫偏高型.偏低型灰色或灰黑色平菇品種充當姬菇銷售,如本所新選育的姬菇53號;姬菇57號,若通風量加大,可長成大平菇,若通風量減少,在幼菇期採收其效果充當小姬菇極好.為菇農帶來了極高的經濟效益。
要獲得平菇優質高產,選準當家品種很重要。在引種時必須根據市場菇色需要和當地氣候而定,以市民喜愛白色菇的上海地區為例,必須選擇淺白色型別的高產菌株;以市民喜愛黑色菇的青島地區為例,必須選擇灰黑色類高產品種;以市民喜愛灰色菇的保定地區為例,應選擇深灰色高產品種。
二、平菇栽培培養料的種類
1、主要原料。主要原料又稱主料,是指以粗纖維為主要成分,能為平菇菌絲生長提供碳素營養和能量,且在培養科中所佔數量比較大的營養物質。
***1***棉籽殼。棉籽殼是脫絨棉籽的種皮,為油料加工廠的下腳料。棉殼佔棉籽總重量的32%-40%,我國年產棉籽殼約1200萬噸,絕大部分用於食用菌生產.據研究,棉籽殼不僅營養豐富,且質地疏鬆,吸水性強,具有良好的物理性狀,加水浸透或加壓力時,不板結,透氣性好,含有一定空氣,可提供菌絲生長所需要的氧氣,是適宜平菇栽培的最理想原料。棉籽殼也有好多種,有粗殼;中粗殼、細殼之分,有絨多、少之分,有含棉籽仁多少之分。一般粗殼、絨少殼,仁少殼發菌好於細殼.絨多殼,仁多殼。但細殼、絨多、仁多殼產量又高於粗殼、絨少、仁少殼:建議使用者在購買時要兩者兼顧,靈活機動。
***2***玉米芯。脫去玉米粒的王米棒,稱玉米芯,也稱穗軸.我國玉米播種面積居糧食作物的第三位,年產玉米芯及玉米秸杆約9000萬噸。幹玉米芯含水分8.7%,有機質91.3%,其中租蛋白2.0%,粗脂肪0.7%,粗纖維28.2%,o,可溶性碳水化合物58.4%,粗灰分2%,鈣O.1%,o,磷0.08%,經粉碎髮酵,加其他氮源和輔料,可袋栽平菇。
***3***木屑。鋸木加工廠產生的下腳料稱木屑,也可用樹枝加工粉碎而成。適合平菇生長的以闊葉樹木屑為佳。木屑的粗細,因加工工具和木質而異。用帶鋸加工的木屑比圓盤鋸加工的細,硬質木材的木屑比軟質木材的木屑好。栽培平菇用的木屑粗的比細的好,硬質木材的木屑比軟質木材的木屑好。宜栽培平菇樹種的幹木屑,一般含粗蛋白1.5%,粗脂肪1.1%,粗纖維71.2%,可溶性碳水化合物25.4%,實踐證明,鬆、杉木屑也能進行平菇生產,一般從鋸木場收集的木屑,常夾有鬆、杉、柏、樟等木屑。因此,在使用前應放置半年至一年時間,以自然揮發.驅除芳香等物質就可正常使用。用於塑料袋栽培的木屑,均要過孔徑4毫米的篩,以清除雜物及尖刺木片.以免刺破料袋。
***4***其它。稻草,甘蔗渣,黃豆秸、花生殼經粉碎成小顆粒狀作為碳源,新增氮源等,也是栽培平菇的培養料,但這類原料種植產量並不高,本資料中不再詳細介紹其栽培方法、如有這些原料,筆者建議,只能以5%比例少量新增到以棉籽殼、玉米芯為主的培養料中。
2、輔助原料與藥劑。輔助原料又稱輔料,是指能補充培養料中的氮源、無機鹽和生長因子,且在培養料中比例較少的營養物質。輔料除能補充營養外,還可改善培養料的理化性狀。常用的輔料可分兩大類:一類是天然有機物質,如麩皮、玉米粉等,主要用於補充主料中的有機態氮、水溶性碳水化合物以及其他營養成分的不足。另一類是化學物質,以補充營養為主,如尿素、複合肥等。
***1***麥麩。麥麩是小麥籽粒加工麵粉時的副產品;含有16種氨基酸,尤以谷氨基酸含量最高***佔46%***,營養十分豐富,而且質地疏鬆,透氣良好。但易滋生黴菌,故用作培養基,需經嚴格挑選,變質發黴的不宜採用。
***2***玉米粉。玉米粉也稱玉米麵,是玉米籽粒的粉碎物,—般含水分12.2%,有機質87.8%,由於營養豐寓,維生素B2含量又高於其他穀類作物。在食用菌培養料中,加入5%-10%,可以增強菌絲活力並顯著提高產量。
***3***尿素。尿素是一種有機氮素化學肥料,白色晶體,含氮量為42%—46%,在食用菌生產中,常用作菌體培養料的補充氮素營養,其用量一般為0.1%-0.4%,新增量不宜過大,以免引起氨氣對菌絲的毒害。
***4***石灰。在平菇生產中,培養料中新增適量的石灰,主要作用是提高培養料的酸鹼度,殺死雜菌或抑制雜菌的生長,防止雜菌的汙染。其次是增加培養料中的鈣質,改善培養料的營養狀況,促進平菇菌絲的旺盛生長,對提高產量有一定的作用。一般用量為1%—4%。
***5***複合肥。複合肥是指氮、磷;鉀三種元素高含量的複合肥料,呈灰色顆粒狀,增產潛力大,一般進口複合肥要比國產複合肥營養含量高,如進口複合肥磷酸二銨,每50公斤170元,用於平菇培養料配製,使用量力0.2%-0.4%,國產複合肥品種很多,如“三元牌”、“紅光牌”,因含量低,50公斤160元,用於平菇培養料配製使用量可加大到0.8%-1.2%,本資料配方中汲及到的複合肥都指國產複合肥。
***6***多菌靈。是一種廣譜型的內吸性殺菌刑,對人畜低毒。多菌靈雖不能直接殺菌,但有很強的抑菌作用,其殺菌機制是干擾病原物質細胞分裂。多菌靈化學性質穩定,在酸性或鹼性環境中不易失效,在300-312℃條件下才能被分解。多菌靈用量偏大,雖然栽培成功率高,但菇體內有毒物質的殘留量會相應增加,低毒並不等於無毒,使用量必須慎重。本資料配方中汲及到的多菌靈均為江蘇鎮江農藥廠生產的含量為25%的多菌靈。
***7***克黴靈,又名二氯異氰尿酸鈉。因長期使用一種殺菌藥劑,雜菌易產生抗藥性,有個別用戶反映因多年使用多菌靈作抗菌劑,現在無論發酵料還是熟料栽培,雜菌總是控制不住。因此,在此情況下,建議改用克黴靈試試,克黴靈作為防黴劑藥效成份、作用基理均相似,按0.1%的用量拌入培養料中,對氯黴、黃麴黴、鏈孢黴等有極強的預防和消殺功能。缺點是遇到70℃以上的高溫會容易分解。
3、配套材料
***1***筒袋。平菇原種和栽培種的容器可選用高壓聚丙烯袋,規格為原種選用15 cm *33 cm
*5.5絲聚丙烯筒膜。栽培種容器可選用17cm*40
cm*5.2絲的聚丙烯筒膜。用於平菇生產出菇的容器是低壓聚乙烯筒膜,規格為:長為43-45
cm,寬20-25cm,厚度1.5-3絲厚度不等,一頭把口紮好或者燙好***目前市場上已經有封好口的成品袋子出售***。栽培筒膜質量好壞,不僅關係到菌袋製作成品率高低,還會給菌袋培養和產菇管理帶來影響,因此,要向專業廠家或經銷單位購買優質筒料。
***2***套環或無棉蓋體。塑料袋制種無蟲化封口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用套圈塞棉花;另一種是無棉蓋體。有人要問,是用套圈塞棉花好,還是塞海棉蓋好?
a;用套圈塞棉花,在消毒鍋裡滅菌時,堆放要得體,以防受潮,優點是透氣性充足,菌絲髮得快,且不易受蟲害;b,用海綿蓋封口,缺點是發菌初期較好,發菌後期菌絲易延伸到蓋內,造成菌絲缺氧使生長變得緩慢.近來發現個別廠家生產的無棉蓋體內海綿密度不夠,空隙較大,易引起蟎蟲侵染。筆者建議還是用套圈塞棉花較為靠實,有的菇農最怕棉塞受潮,其實要得到乾燥的棉塞很簡單,只要在鍋內將菌種鐵筐疊起堆放,在筐頂部用一層薄膜或鐵皮覆蓋,讓鍋頂下滴的冷凝水順薄膜或鐵皮表面流下邊沿,再往下流到鍋底。切注意:薄膜或鐵皮周圍邊沿要和鍋壁相距2cm左右。
***3***出菇套環。熟料袋栽出菇套環的常用規格為:直徑4
cm;環圈高2cm、環壁厚1.2-1.5mm,套環可直接向專業廠家或者專業門市訂購;也可以自制,方法是:將寬左右的硬塑打包帶剪成13—15
cm長,將其兩頭交疊,用灼紅的鋸條熱焊即可。
***4***氣雩消毒劑.該產品對食用菌中常見的雜菌和病原菌,殺傷率達100%,且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氣霧消毒劑用於接種箱消毒,每立方米2克作用半小時,即可殺滅箱體內全部雜菌,無氣味和刺激性,是替代甲醛和高錳酸鉀燻蒸消毒最理想的藥刑,且操作方便,用火柴點燃即可***不必倒出藥劑***,就會噴出大量氣霧,從而達到殺菌目的。
***5***萬消靈。出菇後防治黃菇病必需藥品。強力快速殺滅各類細菌、芽孢,治療平菇因各種病源菌引起的發黃、發軟,褐班病等現象,效果奇特。使用方法,預防發病用量:每片兌水15公斤,在出菇後無論有菇或無菇每隔三天對菌袋、幼菇、周圍環境噴一次,可確保從頭潮到尾潮不易發生黃菇病。治療用量:每片兌水5-6公斤,發病初期,即噴施病菇,每天1次,三天可治癒,治癒率98%以上。
***6***菇蟲淨,又名蟲立殺。制種期和發菌期驅蟲、防蟲專用特效藥,夏、秋.春氣溫較高季節,生產袋裝菌種或熟料栽培扎口處,害蟲最易進入袋內咬食菌絲或產卵生蛆;每袋粉劑兌水1-2.5公斤噴灑到接種口和透氣孔處,藥粉即可吸附在袋口,可長時間起到驅蟲和觸殺效果,噴藥一次三個月無害蟲進入,對菇蚊、菇蠅、跳蟲等殺滅率100%,具有卓越的殺蟲、防蟲效果,對菌絲生長無副作用。
***7***大豐激素,又叫802激素。對平菇生長有三大奇效功能***每瓶兌水120公斤***:1,出菇前噴施可提早出菇,對平菇菌絲滿袋遲遲不出菇,劃破袋頭菌皮,噴施1—2次,即可大量現蕾。2出菇後噴施,幼菇期每天噴一次,連噴三次,平菇葉片均可明顯增大、增厚,增加產量10-20%;3;採收前一天噴施,平菇菌蓋邊緣更趨於內卷,色澤更鮮嫩,並可推遲開傘時間。
***8***三十烷醇轉潮王。本品由三十烷醇和食用菌生長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復配而成,和以往推廣的粉劑相比,便於溶解,易於菌絲及子實體對營養的吸收,能提高食用菌生長髮育及抗黴能力,特別適用於平菇生長,能促進菇體形成與肥大;改善品質;縮短轉潮時間,增產幅度20-30%。使用方法:1幼菇期噴施,每袋兌水75-100公斤,每2-3天對菇體噴一次,連噴三次。2菌袋補水,每袋兌水配合其它營養,通過補水器輸入袋科內可以補500棒左右。
***9***平菇專用肥。本品為濃縮、高效複合營養素,每袋1500克,內含食用菌生長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配方全面、合理,適合生料、發酵料、熟料栽培。新增本品後能促進平菇菌絲生長,適合生料、發酵科、熟科栽培,每噸乾料新增2-3袋,即可代替其它所有肥料,增產幅度最高可達20%。
***10***銅補水針。系採用紫銅管制成,不易彎曲,不生鏽。可重複使用多年。
三、平菇菌種的生產技術
為了使平菇高產、優質、高效益,除了全面掌握平菇的基本科學知識外,掌握菌種的製作工藝至關重要。實踐證明,在相同栽培條件下,良種可以比一般種增產三成,產量成倍增長、因為優良的菌種生命力強,接種後長速快而旺盛,在培養基內佔居優勢,從而抑制雜菌生長。同時,由於良種的菌絲在基質內分解和吸收養份能力強,可以更好地為子實體輸送養份和水份,獲得出菇快、朵形美、產量高的效果。菌種包括母種、原種、栽培種。
母種。用平菇孢子或子實體分離培養出來的第一次純菌絲體,再經提純復壯,稱為純一代母種,也稱為一級菌種;母種的分離培養是制種過程中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它直接關係到原種和栽培種質量,關係到平菇的產量和品質。因此,必須做出菇鑑定,無條件的單位或個人可直接向信譽高的科研單位購買母種。
原種。把母種移接到菌種瓶內的棉籽殼或木屑等培基上,所培育出來的菌絲體稱為原種,原種是經過第二次擴大的,所以又叫二級菌種,原種雖然可以用來栽培平菇,但因為數量少,當作栽培種使用成本高,所以一般不用於栽培生產,必須再擴大成許多栽培種。每支試管的母種,可移接4-5瓶原種。
栽培種,又叫生產種。即把原種再次擴接到棉籽殼、木屑、玉米芯等培養基上,經過培育得到的菌絲體,作為生產平菇的栽培菌種,栽培種經過了第3次擴大,所以又叫三級菌種。栽培種的培育,一般選用聚丙烯17釐米*40釐米*5絲的塑料袋,一頭或者兩頭接種。
1、母種製作
配方***1***:馬鈴薯***去皮***20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氫鉀3克、硫酸鎂15克、瓊脂20克、水1000毫升。
配方***2***:小麥500克、蛋白腖2克、磷酸二氫鉀3克、硫酸鎂1.5克,維生素B1
3片、瓊脂20克、水1000毫升。
以上配方均適應平菇生長。現介紹配方***2***製作方法:選擇質量好的小麥500克,放進鋁鍋內,加水1500毫升,水燒開後,煮沸10分鐘,然後用4層紗布過濾,取其汁液,若濾汁不足1000毫升,則加水補足,然後將瓊脂、蛋白腖、糖等全部加入,加熱至全部溶化後,分裝試管,裝量為試管長度的1/4,分裝時,注意勿使試管口沾附培養基,裝好後,立即用棉花塞口,並要求鬆緊適度,使之既利於通風,又能防止雜菌侵入,棉花塞入試管口的部分,一般為2/3左右,留1/3在管外便於撥出;裝完所有試管後,用繩子每10支試管作一捆縛好,管口棉花塞用牛皮紙或聚丙烯薄膜包好,以防受潮,然後豎直放入高壓鍋內消毒,在1.2公斤/平方釐米壓力下,維持40分鐘,滅菌後的培養基要趁熱把試管傾斜,使之凝固成斜面,傾斜度以斜面達到管長1/2長度為宜,冷卻後即成試管斜面培養基。
製成的斜面培養基不要立即接種,要空白培養3-4天,等管內冷凝水完全風乾後才能使用,為防止冷凝水過多生成,可在放置試管斜面後,趁熱用棉被蓋上,讓其慢慢冷卻,這樣冷出的試管內所含冷凝水珠極少,因為有冷凝水的斜面,接種後,極易產生酵母菌感染。另外,空白培養基還可檢驗斜面的滅菌效果,因試管培養基表面和內部可明顯觀察變化程度,這樣就避免了因滅菌不徹底造成的接種失敗。
母種轉擴必須在無菌條件下操作,以保證繼代母種的純正,一般科研單位出售的均為一級母種,它可以進行再次轉管擴接以滿足原種生產的要求,每支可擴接20-40支,但轉管次數不宜太多,最多不能超過2次,以免削弱菌絲生長活力和降低出菇率,無條件轉擴的,也可從科研單位引進一級母種直接轉擴原種,則效果更好。
2、原種製作
***1***棉籽殼培養基。
棉籽殼100公斤,麩皮5-8公斤,石灰0.5公斤,25%多菌靈0.2公斤,水135公斤,複合肥1公斤。
由於棉籽殼吸水較慢,拌料後須整理成小堆,待4小時充分吸溼後,再進行裝瓶,裝好瓶後,在料中央打一個直徑2cm、深3cm的洞穴,有利於接入的母種塊加快萌發、生長。以棉籽殼為主培養基的原種菌齡約為25天左右。
***2***小麥、棉籽殼培養基。
小麥40公斤、棉籽殼60公斤、石膏粉1公斤、水適量。
制種用的小麥要乾燥、色鮮、無黴變,先將麥粒浸入1-2%的石灰水和0.2%的多菌靈混合水溶液中。浸泡時,水面要高出麥粒10-15cm,浸泡時間隨氣溫高低靈活掌握,以麥粒內部浸到無白心時為準,一般水溫25℃左右時,大約需浸18-20小時,15℃左右時需浸30-36小時。將浸好的麥粒撈出,倒在乾淨的水泥地面上吹涼,待麥粒表面水分適當幹後,可與棉籽殼、石膏粉等混合拌勻,接著裝入瓶中。麥粒培養基分裝時,要上下震動,以利基質結合相對緊實,分裝結束後,因麥粒組織鬆散,不好打洞眼,可以擦清瓶口汙物,塞上棉塞,然後進行消毒滅菌。由於麥粒培養基透氣性好,營養足,菌絲17-22天即可發滿,且質量也最好。
***3***棉籽殼木屑培養基。
棉籽殼30公斤、木屑55公斤、麩皮15公斤、複合肥1公斤、水135公斤,該培養基因木屑成份比例大,製作好的菌種雖不夠潔白,但含水量足,菌種質量好,且不易老化,筆者建議菇農多采用。
原種容器可以是900m1專用菌種瓶,也可以用500ml醫院用鹽水瓶代替.無玻璃瓶的,可以用15cm*33cm*5.5絲的丙烯菌種袋,袋口系無棉蓋體,也可用頸圈加蓋棉塞。原種培養料的滅菌要同母種培養基的滅菌同樣嚴格,不同的培養基,其滅菌程度和時間亦有差異,棉籽殼或木屑培養基在高壓2公斤/平方釐米壓力下保持2小時。常壓滅菌100℃保持14-15小時即可。麥粒培養基在高壓2公斤/平方釐米壓力下保持2.5小時,麥粒培養基不要常壓滅菌,否則菌絲生長細弱、無力,因為小麥內部有一種酶的營養物質,必須在高壓下才能釋放出來。
母種接入原種要在接種箱內進行,消毒藥劑採用氣霧消毒劑燻蒸。接種時,在無菌條件下將母種斜面培養基橫割成4-5塊,第一塊要割長一些,因為培養基較薄、易乾燥而影響發菌,然後連同培養基一起移入原種瓶內培養基中央洞穴內,每瓶接種一塊,麥粒培養基因沒有洞穴,接種後最好抖動瓶身,使少量麥粒蓋住種塊,這樣,菌種塊在洞穴內或培養基下,由於溼度高,能很快萌發,並吃料生長;原種培養溫度以20-26℃為宜,培養室的窗戶要用黑布遮光,以免菌絲受光照的影響,造成原基過早出現而老化。在原種培養期間,每隔5天要檢查一次料面和棉花塞內有無雜菌感染,一旦發現雜菌感染,就要及時淘汰。經過嚴格篩選,平菇菌絲延伸過程中,色白、粗壯、富有彈性、並佈滿全瓶,即為合格原種。
3、栽培種製作。
栽培種製作容器最好用高壓聚丙烯塑料袋,因高壓丙烯袋較透明,能明顯觀察內部菌絲生長情況。栽培種配方主要有:棉籽殼、玉米芯、木屑培養基。
***1***木屑、棉籽殼培養基。
木屑40公斤、棉籽殼40公斤;麩皮10公斤;複合肥1公斤、石灰0.5公斤、多菌靈0.2公斤。
木屑最好選用相隔半年以上的陳木屑,麩皮要新鮮、無黴變,無蟲害,此配方培養的菌絲雖不如純棉籽殼培養基潔白,但菌絲生長結合力強.緊密度高.耐老化,且不易出菇,存放時間長,17cm*40cm兩頭接種製作的菌種,菌齡為35-40天。
***2***棉籽殼培養基。
棉籽殼100公斤、麩皮5公斤、複合肥1公斤、石灰0.5公斤、多菌靈0.2公斤。
先將棉籽殼預溼,然後把麩皮、複合肥***事先壓成粉狀***混入料內,加水拌勻,棉籽殼培養基17*40兩頭接種,菌齡為25-30天。
***3***玉米芯培養基。
玉米芯80公斤、麩皮5公斤.玉米麵8公斤、複合肥1公斤、石灰0.5公斤、多菌靈0.2公斤。
玉米芯要粉碎成大豆大小的顆粒,再用1%生石灰水拌好,堆悶24小時後,拌入各種輔料,玉米芯培養基與棉籽殼培養基菌齡大致相同。
製作栽培種,除掌握以上配方外,還要使拌料水份恰到好處。含水量偏低,菌絲生長緩慢、纖弱;含水量偏高,料溫隨之上升,易酸敗,菌絲生長受阻。常用感觀測定,即裝袋前手握培養料,指縫間有水溢位,但不下滴為宜,乜可按照伸開手指,料在掌中能成團或擲進料堆四分五裂或落地即散為標準,其含水量較為適中。
配製好的培養料,有條件的可用裝袋機裝袋,每小時200袋以上,使用機器裝袋,鬆緊均勻,省工省時,效率高。但勞力不缺的地方,也可用手工裝袋,人工裝袋應邊裝邊壓實,用力要均勻,要做到袋壁光滑、而無空隙,裝好後,兩頭直接用扎線紮緊即可。常壓滅菌時,鍋內溫度達到100℃,要維持12-15小時再停火,等溫度自然下降到60℃時,才能開啟蒸鍋取出料袋。
待袋料溫度降到25℃左右時,即可接種。轉接栽培種按嚴格要求,仍要在接種箱內進行,有條件的也可採用離子風接種機進行無菌接種。接種箱消毒一般用氣霧消毒刑***每立方米2克***燻蒸半小時,在箱內先將原種用長柄鑷子攪碎,在無菌條件下,開啟栽培種袋口,均勻倒入原種塊,爾後,用塑抖袋扎繩紮好。注意,扎線不要扎得太緊,防止菌種不透氣.難發菌,也不要太鬆,以防袋口落入雜菌孢子,引起雜菌感染,鬆緊度掌握在“肉眼能看到縫隙或能吹得進氣流為佳”,接入的菌種塊要正好處於扎口中心位置,這樣有利於種塊儘早封面,此種接種方法為線繩扎口法。也可以用塑料袋加無棉蓋體法培養栽培種,也可以用塑料袋加套環塞棉花法培養栽培種,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四川菇農常用的,將袋口繫上出菇套環接入原種後,再蓋上二層報紙,筆者認為以套環塞棉花法培養的栽培種,汙染率最低,且質量最好。
接種後的種袋要及時移入培養室內培養,用線繩扎口法的還要用菇蟲淨或者蟲立殺粉劑將每個袋口進行噴施一下,其目的是讓藥粉吸收附在袋口,以防止菌袋培養過程中蟲從口入。在培養過程中,還要防止塑料袋被硬物刺破,應經常檢查雜菌汙染和鼠害,特別是老菇場,為達到萬無一失,防止菌蟎、菌蠅進入種袋口內部產卵,必須每隔7天對地面、窗戶、周圍環境用氯氰菊酯或者敵敵畏農藥進行噴霧一次。在菌絲生長後期,採用線繩扎口法的如果發現菌絲生長特別慢,可用手拉一下拉袋口,使袋口空隙加大,讓更多的氧氣進入袋內,以加速菌絲生長。
栽培種的質量鑑別。菌種質量的好壞,目前還沒有準確的方法,主要靠外觀鑑定,一看長勢,二看純度,三看菌齡,菌絲長勢要旺盛、濃密、潔白。菌絲純度主要看無紅、綠、黑等雜色斑點,菌絲上下一體,無抑制線。菌齡主要看茵絲無萎縮老化現象。所謂合格平菇菌種,其主要標準是,菌絲體純白健壯,粗細均勻,菌落延伸整齊一致,尖端部位分枝清晰,不雜亂。成熟的菌種,菌絲濃密、具有光澤,有“回菌”或生出菌皮現象,有時還有水珠分泌,但基質清楚可辯,不收縮,不幹涸。
栽培種菌齡以菌絲髮到底後5天至原基形成之前使用最好***出現少量原基也沒有多大關係***,這時挖出的菌種成塊,菌絲量大,有彈性,移植後,菌絲萌發快,定植早。一般來說,低溫下培養的菌種,只要不出菇,時間延長一些對菌種質量不明顯影響,但在高溫下培養,即使菌種不出菇,也不能隨意延長時間。因在高溫下,菌絲體生理代謝活動旺盛,它不但要大量消耗培養料中的養份,同時還會加快自身的衰老速度。凡菌皮過厚、老化幹縮、菌絲生長稀疏或培養料結合鬆散、菇體己長出袋外的菌種,以及帶有蟲卵或雜菌的菌種,都不能當作菌種栽培,否則,應用到生產中,輕者減產,重者無收。
四、室外大棚的搭制
菌種接入料袋後,從菌絲萌發到現蕾,這個階段叫發菌。發菌可以在室內進行,也可在室外大棚進行。室內發菌,各方面管理工作易於掌握。室外大棚發菌,由於太陽輻射熱的作用,尤其要注意袋溫升高,防止燒菌現象。出菇場所,最好選在室外塑料大棚內,因大棚保溫保溼好,又易於管理,因此,是最好的場所。
1、室外大棚的搭制
建造塑料大棚,具有造價低廉、溫度穩定、保溼性好、冬暖夏涼,便於調節光照等優點,適宜大多數地區菇農使用。生產者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栽培季節及場地內的溫度等變化狀況,本著“經濟、方便、實用”的原則,因地制宜,自主選擇。
***1***半拱圓溫室。主要適用於東北地區秋冬季平菇栽培,北側是一通土牆,跨度4.5-5.Om,牆高1.2-1.3m,厚0.5m,後屋面有檀、柁支撐,進光面用竹竿或毛竹片作拱架,形成半拱圓面,拱架間距約30cm,拉立柱支撐拱架。立柱與拱杆間用CP6的鋼筋或8號鐵絲作拉線,拉線與立柱頂緊緊固定,後牆每隔幾米留風孔,出菇管理時,只要將南邊薄膜支起,即可和後牆風孔形成空氣對流。
***2***拱頂形半地下菇棚。在地面挖深40釐米,把土填於兩旁,拍實溝壁,築成一個寬3.4米、溝壁高0.8米、長度不限的半地下大棚,再在地溝兩邊土牆上***地平面向上***,每隔數米開一個通氣孔,通氣孔以30*20釐米為佳,這樣每兩排袋牆之間都能使空氣對流,畦底整成龜背形,並開好水溝。在地溝上架設竹木弓架,用線繩、鐵絲固定橫樑,然後覆蓋薄膜,再在拱棚頂部覆蓋草簾或稻草。建造半地下菇棚要注意三點:一是造棚場地的土質必須是黏土或壤土;二是菇棚四周必須挖排水溝,以防積水灌入棚內;三是菇棚寬度不可過大,以免造成坍塌。
2、場地消毒
菇棚搭制好後,要在進袋前20天對發菌場所徹底殺菌、滅蟲。可在地面和四周撒上石灰粉,用2000倍萬消靈水液和1000倍克黴靈水溶液交替噴溼2-3次,再用2000倍敵敵畏藥液噴灑1-2次。在發菌或出菇場地進行定期消毒非常重要,儘量使菇棚周圍環境的雜菌及蟲害降到最低點,以減少後患。
五、平菇棉籽殼半生料栽培菌袋的製作
棉籽殼半生料栽培平菇就是不經過完全發酵或高溫滅菌直接進行生料栽培的方法,此方法在我地已大面積推廣多年,江蘇省射陽縣通洋鎮、阜餘鎮、千秋鎮的平菇生產,從開始100多戶發展到現在10000多戶。最近幾年,這些種菇戶平均純收入都在三萬元以上,其生產技術全部採用半生料栽培,優點是方便、快捷、操作簡單,菇農易接受,缺點是每年或最多兩年要更換場地一次,但對於廣大菇農利用秋、冬兩季到大城市郊區租地種菇來說,再好不過了。因此,菇農如遇到在當地連續發生雜菌汙染或連續爆發黃菇病時,或在當地平菇遍地開花、銷路受阻時,可考慮走出家門,到大城市租地種菇的模式。
半生料栽培的時間要求,華東地區最佳播期為8-10月,早於8月不太適合搞生料栽培。研究發現,玉米芯因材質不同而不適宜採用半生料栽培,因此,本章重點介紹用棉籽殼進行半生料栽培方式。採用半生料栽培可選用廣溫偏高型和廣溫偏低型平菇品種。
生產配方***本資料配方中的複合肥均指國產複合肥,如果用進口複合肥則用量減半***:棉籽殼1000公斤,複合肥10公斤或者平菇專用肥2包或者磷酸二銨8公斤***此三種肥料選擇其中的一種即可,如想選擇兩至三種,用量一定要酌減***,石灰粉10公斤,多菌靈2公斤,克黴靈0.5公斤。三十烷醇轉潮王1-2包。
建堆,半生料處理。將棉籽殼和其它輔助物加水攪拌均勻後建堆,要求堆高1.5米.堆寬1.5-2米,長不限,在料堆上打上洞眼,蓋上草簾。如發現蠅蟲較多,可在草簾上噴灑敵敵畏藥液。本技術要求堆悶12-18小時,達到原料半軟化、含水適中的目的後,即可拆堆裝袋。此種方法,由於不受發酵時間限制,頭天下午拌料,第二天上午即可裝袋,較為實用,被大多數菇衣所採用。需要指出的是,堆悶12-18小時後,一定要將料堆翻堆一次,並攤開冷卻進行裝袋,當天裝不完的,還要重新建堆打洞,等第2天再進行裝袋。否則,由於料堆缺氧,培養料的理化性狀和營養條件不但未能得到改善提高,長時間會發生腐爛、劣化,嚴重的還會變酸,發臭。變質的培養料接種後,菌種只萌發,但不能吃料生長。
相比而言,生料栽培其花工量及成本大大低於熟料栽培,技術性難度也低於發酵料栽培和熟料栽培。實踐證明,在氣溫20-30℃之間,只要在發菌管理過程中,不發生燒菌,生料栽培成功率最高,可達100%,因為平菇菌絲危害大敵“綠黴菌”其孢子及菌絲的萌發生長,在15-23℃時較為活躍,一旦產生,平菇菌絲無法抗衡。而在25℃以上,綠黴菌活力明顯下降,即使有少量發生,因平菇菌絲生長迅速、活動旺盛,也能將之吃透。因此,華東地區9-10月是平菇半生料栽培最佳安全期。筆者建議,假如你計劃將培養料全部進行半生料栽培,請在9-10月這兩個月內,發動一切人力、物力將培養料全部播完,一旦錯過了最佳安全期必是危險期,如遲於10月底播種,成功率將大打折扣。
裝袋接種。裝袋前料的含水量以手握緊料有水印但不能滲出為宜,如指縫內有水滲出就偏多了。剛開始拌料時即建堆前,水份可偏大一點,在手握緊料有水滲出,並往下滴了3-4滴,經15小時左右預熱、揮發、吸收後,水份會自動減少。袋膜選用寬22cm,厚1.5絲聚乙烯塑料袋,可事先裁成45cm長,一頭用線繩紮緊,或者直接購買平菇生料成品栽培袋。裝料時,先抓一把棉籽殼放在袋底部,然後放一層菌種,再裝料,邊裝邊壓實,裝至近袋口時,放一層菌種,再抓一把棉殼封面。用種量為12-15%,紮好袋口後,在2小時內用筷子粗的細鋼筋***有專用打眼器***在袋兩頭各打2-3個透氣孔,洞眼深度為5-8釐米。
培養料水份和透氣孔是決定生料栽培成功的關鍵因素。裝料前培養料的水份過大,日後菌絲生長速度明顯減慢,雜菌感染機率也大大增加,另外袋兩頭菌種就是通過透氣孔吸取氧氣而萌發生長的,沒有透氣孔,菌種層由於缺氧而悶死;透氣孔少或過小,有兩個缺點:一是在發菌中期,菌絲生長速度滯緩,甚至停止,嚴重時還會感染雜菌、二是不利於菇蕾形成或生長。透氣孔多或過大也不行,也會帶來兩個缺點:一是易引起蟲害和雜菌侵染,二是形成菇蕾基數過多,給管理帶來麻煩。另外,菌袋兩頭各放一把棉籽殼,是讓菌種在適溼環境下,迅速萌發吃料,早早封面,起到一種保護層作用,保護層厚度以1cm左右為宜:
多年的實踐證明,我省射陽地區菇農利用在大城市郊區租田種菇,每年更換場地,採取就地露天開放式接種,不需任何滅菌消毒,簡捷、方便,生料發菌成功率幾達100%,這也是全縣有10000多戶農民在外從事平菇生產的主要原因。要使半生料栽培發菌成功率達到100%,每年換一個地方是重中之重,且新場地和舊場地要相隔300米,沒有條件更換場地的也要在播種前兩個月騰空發菌場所,對發菌場所要嚴格乾燥、消毒,舊汙染料不要就近亂丟,要運到一千米以外的地方,否則,用連續栽培兩年以上場地再進行半生料栽培,發菌汙染及發病率將會增加20%以上。
六、平菇發酵料栽培菌袋製作
棉籽殼和玉米芯均可採用發酵料栽培,播期必須掌握秋季8-11月進行,最佳黃金播種期為秋季9-10月,其餘時間我們不提倡播種,否則,播種成功率會大大降低。
1、生產配方:
***1***棉籽殼1000公斤,複合肥10公斤或者平菇專用肥2包或者磷酸二銨8公斤***此三種肥料選擇其中的一種即可,如想選擇兩至三種,用量一定要酌減***,石灰粉10公斤,多菌靈2公斤,克黴靈0.5公斤。三十烷醇轉潮王1-2包。
***2***;玉米芯850公斤;麩皮100公斤,玉米麵50公斤,尿素2公斤,複合肥10公斤,石灰30公斤,多菌靈2公斤,三十烷醇轉潮王1-2包。
2、發酵料處理
先將輔料混勻加入棉籽殼或玉米芯中,再用清水調溼,不易吸溼的原料,如複合肥,應事先單獨浸泡或壓成粉狀加入,培養料經調溼拌勻後,便可建堆。
料堆一般建成寬1.2-1.5米,高0.8-1.2米,長度不限的長堆,每個料堆的容量不低於250公斤乾料,最好能達到500公斤左右或更多一些。建堆時,料堆四周要輕輕拍實,堆邊呈牆式垂直狀,或略有傾斜,以不塌料為準,堆頂拱起呈龜背形。料堆建好後,用直徑5釐米的木棒先在料堆頂部垂直向下打1—2行透氣孔,再在料堆兩側的中部和下部各橫向斜打1行透氣孔,間距30釐米左右,孔道深度要分別到達料堆底部和料堆中心部位,隨後在料堆中插入長柄溫度計,再用草簾;麻包,蛇皮帶等能透氣的覆蓋物將料堆覆蓋好。
料堆覆蓋後,根據氣溫高低,約2-3天,在表層25cm左右深處,料溫升到55-60℃時,開始計時,維持8-12小時後,進行第一次翻堆,翻堆要領是,把料堆外層***乾燥冷卻層***培養料與內層***好氣層發酵層***和底層***厭氣發酵層***的培養料互換位置,翻堆後,重新建堆,打氣孔和覆蓋的要求,與初建堆時基本相同,當料堆溫度再次升到55-60℃時,仍保持8-12小時後,進行第二次翻堆,並重新建好料堆。
平菇培養料堆積發酵,一般需要翻堆3次,堆期依氣溫不同約5-7天,當培養料色澤均勻轉深,質地變得柔軟,料內出現較多白色放線菌,聞不到氨、臭、酸味時,便可拆堆終止發酵。拆堆後,等料溫降到30℃左右時,就可裝袋播種。
發酵過程注意事項:
***1***氣溫對發酵過程的影響很大,當氣溫在20℃以上時最有利於發酵,若氣溫低,發酵時間要延長,應特別注意保溫。
***2***培養料的含水量對發酵過程和質量有很大影響,當水分高於70%以上,培養料會發臭或腐敗變酸,料溫上升緩慢;當水分低於50%時,會出現燒堆的“冒煙現象”。出現以上情況時,要馬上散堆調節水分後再重新建堆。
***3***培養料發酵期間,不要讓太陽直射和雨淋。
***4***堆的形狀大小也影響發酵過程,一般堆積發酵一堆不能少於250千克培養料。堆的形狀以梯形長堆為好。料多時增加堆的長度,這樣建堆可以保持堆內外差別小,發酵比較均勻。
3、調整發酵料的水份
將發酵前的水份掌握在緊握培養料有水滲出且有滴為宜,因發酵過程中水份會自然減少,發酵後裝袋的水份應掌握在用手緊握培養料手指間有水印,但無水滲出為宜。需要注意的是,在裝袋前調整水份含水量時,要以“寧幹勿溼”為原則。
4、裝袋接種
裝袋接種方法同半生料栽培完全一樣,不需任何滅菌消毒,採取就地露天開放接種。
三層菌種播種法。如果老場地雜菌基數較多或遲於10月底播種,可採用微孔通氣三層菌種播種法。用這種方法袋栽發菌速度快,比兩層菌種方法快10—12天,減少了雜菌汙染機會。但有兩個缺點:一是出菇期洞眼內會出小菇,給管理造成麻煩,二是不利於補水,因補水後滯留在袋底的水會從洞眼流出,對整個產菇期的產量將有影響。
具體微孔通氣方法為:裝料時,在袋中間多放一層菌種,除兩頭放菌種、打洞眼均按常規外,還要在中間菌種層上用細針沿一圈菌種部位均勻刺10-12個小孔。另外在料袋堆放發菌時,要成井字形放,即使是低溫期間,也不能採用”袋靠袋”碼堆發菌:否則,袋與袋之間會堵住針眼,影響中間層菌種透氣或造成菌種塊缺氧死亡,嚴重的還會造成菌袋生綠黴。
七、平菇熟料栽培菌袋製作
1、熟料栽培的好處:
熟料栽培是指培養料配製後先經高溫滅菌處理,然後進行播種和發菌的栽培方法。春夏、晚秋、冬季半生料或發酵料栽培不易播種時期以選用熟料方式較為理想。熟料栽培還有下列好處:
***1***高溫滅菌後的培養料排除了雜菌和害蟲的干擾,促進了料內營養物質的分解。平菇菌絲生長速度快,繁殖量大,對培養料的吸收利用率高,可以獲得穩產高產。
***2***熟料配方中,可以新增多種營養物質,這不僅能有效地增加養份供應,提高平菇的增產潛力,而且還能充分利用各種營養貧瘠的培養料,如木屑、稻草、汙染料等,為平菇培養料的廣泛選擇和合理搭配使用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證。
***3***熟料栽培使人工控制能力得到加強,它既能夠在低溫下加溫發菌,正常出菇,又能避免高溫下非熟料栽培時經常發生的“燒菌”現象,因而提高了單位種植面積的收益率。
***4***熟料栽培用種量少,一般為培養乾料的5%左右。
***5***熟料栽培出菇早,這在早秋出菇尤其明顯,因熟料栽培菌絲生長緩慢,產溫低,所接受的光照、環境變化時間長。因此,比半生料或發酵料栽培更容易提早出菇。
***6***熟料栽培可週年進行。平菇適宜的栽培時間主要是根據平菇菌絲和子實體發育所需要的環境條件而確定。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域氣候也不相同,同一季節不同地區氣溫差別也較大。又因為國內平菇品種較多,高溫、廣溫、中低溫等各種溫型的品種都有,這也決定了平菇能週年栽培出菇,一年四季都可連續供應市場。
2、品種的合理選擇
以華東地區為例,夏季出菇品種應選擇高溫型品種,早秋及春季出菇品種應選擇廣溫偏高型菌株,秋冬出菇應選擇廣溫偏低型菌株。
3、菌種的準備
平菇的菌種分為母種、原種和栽培種。母種菌齡為7-8天,棉籽殼原種菌齡為25-30天,棉籽殼栽培種菌齡為20-25天。栽培料袋播種後從播種至出菇為30-35天,出菇週期***即從頭潮--尾潮***約為3-6個月。因此,在栽培之前,菇農應推算好時間,適時制種。
4、菌袋規格的選擇
熟料菌袋製作工序較為複雜,搬動次數多,袋膜被損壞的可能性極大,此外,培養料經高溫熟化後極易染菌,所以,袋膜要有一定的厚度,通常低壓聚乙烯袋膜厚度以選擇2.5絲左右為宜,筒膜過厚,既不經濟,也無必要;如果過薄,容易造成破損,致使汙染率上升。筒袋寬度和長度的選擇取決於季節。一般夏季、早秋應選用寬20-22cm*長40-43cm為宜,以防止料袋大、積溫高、難出菇。中秋及晚秋應選用寬22-25cm*長45cm為適宜,料袋大,營養足,出菇期長。
5、熟料栽培配方:.
***1***棉籽殼1000公斤、複合肥10公斤、石灰30公斤、多菌靈0.2%,三十烷醇轉潮王1-2包。
***2***棉籽殼950公斤、麩皮或玉米麵任一種50公斤、複合肥10公斤或者平菇專用肥2包、石灰30公斤、多菌靈0.2%,三十烷醇轉潮王1-2包。
***3***玉米芯850公斤、麩皮100公斤、玉米麵50公斤、複合肥10公斤或者平菇專用肥2包、石灰30公斤、多菌靈0.2%,
三十烷醇轉潮王1-2包。
***4***棉籽殼450公斤、木屑450公斤、麩皮120公斤、複合肥10公斤或者平菇專用肥2包、多菌靈0.2%,
三十烷醇轉潮王1-2包.
***5***玉米芯400公斤,木屑400公斤、麩皮150公斤、玉米麵50公斤、複合肥10公斤或者平菇專用肥2包、石灰20公斤、多菌靈0.2%,
三十烷醇轉潮王1-2包。
配方***4***和配方***5***中木屑比例佔主料一半,經試驗,總產量和配方1-3相當,最大優點在整個出菇過程中,不易發生黃菇病,可能與木屑中所含成份能抑制細菌性病毒有關。
有人要問,既然熟料栽培,為什麼還要加入多菌靈?因為多菌靈遇高溫不會分解,菌絲髮菌過程中,會抑制雜菌的滋生,加入多菌靈對提高料袋發菌成功率大有好處。
在熟料栽培中,可能會產生各種雜菌的汙染料袋***利用半生料和發酵料栽培時也會產生***,我們認為只要沒有出菇,即使是綠黴汙染袋,也可進行再利用。最關鍵一條,是要把汙染袋料及時倒出晒乾,貯藏起來備用。經試驗,用壞料再進行熟枓栽培,生產出來的平菇質量及產量比用好料只下降20-30%。
壞料利用配方為:半生料或發酵料產生的壞料***玉米芯或棉籽殼***970公斤.麩皮或玉米麵30公斤、石灰10公斤。
熟料產生的壞料***玉米芯或棉籽殼***930公斤、麩皮或玉米麵70公斤。
6、拌料
按照選定的培養基配方比例,稱取原料和清水,因為玉米芯或棉籽殼較難吸水,開始拌料時,水分適當大一些,混合攪拌,先把堆成“山”形的乾料從尖端中間挖向四周,使其形成凹陷形,再把清水倒入凹陷處,用鋤頭或杴把從凹陷處逐步向四周擴大,使水分逐漸滲透,當水份被幹物質吸收後,把鋪平的料用杴重新整成“山”形料堆,並再次將料堆挖開,按此法反覆攪拌3-4次,然後把拌勻的料打成堆,仿照半生料栽培培養料的處理方法進行堆悶12—18小時。堆悶有二個好處,一是利用發酵熱使培養料熟化並得到軟化,二是使料中水份吸收均勻,並將多餘水份自動流入地面。有條件的可用拌料機進行拌料,可大大提高工效和拌料質量。
考慮到高溫滅菌要消耗培養料中的一部分水份,裝袋前的水份控制要比半生料或發酵料栽培料的水份偏多一點,即手握培養料有水滲出但不下滴為宜。
7、裝袋
先開啟一端袋口,向筒袋內裝料。裝料鬆緊度要達到手按料袋有彈性,當料袋至距袋口7-9釐米時,將料表面壓平,把袋口薄膜稍微收攏後,用線繩紮緊。有條件者可用裝袋機操作,不僅效益高,而且裝料鬆緊一致、均勻。裝好後,可直接進行常壓鍋滅菌。為防止培養料變酸和變質,裝好的料袋應及時進行高溫滅菌。常壓蒸汽滅菌時,溫度上升速度宜快,最好在4-5小時內使灶內溫度達到100%,並保持此溫度13-15小時,然後停止加熱,再利用餘熱悶閉8小時再出鍋。當出鍋後的料袋溫度降到28-30℃時,應及時接入菌種。
8、平菇熟料袋栽開放式接種
平菇熟料袋栽接種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將菌種接入袋口,繫上套環***詳見下列半開放式操作***,另一種是將菌種接入袋口,然後用線繩直接扎口。用線繩直接扎口以往做法是不紮緊袋口,留一些空隙透氣,但最大弊病是菌絲髮菌過程中易遭蟲害。現在我們要求如用線繩扎口時,應將每個袋口都要紮緊,扎口後,還要在袋兩頭菌種塊部位用細針各刺4—6個眼。注意:***1***選用家用針或縫紉機針刺孔,刺孔位置不要偏高菌種部位,以免引起雜菌汙染。***2***凡接種的袋口都要刺眼,不能漏掉。萬一漏掉,在後幾天的觀察中要及時補刺。袋一頭刺眼的菌絲長速快、旺盛,而另一頭如沒有刺眼,袋頭種塊只萌發而不吃料生長。
因熟料栽培勞動強度大,如果每個菌袋都用接種箱接種,其用工量太大,菇農不願接受,但敞開接種又怕汙染。有個別用戶在老場地連續種植,敞開接種其汙染率已超過20%。我們通過多年研究,現總結出以下五種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接種成功率。
***1***,完全開放式操作。不需任何消毒滅菌,在大棚內直接完全開放式接種。經試驗,在新場地接種料袋成功率93%,在老場地接種料袋成功率只有82%,如在三年以上老場地或環境衛生較差的地方開放接種,即使加大播種量,接種料袋成功率75%。
***2***,半開放式接種操作。
接種前先準備乾淨的室內,如菇農在外租地種菇,條件有限,可在大棚內用塑料薄膜隔一小間,待菌袋冷卻到25℃時,連同待接菌種及各種接種工具一起放進接種室,用氣霧消毒劑燻蒸一次,用量為每立方米2克,消毒一小時等煙霧散去後,操作者即進去敞開接種。如果在接種室內再設一個緩衝間,在緩衝間內對操作者的工作服一起進行燻蒸消毒,人進入接種室操作前換上工作服去接種,成功率會大大提高。接種時,先把菌種瓣開蠶豆粒大小,然後把菌袋口解開,用手抓半把菌種,放入袋口,再將袋口薄膜收攏,套上出菇套環,並將袋口薄膜多出部分翻入套環內,用車胎皮圈固定套環,再用一層報紙封口,紮上皮圈。按此方法,再將另一端接上菌種,並封好袋口。接種時注意:儘量將菌種填滿套環口,因套環內透氣好,種塊3-4天即可萌發封面,雜菌汙辱機會極少。也可用線繩直接扎口法。經試驗,這種用藥物燻蒸消毒後接種方法,即使在高溫高溼氣候條件下,設緩衝間的料袋成功率可達97%,而不設緩衝間的成功率只有94%。
***3***,有條件的也可以選擇離子風接種機或者臭氧發生器操作,接種成功率都可達95%以上。
八、平菇發菌期管理技術。
半生料或發酵料或熟料菌袋接種後,應栘入發菌場地排放,進行菌絲培養階段管理。
1、熟料菌袋的菌絲培養
熟料菌袋發菌管理的技術關鍵是:合理排放堆碼菌袋,適時進行倒袋、翻堆和通氣增氧,控制好發菌溫度和環境溫度等。熟料菌袋的料溫變幅較小,菌袋溫度的變化主要受環境溫度影響,為了能合理控制發菌溫度,菌袋的排放形式一定要與環境變化密切結合,當氣溫在20-26℃時,菌袋可採用井字型堆碼,堆高5-8層菌袋:當氣溫上升到28℃以上時,堆高要降到2-4層,同時要加強培養環境的通風換氣;盛夏季節,當氣溫超過30℃時,菌袋必須貼地單層平鋪散放。發菌場地要加強遮蔭,加大通風散熱的力度,必要時可潑灑涼水促使降溫,將料袋內部溫度嚴格控制在33℃以下。
正常情況下,採用堆積集中式發菌的菌袋,每7—10天要倒袋翻堆一次,若袋堆內溫度上升過快,則應及時提早倒袋翻堆。翻堆時,應調換上、下、內、外菌袋的位置,以調節袋內溫度與袋料溼度,改善袋內水份分佈狀況和袋間受壓透氣狀況,促進菌絲均衡生長;同時,可根據氣溫和料溫的變化趨勢,調整菌袋的排放密度和堆碼高度。熟料菌袋隨著菌絲不斷生長,菌溫會隨之上升。因而,要特別加強對袋堆內層溫度的檢查。栽培者必須牢記,只要菌袋尚未培養成功、進入出菇管理,都要防止燒菌現象發生。
2、半生料或發酵料菌袋的菌絲培養
菌袋培養的通風主要是通過開啟大棚兩頭和支開大棚兩旁薄膜實現的。在發菌階段要確保空氣大流通,嚴禁關閉通風口,否則會造成大批菌袋燒菌而報廢。具體管理措施為:
***1***合理排放菌袋,嚴格控制料溫。生料栽培裝料量多,接種量大,料內各種微生物繁殖活動聚積的發酵熱和平菇菌絲生長產生的生物熱,會促使料溫上升.菌袋發熱。這種特性,在菌袋處於低溫季節堆積發菌不加溫培養時,有很好的自身供熱式增溫效應,對平菇菌絲生長也有利,是生料袋栽的優勢所在。但在8-10月半生料栽培安全期內,特別是氣溫較高的8月份,這種增溫效應很容易形成燒菌,所以合理排放菌袋,嚴格控制料溫,防止菌袋燒菌,是生料菌袋發菌管理的重點工作。與熟料菌袋相比,半生料菌袋比熟料菌袋產溫要高5℃左右,通常,在氣溫20℃左右時,菌袋可採用井字型擺放,每墩可放4-5層,墩與墩間距60cm,當氣溫在25℃時,菌袋只能貼地單層散放或每墩不超過三層排放;當氣溫在30℃時,菌袋內溫度即達到35℃,除全部敞開大棚兩頭及大棚兩邊薄膜外,還要往棚頂薄膜內外及菌袋上噴井水降溫,如果菌袋內溫度上升到38℃,菌絲全部停止生長,如果連續三天38℃高溫,大量鬼傘菌就相繼出現。當溫度上升到40℃時,灰白或淺白色平菇品種連續12小時,就會使菌絲燒死而報廢,而灰色或黑色平菇品種菌絲連續6小時就會死亡,由此看出,淺白色平菇菌絲耐高溫能力大於灰黑色品種,建議灰黑色或黑色品種如採用半生料或發酵料栽培投料時間不要過早。
***2***加強倒袋翻堆和撿雜工作。
翻堆工作一方面可以控制料溫過高或袋料內過於悶溼而引起的汙染率上升,另一方面能及早發現並撿出被侵染的菌袋,防止受害程度加重。半生料或發酵料菌袋的撿雜工作應貫穿整個發菌期,特別是發菌前期和中期尤為重要,一旦發現問題,應立即採取補救措施。
注意要點:1***接種後2—3天,經檢查,菌種未萌發,多屬於未打透氣孔,應立即補打洞眼。2***接種後3—5天,菌種塊萌發,但不吃料,多屬於袋內溫度的問題,特別是菌種層周圍溫度太高,超過34℃,應立即降低培養溫度,採用單層散放,貼地發菌。3***發菌中期,如發現袋中間有少許毛黴、黃麴黴,只要不是綠黴,都不要驚慌,這類菌袋經正常管理和培養後,平菇菌絲都能最終壓住或蓋沒汙染區域,並能正常出菇。如發現個別菌袋水份偏大,多餘積水沉澱在袋底部,可將菌袋立放在地面上,讓水通過透氣孔流出。4***凡汙染綠黴,已無法挽救的菌袋,則應及時清理出場地,倒出晒乾貯藏,供以後熟料栽培二次再利用,以免汙染生產環境或傳染給健康菌袋。
***3***加強對害蟲的防範
生料菌袋發菌期間,料內會散發出特有的發酵氣味,特別是汙染袋發出的黴臭味,更容易招引害蟲進入,為了防止害蟲爬入透氣孔內吞食菌絲或產卵,要特別加強對害蟲***主要是菌蟎.菌蠅***的防範措施。實踐證明,每隔4-6天,對菌袋周圍環境噴施2000倍乳油類農藥溶液,如高效氯氫菊脂、敵殺死等,可收到明顯的防蟲、驅蟲、殺蟲效果。特別注意:發菌過程中敵敵畏不能噴施,否則出菇後會引起大量的平菇畸形。
3、發菌後期管理工作
無論是半生科菌袋或發酵料菌袋,還是熟料菌袋,發菌後期管理方法則基本相同,當菌絲長至料袋3/4時,即可進行摧蕾管理,菌袋排放仍按原來發菌階段方式,不要急於牆式碼堆。在氣溫較高季節,過早碼堆,料溫升高,不能滿足出菇條件,菌絲繁殖時間拉長,形成菌皮。菌皮過厚,不但造成培養料養份無效損耗,還會阻礙菌絲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使出菇時間向後推遲20—30天。
氣溫較高季節摧蕾方法是:白天和晚上全部敞開大棚兩頭及中間兩邊薄膜,讓冷溼空氣直接襲擊菌袋。每天中午用井水向頂棚薄膜內外、棚內空間、地面噴一次,以減低袋溫,人工拉大溫差,促使菌蕾形成。通常,當菌絲長滿發透,手按菌袋硬挺結實,富有彈性,菌絲表面有淡黃色水珠分泌或出現團粒狀的原基時,即菌袋培養已達到生理成熟,等菌袋原基有70%出現***即100袋料筒有70袋現蕾時***,即可就地牆式碼堆出菇。
如因品種選擇不對路或天氣反常氣溫高等原因,菌袋形成了很厚的菌皮,甚至菌皮上長了很多刺,生產者也不要著慌,這類料袋壞不了,但會推遲一個月,等溫度較低時才出菇。總之,產生菌皮的料袋總產量和產菇效益都要下降。此時的管理方法是:應立即散放料袋,降低袋溫,用線繩扎口的栽培袋要用刀片按“l
l
l”形在袋兩頭菌皮上劃三道刀痕,刀縫長6cm左右、深lcm左右。套圈的栽培袋要揭開報紙,並將套環內老菌塊扒去。管理要點為,每天中午噴水一次,按照常規保溼、通風管理,等待現蕾。
九、平菇出菇期管理技術 。
1、出菇前袋口處理
凡袋口採用套環報紙封面的熟料菌袋,應將封口紙完全除去。凡採用線繩扎口、微孔刺眼的熟料菌袋要在菌絲髮滿後現蕾前,依品種不同而分別管理:是淺白色或灰白色菇種的要用筷子粗的鐵釘分別在兩頭打4個眼***因以前的刺眼太小,不利於發菇***,以利洞眼內形成菇體;是灰色或黑色品種的,要解開扎口線,拉開袋頭,再繫上出菇套環。凡袋口採用打洞透氣發菌的半生料和發酵料菌袋,要依品種情況分別對待:灰白或淺白色品種,可保持原狀態,讓其在透氣孔內自然形成原基,不開啟袋口,既可保住料內水份,又因出菇集中、菇根乾淨.商品價值高。灰色或黑色品種,因好氣性強、菇腳粗,在透氣孔內菇蕾冒不出來,所以,袋料菌絲一經發好,在現原基前就將袋兩頭繫上出菇套環,不必蓋報紙。
2、碼堆
在出菇場所碼堆前,地面上鋪一層塑料薄膜,防止菇體帶泥,有利於潔淨管理。以半地下大棚內碼堆為例,排袋時要按單行排放菌袋,一層一層的堆碼成菌牆,每層7-9個菌袋,高放6-7個菌袋,袋與袋之間不要緊靠在一起,要相隔1cm,以透氣、散熱之用。夏季及早秋出菇還要在每層菌袋之間用二根竹竿隔開,以防袋層之間升溫燒袋,造成下潮菇遲遲不轉潮或細菌性病毒汙染,這一點請菇農特別引起注意!為防止菌袋滑脫、菌牆倒塌,要充分利用牆體作依託,在底層靠走道的菌袋旁打安全樁。為了有利於出菇管理,出菇菌袋排放時還應注意,生理成熟接近的菌袋要相對集中堆碼,防止菌牆出菇參差不齊。
3、原基期管理
出菇菌袋排放完畢,首先使菇棚內具備適宜出菇的環境條件。此時,菇場內不宜過暗,不能鬱悶,要給予一定的散射光照,保持空氣新鮮。日常管理除了對菇場的地面、牆壁.棚頂和空間每天噴霧一次以加強環境溼度外,不必進行通風管理。菌袋兩頭繫上套環的因不蓋報紙菌絲會裸露在空氣中,所以管理上應保持較大的空氣溼度,除剛繫上套環時2天內不噴水外,以後每天都要將地面噴溼,還要對套環內菌絲以霧狀水噴霧保溼。
當袋口或套環內形成大量原基後,仍以保溼為主,原基體小嫩弱,對水份和風吹比較敏感,這時,管理的重點是:切勿對原基噴水,否則造成大批菇蕾死亡。不需通風換氣,具有適當二氧化碳濃度的封閉管理能促進原基的發生,也可依此調節原基的發生密度。通風過早,原基會大批死亡,通風過遲或溼度大,原基成活數目增多。原基成活率過高也不是好事,會給疏蕾管理帶來麻煩,一旦原基滿足了要求,就必須進入開放式管理,以保證氧氣的供應,否則會產生畸形菇。
4、珊瑚期管理
進入珊瑚期後,應及時揭開棚兩邊通風口,讓空氣在日夜24小時內都要形成對流。注意:空氣對流量要隨珊瑚期到成菇期逐漸加大,如果進入珊瑚期後,仍不通風,或空氣不能形成對流,菇體將只長菌柄,不長蓋,像金針菇一樣。珊瑚期通風應緩慢進行,通風大小主要靠每個通風口的敞開度來調節的。珊瑚期因需氧量還較少,敞開通風口1/4即可,若風力太強,氣流過快,會造成小菇乾枯。溼度管理還是依照每天噴霧一次,如遇乾燥天氣,出菇部位也可噴霧,一掠而過,這對防止小菇乾枯和促進菌蓋、菌柄分化非常必要。
除抓好通風和溼度管理外,疏蕾管理也是重要的一環。頸圈出菇,因出菇集中不需要疏蕾。半生料或發酵料袋栽,兩頭因有透氣孔,每個洞眼都有可能形成菌蕾,這時,應在每袋兩頭各選1-2茁壯肥嫩的菇蕾,去除其它洞眼菇蕾***小菇蕾仍可在集市上出售***,讓選留下的菇蕾集中生長,形成大菇、優質菇。如果不進行疏蕾,特別是頭潮菇,出菇太多,因互相爭奪營養,從而使菇形變小,畸形菇增多,商品價值也大大降低。菌蕾疏選工作一直持續到三潮菇結束。
套環出菇可不進行疏蕾管理,因出菇集中,可自然形成大菇,但有的菇農將套環直徑做得過大或日常管理時溼度過大,使套環內原基成活個數明顯增多,甚至成堆出現,這時也要進行疏蕾處理,即用刀割去套環下半端菇蕾,讓其上半端集中生長,否則,會造成大量長柄菇或喇叭菇。
5、成型期管理
當幼菇菌蓋直徑長到1cm以上時,菇棚內的噴水次數要響應增加,並可直接向菇蓋上噴水,噴不量以溼潤菌蓋但不積水為標準,灰白或淺白色品種對積水還較適應,無異常反應,但灰黑色品種對積水就敏感,極易產生黃班。菌蓋積水是菇體發病的主要原因,應儘量避免。噴水時間為上午10時和下午4時各1次。隨著菇體的發育長大,對氧氣和水份的要求也俱增,噴水量要由小到大,通風口敞開度也應由1/4到全部揭開,且要日夜通風。通風和噴水管理要機動靈活,雨天、霧天應加大通風量,少噴水,以利菇體迅速發育;若遇到颳風天氣,要多噴水,保持溼度,並適當關閉或減小迎風的通風口,防止菇體失水過快而乾枯。另外,噴水後千萬不能關閉通風口,防止菇體吸水後缺氧,以至營養輸送受到阻礙,造成小菇發黃或成批死亡。特別注意:噴水後立即關閉通風口是造成黃菇、死菇的禍手之一,應引起菇農重視!總之,整個出菇階段,出菇棚內應有良好的溼度環境,要保持空氣新鮮,以防子實體發生病害。氣溫較高季節,由於袋層之間要用竹竿隔開,這樣菇的長勢快、大,有利於下潮菇快速發生。
當頭潮菇長至7—8分成熟時,便可採收,一般頭潮菇生長迅速,菇體幼嫩肥大,產量高,品質好。灰白或淺白色菇頭潮菇轉化率可達50%左右,灰黑色的菇可達80%左右。
6、採收
平菇成熟的標準是菌蓋邊緣由內卷轉向平展,此時,菇單叢重量達到最大值,生理成熟也最高,雖其蛋白質含量略低於初熟期,但菌蓋邊緣韌性較好,菌蓋破損率不高,菌肉厚、大、肥厚,商品外觀較理想,售價也高。平菇成熟後,要及時採收。採收過遲,菇體老熟,會大量散發孢子,不僅消耗料袋營養,而且孢子散落到其它小菇上,也會造成其它小菇未老先衰。釆收時,袋栽洞眼出菇的,用手按住菇叢基部,輕輕旋扭即可,採下來的菇柄短或無柄,大小適中,市場暢銷。若是袋栽套環出菇的,採下的菇因帶有基料還要用利刀削去菇根。套環出的菇比洞眼出的菇柄要稍長,屬正常。釆收後,應將袋口殘留菇根、死根等清除乾淨,接著進入轉潮期管理。
十、平菇子實體生長期兩大因素的調控——通風與保溼
1、通風
平菇是好氣性菌類,子實體生長髮育要不斷從環境中吸收氧氣。如果菇棚內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過高時,菌柄發育快,菌蓋發育慢,因此會形成柄粗長、菌蓋小的長柄菇。但通風要和保溼、保溫相結合,實踐中常出現通風影響溫度和溼度的現象。因此,在春、夏、秋季要保持每天日夜24小時空氣對流。氣溫高於20℃,要把大棚兩邊薄膜全部支起,以加大空氣對流。在冬季只要氣溫在5℃以上,都要使空氣緩慢對流,除非氣溫處於4℃以下或結冰天氣應停止對流,白天氣溫如回升到5℃以上後,仍要在中午進行通風換氣.實踐證明,只要保持棚內空氣新鮮.菇蓋上不常積水,黃菇病等細菌性病毒就很難滋生。
2、保溼
平菇子實體生長髮育階段,菇棚內空氣溼度低於70%時,菌蓋表面粗糙,易產生龜裂,長時間乾燥還會消耗袋內水份。但噴水過多,溼度在95%以上,由於缺氧,極易造成子實體發病或腐爛。因此菇棚內在子實體發育生長期間,要保持85%-95%的空氣溼度。調整空氣溼度的辦法是:溼度低時,採取向地面噴水或對袋兩頭噴霧來調節;溼度高時,採用加大通風量釆調節。
對平菇子實體噴霧狀水很重要,因為可以避免菇體表面積水現象,應加以提倡。但是,現階段有的菇農隨著平菇種植面積加大,已粗放到用潛水泵或自來水龍頭引出水源,通過小塑料水管,直接噴澆棚內菇袋及菇體。這種粗放管理極易造成菇體積水。筆者建議,一定要在塑料水管口接一個噴霧頭,使用霧狀水,否則,將會給黃菇病的發生埋下後患!
大面積栽培時,為省工省力及高效管理,可用水幕噴帶進行霧狀水噴霧,效果極佳。使用時,首先將噴水帶安裝到菇棚鋪設好,將噴水帶一頭連線潛水泵出水口處***也可安裝在自來水龍頭上***,另一頭順著大棚中央人行道延伸,或吊扣在棚頂,凡有噴水帶經過的地方,都能形成霧狀水幕。
用噴水帶噴霧有下列好處:
***1***節水。使用時,只要開啟水泵開關,幾分鐘時間水霧就會均勻瀰漫整個菇棚。使空氣相對溼度迅速達到85%-95%,用水量為原噴水量的1/5。
***2***省工省力省時間。不需要操作者在大棚內來回走動,幾分種就噴一遍水,非常方便。
***3***防病。因為是霧狀水噴溼菇體,菌蓋表面不會積水,能有效防治病害的發生。如需藥物防病,可在進水口的水中加入藥物,再通過噴水帶,可對菇棚內全方位消毒滅菌。在採菇前噴霧幾分鐘,還使空氣中孢子隨霧滴沉積地面,能夠有效防止孢子過敏症。
***4***省錢省事。100米長的噴水帶投資不過150元。可以用5年左右,一次性投資,長期受益。
***5***降溫。在夏末高溫發菌階段,為防燒袋,可將噴水帶平鋪在棚外頂部,作為輔助降溫措施。如中午氣溫最高時使用,可降低棚內溫度6-9℃。
平菇生料栽培的方法要點
原材料一定要新鮮。沒有黴變。合理配製培養料。選擇優質菌種。精心調控培養期間的溫度,溼度。通風換氣。根據生長情況靈活管理。最後要做好病蟲害防治。
平菇的栽培方法
步驟一: 配置培養料
按照棉籽殼72%、木屑15%、麩皮10%、石膏粉1%、過磷酸鈣1%、多菌靈1%這樣的比例準備配料
先將棉籽殼用2%的石灰水浸泡12~24小時,撈出瀝乾,再與其他輔料拌勻,注意培養料的溼度,配料的含水量為60%~65%,用手握培養料的時候指縫略有水滲出但是不會滴下來為準。ph調為7~7.5為好。拌料後進行堆料3~5天,期間溫度70°左右應該進行翻料,以免溫度過高。
步驟二:播種
先將床架底部鋪一層農用薄膜,然後將培養鋪在床架上,用木板拍緊實,培養料的厚度10~15cm,氣溫高的情況下,培養料的厚度稍薄,氣溫低的情況下,培養料的厚度稍厚,每平方米床面用乾料約15~20kg。
鋪完後即可播種,以穴播方式播種,穴距5~8cm,穴深3~5cm,每平方米用菌種4~5瓶。最後再撒上一層菌種進行覆蓋,播完之後在床面上鋪一層報紙,再蓋上薄膜即可。
步驟三: 發菌管理
播種後,菇房溫度控制在15~20°,相對溼度為70%左右。若氣溫過高揭開薄膜通風降溫,播種10天以後每天可揭開薄膜1~2次,每次20min。
步驟三:出菇管理
播種後30~40天,菌絲長滿培養料,這個時候出現類似葡萄狀的平菇子實體原基,即可揭去覆蓋料面的薄膜,控制菇房溫度在15°左右,噴水保溼,溼度調至90%左右,加強菇房通風換氣,經過一個星期左右即可採收。
- 平菇生料種植技術栽培方法要點
- 關於孤獨的段子
- 保護環境_建立文明城市_建議書範文
- 很有趣的幼兒故事有哪些
- 描寫桃花的優美段落
- 國旗下學生代表讓愛永駐心中演講稿
- 形容愛情的唯美句子英文
- 記敘文素材作文題材
- 怎樣去除黑眼圈家庭小妙招
- 高考化學的複習誤區總結歸納
- 戴爾電腦顯示器底座怎麼拆
- 五年級三角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 國旗下學生代表愛國演講稿
- 不定代詞用法總結
- 超狂的個性簽名
- 堅持成功的名人事例精選
- 怎樣去除黑眼圈效果好
- 經歷挫折後成功的作文四百字
- 經歷挫折最終成功的名人故事
- 名人經過苦難最終成功的事例精選集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